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瀋陽青磚塔的傳說

2020-10-03 滿族文化網


在今天瀋陽于洪區馬三家鎮邊和村,原來在村中央有一座青磚塔,大約是在民國年間,有一年剛開春,下了一場冰溜子,把這青磚塔給壓倒了。從前,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愛情故事。


在大清朝時候,關內一個村裡住著一家姓田的和一家姓金的。老田家很貧困,只能靠給人打工勉強過日子。老田家一家三口,兩口生有一女兒叫荒荒。而老金家是有錢有勢的大財主,夫婦倆有一兒子一女兒,兒子叫金牛。


這兩家是僅有一牆之隔的近鄰,姑娘荒荒和男孩金牛,從小就在一起玩耍。一起爬山,一起挖菜,一起種瓜。一晃,他們倆都到了讀書年齡。荒荒家因為很窮,念不起書。而金牛家有錢,就上學讀書了。


金牛放學回來,還找荒荒玩,教荒荒識字讀書。日久天長,兩人情同親兄妹一樣。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之間,兩人已經到了十七八歲了。荒荒姑娘長得俊俏美麗,眉清目秀,心靈手巧。金牛則長成一個壯漢,方面大耳,一表人才。村裡人都說他們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真好比在天是一雙比翼鳥,在地是一對並蒂蓮。


田家老兩口也看出兩個孩子的感情,想到自己女兒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為了成親兩個孩子的婚事,就託媒人到金家去提親。

但託了幾次媒人去提親,都被金家父親當場拒絕,並辱罵田家:「你們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是想貪圖我們金家的財產,想沾我們金家的光。」


田家老兩口聽到金家回話,經過幾天考慮,就想著只有闖關東,一是離開這裡,二是能混口飯吃。


荒荒姑娘聽到後,急得痛哭流淚,就跑去金家找金牛,不幸的是看到金家大門上著鎖。荒荒一看沒辦法見到自己金牛哥,就只能寫好一封信,託鄰居轉給金牛。信中寫道:

青山高,綠水長,我等牛哥送嫁妝。

桃花紅,柳葉綠,我和牛哥永不離。

除非黃牛長翅膀,不然,妹愛牛哥的心呀,永不變!


田家夫婦領著女兒離開家鄉,千裡跋涉,沿街乞討,來到滿洲,在邊臺村落了戶。荒荒姑娘雖然離開家鄉千裡,從中原來到滿洲,但她的心還留在家鄉。每當看到從南方飛到北方的小燕子,雙雙對對在房梁上嘰嘰喳喳叫的時候,荒荒姑娘就在心裡默默念叨:

小燕小燕,你從南方來,金牛哥的信兒你帶來沒帶來?


每到秋季鴻雁南歸的時候,荒荒姑娘就對這成行結隊往南方飛去的大雁群呼喊:

大雁大雁,你慢點飛,把我想念金牛哥的信兒給捎回。

大雁大雁,你繞繞道,代我向金牛哥問聲好。

大雁請你轉告,妹想牛哥淚已幹,妹想牛哥眼望穿。牛哥你為哈聽不見?


由於荒荒長得越來越漂亮,心靈手巧,當地有錢有勢的人家,都向用榮華富貴打動她,打算娶她。有漂亮的小夥也追求他,但荒荒一點都沒有動心,一一回絕提親者和追求者,因為她心裡只有金牛哥。她天天想,日日盼,日久天長,荒荒的身體逐漸消瘦,最終病倒了。沒多久,荒荒嘴裡念叨著金牛,離開了人世。

再說這金牛,金牛自從收到荒荒臨走時候留下的信,他時常拿出來看,每次都是一邊看一邊哭,淚水能把地溼一大片。他睡覺的時候,枕頭能被溼一大半,他終於下決心到滿洲去找荒荒姑娘。


他背著爹娘,從家裡偷拿點錢,裝扮成一個賣油郎,挑著一副擔子,拿著一個木頭梆子,一邊賣油,一邊打聽荒荒的下落。他走啊走,走的腳都破了,腿也腫了,也不記得爬過多少座山,越過多少條河。找人心切,有時候白天也不休息,晚上也不睡覺。走啊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條路,問了多少人,最後終於找到邊臺村,找到了老田家。但卻找不到荒荒的蹤影。開始人們不忍心告訴他,他一再打聽,人們終於說出真相,荒荒已經不在人世。金牛頓時感覺天旋地轉,日月無光,忽然倒在地上。


人們趕緊把他扶起,但發現他已經口吐鮮血,不省人事,最終追隨荒荒,也離開了人世。


自金牛死後,一到夜裡,邊臺村裡,就能聽到賣油郎的梆子聲,還有男女呼叫聲。「梆,梆,油啊!」再仔細一聽,則是金牛的呼喊聲:「荒荒,荒荒!」接著還能聽到荒荒的呼喊聲:「牛哥呀,牛哥。」


好心的人們,聽後都默默落淚。但不願老聽到這悲慘的聲音,於是人們湊錢集資,在村中央修建一座青磚塔,紀念這一對戀人,紀念他們對愛情忠貞不渝。塔建成後,就再也聽不到金牛和荒荒的呼喊聲了。後來這個青磚塔倒了,但這個民間故事卻依舊流傳下來。


故事講述人王明永

原紀錄人趙治武

滿族文化網編寫

相關焦點

  • 土著講風水故事:瀋陽小北白塔和塔灣舍利塔的傳說
    瀋陽城周邊本來有多座磚石結構的遼塔,遼塔造型挺拔,多為實芯,不是以登高遠望為目的,而是為了震懾妖靈或連接天地浩氣,瀋陽城北門崇壽寺本來有一座石塔,清朝建都瀋陽也是因為這座塔。瀋陽都故宮從空中俯瞰,人們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瀋陽故宮的建築給人的感覺不周正,除了兩座廟是正南正北,其它的建築幾乎都是朝向偏東,原因就在這座塔這裡,由塔給定了故宮建築群的軸線。
  • 瀋陽棋盤山布鴿洞的傳說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關於瀋陽棋盤山的民間傳說故事比較多,已經講了《 瀋陽棋盤山媽媽石的傳說 》,現在就再講一個瀋陽棋盤山地區的民間傳說故事。瀋陽棋盤山屬長白山系哈達嶺餘脈,輝山海拔265.9米,為諸山之冠,這裡景色秀美,在滿族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
  • 井陘下寺塔的傳說
    如今的井陘縣天長鎮,就是原來的井陘舊縣城,當年,舊縣城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下寺塔,在這座塔頂上插著一根樹枝。這塔頂咋會有一根樹枝呢?背後真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哥哥說:「我要一夜蓋一座塔。」妹妹說:「我要一夜做一雙繡花鞋。」哥哥說:「咱們來比賽,我蓋塔,你做鞋,有了北鬥星亮起,到公雞打鳴為止,誰幹不完誰就算輸!」妹妹說:「公雞打鳴時,咱倆就定輸贏啦!」 天上亮起北鬥星時,兄妹倆人就各自動起手來。哥哥是一位能工巧匠,自己設計,自己施工,力大無比,塔很快就蓋起一多半了。
  • 故事:周口風物傳奇之二,西華?商水?一陣怪聲從古塔傳來
    假若你要考察我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的話,請記住這個村莊的名字——常社店。這個美麗而又古樸的村落現屬商水縣郝崗鄉,古屬陳州西華縣,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住在這裡。根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築塔之處,往往藉助佛家之靈氣,鎮壓山妖水怪,雷峰塔不就鎮著蛇妖白娘娘嗎!據說這座古塔之下就鎮壓著那條作惡多端的黑龍。因壽聖寺建於宋代,商水縣誌上又稱其為宋塔。塔為青磚結構,六角飛簷,上下共九層。前六層徒步即可拾級而上。從第七層開始,須手腳並用方可攀援而上,且一次僅可容一人通過。第九層全憑一根古木支撐塔頂,那古木歷千年而不朽,不可謂不奇。
  • 鐵西地名故事之:瀋陽鼓風機廠
    【瀋陽地名故事】好一陣兒沒寫老廠子了,因為吧,有人說啦,說小旮你成天說這些東西,怎麼發現全是廠子沒了的呢,成天整陣悲壯好麼?你能不能整點兒人家現在廠子還有的?我合計半天回了一個:我吧,膽兒小,說人家現在有的廠子好吧,肯定老多人說我,收人家多少廣告費啊,我還冤。然後我說那些沒了的廠子吧,是不落埋怨,但是人家又說我悲壯。可咋整。
  • 「康平老故事」康平那些美麗的傳說(三)
    來虎屯的傳說康平縣城東30多裡有個村子叫來虎屯,隸屬於郝官屯鎮。村子道旁有兩個半截石虎:這邊是石虎的腦袋、脖子和前腰,那邊是石虎的大腿、屁股和尾巴。關於石虎,這裡曾流傳一段故事。的來歷和傳說康平縣城東南二千米,有一個屯落叫齊家屯,隸屬於郝官鎮。
  • 關於和塔的故事
    從小學讀書開始,就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建築叫做塔。可我直到高中畢業,除了畫片上的塔,就沒看到過真正的塔。從小在老家宜興城裡我沒看見過塔 ,周圍鄉下也沒有。縣城北邊倒有個地方叫紅塔,可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塔。所以在我心中 ,塔始終是一個神秘,甚至是神聖的東西。後來我才知道,塔其實就是一種在亞洲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據說來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築物,原為葬佛舍利之所。
  • 故事:滿洲武士賢善塔猷傳奇的故事
    ,今天講的是另一版本的引路侯的民間傳說。時間是二百多年前的大清乾隆年間,彰驛站村有一位叫賢善塔猷的滿洲戰士,身材高大,力氣過人,他在八旗兵裡只是普通的一卒。賢善塔猷聞訊應詔,趕緊就從奉天到了京城,先是覲見乾隆皇帝,皇帝見賢善塔猷渾身都是肌肉,龍顏大悅,命侍從帶賢善塔猷到擂臺。
  • 故事嘉魚 ‖ 歪 塔
    幻想故事之歪 塔很久以前,歪塔這地方本來是一片積水湖,湖裡的水呀,成年冇得法子流動,鬧得遠村近鄰的人都知道這兒有個臭水溝。當地的人為了填平臭水溝,東家出個勞力,西家湊幾個錢,你擔一些土,我挑一些磚,花了七七四十九天,不知是麼原因,總也填不平。
  • 故事:只在瀋陽有的姓氏——佡姓的來歷
    但在瀋陽西郊的後辛臺村卻有幾戶姓佡的?怎麼會有人姓把人和仙合起來呢?這有一段傳說。聽老年人講,從前,這個後辛臺村來了一個小孩,沒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沒幾年,這小孩就長成壯小夥,因外來人,又一個人,家底薄,沒人拉幫,靠種地為生,生活的很累。
  • 初夏塔雲山
    傳說立於其下,背向打兒窩拋石子於其內,便有添嗣之喜。認真地想了想,沒敢仍石子。從這裡看去,一座塔坐立在山腰,群山地頭,一道棧橋連接。玻璃棧道原來前面看的俯瞰群山的塔就是它。
  • 隴上傳說(141)丨紅山寺塔
    玉門市赤金公社,有一座紅山寺塔。塔高十米,系用紅土夯築而成。關於紅山寺塔,據說在很多很多年以前,這裡原是一片丘陵。後來,在這片丘陵中,有兩個土丘相競猛長,越長越高,而且周圍的土丘也跟著上長,當地人極為驚奇。到了唐朝,這兩座土丘已經長成兩座小山了。
  • 2020年,班宇說,瀋陽跟北京有啥區別呢?
    世界看瀋陽,越看越彷徨。瀋陽和其他城市沒什麼不同,東北和其他地方也沒什麼不同。如果不特殊的東北仍能提供被消費和解讀的空間,那麼日常本身就是寓言。作者 | 劉丹去年的東北是「盤錦豹子」、是你左手畫龍右手畫彩虹的老舅。今年的東北或許是「精神小夥」,也可能是別的什麼樣子。
  • 故事:窮小子說青磚裡面藏了金條 縣太爺當場推倒院牆
    蘇明道:「當年我爹在磚窯幹活兒,和另一個窯工非常要好,那窯工曾經悄悄對我爹說,衙役逃走之前因為怕帶上大筆金子引起麻煩,於是託人包了磚窯將金條密封進了青磚裡,然後碼放在角落。」縣令聽得眼睛發光,蘇明又道:「那窯工有天半夜無意間撞見有人往青磚裡塞金條,這才知道了這事兒,後來又告訴了我父親,我父親臨死前將這個秘密告訴了我。
  • 瀋陽新松這款機器人「火」了
    【瀋陽新松這款機器人「火」了】12月7日,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火弧」機器人亮相。在現場,它給大家露了一手——「寫字」時像模像樣,好比一位「書法家」。據悉,這款機器人是針對弧焊應用開發的。這款機器人一經推出,即在新品演示會場被訂購近200套。
  • 那一年的瀋陽之行
    1961年,爸媽帶著我回瀋陽。二姨去世的早,留下三個表姐年紀都還小,二姨夫也還年輕帶著三個表姐確實困難,就又找了一個女人組建了家庭。那次回瀋陽也是順便看看二姨夫一家和這個表姐們的繼母。下了火車,爸媽領著我去二姨夫家,路上正趕上遊行的隊伍,只見一個女人從隊伍中溜出,竟然偷偷的跑回了家,爸媽說這個人可不怎麼樣,你二姨夫可別找這麼個人。
  • 藍色的塔-激發了孩子的勇敢
    藍色的塔-激發了孩子的勇敢,這個關於我和兒子的一段小故事。也是他在成長當中如何懂得主動勇敢地說出:「我想要」!他拉住我的手說:「媽媽我想買藍色的塔」!我說那就進去看看吧。你去找老闆幫忙吧,你就說:老闆,我想要藍色的塔,麻煩幫我拿下來。兒子:媽媽你去吧,我不敢,你去幫我說。我:不行,這是你想要的東西,不是媽媽想要的,你自己去跟老闆說才行。兒子猶豫了一會,拉著我的手,在書店又走了一圈,又回到了那紀念塔下面。我看著他這麼想到買那個塔。我就試著鼓勵地說:要不,這樣,媽媽跟你一起去。我叫老闆,你來說好吧?
  • 故事:瀋陽柳條湖的傳說
    故事講述人張榮田原記錄人張成仁滿族文化網編寫。
  • 故事:漢族八仙傳說中沒有的故事:韓湘子回家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族民間故事。故事主人公雖是漢族傳說的韓湘子,但是漢族傳說裡沒有這段故事,而且是與漢族傳說完全不同。歲數大的會唱《小放牛》,其中就有一句韓湘子出家一去沒回來。中原流傳的說法韓湘子出家後沒回了,這裡是滿洲流傳的民間故事,說韓湘子出家後,後回了一次家了。故事發生在中原一個大村子,村裡有大財主叫錢百萬,家裡有一大院套,有很多僱工。有很多糧食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