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諾》劇情播出過半,皇帝蕭承睿與燕王之間的明爭暗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他們之間的感情太過於複雜,主要體現在燕王內心不斷的掙扎,一邊是放不下的兄弟之情,一邊又是忘不了的「弒母」之仇。
燕王的不忍心和軟肋,成為三哥蕭承睿利用他一輩子的有力籌碼。蕭承睿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無疑是本劇最大的贏家。該得到的,不該得到的,都得到了。
最主要是蕭承睿太懂得算計人心了,說好聽一點是深謀遠慮、用心良苦,實際上就是一隻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太狡猾了,而且心足夠狠,也足夠自私,他從始至終最愛的是他的江山,還有他自己,其他的都可以成為無所謂的犧牲。
蕭承睿奪走了燕王蕭承煦本該擁有的一切,江山、母后、茗玉,還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恩情牽制著他,利用他穩固自己的江山,讓燕王在戰場上替他九死一生,還有不斷的猜忌與陷害,多次枉顧他的性命。
也許坐上那個位置,即使沒有當初的李代桃僵,他已經不是蕭承煦,甚至所有皇子的三哥了,生在帝王之家,親情本就是奢侈的東西,有太多的利益糾葛擋在他們中間,更多的是不斷的猜忌。
蕭承睿最擅長用恩情牽制他人,尤其是對燕王,而且這招百試百靈。蕭承睿在位時,燕王的不忍心多次放過他,等到蕭承睿要死了,仍然講起舊事,算計人心,到了最後,蕭承煦都看破了他。沒想到,蕭承睿的大招在他死後體現得淋漓盡致,燕王永遠都不是他的對手。
蕭承睿駕崩後,故意把皇位傳給茗玉的兒子蕭啟元,還下了「格殺令」,這不僅是自私的表現,更是一種對茗玉和承煦多年來的報復。畢竟承煦與茗玉的曾經是他一輩子放不下的芥蒂。這招實在是太高明了。
蕭承睿此舉,是逼著茗玉做選擇,理所當然地把無辜的孩子當作了擋箭牌,甚至把承煦和茗玉推到了針鋒相對的地步,當然達到他最終的目的,保全了他的江山。
蕭承睿才是那個掌控棋局的大Boss,他清楚的知道每一步棋的位置,並為我所用,即使人不在了,事情也還在他的掌控當中,向他所預料的方向發展,他人明知道他的目的,依然掉進陷阱裡面去,這是一個無解的方程式。
只是可憐了燕王。
註:文章原創,抄襲必究,若你喜歡,歡迎關注陪你一起暢聊影視,若不喜歡,也謝謝你曾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