最近熱播的職場硬核劇《平凡的榮耀》中,高思聰一角備受爭議。
他有著高學歷,高顏值,比起高中畢業的孫弈秋,自帶優越感無疑,可這樣的他,卻在步入職場後,屢遭碰壁。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對上司安排他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感到不滿,自己如此優秀,怎能做一些整理資料、對報表的閒雜工作。
以至於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上司是否針對他,對他有什麼意見,開始無心工作,投簡歷找下家。
而吳恪之的提點,讓他恍然大悟,你即使曾經再優秀、再光輝,來到這裡,也都是白紙一張,沒有人需要為你的驕傲買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思聰的人設像極了身邊的大部分人,甚至是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但那並不代表永遠,你也許只是在一個領域或者一個階段獲得過很高的榮譽和讚賞,可那並不代表,你可以一直俯俯瞰其他人。
格局,眼界
高格局的人,都有成長性思維,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自己曾經的高光時刻,無法自拔。
一個意識很大,格局很小的人是痛苦的,他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卻缺乏實現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可以實現的。——《格局》
身處於當今社會的年輕人,欲望多大過能力,而當你欲望大過能力時,往往會覺得力不從心。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拔苗助長的故事,你只希望幼苗快快長大,卻從未去好好經營,悉心照料,還要強加生長,這豈不違背了自然規律?
現在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和一夜暴富的謠言。
勵志要一天讀完一本書,一個月實現月入過萬。
而這些也恰恰受到現代人的追捧,他們想要的太多,卻又不想花費很多的時間,於是就到處尋找捷徑和成功的秘訣。
而那些能真正塌下心來做研究的人,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稀缺人才。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就拿寫作這件事情來說,自從自媒體的興起後,很多人都意識到自媒體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
於是便迫不及待的註冊了各大平臺的帳號,然後堅持了一個星期,一個月,三個月,就再也不見他在自媒體平臺上的身影。
來得快,去得也快,殊不知,寫作這件事,靠的是常年的知識積累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還有不斷堅持的耕耘。
我持續寫作了一個多月,也才從寫作小白,變成現在剛剛入門的狀態。
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一定是之前在這個領域有了多年經驗積累和磨礪,才能有所成就。
如果將寫作這件事看得太過於功利,能賺到錢我就寫,賺不到錢我就不寫,這樣的心態,是很難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
現實中,那些朝三暮四,急功近利的人,大多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
反而那些能保持謙遜姿態,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才能夠走得長遠。
其實,人生很長,何必慌張,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並不是看他的一時的光輝,而是要看他能走得有多遠,站的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