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諾》借用古裝劇的外殼,講述了蕭承煦(成毅飾)和賀蘭茗玉愛而不得的故事。
在她們的愛情故事中,三位帝王的求索貫穿始終,為男女主愛情增添了濃厚的悲情色彩!
盛州兵強馬壯,先王也是一名睿智的明君,其膝下四子各有各的優勢:
蕭承禮雖為次子,但他沒有野心,只願做一個太平王爺,因此他是先王可以依靠的人才。
蕭承睿為其第三子,他文韜武略、光彩奪目,他是先王最器重的兒子。
蕭承耀為人勇猛、剛烈,他在戰場上十分耀眼。
初生的朝陽蕭承煦,他渾身上下都是膽,十七歲時,他就敢獨闖西齊,為其父求得解藥,這份英雄氣概,不輸他的哥哥們。
正因如此,先王臨死前,捨棄了蕭承睿,改立為蕭承煦繼承人,可惜,彼時承煦只是乳臭未乾的少年郎,他在軍中毫無威望,而蕭承睿本身是四大親王之首,在軍中也素有威望。
先王一生謹慎,在最後時刻卻犯下大錯,致使愛子蕭承煦一生悽苦,實屬不該!
蕭承睿與其父不同,他有一統天下的夢想,為了這份渴望,他可以捨棄任何人。
當蕭承睿的愛妃茗玉被西齊所擒時,蕭承睿並沒有為了茗玉退讓半分,反而是蕭承煦為愛豁出性命。
從這兩兄弟的對比中,不難看出,蕭承睿比蕭承煦更適合當一國之君,只因他的心夠狠、夠硬!
而,「感情用事」蕭承煦,哪怕他是先王欽定的繼承人,他先一步得到傳國玉璽,他都無法與蕭承睿抗衡。
最終, 蕭承睿建立了大晟國,他成了真正的九五至尊,他傲世天下的模樣,霸氣側漏!
蕭啟元人如其名,他才是大晟國真正的守業者,俗話說「守業更比創業難」,但蕭啟元卻將這份責任轉嫁給了他的生母茗玉,自己則過得逍遙快樂。
對於感情,蕭啟元不會克制,他早早地站在了至高位,也無需克制。
因此,蕭啟元對攝政王蕭承煦的恨顯而易見,他對董若萱的愛也刻骨銘心。
一個不善於隱藏自己感情的帝王,終難以成大器,當董若萱因病身亡後,他也鬱鬱而終!
本來,大晟國初建,百廢待興,只要蕭啟元稍微用心政事,他就能做出成績,從而成為名留青史的帝王。
可惜,他太重個人感受,忽略了自己身為帝王的責任,最終未成大器!
總之,《長安諾》這三位帝王,先王處於「群雄爭霸」的時代,有太多的未可知,束縛了他的手腳,讓他變得謹慎有餘,開拓能力不足。
蕭承睿則有大志向,他開疆擴土,成就了大晟國。
蕭啟元則處於「百廢待興」的時代,他本可成就大業,奈何他過於感情用事,最終他一事無成,成為這三位帝王中,最弱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