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講風水故事:瀋陽小北白塔和塔灣舍利塔的傳說

2020-09-06 瀋陽土著

瀋陽城周邊本來有多座磚石結構的遼塔,遼塔造型挺拔,多為實芯,不是以登高遠望為目的,而是為了震懾妖靈或連接天地浩氣,瀋陽城北門崇壽寺本來有一座石塔,清朝建都瀋陽也是因為這座塔。

瀋陽地下方圓百裡為流沙地質,地動不止,地上生靈苦不堪言,上古天尊遣神獸贔屓(bixi龍王的第八子,也叫王八)臥於地下平復大地,久之贔屓生厭,天尊用一根銀丁釘住贔屓,使之安分,後來銀丁化作白塔,360年以前滿清在瀋陽建城便以此白塔作為故宮的中軸線,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瀋陽東西南北四座藏傳白塔的交匯點並不是瀋陽城的中心,而是大北門這一帶,其實就是這座白塔,1956年「有關部門」以這座白塔落磚易傷路人為由將其拆除,現在那附近只有一個「白塔小學」能告訴人們這裡曾經有一座白塔。

白塔現存圖片較少,這張算是比較清晰的一張了

白塔的位置和瀋陽故宮的聯繫

瀋陽都故宮從空中俯瞰,人們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瀋陽故宮的建築給人的感覺不周正,除了兩座廟是正南正北,其它的建築幾乎都是朝向偏東,原因就在這座塔這裡,由塔給定了故宮建築群的軸線。我國傳統的寺院道觀講究的是「正」,所以各地的廟宇等大多都是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故宮裡生活起居的部分說白了還是以活人為主,所以建築偏轉了點方向,微微偏東,又因為東方乃是神靈之所,故又有「紫氣東來」之說,所以大戶人家房屋朝向都微微偏東。

圖中紅色方框內是兩座廟,大家可以看見微微傾斜的中軸線

人們從瀋陽城的西門或北門走出,或騎馬或駕車向西北方走20多裡路(7公裡),清風拂面,楊柳飄絮,前方一片兩丈多高的土石山,山前有一寺院,院中一座13層密簷八角形磚塔,高約十丈,寺前一灣淺湖,從東面流經此湖的沙河水轉了一個小彎便順著土石山腳流走了,此時夕陽西下,渺渺炊煙蕩於林間,石塔遮住落日餘暉,便將一個金光四射的身影落入湖中,塔灣夕照便成了這老盛京的八景之一。

塔灣地區

盛京八景之一的:塔灣夕照

塔灣的舍利塔建於1044年,據說在沙河下遊,今丁香湖一帶自古就是磚瓦匠的聚居地,現在我們看見的近千畝丁香湖正是千百年來制磚燒窯取土挖出來的,一年西北的沙暴黃龍襲擾這一帶的居民,黃龍吸乾了沙河水,塔灣附近的農民和丁香湖附近的磚瓦匠耕種生產都無法進行,這時一個路過化緣的和尚看見了躲在風沙中的黃龍,和尚大戰黃龍將其擊敗,當地百姓為了感謝和尚,在坡下建了回龍寺,和尚在寺中挖井囚困黃龍,和尚讓磚瓦匠們在每人燒制的磚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並用這有著1500個人名的磚瓦修建了這座磚塔鎮壓黃龍,人們在高僧圓寂後用高僧的兩千餘粒舍利子結成封印,永世鎮壓妖龍,雖然是傳說,但舍利塔的靈氣卻是真的,這座塔很神奇的,如果你是真心修繕塔身,即使不佩戴安全裝具人也不會掉下來,如果你是想破壞它,就是帶再多的安全繩也會摔下來,非死即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打著破除迷信旗號的人去偷塔頂的「寶珠」,結果摔成重殘,後來惱羞成怒多次破壞,將塔身一側挖損,後來又陸續有多人離奇受傷,便停止了破壞。

歷史留給我們這座城市的驕傲很有限,我們在呼吸它芬芳氣息的同時,應該更加的愛護它,維護它,讓它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我是瀋陽土著,我愛我的大瀋陽。

相關焦點

  • 瀋陽棋盤山布鴿洞的傳說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關於瀋陽棋盤山的民間傳說故事比較多,已經講了《 瀋陽棋盤山媽媽石的傳說 》,現在就再講一個瀋陽棋盤山地區的民間傳說故事。瀋陽棋盤山屬長白山系哈達嶺餘脈,輝山海拔265.9米,為諸山之冠,這裡景色秀美,在滿族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
  • 我和小北的故事
    突然有一個蠻力的婦女粗爆擠過來,然後我差點被撞倒了,還好小北動作快,迅速把失去重心的的我撈了起來,然後我被慣性般地靠在小北肩膀上。此時,我感覺我就是一個小孩被一個母親般的呵護在懷裡,既溫暖又感動。我們穿過繁雜的人群與鬧市,翻過一個山嶺,終於到小北的村莊了。
  • 老師,您好,我是小北
    那間黑板漸漸脫皮成白板、地磚漸漸磨蝕成坑洞、課桌漸漸磨損成蜂窩、椅子還需要學生自帶的小教室,裝著小北所有關於張老師的回憶:他聲情並茂地帶領大家朗讀課文,他妙趣橫生的作文課,他那並不標準卻正式嚴肅的英語發音,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他那食指彎曲其餘四指完全伸展或撐著講桌或指著黑板的標誌性手勢……天生瘦小的身材使得小北經常是老師的「座下賓」,從小北的視角看去,講臺上的老師們更平添幾分高大,小北習慣仰望老師
  • 《喋血遼瀋》(連載完):跑步解放瀋陽
    《喋血遼瀋》連載首發,作者宋東澤現在若有人講,跑著步吃飯,跑著步睡覺。聽上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可是戰爭年代的人卻能。老同志說,宿營以後三件事:一洗腳二喝水三吃飯。這三件事是有順序的,不喝水不吃飯也要洗腳。水熱熱的,泡得舒舒的,感覺整個血液都在流通,洗完腳開始挑泡,不然明日無法上路。走著睡覺也是可以練出來的。邊走邊睡,邊睡邊走。
  • 你相信「祖墳」風水嗎,給你講個故事
    相信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關於「遷祖墳」和給祖墳看風水的事情,特別是有些人在功成名就後會找個「先生」給自己家族的祖墳看風水和遷移,那麼祖墳的風水到底重不重要,接下來我講一個我爸朋友家裡發生的故事,關於「祖墳」風水的。
  • 鐵西地名故事之:瀋陽鼓風機廠
    【瀋陽地名故事】好一陣兒沒寫老廠子了,因為吧,有人說啦,說小旮你成天說這些東西,怎麼發現全是廠子沒了的呢,成天整陣悲壯好麼?你能不能整點兒人家現在廠子還有的?我合計半天回了一個:我吧,膽兒小,說人家現在有的廠子好吧,肯定老多人說我,收人家多少廣告費啊,我還冤。然後我說那些沒了的廠子吧,是不落埋怨,但是人家又說我悲壯。可咋整。
  • 故事:瀋陽青磚塔的傳說
    在今天瀋陽于洪區馬三家鎮邊和村,原來在村中央有一座青磚塔從前,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愛情故事。在大清朝時候,關內一個村裡住著一家姓田的和一家姓金的。老田家很貧困,只能靠給人打工勉強過日子。老田家一家三口,兩口生有一女兒叫荒荒。而老金家是有錢有勢的大財主,夫婦倆有一兒子一女兒,兒子叫金牛。
  • 古桂樹、銅彌陀……這些傳說你聽過嗎?快來看看你是不是「老」普陀→
    白塔的傳說韓塔,南塔被毀,現存為北塔。塔高4.5米,磚木結構,三層六面,塔身底層有清雍正八年(1730)和清嘉慶二年(1797)重修白塔碑記2方。真如地區原有兩座白塔,宋建炎三年(1129年)韓世忠帶兵抗金,駐在廠頭時建造。一座在鄉境內橫港村燈塔小學河邊,附近還有一所白塔廟,現在塔和廟都沒有了。另一座白塔在桃浦鄉廠頭村。傳說:當時海盜入侵騷擾,老百姓在這兩個地方挖了深坑,上面鋪了稻草,海盜誤跌深坑中,百姓就填土將其埋死。後為表示鎮壓,就建了兩座白塔。
  • 老北京靈異傳說:北京城可不止一處海眼,鎮壓的也不只一條龍
    北京作為一座擁有3000多年的古城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神話傳說整個北京城建築也是根據風水而建難免坊間會流傳一些靈異事件、鬧鬼的故事接著哪吒又封閉了各處的海眼,把龍王、龍母關在一處大的海眼裡,上面砌了一座大白塔,叫龍王、龍母永久地看守白塔。從此,這個地方就不叫苦海了,光叫幽州。
  • 愛上小北,愛上易烊千璽
    同為弱勢群體的同學因為備受欺凌而跳樓自殺,陳念為自殺同學蓋上了衣服,而被優等生魏萊設定為新的欺凌目標,陳念在尋求母親的保護而不得時,她選擇信任混混小北。小北是一個混混,他獨自一人生活在一個凌亂不堪的小屋,他吃泡麵,打遊戲,用盡全力在社會底層乞討生活。小北被小流氓打得鼻青臉腫,陳念因為報警而被其他小流氓欺辱。
  • 故事:老徐家和老朱家吃魚的故事
    ,是聽他大爺講的故事,雖然說故事發生在中原,但內容裡說的事情和觀點,又體現出滿族民間流傳的特色。這時候,來了兩個南蠻子,就是滿洲人對南方人稱呼,滿洲人流傳說南蠻子會看寶,看風水。這兩個人,一老一少。老的就看到這石頭堆,就過來,從石頭堆的石頭縫可以看到剛埋的炕席,老的知道怎麼回事。老的說:你這石頭堆,就是石頭城呀,這家風水,後人必然大富大貴呀。
  • 故事:只在瀋陽有的姓氏——佡姓的來歷
    但在瀋陽西郊的後辛臺村卻有幾戶姓佡的?怎麼會有人姓把人和仙合起來呢?這有一段傳說。聽老年人講,從前,這個後辛臺村來了一個小孩,沒有人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沒幾年,這小孩就長成壯小夥,因外來人,又一個人,家底薄,沒人拉幫,靠種地為生,生活的很累。
  • 2020年,班宇說,瀋陽跟北京有啥區別呢?
    世界看瀋陽,越看越彷徨。瀋陽和其他城市沒什麼不同,東北和其他地方也沒什麼不同。如果不特殊的東北仍能提供被消費和解讀的空間,那麼日常本身就是寓言。作者 | 劉丹去年的東北是「盤錦豹子」、是你左手畫龍右手畫彩虹的老舅。今年的東北或許是「精神小夥」,也可能是別的什麼樣子。
  • 聽奶奶講故事_《大路神的傳說》
    坑塘裡面全是水,水裡有魚,水面上有荷花和荷葉,還有遊來遊去的小鴨子和大白鵝。當炎炎夏季來的時候,還有一群光溜溜的我們。每當夜幕來臨的時候,我們堂兄妹幾個便依偎在奶奶的棉花筐旁,一邊幫奶奶摳棉花,一邊纏著讓奶奶講過去的老古經。奶奶說今天就給你們講一個大路神的故事吧:傳說中的大路神是一位保護老百姓的好神仙。
  • 關於和塔的故事
    他聽說後,轉而給我們講了一個不講好普通話造成許多誤會的故事。說是有位北方客人造訪蘇州,從火車站出來不久就看到了臨街的一座寶塔 ,於是就問邊上的蘇州朋友:這是什麼塔 ?蘇州朋友答:北寺塔。北方客人就想,這明明是塔 ,為何說不是塔呢?於是再問蘇州朋友:那是什麼塔?蘇州朋友不假思索回答:北寺塔 。那當然是個笑話,北寺塔卻成為我印象最深的一座塔。
  • 「康平老故事」康平那些美麗的傳說(三)
    來虎屯的傳說康平縣城東30多裡有個村子叫來虎屯,隸屬於郝官屯鎮。村子道旁有兩個半截石虎:這邊是石虎的腦袋、脖子和前腰,那邊是石虎的大腿、屁股和尾巴。關於石虎,這裡曾流傳一段故事。後建的萬慶宮齊家屯「觀塔」的來歷和傳說
  • 故事:愚公移山三大謎,揭露傳說背後的真相,王屋山的秘密
    在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民間傳說故事背後,往往隱藏著鮮為人知的大秘密。《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講的是古時候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家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 再看《少年的你》:終於知道,陳念從一開始就喜歡上了小北
    他是來保護陳念的,是來和陳念互相拯救的。陳念和小北兩個因為自身經歷而對周圍警惕的人,自然是不可能輕易相信對方的。其實如果沒有陳念的路過和幫忙,小北最多也就是被打一頓,然後悄悄的報復回去。所以小北開始好奇了,這個女孩看上去和實際並不是一樣的,這樣的好奇心驅使了小北默默跟著陳念。也就讓小北看到了陳念心中最不願讓別人看到的事情,被同學欺凌,且陳念不會還手。一次次忍讓是換不來施暴者的同情的,只會讓他們更加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