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
已經忘記了,是從哪裡看到了《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的推薦。然後興衝衝地在網上書店下單,快遞送到,拆封,然後掃了幾眼,將之束之高閣。
也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偶然的機會下拿起《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鼓起勇氣翻開第一頁。確實需要鼓起勇氣,因為那三部書的每一部都可以拿來當枕頭枕著睡覺。
然而,慶幸曾經拿起這一套大部頭,慶幸翻開了第一頁。因為直到現在,放下它已經足足過去兩年了,每當想起書裡面的情節,書裡面的人物,內心依然迴蕩著那種經久不息的震撼。那是一種共鳴與感觸交織出來的震撼。原來,無論時光荏苒,過了多少年,翻過多少個時代,整個社會發生了多大的變遷,我們都和書裡面的他們一樣,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裡。
故事的背景描寫的是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中國,故事裡的人經歷了饑荒、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以及後來改革開放初期。那時的中國風起雲湧,那時的人們艱難困頓。
作為一個生長在新世紀沿海地區的人,無論從成長的經歷、生活環境、眼界視野、家庭背景,可以說是任何方面都無法和書中的時代、人物產生一點交雜,更別說是共鳴了。但就是這麼一部小說,卻在放下的那一瞬間勾起了我內心無限湧現的波瀾。
裡面的每一個角色,從小人物到主角,從普通農民到幹部官員、從年輕人到老人,都是鮮活的。我還很清楚地記得,主角孫少平得知自己初戀女友死於洪水時的悲痛;記得大哥孫少安創業的艱辛;記得孫玉亭沉迷於革命事業的狂熱和盲目;記得田潤葉的淚和愛。
時代的一粒微塵,落在每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大山。雖然作為後生晚輩的我,無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書中人物的生活點滴,甚至有些陝北地區的方言我連看都看不明白,但卻察覺到在大時代之下,每個人的掙扎與困惑、糾結與艱難、抗爭與屈服。或者是因為,我們都身處在劇烈變動的大時代之下,我們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掙扎與抗爭著,而我們也或多或少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之下,舉步維艱地前進著。
在他們那個年代,生活與理想兩頭交纏,而人身處在其中只能左顧右盼。一切只為了生存,而理想只能在生活的夾縫當中糾結,艱難地生長。
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切也只為了生存。時代的腳步跑得大步流星,揚起漫天灰塵,而人身處在其中,灰頭土臉,理想同樣也只能在生活的夾縫當中糾結,希望絕處逢生。
時間、空間、情感就在作者的筆下、讀者的閱讀中產生奇妙的扭曲,找到了一個契合點,產生出共鳴。
曾經有那麼一個調查,有90%的司機都覺得自己開車的技術比平均水平好一點。在我們自己的眼中,我們都是特別的,都是不平凡的,但是我們錯了。
其實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裡,我們都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為自己心底的一點小心思而努力著、奮鬥著,我們都渴望成為這個平凡世界裡最不平凡的一個。但是別忘記了,無論多麼努力,多麼堅持,我們始終是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的一部分。
這個平凡的世界,它,早將一切看在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