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徒有其表,妻子以丈夫弟弟的名義考取功名

2020-09-04 大大的俞

順天有個書生,家裡窮,遇上荒年的時候,跟著父親去了洛陽。這書生生性愚鈍,十七歲了才能寫出一篇八股文。然而長相秀美風度翩翩,又能說會道,善寫書信,見過他的人不知道他徒有其表

  沒多久,書生的父母相繼去世,只剩他孤身一人,在洛汭給孩童做啟蒙夫子。當時村裡有個孤女顏氏,是名儒後裔。她父親在世時曾經教她讀書,過目不忘很是聰慧。到了十幾歲,學著父親吟詩,她父親評價道:「我家有個女學士,可惜不能科考。」父親特別疼愛她,希望能幫她挑一門貴婿。父親死後,她母親遵從她父親的遺願,三年也沒有定下人家,接著她母親也去世了。有人勸她選個人品好的就嫁了,顏氏贊同然而最終還是沒有出嫁。

  有一回鄰居婦人翻牆過來和顏氏攀談,用一張寫了字的紙裹著繡線。顏氏打開那紙張一看,原來是那書生寄給鄰婦丈夫的信。顏氏反覆看了很多遍,好像很喜歡的樣子。鄰婦察覺顏氏的意思,悄悄和她說:「這是一個翩翩美少年寫的。你和他年紀差不多,如果心裡有意,那我就囑咐我家那個幫忙說和。」

  顏氏沉默不語。鄰婦回去後就把顏氏的意思告訴丈夫。鄰婦丈夫和書生交情不錯,說了這件事,書生大喜。把母親留給他的金鴉環委託鄰婦丈夫交給顏氏。兩人很快定好日子完婚,很是恩愛。等到顏氏看到書生寫的文章,笑道:「你人和你的文章完全好像兩個人,像這樣,什麼時候能有成就啊。

  從此顏氏早晚都在勸書生苦讀,對他嚴厲得如同老師般。到了傍晚,自己就先點上蠟燭坐桌子前苦讀,給丈夫做表率,直到三更才休息

  這樣過了一年多,書生的學問頗有進步,然而再次參加科考依然落榜,家境也越發貧苦,連吃飯都成問題,不由悲傷悽然,嗚嗚哭泣。

  顏氏呵斥道:「公子你真算不上大丈夫,白戴了那頂帽子(書生帽)!如果讓我生為男子,功名利祿唾手可得!

  書生正懊喪萬分,聽到妻子的話,瞪著眼怒道:「閨閣女子,沒參加過科考,就以為功名富貴像廚房做飯一樣簡單。如果你身為男子,恐怕也不過如此。」

  顏氏笑道:「公子別生氣。等到下次考試,請讓我換裝代你試一試。如果像你一樣落榜,我就不再小看天下讀書人。」

  書生也笑道:「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該讓你去試試。就怕你露出破綻,被鄉鄰嘲笑。」

  顏氏說:「我不是開玩笑。公子你曾經說過老家在順天,我男裝跟你回去,假裝是你弟弟。公子你嬰兒時期就離開老家了,誰又知道你說的是真假?」

  書生覺得她的話可行。顏氏進房換了男裝出來,道:「你看我像男的嗎?」

  書生一看,儼然就是一少年郎。書生很高興,就跟鄉鄰們一一告辭打算返鄉。有交好的人送了他一點錢,他買了一匹瘦驢子,載著妻子回老家了。

  書生的堂兄還活著,見到兄弟倆俊秀如冠玉,很是喜歡,早晚都很照顧他們。又見他們起早摸黑的苦讀,倍加疼愛,就給他們請了一個小廝來服侍他們。到了晚上書生夫婦就讓小廝離開。鄉裡有喜喪之事,都是書生出面走人情,顏氏只管埋頭讀書。住了半年,幾乎沒有人見過書生的弟弟。有客人上門請求相見,書生都找藉口推辭掉。有人看過顏氏寫的文章,文採讓人驚嘆不已。有人竄入房中強求見面,顏氏做個揖就離開。客人見他(她)風採非凡,又都為他傾倒,從此名聲大噪,世家爭相想要招他做女婿。堂兄來商量親事,顏氏只是笑而不語,一再堅持的話,顏氏就說:「我立誓要取得功名,不及第,不談婚事。」

  到了考試的時候,兩人都參加了科考,書生再次落榜,而顏氏以第一名的身份參加鄉試,中了順天第四名。第二年考中了進士,被任命為桐城縣令。因為政績不錯,遷河南道掌印御史,貴比王侯。後來託病辭官,被賜卸任歸鄉。當時賓客盈門,全都閉門謝客。又因為顏氏從讀書開始直到顯貴身份,一直都不說要娶親,人人都覺得很奇怪。顏氏回鄉後,慢慢的置辦田產購買婢女,有人懷疑是有私情,顏氏嫂子暗自觀察,並沒有什麼苟且之事。

  沒多久,明朝滅亡天下大亂,顏氏這才告訴嫂子說:「實話告訴你,我是小郎的妻子。因為我丈夫無能沒辦法自己科考,我負氣之下就自己上了。我很擔心這事被傳播出去,被天子召問,成為天下笑話。」

  嫂子不相信,顏氏就脫了鞋子給她看,嫂子這才驚愕萬分。只見顏氏的鞋子裡裝滿了棉絮。後來顏氏讓書生接過她的官職,自己依然躲在家中操持家務。因為她沒有生育過,就拿錢給書生買妾。顏氏對書生說:「一般人發達了,就買妾室來侍奉自己,而我做官十年,還獨身一人。你何等的福氣啊,坐享佳麗?」

  書生說:「那請你自己給自己買上三十男寵好了。」

  兩人互相調笑。這時書生的父母也多次受到朝廷封賜,鄉裡縉紳來拜訪,對書生用拜見御史的禮儀。書生羞愧於承襲自女子的功名,一直以秀才的名頭自稱,終身都沒有坐過官轎。

  異史氏說:「公公婆婆因為兒媳婦的原因受封,真是奇事啊。然而像婦人一樣膽怯的官員,什麼時候沒有?但身為婦人卻成為官員的卻幾乎沒有。天下那些讀書人、自稱大丈夫的,真是該羞愧死!」

  《聊齋志異·顏氏》

相關焦點

  • 「中藥小故事」決明子助秀才考取功名
    傳說古代有位秀才因為家境貧窮而發奮讀書,想考取功名。無可奈何,秀才只好放棄讀書考取功名的夢想,整天在自家門前呆坐,困坐愁城。有年春天,一位收購藥材的藥商從他門前走過,見門前長著幾棵不起眼的野草,眼睛一亮,便問秀才:「你這幾棵草賣給我好不好?」秀才沒好氣地反問:「你給我多少錢?」藥商先是一愣,然後半開玩笑地說:「你要多少,我就給你多少。」秀才以為藥商和他開玩笑,於是賭氣地說:「不賣!
  • 妻子因病去世,丈夫遠走他鄉,多年後回來,發現妻子在家做飯
    小香為了讓張坤安心考取功名,就把家中的幾畝薄地租出去,收一些租金,然後她自己再做些刺繡拿到集市上賣,賺的錢足以應付日常開支了。後來張坤趕考了好幾次,想不到全都落榜了,他覺得很失望,很沮喪,也很傷心,自己難道真不是這塊料,太對不起妻子了,小香看穿了丈夫的心思,
  • 聊齋故事:佛前一支蠟燭報恩,助恩公考取功名,自己灰飛煙滅了
    秦毅三歲,家裡就給他請了當地最好的先生開蒙,秦老爺希望自己這唯一的兒子,有一天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門楣。但令先生苦惱的是,秦毅雖然人長得伶俐可愛,但腦袋卻不甚靈光。先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秦毅才勉強背會了三字經。秦毅就這樣懵懵懂懂地長大了,這些年也不知換了多少教書先生,秦老爺每每想起此事,總是唉聲嘆氣。
  • 民間故事:男子考取功名回鄉,妻子墜河身亡,古老的替命傳說
    李牧一身書生打扮,長衫,頭巾束頭,長得是一表人才,這蘇小妹,倒是一般,長相平庸,肌膚也有些黑,但是在李牧的眼裡,妻子比之西施還要美麗三分。此話倒是真的應了那句,情人眼裡出西施啊!不只是要照顧妻子,還要兼顧養家,不只是讀書考取功名,平時的李牧還會兼任私塾先生,能夠賺取些錢糧。馬上到了趕考的日子,夫妻兩人頓時感到了一種失落和惆悵,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還從未這般分開過,此行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太漫長了!但是為了李牧的前途,此行那是必須的。
  • 瞞著妻子借10萬給弟弟結婚,中秋節帶回一盒月餅,丈夫哭紅眼
    就在那年,張華認識了妻子紅梅,紅梅不嫌棄跟他回家住土坯房,也不介意沒彩禮,心甘情願嫁給張華,他們結婚那年,弟弟也大學畢業了。紅梅脾氣潑辣,說話直來直去,在家裡說一不二,張華覺得她不嫌棄自己,願意跟自己過苦日子,也就處處遷就她,事事聽從她的安排,好在紅梅全心全意為家,一心一意對張華,兩人婚後一起進城打工,日子雖說不富裕,可也算簡單快樂,幸福美滿。
  • 故事:丈夫失憶後想不起妻子,妻子推丈夫散步,丈夫:我對你一見鍾情
    張明是從小在村裡長大,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他很早就輟學了,去了外面打工掙錢養家,供弟弟妹妹上學。不過張明有一個小小心願,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娶上隔壁家的阿香。阿香是家中獨女,長得漂亮又聰明,憑著自己的勤奮考上了大學,當張明知道阿香去了那所城市後,也偷偷跟著去了,他要在那所城市打工,希望有一天能實現他的小心願。
  • 《絕對權力》丨遠超人民的名義?還是徒有其表
    2017年《人民的名義》大火,該劇不僅收穫了豆瓣8.3分的高分,也使我們收穫了吃麵條的趙德漢、被下屬妻子連環坑的達康書記、學外語的清泉院長、嚮往太空的連城區長。不少觀眾認識了編劇周梅森,並開始關注起了其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其他小說。
  • 她本是小妾,身懷六甲也只能站著吃飯,因兒子爭氣,丈夫:坐下吃
    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之前,大戶人家的宅子裡,三妻四妾實屬正常,即使原配與丈夫恩愛,但在舊思想的影響下,男人還是會娶幾房小妾;如果原配婚後沒有生下一個兒子繼承香火,也是要幫著丈夫納妾。不過在民國之前,妾室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通常做原配的,是門當戶對,在大宅裡具有話語權,而妾室則不講究出身,只管生養,身份地位與丫鬟差不多,要伺候婆婆、丈夫和丈夫的原配
  • 小說:妻子拿丈夫工資卡給弟弟貸100萬買車,丈夫直接報警她們懵
    妻子拿丈夫工資卡給弟弟貸100萬買車,丈夫直接報警,她們懵劉霏撞著我的肩膀去了客廳,劉辰也衝我尷尬地笑笑跟著出去。我有些凌亂,但心裡卻是欣喜的,至少劉霏沒有做對不起我的事!想到她可能會為此跟我大鬧一場,我有些後怕地衝出去要哄她。可看清劉霏手裡拿著的銀行卡時,我愣了:「你拿我工資卡做什麼?」劉霏語氣很冷,「不需要你管!」
  • 弟弟車禍去世,姐姐以弟弟名義異地匯款,瞞了農村母親5年
    張梅老人是個苦命的女人,丈夫在她30歲那年因癌症去世,留下她和一對相差5歲的兒女。這些年她是既當爹又當娘,含辛茹苦地把兒女拉扯長大,自己卻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好在兒女還算爭氣,雙雙考上了大學,都在城裡站住了腳跟。那幾年兒子小濤總是提出要接母親到城裡去住,卻都被老人拒絕了。老人說她過慣了苦日子,城裡她住不習慣。
  • 聊齋雜談—丈夫屢試不第,妻子女扮男裝一鳴驚人……
    顏氏打開一看,原來是這書生寫給鄰居丈夫的信,十分有趣。鄰居婦人猜出顏氏的心思,便為其保媒,說這書生和顏氏年歲相仿又孤身一人、還誇讚這書生是個風度翩翩的年輕美男子。在鄰居的牽線搭橋下,兩人很快便成了婚。婚後顏氏看到丈夫寫的文章,笑他文章和相貌完全是兩個樣子。為讓丈夫有所進益,顏氏如師如友,每日督促丈夫苦讀。為給丈夫做榜樣,顏氏每日黃昏自己先點燈伏案讀書,直至三更。
  • 小說:帶寒酸妻子赴飯局,甲方大佬朝妻子彎腰鞠躬,丈夫當場愣住
    她不肯,蔣少亭卻拿媽媽和弟弟威脅她,她一夕之間成了人人豔羨的蔣家少奶奶,可沒人知道她過的什麼日子。顧安心無從辯解,柔順的垂下頭去:「是,我再也不敢了。」看著她這無奈的樣子,蔣少亭又是來氣,他扯住她往自己懷裡一帶,.........翌日,顧安心醒來時,身邊已然沒了蔣少亭的影子。
  • 弟弟帶著女友回家,丈夫說句話讓場面尷尬,差點就毀掉弟弟婚事
    弟弟帶著女友回家,丈夫說句話讓場面尷尬,差點就毀掉弟弟婚事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農村,那裡的生活條件和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為了養活我和弟弟,我父母不得不種幾畝地來維持生計,他們吃了不少苦,常年工作,把自己的身體打壓的疲憊,結果他們的健康狀況不是很好,即使這樣一年到頭也攢不出什麼錢,只夠養家餬口,更不用說我和我弟弟上學了
  • 男子為考試離家3年,考中妻子第二日便去世,守靈發現妻子不是人
    而他那未過門妻子那家人立馬就準備悔婚,他們絕不能把自己的女兒推進火坑裡。李秀才看到妻子如此舉動十分的感動,他決定要努力讀書考取功名來好好照顧自己的妻子。他每次考試失敗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家中的妻子,覺得如果沒有考取功名便對不起自己的娘子,於是他咬牙在外面堅持了三年。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考取了狀元。當上狀元郎的第一件事便是想回家找自己的妻子。
  • 弟弟結婚姐姐拿出十萬,回家後看見桌上的離婚協議,她後悔莫及
    阿珠讀大學時,弟弟讀初中,相比較於姐姐的懂事、努力,弟弟吃不了學習的苦,三天兩頭和同學結伴逃課出去上網,成績差的一塌糊塗。弟弟的不懂事並不影響爺爺奶奶,父母對他的溺愛,在家人看來弟弟的表現符合正常男孩子該有的行為。阿珠痛斥家人對弟弟溺愛卻遭到辱罵,「墨水喝多了」這些詞成了文盲長輩對付阿珠這個大學生的口頭禪。
  • 故事:新聊齋: 恩愛夫妻丈夫去世,愛丈夫的妻子趕走怪物,救活丈夫
    江蘇淮安有一個姓李的人,和他的妻子很恩愛,兩人甜甜蜜蜜,生活很幸福,在一起10多年了。恩愛夫妻,丈夫忽然患病去世,妻子執意陪著丈夫可是,30多歲的時候,她的丈夫突然得了急病,腹脹如鼓,躺在床上很痛苦,吃不下,喝不下,掙扎了幾天後就死了。
  • 那一晚的遭遇,讓富家女讀懂了丈夫的「薄情」,婚姻終不能將就
    莫稽聽完金微所述,當時心裡就在想:這怕不是天大的機緣到了我的頭上,我學業是不差的,只因家貧無力「行卷」,若娶了金家女兒,豈不是功名富貴一舉數得!只是表面上還裝出感激的樣子,十分謙遜的回道:「多謝大伯好意,只是大伯所言雖妙,但我家貧乏聘,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