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讀完加繆的第二部作品,讀起來有點怪異,書中講述了一個很孤獨的人,他好像不屬於這個世界,對周遭一切事物都無所謂,甚至是死亡。故事的開頭就是一場死亡。
書中的主人公叫默爾索,小說以他的第一人稱口吻敘事,故事一開頭就是,默爾索得知媽媽死了——
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關注微信公眾號《讀物叔叔》
默爾索的母親在養老院去世,他參加了葬禮,為母親守靈時,由於過於疲憊,默爾索喝了咖啡,抽了煙。
母親下葬前,人們想讓他看一眼母親的遺容,他拒絕了。
母親的葬禮上,默爾索都沒有流淚。他在母親葬禮的第二天就與情人纏綿,去看喜劇電影。
故事的另外一場死亡是他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起因是他和名聲很差的鄰居成了好朋友,他們遇到了鄰居的仇人,面對仇人的威脅和挑釁,默爾索開槍殺了他,因此而入獄。
成為殺人罪犯之後,他似乎只用了一瞬間便接受了現實,他甚至有些新奇地講述獄中見聞,仿佛他與這場死亡無關。
在法庭上檢察官對殺人細節避而不談,反而舉例了默爾索的其他幾條罪狀;
媽媽死了,他連遺容都不想看。
媽媽下葬他還喝咖啡還抽菸。
葬禮第二天他就和女人遊泳,看電影和滾床單。
他鄰居是個混混
檢察官以此為證據,想讓陪審團想想默爾索本性惡劣,殺人是純粹的蓄意為之。
陪審團被說服了,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將默爾索處以死刑。
小說的高潮大概就是從殺人案庭審開始的,法官、檢察官、律師、陪審團、證人、到場旁聽的記者,以及默爾索自己。
在陪審團看來,默爾索殺人的細節不重要了,他葬禮後前後的表現,足以證明他是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庭審的過程深刻而凜冽,它是社會群體對個體審判的縮影。
《局外人》揭示的正是法律機械運轉以及人們約定俗成的道德準則,對人性,對精神的殘殺。
「我不是這裡的人,也不是別處的人。世界只是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在此無依無靠,一切與己無關。」
作者:讀物叔叔
I am a happy victim of books.
我甘願做一個「快樂的書蟲」
讀物叔叔
分享我的讀物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