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些人系列篇之三):勇士!出徵

2020-11-14 相約白雪

(原創首發)

剛剛走向社會便接觸了最基層最貧困最實在的農村普普通通的百姓,從他們身上讀出了「真」「善」「美」。那麼回過頭來 你就會變得積極、善良、陽光,也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題記

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特別特殊也值得紀念的日子。

在這之前的三個月裡,一個月事業科線路員工作期滿,便從歲數大的黃青鬆手上接過了音像管理員工作,在一個單間,一個人從事影像管理工作。那時全縣城鄉所有錄像廳館的錄像帶歸口管理。這項工作原則性強,責任重大,涉及到「黃」。還沒來得及做滿二個月,就又多了一項新工作——兼任局文書,文書金世權被調整為會計。剛剛交接完文書工作,還沒有來得及上任,就又被告知被縣裡抽調參加扶貧工作。

或許我的人生就是這樣,早已經安排好了似的,總是調來調去。

這樣才好,從剛剛走向社會便接觸了最基層最貧困最心眼實得透亮的農村普普通通的百姓。從他們身上發現了「真」「善」「美」的東西,那麼回過頭來,你就會看到社會陽光積極善良的東西,從而能夠使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陽光,使自己變得積極樂觀向上,充滿生機和活力,工作兢兢業業,一心樸實。

四月一日,初春的早晨。淡淡的陽光傾瀉下來,縣委大院那座解放後第一任縣委書記霍明光(後官至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任時建成的綠灰色二層小樓在陽光映照下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不算寬敞的樓前水泥地面上,七十二位勇士,站成十八排,身上背著背包,正在待命,隨時準備出發。

隊伍外,送行的父母妻兒,縣四大班子領導鄉鎮領導,勇士單位領導,就連秧歌隊隊員都來了,熱烈歡送首批扶貧工作隊隊員。

八時,縣委書記方敏,縣長丁鍾默為每位出徵的勇士佩戴大紅花。

儀式結束後,照例身披著那件半新半舊的黃色軍大衣的方敏書記手持擴音喇叭,用他那特別感染人的腔調開始致出徵前的歡送詞:同志們!今天天氣雖然冷,可我們的心卻是熱乎的,因為有你們,有你們七十二位縣首批扶貧工作隊隊員。你們將代表著縣委,代表著縣政府,更代表著全縣27萬各族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奔赴全縣十八個鄉鎮十八個村。

紮實開展工作,與貧困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縣委縣政府和全縣各族人民感謝你們,希望你們年底交上讓縣委縣政府和各族人民滿意的答卷。

勇士們!出發!

這是我第二次佩戴大紅花,第一次是參軍入伍出發前。

方敏書記的眼神中流露出自信和睿智,是個想幹事,能幹事,幹好事的基層領導幹部。

勇士!出徵




相關焦點

  • 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連載
    第一篇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三)午飯後,男青年放下碗筷,便急不可耐地去了棉田高粱杆一面大笑一面喊道:「姐妹們,時候到了,有仇的報仇,有冤的抱冤啊......」於是,識字班們一擁而上,盡在男青年的鼻子、耳朵、咯吱窩上煞氣,只疼的、痒痒的男青年鬼哭狼嚎、嗷嗷怪叫、腳蹬手刨,連連叫喊「大姑、二姐、三小姐姐求饒」,識字班們越發笑的前仰後合......「看了嘛!他還不老實、淨耍貧嘴......」「還是得,今天非叫你心服口服、低頭認罪不可!」
  • 的「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 」第一篇
    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七)不知什麼時候
  • 那年,那月,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三)
    作者:文心怡然 古語說得好:「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眼見。」誰料想,這個帳算來算去竟然給算反了。大金鹿洋車子馱著一大包日本尿素袋子,別提多麼饞人了,嘖嘖嘖、您三弟這回可熬大嘍......」 範俊生尋思半天,隨大模大樣地朝他家走去。可是,當三弟媳婦拉開大門栓子後,一扭頭,夾也沒夾他一眼。他只好厚著個老臉,進屋去說給三弟:「他三叔,你回來了?哦,是這樣的,俺想託你給辦點事。
  • 「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 」第一篇
    那年 那月 那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五)好端端的一雙眼睛識字班們本來就追悔莫及,悔恨交加,再加上整天外有如雷貫耳的詛咒謾罵;內有錐心裂肺般訓斥、埋怨、怒嚇,一個個痛心疾首,猶如經過霜打、冰凍後的幼苗:深深地埋下了頭、彎下了腰,再也沒有臉外出見人……還是高粱杆兒年長兩歲,她趁著夜色未盡,天上繁星點點,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家門,沿著牆跟兒逐一找到識字們,相互擁抱一起抽泣,又附耳竊竊私語後,分別像是做賊似的,悄無聲息地向那一望無際棉田裡奔去
  • 「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 」第一篇
    那年 那月 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五)日頭已近中午「俺也在想——這人啊,其實活著很難!死卻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識字班們七言八語醞釀開了,像是沸騰的一鍋粥......爆米花有些不耐煩了,火粗粗地說:「俺昨天問了一下鄰牆的逗乖兄弟,他說現在東大河水深浪激。依俺看,咱乾脆去跳河吧,據說,人到水裡幾口就給嗆死了,也不像上吊、喝鹽滷那麼受罪!」「行!要死咱姐妹一起去死,也好早死早託生!」
  • 情感系列小說 那年 那月
    -- 原典出處《論語 · 憲問篇第十四》▼貧富是一種境遇,身處於貧、富中的人們,大致有三種樣貌:貧而多怨,富而多驕;這是大多數人的常態。顯然,貧、富都是人的外在境遇,而多怨、多驕;無諂、無驕;樂道、好禮,則說的是應對的態度,屬於個人修養的範疇。貧而無怨,富而無驕。這句話的重點不在貧、富,而在修行。在貧中修行如何「無怨」,在富中修行如何「無驕」。無論人生處於何種境地,君子都要修養自己。貧者多怨,富者多驕,本是人之常態。貧而無怨,富而無驕,則是人的修行。
  • 那年,那月,農家人的那些事兒呦(之五)
    這破記性也隨著人在變老哩,一年不如一年嘍.......」劉春旺再扭頭瞅瞅親家公,心裡樂了。他想:範俊生必送他一支洋菸吸,一來可打打煙蟲子;二來也可以藉此閒扯一下倆孩子的事兒。以後親家再相遇時,也便粘乎和隨和起來,少去一些拘謹與隔閡。劉春旺想著、想著,便老遠的吆喝起來:「老哥噯,歇息呢?」劉春旺猛不丁這一嗓子,只驚得範俊生心裡「咯噔」一下,立時出了一身冷汗。
  • [那年那月] (二)
    那年月,這方面的事都是遮遮掩掩的,說著怪不好意思。還是配班的老師告訴了她們。這下,就不要我幹活了,讓我回去幫煮飯。到晚上,大約孩子們都知道了,用神秘的目光看著我,常抿嘴笑笑。也顯得比往常聽話。雖不幹活,但操心的事蠻多。每天晚飯後要學《毛選》,開總結會,表揚幹活好的,班幹部還要去村民家,了解同吃住的那些同學的情況。欣喜的是,有的男同學在村民家勤快得很,討人喜歡。
  • 二姐:那年那月那日
    在決定嫁給老張的時候,老張家裡一貧如洗:他母親去世前因治病欠了很多債,三個弟弟都未成年,最小的妹妹才10歲,還有一個聾啞妹妹。二姐曾告訴我:"就這樣,我也沒有反悔。但家裡知道後可就炸鍋了,父母堅決反對這門婚事,並接二連三地打電報催我回天津,要當面跟我說清楚。″″老人都為自己的孩子好,面對家裡的態度,你就沒有猶豫過嗎?"我問二姐。
  • 那年那月那些事
    我們生產隊住著一戶下放幹部,離我家很近,他們的女兒叫「周紅英」,(這裡我用的是真實的名字,只所以用真實的名字,就是盼望奇蹟出現,萬一周紅英看到了,她就能通過頭條找到我)。記憶中她和我一樣大,我們兩個當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好到形影不離。她和爸爸媽媽妹妹都被安排在一個農家的西屋裡居住。後來她媽媽還給她添了一個小妹妹。
  • 「三生三世」系列中出現那些神獸妖怪(上)
    唐七所創作的「三生三世」系列,構建了一個顛覆我們固有認知的神仙體系,他筆下的人物原身有的據說脫胎於《山海經》,作為一個從小就被各種妖怪故事洗禮的「亂彈君」決定對將這樣的著名IP下手,整理「三生三世」系列的那些大小神獸妖怪們的前世今生,一窺他們的真實起源。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十六)
    人到中年,看事情似乎有了跟以往不一樣的理解。就拿「能者多勞」一詞來說吧,我們經常用這個來做託詞,把「難事」推給別人;也經常被別人以這樣的理由將「難事」強加到自己的頭上。殊不知,這背後隱藏的秘密卻是「本就應該是這樣的」。
  • 神奇的"鬼"故事(「三個」系列之十五)
    神奇的&34;故事(「三個」系列之十五)也許是從小聽《聊齋》和《西遊記》故事多的緣故吧,我覺得冥冥之中鬼神是存在的,要不怎麼就有&34;,&34;,&34;等說法呢?按我對《易經》的理解:人,生即死,死即生;人,一半按肉體活,一半以靈魂存,肉體消亡後,靈魂依然活著。如果太沉迷於此是迷信,冷靜思考則可能是一門玄學,一門神秘的令人難解的學問。
  • 第十九章 狂掃西域 突騎施亡(二)
    自開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起,李林甫先被拜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與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一同擔任宰相,後又歷任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受封晉國公。開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李林甫兼領隴右、河西節度使。到天寶元年(即:公元742年),皇帝陛下更改官制官名,李林甫改為右相兼尚書左僕射,加光祿大夫,但卻被免去兼任的節度使之職。
  • 小說推薦+免費資源:古言甜寵系列——暗戀篇(一)
    作為一個書齡十年的書蟲,桃子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海大的書,很久之前看的,最近準備做一個暗戀系列,用這篇打個頭陣,希望大家會喜歡。(當然第二次是以清白之身嫁給男主的啦)。男主是梟雄長子,用兵如神,武藝高強,憑一己之力強娶女主,並且官居大司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出軌墮胎抽大煙,民國名媛陸小曼和她生命裡的三個男人(1)
    寫在前面:本文是陸小曼系列,一共有四篇,今天是第一篇,主要寫她婚前的故事。01下了一夜的雨,清晨醒來,已放晴。她的出生、才情、她的愛和經歷過的那些男人,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她是一朵盛開在民國歷史上的美麗燦爛的花兒,開到荼蘼,也因為一段和徐志摩的曠世戀情驟生出來的變故,最終又被風雨無情吹落凋零。花開花謝仿若是一夜間的事,顯現給世人的是世事滄桑,風雲詭異,也是人生無常之感。此時,我腦海中湧現出曾經讀過有關於陸小曼的那些文字。
  • 我當教練(三)
    這個系列斷的時間有點長了,好在有相關連結,哈哈!今天繼續聊那段難忘的記憶。這也算是出徵前的誓師大會啦! 結婚的第二天,就是正式比賽的日子。第一場比賽的時間是下午,因為情況特殊,我讓隊長集合隊伍,學校出車送到比賽地。我和新婚的妻子,去了極樂寺的廟會,然後直接趕到比賽現場。可想而知,我們的出現引起了外人的好奇,更有意思的是,正在熱身的隊員見到我們,馬上列隊迎接,弄的老婆不好意思的躲到了車裡,不出來了。
  • 那些年,追過的武俠(歷史)小說
    當時評書流行,看過的歷史演義小說有隋唐系列的《隋唐演義》、《劍俠傳》、《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樊梨花》、《薛剛反唐》等。《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賣馬,程咬金劫皇槓,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程咬金三斧子定瓦崗,楊廣下揚州。
  • 第三十三章 三戰膠著 勝負難料(三)
    三個軍陣之中,衝出來三萬步軍,以左中右、前後各五千人的六個方陣之隊形,快速衝向列陣以待的唐軍。大食的軍隊,主要分為步兵、弓箭手、騎兵等三個兵種。而步軍之中,則包含了步兵和弓箭手。步軍與騎軍相同,也是採取十進位的組隊方法:十名兵士為一組,五組為一小隊(即:50人),兩小隊構成一個中隊(即:100人),十個中隊為一大隊(即:1000人),十個大隊組成一軍(即:10000人)!步軍的武器,主要涉及:長矛、彎刀、弓箭、盾牌等。此外,重甲步兵,配備有鎧甲;輕裝步兵和弓箭手,則無鎧甲。
  • 說三國道馬超系列之三:「錦馬超」與「黑馬超」
    這個話題含量豐厚,我們啟用系列的形式來掰扯掰扯。行文至系列之三,細心的讀者想來已經看出了結論。(一)兩個馬超之契合歷史是文學的肥田沃土,小說是正史的拓展與集中。所以我們說,文史是近親,文史不分家,在個別時候個別領域,他倆甚至好的和一回事似的。比如我在大學中文系時讀的文學史,就屬於此類。如果選出一部與古代正史高度契合的古典文學名著,我首選《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