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在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楊家溝,村北有一個吃水泉子,從河上遊流淌而下形成瀑布,下邊有一個汪,清澈見底,常年不長青苔。在瀑布的東邊峭壁上生長著一棵古杏樹,不知年載。杏樹長的旺盛,根扎在石縫裡,有一條根從石縫裡扎在汪邊。
據傳,大約在清朝初年時,春天的西南風,吹暖大地,萬物開始復甦,杏樹也發芽生長。這棵古杏樹頂部是扇形,樹幹微成弓形,向西面斜著。西面峭壁上有一個正好一人坐的自然小平臺。花開時節,杏花呈粉紅色,蜜蜂飛來飛去,採蜜授粉。蝴蝶翩翩起舞,水在譁譁的流著,流到汪裡,魚兒遊、蝦子跳,蟹子扛著大爪子到處跑,看似仙境。
此時,有一位楊姓老漢挑著兩個水罐來挑水,老遠就看見有一個美貌女子,端坐在西邊的平臺上,頭上插著杏花,好一個美貌的杏花女,楊老漢看呆了。楊老漢輕輕的放下挑子。聽見腳步聲,杏花女就不見了。
楊老漢感到奇怪,不相信此事,認為自己看花了眼,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就想辦法看個究竟。楊老漢就不挑水了。回到家,楊老漢找了一雙布鞋穿著,靜悄悄地來到離泉子20來步的地方蹲下隱蔽起來,一定看個究竟。
剛剛蹲下不久,果然從上面來了一個個子高高的,腳上穿著繡花鞋,身穿花布褲褂,小口糯米開,尖下唇柳眉眼,一對酒窩窩,頭上扎著一個小辮子,纏著花布,微笑著又伸手摺了一朵杏花插在頭上,真是少見的大美女,端坐在西邊峭壁的平臺上,歡快地哼著聽不清的歌曲。楊老漢有個哮喘的毛病,不注意就「咳」了一聲,這位美女瞬間就不見了蹤影。
過了杏花時節,楊老漢去看過好多次就是不見杏花女。轉眼杏子快要成熟了。可是這棵古杏樹同別的杏樹一樣,果實慢慢的變成紫紅色,成熟後十分好吃。來此挑水吃的人,不等到泉子邊,就會聞到杏子的香味,摘一個放在嘴裡,吃起來甜滋滋的,比別地的杏子確實好吃。
又是這個楊老漢來挑水,順便看看杏子熟透了嗎。來到泉邊,楊老漢就順手摘下了一個,放到嘴邊聞了聞,確實香味濃鬱,味道不一般。又一次挑水,老遠又看見杏花女拿著一個布袋來摘杏子,竟然全部摘掉了,轉身就要走。此時,楊老漢正巧哮喘上來了,咳嗽了一聲,杏花女瞬間又不見了。
楊老漢好不懊悔,看了看樹上,只落下一個杏子,於是就摘下來吃了。找了塊小石頭,將杏核砸開來也吃了。結果,楊老漢的哮喘病好了。好奇怪,杏子既好吃又能治病。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楊家溝杏樹能治病的消息便傳了開來。至今,楊家溝裡的杏子供不應求。(楊代宣)
本民間文學作品由《牆根故事》團隊主創人員宋成泰、劉明照、陳金鵬等整理創作的原創民間文學作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編後:本故事取材民間,因各地方方言不同,文字有的取意方言,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因此在詞意上可能會出現理解不同,請讀者多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和見解,同時也歡迎分享您身邊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