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為什麼嫁給顧廷燁?她的擇偶觀,值得當代女性借鑑

2020-09-05 李慢

最近在重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現它是一部經得起琢磨的經典好劇。第一次看的時候,許多地方都沒有注意到,現在看來,它是被低估的。

許多觀眾支持女一盛明蘭和男二齊衡這對CP,因為他們郎才女貌,兩情相悅。但我從一開始就站官配CP,我覺得明蘭和顧廷燁是天作之合,註定是要在一起的。

劇中,女主角盛明蘭的人物設定是:年幼喪母,經歷過人生重大挫折,為求自保,在勾心鬥角的內宅謹小慎微地活著。母親被人害死,這一沉重打擊使她早慧、心有城府;而生存環境的危險性,又讓她始終帶著平庸、軟弱的偽裝。

明蘭和顧廷燁的結合,看似是明蘭中了顧廷燁下的「套」,為了家族的名聲而嫁,但這只是表層原因。明蘭是個「拎得清」的姑娘,她不會傻到為了家族利益,捨棄自己的終身幸福。從她不嫁賀弘文這件事上就看得出,她在婚姻大事上絕不將就

顧廷燁、盛明蘭大婚

嫁給顧廷燁,絕對是明蘭深思熟慮、內心對他「考核通過」之後的結果。她的擇偶觀,值得當代女性學習借鑑。下面我將從人品、能力、情感認同三方面分析明蘭選擇顧廷燁的深層原因。

一、「看人要看最低處」:明蘭對顧廷燁知根知底,深知他人品過硬,哪怕婚後沒有愛情,也不會虧待自己。

許多女孩都在網絡上討論過一個問題:「嫁人,是要嫁條件好的,還是愛我的?」其實,這兩方面都不是擇偶的首要問題,因為條件會變,感情也會變

「富不過三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嫁給一個有錢人,如果將來他家道中落,你確定能由奢入儉,和他有難同當嗎?

至於「愛你的人」呢,恕我直言,「嫁給愛情」固然美好,但大多數人所謂的「愛情」,都稱不上心理學上嚴格意義的「愛」。要麼是一種荷爾蒙作祟的短暫激情,要麼是一種投射——借用對方彌補原生家庭造成的缺愛。這兩種「愛情」,會隨時間而減退,除非兩個人在相處中摸索出了正確的經營之道,否則總有一天要消失殆盡。到時,如果對方能坦誠相待,好聚好散,固然是好;但如果對方德行有虧,開始出軌、家暴、賭博、酗酒、變成控制狂……你將陷入更加漫長的痛苦。

明蘭堂姐淑蘭,夫婿人品堪憂,婚姻不幸

《知否》的時代背景是古代,男權社會中,女子婚嫁更是一輩子的事,因為「好聚好散」是很難的。劇中明蘭曾說過:「看人要看最低處」,這個「最低處」,指的就是人品。看一個人,不要看他最好的時候,要看他最壞能壞到什麼程度,若你能接受他最壞的樣子,才算是真正接受了這個人。

對明蘭來說,顧廷燁的人品是合格的。

1.顧廷燁多次救明蘭於危難之中,彰顯其熱心快腸。

婚後的暫且不論,婚前,顧廷燁共救過明蘭5次。

明蘭8歲時,母親被奸詐的林小娘設計,胎大難產,明蘭跑出去請郎中,顧廷燁曾助一臂之力;明蘭長大後,隨祖母回宥陽老家,路遇水匪,被逼跳船,是顧廷燁從水裡把她撈出來;明蘭在老家參加喪禮,被賊寇追殺,顧廷燁救她於生死關頭;返程路上,明蘭一加被流寇盯上,是顧廷燁一路暗中護送;反賊殺入皇城,明蘭受太監委託逃到宮外報信,被反賊追殺,又被顧廷燁及時救下。

可以說,明蘭的命都是顧廷燁給的,但顧廷燁從未「恃恩挾報」,可見其人品高尚。明蘭對他,是感激、敬佩的,這一點,在顧廷燁一開始求娶明蘭閨蜜嫣然,明蘭幫他說好話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

幼年明蘭、少年顧廷燁


2.「物以類聚」,從顧廷燁交友,足見其純良正派。

相似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物以類聚」這個詞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想知道一個人人品如何,一個不錯的方法就是:看他交往的朋友怎麼樣。

顧廷燁最好的朋友,是明蘭的二哥盛長柏。長柏為人公道正派,幫理不幫親;又勤奮好學,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有報國之志。明蘭與二哥從小比較親近,深知他的為人。

這樣的忠直君子,肯與顧廷燁交好多年,說明顧廷燁人品差不了。所以,哪怕顧廷燁被族親陷害,京城裡傳遍了他眠花宿柳、不求上進的說法,明蘭也堅信他是個好人。

顧廷燁好友、明蘭二哥——盛長柏

3.顧廷燁對明蘭有禮有節,說明他有分寸、有同理心。

顧廷燁在宥陽救下明蘭之後,沒有直接護送她回家,而是給她暗器,讓她獨自走回去,自己在暗中保護。因為他擔心,他們孤男寡女獨處這麼久,傳出去影響明蘭的名聲。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名節大於天,一旦名聲受損,可能一輩子嫁不出去。

早前顧廷燁並沒有喜歡上明蘭,卻時刻為她的名節著想,保持著有禮有節的距離。這一點,他比明蘭的初戀齊小公爺做的好很多。

齊衡雖然真心喜歡明蘭,但他的所作所為,卻處處把明蘭置於風口浪尖:馬球會與明蘭組隊,引得京城官眷議論紛紛,明蘭被父親罰跪;闖入佛堂對明蘭表白,讓明蘭不知所措,急道「你這是辱我名節」;侯府宴會,讓貼身小廝不為約明蘭私會,導致不為被自己母親活活打死……不得不說,生活環境單純、社會閱歷單薄的他,雖然本性純良,但在分寸感這方面,輸給了年長些的顧廷燁。


明蘭和顧廷燁,從小相識,知根知底,是過命的交情。明蘭嫁給他,絕不是簡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基於對他人品的信任,敢於託付終身。當代女性擇偶,也應該把人品擺在第一位。

我媽的一個同事,年輕時失戀了,為了氣前男友,答應了家裡安排的相親,也沒怎麼了解相親對象,兩三個月就匆匆嫁了,婚後才發現男方沉迷賭博。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她苟延殘喘地堅持了10年,最終忍受不了,還是離婚了。結婚10年,男方成天在外面賭博,回家的次數不超30次。

所以呀,女人結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給自己一些時間,多多了解對方的人品,否則遇人不淑,悔之晚矣!

二、「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在女人堆裡便是老幾」:顧廷燁生存能力過硬、人格獨立、心智成熟,滿足作為伴侶的基本條件

很多男性在網上抱怨,自己沒錢、沒本事,找不到女朋友,於是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女人都拜金。

其實準確地說,女人並不是「拜金」,而是「慕強」。她在乎的不是你有沒有很多錢,而是你有沒有賺錢的能力。如果連基本的賺錢能力也不具備,就算你是富二代,也只能坐吃山空。婚姻沒有物質基礎,又怎麼能長久?

除了物質方面,女人往往也希望,伴侶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自己說了算,不做「媽寶男」;承受能力強,能扛得起事,否則家中有什麼大事,女人將會孤立無依。

很多觀眾不支持官配CP的原因是,顧廷燁太老了,比明蘭大太多,還和別的女人在一起生過孩子,不完美。但我覺得,恰恰是這些經歷,讓他成為心智成熟、可堪託付的,真正的成年人。明蘭嫁給他,才能在物質上不受罪,精神上不被欺負

「護妻狂魔」顧廷燁


1.顧廷燁能文能武,具有創造良好物質條件的能力

顧廷燁雖然科舉落榜,但那是因為得罪了皇帝,被取消了錄用資格,其實他學習能力很強,短短六七年間,就一路過關斬將,考到「未及殿試」的程度,天資聰穎,可見一斑。

另外,他出身武家,身強力壯,打起架來以一敵多不在話下,八歲時就在皇帝面前耍槍,獲得賞賜。父親死後,他被陷害趕出家門,也能投軍,以武衛生。

除了這些,他還繼承了外祖父家的田地、鋪子,雖然劇中對於他如何經商著墨不多,但可以看出這些鋪子收入可觀,可見他經營有道。

能文能武能從商,顧廷燁雖是「官二代」,但也具備一個「富一代」的生存能力,明蘭跟著他,生活是有保障的。

顧廷燁和皇帝賞賜給他的長槍

2.顧廷燁人格獨立,有主見,不易被人操控,有「護妻」的能力

一開始,我就不看好明蘭與齊衡這一對。雖然他們的感情很美好,但總給人一種高中生早戀的感覺。

明蘭是很早熟的,她的心理年齡大於實際年齡,但齊衡的心理是相對幼稚的,還沒有自主選擇結婚對象、人生走向的能力。劇中,齊衡兩次提到自己對母親的「順從」:第一次是他求母親平寧郡主幫他到盛家提親,他說,母親,我從小就什麼都聽您的,這次就讓我自己做回主吧;第二次是他向明蘭承諾非她不娶時,說「我絕對是東京城裡最聽話孝順的子弟了」,他以為,一直以來的順從,就能換來婚嫁上的自由,但事實上,這只會讓他更加難以掙脫母親的控制。

而顧廷燁恰恰相反,由於家庭原因,他叛逆,倔強,有主見,從不受父親和繼母的擺布,他想要什麼,就要想盡辦法得到。這一點,從他精心設計,求娶明蘭一事就能看出來。

明蘭一開始不願嫁顧廷燁,是顧慮他繼母當家,家庭複雜,顧廷燁馬上承諾分府別住,並說到做到。這一點,換成齊衡就很難做到,就算明蘭能嫁入齊家,恐怕也免不了受婆婆的刁難。

顧二叔的「土味情話」

3.求親明蘭時,顧廷燁心智成熟,有謀略,有「實現人生自由」的能力

顧廷燁的成熟,是從識破外室朱曼娘的真面目開始的。

一開始,顧廷燁其實是不夠成熟的,他直來直往,缺乏心機,不適合在勾心鬥角的深宅大院生存。因此,他被哥哥、繼母多次陷害,與父親感情淡薄,又被朱曼娘這樣居心叵測的人所利用,還天真地以為遇到了知己。

直到父親去世,他先後識破了繼母、曼娘的虛偽嘴臉,才開始迅速成長。他先是浪跡江湖,逃避現實,後來被明蘭一番話點醒,才開始考慮兒女、家庭的未來,承擔責任,奮發圖強,建功立業。

同時,他收斂了直來直去的性子,變得有謀算、有城府,懂得自保。他本就聰明,褪去稚氣之後,智商又重新佔領高地,求娶明蘭、智鬥繼母、幫助新皇奪權……他做事的成功率越來越高,人生越來越自由。

顧廷燁外室——朱曼娘

明蘭與齊衡,是年少的悸動,是身不由己的遺憾;明蘭與顧廷燁,才是兩個成年人的結合。從青春懵懂時,我們就懂得愛,但只有心智成熟,才有能力護愛長久。

雖然我國《婚姻法》規定,最低結婚年齡是男22歲,女20歲,但當代這個年齡的男女,心智真的達到成年人標準了嗎?不一定吧。

女人,當你愛上一個人,不要急著嫁給他。不妨問問自己:他經濟獨立嗎?需要父母接濟嗎?他人格獨立嗎?還是凡事聽爸媽的?他懂得自律嗎?還是沉迷遊戲、菸酒?他具備面對重大挫折的能力嗎?當大事發生,他會與我共同面對,還是讓我獨自扛起?

如果他不能滿足這些,你,又是否願意等他長大呢?

三、「她日子過得很艱難」:顧廷燁看到了明蘭偽裝下的真實,他懂得她,認同她,疼惜她,能滿足她的情感需求,讓她活出真我

網上有句經典的話,是這樣說的:「最好的關係,是我懂你的不容易。」這句話適用於朋友,也同樣適用於夫妻。

如果說,明蘭和齊衡是「兩情相悅」的情侶,那明蘭和顧廷燁,就是「兩心相知」的知音。

上文中已經提到,齊衡的愛,多次將明蘭置於險境。他並非故意,而是因為他作為國公府獨子,不能真正理解明蘭作為五品官庶女的處境,他作為男子,也不能真正體會明蘭身為女子的無奈。齊衡愛明蘭,但不懂她,他看不穿明蘭的偽裝——明蘭是不敢愛他,他一開始卻誤以為她看不上他。

而顧廷燁不同。金明池馬球會上,顧廷燁的紅顏知己魏行首誇讚明蘭:「那個小姑娘,活得像太陽」,顧廷燁接話道:「你不知道她,她日子過得很艱難」。彼時顧廷燁還沒有愛上明蘭,但他是懂她的。

顧廷燁與魏行首


1.顧廷燁與明蘭原生家庭類似,經歷相似,同病相憐

顧廷燁與明蘭的原生家庭,是十分類似的。

顧廷燁年幼喪母,明蘭也在8歲那年失去親娘,連原因也驚人相似——難產而死。他們兩人的母親,生前在家族中都是不受重視的,是委屈而死的,他們心中,都是為母親不平的。

顧廷燁有個工於心計的哥哥、虛偽的繼母,間接害死了他的生母,又離間了他和父親的感情;明蘭也有個善於裝委屈、扮嬌弱的庶母,她設計害死明蘭生母,她的女兒又在父親面前佔盡風光,明蘭成為沒娘的孩子,又不得父親寵愛,只能一味做小伏低。

他們兩人,命運相似,哪怕來往不多,也自有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因為他們都知道對方的不容易。顧廷燁被逐出家門後,大病一場,明蘭還通過二哥長柏為他送了一碗羹湯,一為報恩,二是因為「懂得」。

明蘭痛失生母

2.顧廷燁與明蘭彼此了解感情史,並相互接受

顧廷燁曾經被外室朱曼娘利用,欺騙感情,明蘭提醒他,曼娘不是好人,但他當時被蒙蔽心智,沒有相信。後來,他識破了曼娘的真面目,向明蘭承認「你說得對」,明蘭沒有笑話他,反而勸他,為了他和曼娘的女兒蓉姐兒的未來,振作起來,不要自暴自棄。

明蘭和齊衡的感情,顧廷燁始終看在眼裡。兩人門第懸殊,顧廷燁作為旁觀者,自然明白這段感情前途渺茫,他提醒明蘭,明蘭同樣不信。他盡己所能,給了他們二人一些幫助,但還是沒能促成這段姻緣。他也沒有看明蘭的笑話,反而更加心疼她。

他們二人,都了解彼此的過去,並且都能包容,在信任這一關上,他們是通過的。

顧廷燁勸說齊衡不要放棄明蘭


3.顧廷燁與明蘭性格互補,剛柔相濟,共同進步

明蘭和顧廷燁,雖然原生家庭相似,卻養成了相反的性格。

明蘭外柔內剛。人前是一副謹小慎微、軟弱可欺的樣子,其實內心非常要強、有主意,為了自己心中重要的人,可以豁出名聲,甚至生命,比如祖母、閨蜜嫣然、堂姐淑蘭。這樣的她,雖然可以躲避許多災禍,平安活著,但活得不暢快——戴著面具生存,誰能不累呢?

顧廷燁外剛內柔。在人前,他叛逆、倔強、不在意他人眼光,被父親打得傷痕累累,也一聲不吭,面對哥哥和繼母的陷害,他直來直去、硬碰硬,得不到好結果。其實他內心非常渴望關愛,他對父親和明蘭都說過「你疼疼我吧」,眼中含淚的神情,令人心酸。這樣的他,看似瀟灑肆意,其實內心很缺愛。如果不是因為太缺愛,也不至於被曼娘那樣的女子所蒙蔽。

早在婚前,明蘭和顧廷燁就已經在互相影響,互相成就了。明蘭在顧廷燁面前,總是很放得開,說一些平日不敢說的「大逆不道」的話;顧廷燁受明蘭影響,開始懂得迂迴的待人之道,不再硬碰硬,在軍營裡進步越來越順暢。

婚後,明蘭更是在顧廷燁的寵愛下,活出了天性,變得自由自在,和在娘家唯唯諾諾的那個她判若兩人;顧廷燁也學得越來越聰明,智鬥繼母、仕途升遷,家裡家外都處理得很好,再也不受委屈了。

他們的互相成就,建立在互相懂得基礎上。夫妻之間,如果不夠懂得,一味要求對方進步,只會令對方覺得你嫌棄ta,對ta不夠滿意。

婚後的明蘭,被顧廷燁寵成公主

嫁給一個不懂你的人,是什麼體驗?

我的朋友珠珠,幼年喪父,母親很快再嫁,對她不夠關心,讓她養成了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的性子。她曾經交過一個男朋友,卻在談婚論嫁時發現對方腳踩兩隻船,這讓她更加害怕被欺騙,被拋棄。婚後,她丈夫總嫌她太粘人,疑心太重,為了讓丈夫更了解自己,珠珠把這些經歷寫成一篇文章給他看,丈夫看後,只說了一句:「感覺好壓抑」。珠珠跟我說:「我真的對他,對這段婚姻心灰意冷了……」

和一個不懂你的人在一起,就好像兩個人朝夕相對,卻始終不在一個頻道,會讓人感到無盡的孤獨。餘生,一定要和懂你的人在一起!

寫在最後:

明蘭選擇顧廷燁,不是因為愛情。他們的結合併不完美,卻足夠靠譜。因為顧廷燁人品過硬、能力夠強,又懂明蘭的心,能夠滿足明蘭的生存需求、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

明蘭與顧廷燁,註定會產生愛情。一個男人,人品好,能力強,扛得起事兒,護得了妻,他感同身受地懂你、專心一意地愛你,與你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還允許你在他面前做真實的自己……這樣的男人,換成是誰,也早晚會愛上吧!

明蘭的擇偶觀,你學到了嗎?

相關焦點

  • 看知否,學擇偶觀的重要性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眾多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的古代家庭題材劇。主要圍繞著盛家三位少女,墨蘭、如蘭、明蘭的成長過程,展開的女性奮鬥史。1.墨蘭——擇偶觀——只為男方在外的名號和家世墨蘭,庶女,在盛家這個家庭裡,
  • 《知否》你只是看熱鬧嗎?明蘭的婚戀觀才是值得女性學習的地方
    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婚姻大事就是一個女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要是嫁錯了,對女性而言實在是不幸。當今社會多少女性吃了婚姻的苦頭,遇人不淑,結果到頭來,錯付深情,什麼也得不到。值得廣大女性朋友一看,裡面明蘭面對感情的擇偶觀,對當代女性來說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 明蘭為何嫁了二婚又有外室的顧廷燁
    文/陸一很多人在追《知否》這部劇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明蘭和小公爺明明看上去既般配又情投意合,最後明蘭卻沒有選擇玉樹臨風雙眼皆是情愫的小公爺,而是空讓真情付東流。,不如先問明蘭為什麼沒有選擇小公爺與賀弘文。
  • 看《知否》「三蘭」的擇偶觀,我終於明白要怎樣教導女兒
    有些劇刷了一遍又一遍,仍然值得回味,《知否》就是這樣。劇中,墨蘭、如蘭和明蘭三個姑娘,同為盛家小姐,由於受到的教育不同,她們的擇偶觀,以至最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所以以明蘭的個性,賀弘文終是沒福氣娶到她。明蘭最後選擇顧廷燁,看中的是他的膽識、擔當和謀略,以及對她的用情至深。
  • 知否:明蘭出嫁當天,逼迫她嫁給顧廷燁的盛紘為什麼也哭了?
    眾所周知,明蘭是盛家最不受寵愛的那個孩子,墨蘭與梁晗私通被抓時,吳大娘子提出迎娶明蘭的要求,盛紘同意了,如蘭與文炎敬私會被發現時,顧廷燁給出只要是盛家嫡女他都願意娶的條件,盛紘立刻就要讓明蘭出來頂包,這一次,明蘭同意了。奇怪的是,在明蘭出嫁的那一天,當初逼迫她嫁給顧廷燁的盛紘也哭得稀裡譁啦,這是為什麼呢?
  • 《知否》明蘭選「二婚帶孩子」的顧廷燁,這三點智慧警醒萬千女人
    相比留戀煙花柳巷的顧廷燁,齊衡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家世也好,還對明蘭一往情深。可順著劇情的推進,明蘭經歷了種種,拒絕了痴心不改,金榜題名後前來提親的小公爺,選擇了嫁給人稱「浪蕩子」的顧廷燁。然而,婚後,她與顧廷燁恩恩愛愛,相互扶持,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這場曾不被外人看好的婚姻,是明蘭這一生最正確的決定。她這三點擇偶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 二刷《知否》:顧廷燁對曼娘的深情,越細想,越可悲
    大多數男人的擇偶觀,都來自於自己的母親。如果母親是溫柔賢淑的,男人也會偏愛這類型的女性。如果母親是潑辣強勢的,男人也會不知不覺找一個這樣的伴侶。顧廷燁的生母白氏是個良善之人,當年帶著50萬兩銀子的嫁妝嫁給了顧侯爺作為續弦。白氏對侯爺溫順敬重,對秦大娘子生下的孩子也格外厚愛。
  • 《知否》若是沒有她,明蘭不可能嫁給顧廷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明蘭也有個好祖母。若是沒有祖母,明蘭想要嫁給顧廷燁祖母對明蘭是打心眼裡疼她,她給了明蘭依靠。她不想明蘭委屈自己,也不願強迫明蘭。在明蘭出嫁時,祖母給了明蘭不少嫁妝,就是希望她在顧家可以過得好。婚禮當天,祖母的不舍,從她握著明蘭哭得像個孩子就可以看出來。
  • 知否原著中明蘭的婚姻哲學,很值得學習
    知否原著中明蘭的婚姻哲學,很值得學習導讀:縱觀全書,與其說是庶女明蘭的奮鬥史,倒不如是她在各種人生道路上權衡利弊。最終走向幸福的彼岸。明蘭嫁給顧廷燁,既是緣分也是被迫。畢竟她若不嫁,盛府絕對難逃其咎。明蘭顧廷燁夫妻兩人婚後的生活。
  • 《知否》明明放不下,為什麼明蘭不願意回頭嫁給齊衡?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明蘭一開始喜歡的人是齊衡,兩個人是彼此的初戀,情投意合。若是沒有郡主娘娘的阻礙和嘉成縣主的逼婚,兩個人早就可以終成眷屬了。可是後來嘉成縣主被殺,郡主娘娘也同意了婚事,明蘭卻不願意回頭嫁給齊衡,是為什麼呢?
  • 《知否》明蘭為何捨棄齊衡和賀弘文,卻嫁給有私生子的顧廷燁?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明蘭是盛府六姑娘,既沒有華蘭和如蘭嫡出的高貴身份,也沒有父親對墨蘭的寵愛。她從小喪母,被祖母帶在身邊撫養長大。她一直謹小慎微,韜光養晦,不與姐妹爭寵。為了娶明蘭他先假意求娶如蘭,並將婚事在官家面前稟明,盛家不得不把如蘭嫁給顧廷燁。如蘭不想連累盛家,只能與心愛的文炎敬分開。兩個人話別時被盛長柏和顧廷燁發現,戀情曝光。為了不惹怒顧廷燁和官家,盛家只能將明蘭嫁給顧廷燁。然而不論是曹錦繡還是如蘭和文炎敬的事,都不過是顧廷燁為了娶明蘭的籌劃。
  • 《知否》明蘭的三段姻緣,齊衡、賀弘文和顧廷燁誰是良配?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正午陽光出品,趙麗穎、馮紹峰和朱一龍主演。這部劇剛播出的時候因為馮紹峰和趙麗穎的夫妻檔備受關注。可是認真思考的話,顧廷燁真的值得嫁嗎?顧廷燁的防備心重、但是想要的卻還是很「俗」顧廷燁是什麼人,在明蘭沒嫁給他之前,他聲名狼藉,連明蘭一個閨閣女子都有所耳聞。年少時表面難以馴服,流連於楚館酒肆,被自己的父親老侯爺斥為不肖子,後來把朱曼娘收為外室。
  • 再看《知否》,顧廷燁為什麼費盡心思娶明蘭,這些決定了你的價值
    最終,她以十裡紅妝嫁到將軍府,成了大紅人。 平時在盛家最卑微的一個人,卻是混的最好的一個。 盛明蘭為何會如此搶手,她身上的幾個特質值得女性學習。善良是幸福的種子 你可以去大街上隨便找個男人,問一下擇偶標準。長得漂亮,心地善良,絕對是第一要求。 從小身世悽苦的她更能懂得別人的難處, 在家裡迫於如蘭和墨蘭兩個姐姐的威勢,她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她還是會去幫助太師家的孫女嫣然裱字畫。
  • 知否原著:顧廷燁各種謀算,讓明蘭不得不嫁給他,婚後真的幸福嗎
    導語:《知否知否》已經播出去有段時間了,但這是一部值得推敲的劇,不得不說演得真好,其實比起明蘭的通透,小編更喜歡如蘭的真性情,有啥說啥,如蘭也是這部劇裡面,唯一一個嫁給愛情的人。,其實她內心是清楚自己是不討喜的人,也不想像大姐姐華蘭一樣嫁給高門大戶,她寧願嫁給愛情。
  • 老太太為何不同意把明蘭嫁給梁晗,卻願意讓她嫁給顧廷燁呢?
    老太太為何不同意把明蘭嫁給梁晗,卻願意讓她嫁給顧廷燁呢?在《知否》一劇中明蘭前期默默無聞,在盛家大宅中過的小心翼翼,她的生母早逝,她的父親也不疼愛她,唯一照顧她的便是自己的祖母,為了不給祖母惹麻煩她一直忍讓,對如蘭墨蘭兩個姐姐忍讓,更是不敢招惹家中任何一個當權者,也正是因為她的軟弱家裡一有事便想要犧牲她,墨蘭出事想要明蘭嫁出去,如蘭出事也想讓她替嫁,老太太自然是不同意的。
  • 《知否》齊衡:你又不是非她不可?顧廷燁:別怪我後來者居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雖然播出兩年,但依然被大家喜愛,尤其劇中婚姻價值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剛追劇的時候,我跟很多人一樣,被明蘭和小公爺齊衡懵懂純美的初戀所感動,相比留戀煙花柳巷的顧廷燁,齊衡給人一種清爽、潔淨的鄰家大哥哥的感覺,一開始,小公爺齊衡這個角色還是很討喜的。後來經歷了種種,明蘭最終選擇了人人稱作為「浪蕩子」的顧廷燁,拒絕了痴心不改的小公爺。從明蘭的結局來看,當初的選擇還是非常正確的,她的婚戀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 從《知否》人生贏家明蘭的情感經歷,看擇偶觀
    明蘭是不得寵的小娘生的孩子,小小年紀遭逢生母被害,之後幸得祖母養育,對明蘭疼愛有加,教導有方,出落得知書達禮,智慧過人。經歷兩次情感糾葛,最終嫁給了顧廷燁,機智籌謀剷除宵小,最終受封正一品誥命夫人。,因為她深知和齊衡現實差距。
  • 《知否》原著「不做大娘子要做妾」的林噙霜:她這三個擇偶觀,對
    但是,白蓮花的某些「觀念」,對於我們絕對有借鑑意義。在讀《知否》原著第一遍的時候,我就想寫林噙霜的擇偶觀。因為,她的擇偶觀是在我結婚好幾年後,才慢慢體會到的東西。我深刻地覺得:女兒千萬別富養,因為富養出來的女兒,不知生活艱辛,只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感覺去選擇愛情。
  • 《知否》原著「不做大娘子做妾」的林噙霜:她這三點擇偶觀,很正
    雖然放到現在林噙霜放著正室娘子不做,跑去做小這種行為放在現在不可取,但是她的擇偶觀哪怕是放在現在也是很正的。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攀高枝,她不惜讓墨蘭去冒險,不惜破壞整個家族的名聲做出那種事情,最後和盛紘撕破臉,露出了真面目,最後連那點夫妻情分也沒了。我從來不贊同林噙霜放著外頭正室大娘子不做要給人做妾這種態度,但是對於她這三點擇偶觀我是贊同的。
  • 《知否》:為什麼我說"白馬王子齊衡"不值得嫁
    不僅如此,在同理心方面,齊衡也差顧廷燁一大截。還記得馬球會上,顧廷燁的紅顏知己魏行首誇讚明蘭:&34;,顧廷燁卻不甚同意:&34;。彼時的顧廷燁,還沒有愛上明蘭,但他是懂她的。二、顧廷燁有個虛偽、愛扮深明大義的繼母,她間接害死了他的生母,又離間了他和父親的感情,而他那工於心計的哥哥,則慣會讓顧廷燁受委屈;明蘭也有個善於裝委屈、扮嬌弱的庶母,她設計害死明蘭生母,她的女兒又慣會爭寵出風頭,明蘭沒有媽媽守護,又不得爸爸疼愛,只能做低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