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顧廷燁擅長投壺遊戲,現在為什麼消失了?

2020-08-29 娛樂翩翩

一、《知否》中的「投壺遊戲」

你們平時喜歡看古裝劇嗎?至今為止,你們有看過哪部古裝劇令你記憶猶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是我看了又看,幾遍下來依然看不膩的,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一開始被《知否》吸引是因為劇名是以前學過的一首詩,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名很特別,抱著好奇心一探究竟,看看其中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首播劇情中,一開集便是盛家盛明蘭的嫡姐盛華蘭被京城裡的有名的大戶袁家前來提親,而按照古代的民俗風俗來講,袁家來提親的時候一定要帶一個聘禮:就是一對男方親手打的活雁。當天,顧家嫡子顧廷燁化名為白燁,盛家小娘子林噙霜所生的盛家三兒子盛長楓恰好和顧廷燁展開了投壺比賽,顧廷燁是投壺遊戲的高手,十分精準的投壺技術幾乎讓長楓退無可退,大家都以為華蘭的聘雁會被長楓輸定了。

明蘭從小聰慧,對於投壺遊戲也有十分精湛的技術,此時長楓被父親恐嚇,說輸了就慘了,嚇得長楓掉了弓箭,正當所有人的一片唏噓時,小盛明蘭為了家族的聲譽,為了姐姐的聘禮,她挺身而出,跟顧廷燁投壺一樣的投壺姿勢,採用貫耳投壺,替哥哥盛長楓跟顧廷燁比賽投壺。男女主人公正因為此次投壺遊戲,就有了初次見面,小顧廷燁和小盛明蘭因此結下了緣分,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

很多人好奇,劇中的投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遊戲呢?

二、古代「投壺遊戲」的背景

「投壺遊戲」在古代可謂是風靡一時。這項遊戲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在當時是專門為一些達官貴人準備的遊戲,《知否》中,盛家和袁家也都是有名的大戶人家。那時候的人以會射箭為榮,以不會射箭為恥。諸侯士大夫們宴請客人時,如果有邀請射箭的,被邀請者是不能推脫的,可見在當時學射箭是多這麼重要的事情。但是確實很多人不會射箭,而且射箭需要場地比較大,耗費的時間精力比較多,因此就選擇了比射箭更簡易的投壺來代替。經過時間的推移和人們對這項投壺的宣傳,投壺便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餐桌娛樂活動。由此也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發明推動了當時生產力的進步,也促進了階級統治過程中禮儀教化的需要和普通老百姓娛樂的需求。

《知否》對於古代生活的還原還是很到位的。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末清初,一直都有投壺遊戲的存在,但是投壺遊戲真正風靡起來是在秦漢之後,一遍聲樂一遍投壺成為了達官貴人最常熱門的娛樂日常活動。其實投壺遊戲始終在達官貴人的宴席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它不是說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玩,在市井街頭尋常的老百姓也經常以投壺為樂。

三、古代「投壺遊戲」的規則

投壺遊戲規則其實很簡單。之所以能成為眾人喜愛的遊戲,其規則肯定是容易上手,受用人群廣。準備好弓箭和壺,投壺者按照順序輪流投壺,八支弓箭為一具。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人都各有八支箭,看看最後誰投中壺裡的弓箭多誰就贏。投壺看上去和現代的投籃差不多,就是把弓箭投入放好位置的壺中。投壺有很多種玩法,其中就有人會做兩個口,有的會做三個口,《知否》劇中就是採用了三個口的壺,兩邊的口直徑會大一些,中間的口相對小一點,如果投中了兩邊,分數則低一些,如果是投中了中間,分數會更高。這樣的遊戲規則就需要投壺者鬥智鬥勇了,看自己能力選擇分低好中的口還是選擇分高難中的口,最終看結果就知道誰更厲害了。

在《知否》投壺時,顧廷燁看到一個小明蘭實力竟然跟自己不相上下,於是準備雙耳投壺,他的這個雙耳就是指兩個弓箭同時進入壺裡,總計獲得6籌,而盛明蘭決定用依杆投壺扳回比分,目標直擊正中核心,雖然只投了一個弓箭,但最後拿到了10籌,成功贏了自己未來的丈夫顧廷燁,讓全場客人熱議紛紛,小明蘭這次也讓盛紘開始關注自己忽略已久的衛恕意。

四、古代「投壺遊戲」的作用

投壺在古代,既是一種遊戲,也是一種禮儀。《禮記》和《大戴禮記》等文章均有記載。

看過劇的朋友們就知道,盛家上下都很在乎這對聘雁,其實是有理可據的。鄭玄注所著的《儀禮》中曾講到:用雁乃「取其順陰陽往來」,意思就是用雁為禮,象徵順乎陰陽之意。提親一定要有聘雁是因為大雁在古代婚禮中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大雁是一種很痴情的動物,一旦失配偶則終生不會再成雙,以此告誡女子出嫁了要忠於丈夫。

投壺遊戲的出現對古代社會有一定的特殊意義,激發了更多的人對娛樂遊戲的興趣,引導他們創造更多更有利於社會的價值,對當時社會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活力。當時的傳統禮儀教育的要求,也慢慢在此基礎上有了更多變化,一方面,投壺的娛樂性經過時間的推敲,一直變化的花樣;另一方面,投壺不僅繼續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喜愛,還進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眾人所喜聞樂見的遊戲方式。投壺的出現,象徵著一個時期的時代特徵。

五、近代「投壺遊戲」現狀及積極意義

到了近代,由於人們的娛樂方式逐漸豐富,而投壺遊戲對於現代來說比較單一,慢慢被各自有趣的遊戲所替代,因此投壺遊戲卻鮮少出現在現代人們的視線當中,可能是在挖掘和傳承的過程中的存在一定的制約條件,投壺遊戲賴以生存的社會歷史形態和文化背景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投壺遊戲的社會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投壺的確是一項歷史悠久,廣受古人們喜愛的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它陪伴了前人兩千多年,帶給人們數不盡的歡樂,儘管現在消失了,但是不會被後人遺忘,它早已經融入文化當中,沉澱下了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3、顧廷燁的投壺本領是誰教的在劇中後半段,小秦氏去給貴妃娘娘謝恩,投壺準頭非常好,這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反觀顧廷燁,父親從小不與他親近,生母去世的早。
  • 《知否》顧廷燁:父親偏心、後母陷害,「浪蕩子」為何成國之棟梁
    01 卷首語看電視劇《知否》,我對顧廷燁年少時的印象是叛逆但講義氣「既然你覺得我是冤孽,你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顧廷燁從小到大,都被這樣的痛苦折磨著,埋怨、傷心、後悔、委屈等等一起時常湧現,沒有地方渲瀉,自然轉化成了痛徹心扉的恨。很多人都在想:生活在如此複雜的家庭環境中,為什麼顧廷燁沒學壞?長大後他成了一名頂天立地的好男兒,還成就了一番事業,最後娶了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盛明蘭。
  • 知否:顧廷燁入獄時,小秦氏最得意,而這5人快坐不住了
    導語:「知否在知否中,要說誰的心腸最毒,小編不得不說這個就是小秦氏,其實說起來,顧廷燁和小秦氏也是無冤無仇,但是小秦氏卻處處要置顧廷燁於死地,本來只是要趕顧廷燁出顧家,後來就和圖謀不軌的人一起謀害顧廷燁。
  • 《知否》顧廷燁救了明蘭四次,每次明蘭反助攻了顧廷燁的人生
    《知否》裡明蘭和顧二的相處,是我很喜歡的一種模式。明蘭不是柔弱的白蓮花,遇到任何困難因機緣巧合被別人相助解困。她機智勇敢有手段也有魄力。她可以憑自己就為母報仇,為祖母討回公道,甚至打著肚子為顧廷燁敲登聞鼓鳴冤。她不是顧廷燁背後的女人,她是點醒指引顧廷燁人生的女人。顧廷燁救了明蘭四次,次次明蘭反助攻顧廷燁的人生。可以說沒有明蘭,就沒有後來的朝廷新貴顧侯。
  • 盛家輸掉聘雁袁家臉上也無光,為何袁文純要慫恿顧廷燁投壺爭雁?
    盛紘嘴上雖然在安撫妻子稍安勿躁,可心裡也是有些生氣的,畢竟這也是在打他的臉,不料這股氣還沒消下去,那邊袁文純又慫恿寧遠侯府的二公子顧廷燁與盛長楓投壺比賽競爭聘禮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袁文純再怎麼樣也是盛家的姻親,盛家輸掉聘雁袁家臉上也無光,為何袁文純要慫恿顧廷燁投壺爭雁呢?
  • 電視劇《知否》中,為什麼白家、顧家都無法謀取顧廷燁母親遺產?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這麼一個情節,病秧子顧廷煜在臨終前強撐著身體突然在顧廷燁和所有族人的面前公布了父親的遺囑,一反常態地公布了顧廷燁母親白氏死亡的真相,並把所有白氏遺產一樁樁一件件交給顧廷燁。
  • 知否:兒子闖了大禍,小妾林噙霜做了什麼?暴怒的盛紘瞬間消氣
    導語:「知否在知否的開頭,盛紘將自己的大女兒盛華蘭嫁到袁家。但是袁家好像是頗為看不起盛家,就連前來下聘禮都只派了了袁大郎前來下聘,更過分的是,他們帶來的客人顧廷燁居然跟盛家庶子長楓以聘雁為賭注,兩個人進行投壺比賽。
  • 《知否》:男人的喜歡和愛,是有明顯差別的
    但最近,由於玩手機時總是給我推薦《知否》的片段,又讓我對這部劇產生了興趣。於是,我整整花了兩天時間刷完了它。男人喜歡你,可能是因為你身上的某一點,但如果這一點消失了,喜歡也就不復存在了。其次,顧廷燁和明蘭的淵源一直都在。小的時候,兩人就比過投壺,顧廷燁還救過明蘭的母親。
  • 知否:盛明蘭愛的是顧廷燁還是齊衡?
    自小聰明機敏,卻因爭強好勝為盛家出頭,投壺打敗顧廷燁而顯露鋒芒。竟因此遭到林小娘記恨,設計害死明蘭生母衛小娘。面對強悍有背景的嫡母,爭強鬥狠的姐妹,冷漠軟弱的父親,此等困境,弱小的明蘭孤苦無依,只能拼命的隱忍。
  • 知否:愛吃醋的顧廷燁,堂堂的寧遠侯爺,他為什麼這麼矯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在顧廷燁和明蘭的感情中,顧廷燁無疑是付出感情較多的一方,他了解明蘭的成長經歷,知道她閨閣中庶女的生活並不容易,所以婚後他對明蘭傾心守護,付出了真心。正是因為深愛,他才會對她很少回應如此介懷。
  • 看知否原著侯爺顧廷燁高段位撒嬌
    關心則亂所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寧遠侯府嫡次子顧廷燁,是個光彩照人性格多樣的人。他勇敢剛毅,睿智狡黠,在侯府那個充滿敵意,充滿謊言和欺騙的大宅門裡掙扎向前。顧廷燁無論在父系一邊,還是母系一邊,都是矛盾利益的集中點,這也註定了他童年少年的不平順。
  • 《知否》:朱曼娘這麼壞,為什麼顧廷燁剛開始看不出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由張開宙執導,曾璐、吳桐擔任編劇,趙麗穎、馮紹峰等主演的電視劇。於2018年12月25日播出。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 《知否》盛紘三個女人中最有才情的不是林小娘,而是默默無聞的她
    《知否》盛紘三個女人中最有才情的不是林小娘,而是默默無聞的她《知否》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部劇,在近些年這部劇也算是大火過,這部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這部劇講述的是盛家庶女明蘭步步為營走到侯爵夫人的故事,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明蘭父親的三個女人,盛紘是盛家的當家人,也是一個寵妾滅妻的男子,在明蘭眼中作為父親他並不稱職,作為丈夫他更是放任林小娘害死自己的母親也並不稱職。
  • 知否:盛明蘭最終選擇顧廷燁,無非是顧廷燁比旁人多了一份安全感
    知否:盛明蘭最終選擇顧廷燁,無非是顧廷燁比旁人多了一份安全感婚姻中假如要說什麼最重要,莫過於一份實實在在的安心。若是兩人在一起還要互相藏著掖藏,那實在是太憋屈了。此話一語雙關,現實中的馮紹峰也是一個花心大蘿蔔,百度百科中坐實的前女朋友就有倪妮,還不算未坐實的,早年在圈中也是一個浪子。
  • 知否:顧廷燁婚後留下曼娘,明蘭送了他一句話,顧廷燁慌了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最好不過的是有這麼一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電視劇陪我們一起度過了。 明蘭和顧廷燁終於結婚了,明蘭成為了眾多姐妹中嫁的最好的人了,新皇帝登基顧廷燁成為了宮中最火熱的人。為了能夠娶下明蘭,顧廷燁可以說的上是用盡了不少心思,他心裡一直想要娶的只有明蘭一人,如蘭也只不過是他拿來作為一個幌子。
  • 《知否》明蘭為什麼嫁給顧廷燁?她的擇偶觀,值得當代女性借鑑
    最近在重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現它是一部經得起琢磨的經典好劇。第一次看的時候,許多地方都沒有注意到,現在看來,它是被低估的。許多觀眾支持女一盛明蘭和男二齊衡這對CP,因為他們郎才女貌,兩情相悅。但我從一開始就站官配CP,我覺得明蘭和顧廷燁是天作之合,註定是要在一起的。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中有眾多伏筆,你看懂了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不僅講述了貴族家宅的明爭暗鬥,更向我們展示了女主盛明蘭如何從備受打壓的庶女,逐步成長為睿智沉穩、自強自立的當家主母的故事。1.場景布置及細節演繹這部劇以北宋仁宗年間為背景,導演用了多個鏡頭向我們還原了北宋時期宅內生活化的情景,小時候的明蘭和顧廷燁投壺遊戲的場景,盛紘與盛老太太母子聊天時很自然的做著焚香
  • 《知否》華蘭高攀的婚姻怎麼樣?第一集就見端倪
    文/紫依《知否》告訴我們最重要的道理是為什麼說盛家的轉折在此一舉呢?這還得從頭說起。袁家已是虛有其表,華蘭並非真正高攀袁家,雖有忠勤伯爵的名聲,但實際上已經徹底落魄。這一點從華蘭嫁過去之後掌家,必須拿著嫁妝貼補家用就可以見得。所以,袁家已是虛有其表,華蘭只是嫁個好名聲而已。
  • 《知否》少女明蘭的婚姻選擇智慧——適合自己的男人才值得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先後有四個男人求娶盛明蘭,可以說這四個男人都算是優質男,各有千秋,小公爺齊衡溫文爾雅,家中有權勢,又是父母獨子,又中了舉人;梁府的六郎梁晗的母親十分喜歡明蘭,一心想娶回庶出明蘭做正妻;富裕人家出身的醫者賀弘文,品行端正,又有醫者仁心;家世複雜的顧廷燁,自身經歷也最為複雜,有武者的英武瀟灑。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荊棘叢中綻放的傲人玫瑰
    ——無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晉江文學城籤約作者關心則亂主編的一部穿越元素小說,電視劇是由侯鴻亮擔任製片人,張開宙執導,曾璐、吳桐編劇,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這部電視劇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大概就是電視劇所表達的故事和價值觀都令人勵志向上,讓人記憶尤甚。那麼讓我們心動的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