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越女劍》《鴛鴦刀》等一些中短篇小說,這裡就金庸主要長篇小說裡最強高手的年代進行排序,進而看看金庸小說的武功是不是隨著年代前進,越來越弱。
一、《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
《天龍八部》最強的無疑是藏經閣中的無名掃地僧,在少林寺藏經閣中修煉八十多年,能夠一人對戰蕭峰父子與慕容父子。一掌慕容博和蕭遠山打成假死。被蕭峰全力猛擊,也僅是吐口血而已。其功力佛法精湛,武功深不可測,遠超過天龍時期其餘眾人,一人拉高了整個天龍時期的武學水平。
二、《射鵰英雄傳》中的歐陽鋒
在《射鵰英雄傳》末期的第二次華山論劍中,歐陽鋒通過逆轉經脈,煉成《九陰假經》,一人擊敗洪七公與黃藥師聯手,成為天下第一,但他的武力無疑不如掃地僧,所以《天龍》到《射鵰》武力無疑是退步的。
三、《神鵰俠侶》中的郭靖、楊過、周伯通
《神鵰俠侶》武藝誰第一,目前尚存爭議,所以列出這三個。但毫無疑問的是,《神鵰俠侶》中的武藝是超過《射鵰英雄傳》的。書中明確指明:《射鵰》中的第一高手歐陽鋒神智逆練九陰真經,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但歐陽鋒的武功在《神鵰》中僅能與洪七公打平。而《神鵰》末的郭靖、楊過、周伯通的武功無疑是超過了《神鵰》中期就已過世的歐陽鋒。因此《神鵰》的武功對比《射鵰》是大有進步的。
四、《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
金庸認為他筆下武功第一的便是達摩、獨孤求敗還有張三丰。張三丰在書中雖然沒有什麼太多表現。書中明確描寫: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
張三丰的內力也遠勝過九陽大成的張無忌,書中描寫:張無忌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新修版加了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由此可見,張無忌在內力的量上可與張三丰相比,但在內力的精純醇正上 則是張三丰遠勝,畢竟是「遠不及」這三個字。雖然書中張三丰基本沒有出手,但沒有出手才是最強高手,說明《倚天》中雖然熱熱鬧鬧,動靜很大,但也輪不到他出手的地步。就金庸書中定力而言,沒出手的張三丰已經勝過出手卻被喬峰打傷的掃地僧,可見《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的武功境界不僅高過了《神鵰俠侶》,也高過了《天龍八部》的掃地僧。
五、《笑傲江湖》中的東方不敗
東方不敗能力鬥令狐衝,任我行,向問天加上官雲四人佔上風,而掃地僧能一人對戰蕭峰父子與慕容父子。從級別上看,掃地僧的對手明顯要更強一些。而且掃地僧可以秒殺慕容博,東方不敗卻不不能秒殺任我行,可知掃地僧的攻防要遠強過東方不敗,而東方不敗雖然可能速度更快,但如果交手,東方不敗明顯無法擊破掃地僧的氣牆,傷害到掃地僧。因此東方不敗的武力是要低於掃地僧,無疑也低於張三丰。
在武評中東方不敗一般都是拿來與掃地僧對比,而郭靖一般都是拿來與喬峰對比,不過郭靖與東方不敗誰強,還真不好說。東方不敗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郭靖則是「一力降十會」。而郭靖同時期高手,都在伯仲之間,而東方不敗單個都是碾壓,所以總體上看,還是東方不敗更強。
六、《俠客行》中的石破天
許多人說石破天是金庸書中的第一高手,以武力戰績打敗當世巔峰第一兩大高手,破了當世第一的行列,直接進入了古往今來。雖然金庸曾說過書中主角最強的張無忌,但是讀者通過對比發現,石破天才是最強。石破天武功在書中基本上已經鶴立雞群,能與掃地僧一戰。
七、《碧血劍》的穆人清
神劍仙猿穆人清是華山派掌門人,明清交際的武林最強高手,劍法、掌法、內功都是當時人們公認的天下第一。《碧血劍》中的華山派不注重劍術。注重的是氣功。可以說和《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有一定聯繫。然而作為金庸早期小說,《碧血劍》的實力並不高,可以說是以上小說中最低的。
八、《鹿鼎記》的袁承志
袁承志在《鹿鼎記》中沒出手,但經過多年修煉,武功可能超過其師傅,但再高也差不多。整體上看這時期都屬於低武的水平。
九、《連城訣》的狄雲
梅念笙是《連城訣》裡的人物,身負武林之中最高深的內功「神照功」和「連城劍法」兩大神功。而在金庸新修版中梅念笙和《鹿鼎記》中天地會紅旗香主吳六奇是同門。梅念笙是在天地會紅旗香主吳六奇死後才得到寶藏的秘密。
雖然《連城訣》故事與低武時代的《鹿鼎記》相連,但《神照功》的出現拉高了整部書的武力。
十、《書劍恩仇錄》的天虹大師
在小說裡,天虹出場卻沒有出手過,但旁白明確寫道「天虹是少林寺第一高手」,而少林寺的天鏡大師與陳家洛交手,第一掌就震傷了陳家洛,此後陳家洛勉強撐到四十餘招後收掌服軟。
十一、《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的胡一刀、苗人鳳、胡斐
在《飛狐外傳》中,三十五六歲的陳家洛與二十歲的胡斐對掌,胡斐悲憤之下全力掌擊陳家洛,卻被陳家洛輕鬆化解,雙方差距明顯。而陳家洛的武功又不如少林寺的天虹、天鏡,可知這時期武功之低。
綜上所述,按年代來論,金庸書本的年代是:金庸書本的年代是:金庸書本的年代是:《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俠客行》《碧血劍》、《鹿鼎記》,《連城訣》、《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但如果按武功高手排名則是:
1、《倚天屠龍記》的張三丰,元朝
2、《天龍八部》的掃地僧,北宋
3、《俠客行》的石破天,明朝
4、《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明朝
5、《神鵰俠侶》的郭靖、楊過、周伯通,南宋
6、《射鵰英雄傳》的歐陽鋒,南宋
7、《連城訣》的狄雲、清雍正時期
8、《鹿鼎記》的袁承志,清康熙年間
9、《碧血劍》的穆人清,明末清初
10、《書劍恩仇錄》的天虹大師,清乾隆年間
11、《雪山飛狐》《飛狐外傳》苗人鳳 、胡斐、苗人鳳,清乾隆年間
雖然清朝乾隆時期的武林高手的確排名最末,但金庸武林確實完全並非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出現有回峰。不過代表天龍時期武學最高水平的掃地僧雖然武藝可能不如張三丰,但天龍時期高手眾多,而《倚天》時期,張三丰與張無忌是鶴立雞群,因此總體上上天龍時期的武學會更高。總體而言,北宋天龍時期是金庸武學的第一個巔峰,但在隨後宋金之交,金庸武林一度沒落,乃至第一次華山論劍時,四絕的年齡都才30多歲。隨後金庸武林的水平開始走上坡路,直到《倚天》達到頂峰。到明朝末年,金庸武林突然出現斷崖式下降,在清朝康熙至雍正時期有所回升,但尚未恢復到射鵰初期的水平。到清乾隆時期又再次出現斷崖式下降。最後導致金庸武學的整體水平曾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