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讀書開始,就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建築叫做塔。可我直到高中畢業,除了畫片上的塔,就沒看到過真正的塔。
從小在老家宜興城裡我沒看見過塔 ,周圍鄉下也沒有。縣城北邊倒有個地方叫紅塔,可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塔。所以在我心中 ,塔始終是一個神秘,甚至是神聖的東西。後來我才知道,塔其實就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據說來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築物,原為葬佛舍利之所。因有七寶裝飾,故稱寶塔,後來也作為塔的美稱。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後來也指高聳的塔形建築。
常州文筆塔
在學校讀書時,教授我們《貨幣銀行學》的莊教授是位常州人,總是用非常標準的常州話授課,很多同學反映聽不懂。他聽說後,轉而給我們講了一個不講好普通話造成許多誤會的故事。說是有位北方客人造訪蘇州,從火車站出來不久就看到了臨街的一座寶塔 ,於是就問邊上的蘇州朋友:這是什麼塔 ?蘇州朋友答:北寺塔。北方客人就想,這明明是塔 ,為何說不是塔呢?於是再問蘇州朋友:那是什麼塔?蘇州朋友不假思索回答:北寺塔 。那當然是個笑話,北寺塔卻成為我印象最深的一座塔。
蘇州北寺塔
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並登上的寶塔,是南京中山陵-靈谷寺風景區的靈谷塔 ,那是1980年的勞動節,也是在我即將畢業分配工作之前。靈谷塔是南京地區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層寶塔,它由鋼筋混凝土及蘇州金山花崗石建造。靈谷塔的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是為紀念北伐戰爭中殺身成仁的陣亡將士而建。沿著鑲嵌在塔中央一根水泥柱子上的臺階蜿蜒而上,登頂後可以飽覽整個景區的風光。
南京靈谷塔
我和老婆談戀愛時去過杭州錢塘江邊的六和塔 。六和塔莊嚴而又雄偉,遠望有拔地參天之勢,為杭州古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築。攀登六和塔到頂,雖沒有陳毅元帥「置身如在畫屏中,景色錢塘傲大空」的感慨,卻也有郭沫若先生「登上六和最上層,錢塘江畔嶺縱橫「的感覺。當然 那也是一次很有紀念意義的與塔的一次約會。
杭州六和塔
我在去山西旅遊途中還專門繞道去看了應縣木塔。應縣木塔一般指釋迦塔。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據梁思成考證,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塔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用一根鐵釘,全塔共應用54種鬥拱,被稱為「中國古建築鬥拱博物館」。那不得不令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應縣木塔
在同一地方看塔最多的是在正定。正定城內存有四座著名的古塔:凌霄塔、須彌塔、華塔、澄靈塔,均始建於隋唐時期。除此之外,你走在正定街頭,不經意間一個抬頭,就會發現一座塔 矗立在你的眼前。你若是問當地人,關於這些塔的當初的由來以及經歷的故事,他們都會娓娓道來。
正定澄靈塔
我真的很喜歡看塔 ,如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北海、五臺山、揚州瘦西湖白塔 ,還有遼陽白塔公園內、以及沈從文小說《邊城》中描寫的白塔,等等,我都去參觀過。
揚州瘦西湖白塔
可能由於我喜歡塔,所以我現在住的地方不遠,就兩座塔,一座是紅梅公園裡的文筆塔,還有一座是天寧禪寺裡的天寧寶塔,特別是天寧寶塔,我在自家陽臺上便可仰望這座「盛世之塔、文化之塔、傳世之塔」。
常州天寧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