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勝利一定屬於大唐、屬於安西!
當然,也屬於他高仙芝!
對陣雙方,十餘萬人的大場面,卻顯得格外的安靜,除了偶爾的馬嘶之外,竟然再也沒有其它的聲音,即便是飛鳥也早已被嚇得四散而逃。
只有兩隻巨大的金雕,在戰場上空盤旋飛舞,以至於在列陣兩軍之間的空地上,投下兩塊快速移動的黑影。
而其時不時發出的銳利尖嘯之聲,也吸引了兩軍將士的目光。
李尋陽自然知道,那是謀剌頓毗伽的金雕,更是一雙耳目,他甚至可以憑藉金雕的尖嘯聲,來判斷敵人進攻的方向和數量。
李尋陽心中暗想:
看來,此戰之後,自己確實要跟謀剌頓毗伽好好聊聊了,至少也得向其要兩隻金雕,以利於斥候團之任務,儘量減少斥候團的損失。
想到頓毗伽,李尋陽忽然意識到他似乎有話要與自己說,只是昨天兩次碰到自己,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若是今天的戰事順利,今晚自己應當找頓毗伽喝頓酒,看看他究竟所為何事……
忽然,對面的大食軍中,有人發出嘹亮的呼喊,而幾乎所有的大食人都在跟著呼喊。
李尋陽心中一痛!
他又想起了撒曼丁桑,他的好部屬、好兄弟!
後者在前天曾經告訴過他,大食人所喊之意為「真主至大」,那是他們進攻的信號!
第一聲「真主至大」,大食軍群情振奮;
第二聲「真主至大」,大食軍刀槍並舉;
第三聲「真主至大」,大食軍陣形前移;
第四聲「真主至大」,大食之步軍衝鋒。
隨著大食軍的節奏,昭武九姓聯軍也發出一陣陣高昂的怒吼:
那是「復仇」、「復仇」之意!
與大食步軍衝鋒的同時,昭武九姓的兩個步軍之陣,也發起了衝鋒,只是速度略為慢了一些,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實力不濟。
三個軍陣之中,衝出來三萬步軍,以左中右、前後各五千人的六個方陣之隊形,快速衝向列陣以待的唐軍。
大食的軍隊,主要分為步兵、弓箭手、騎兵等三個兵種。
而步軍之中,則包含了步兵和弓箭手。
步軍與騎軍相同,也是採取十進位的組隊方法:
十名兵士為一組,五組為一小隊(即:50人),兩小隊構成一個中隊(即:100人),十個中隊為一大隊(即:1000人),十個大隊組成一軍(即:10000人)!
步軍的武器,主要涉及:長矛、彎刀、弓箭、盾牌等。
此外,重甲步兵,配備有鎧甲;輕裝步兵和弓箭手,則無鎧甲。
騎軍的武器,主要涉及:長矛和戰斧等。
此外,重裝騎兵,配備有頭盔和胸甲;輕裝騎兵,則無鎧甲。
這也是通過封常清的戰前介紹和王彥舒的情報收集,結合李尋陽這三日的陣前觀察,才逐步得出的結論。
幾乎在敵人進攻的瞬間,唐軍中軍響起了雖然沉悶無比、但卻震動天地的鼓聲。
那是百面六尺大鼓同時擂動的巨響,與此同時,四萬餘安西遠徵軍將士齊聲高喝:
「大唐!大唐!」
「必勝!必勝!」
其奪人心魄之氣勢,令敵人的進攻也為之一滯。
陣前設置百面大鼓,同時擂動以振軍心,還是上次皇帝陛下在麟德殿設宴時,李尋陽擂鼓獻唱,得到了前者的褒獎之後,高仙芝才受到了啟發,並在返回安西後立即派人訓練、成軍的。
這次,還是第一次使用,看來效果還真不錯!
不過,進攻的一方並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反而在略為遲滯後加快了進攻的步伐。
應當說,高仙芝不愧為山地之王!
雖然他之前並沒有來過怛羅斯城,但僅憑諸多情報,他便能抽絲剝繭、去偽存真,創造性地將戰場選擇在怛羅斯城之南、靠近山地的位置:
首先,這讓唐軍擁有地利之勢,可以俯視怛羅斯城南的戰場;
其次,怛羅斯城居於北,敵人進攻必將自北向南仰攻,而勢必將自巳時到未時的三個時辰之中,受到刺眼的陽光照射,這就為唐軍取得了一定的天時優勢;
如果,唐軍再能擁有人和的優勢,則此戰制勝還是有較大的把握的。
只是,究竟能否取勝,李尋陽的心中卻沒有把握。
這也是他來到大唐、經歷了那麼多徵戰之後,第一次覺得心中發虛!
忽然,眾多巨大的黑影,自唐軍後方飛了出來,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便飛臨到進攻一方的頭頂。
那是一個個重達百餘斤的石球!
每一個石球的落地,除了砸中數名勇敢的戰士、形成一片血肉模糊之外,還以高速的滾動將後面的數十人打翻在地,從而造成更大的傷亡,引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哀嚎聲。
不過,這還僅僅是開始,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
石球剛剛飛過,勁風便呼嘯而來。
只是,颳起這勁風的,卻是令人膽寒的弩槍!
四尺開外的弩槍,在這密集的步軍攻擊陣形中,常常能將數人、甚至十數人穿透,其速度之快,竟然令被射中之人無法發出垂死的呼喊。
進攻一方的勇士們,此刻的心中想必只有一個念頭:
趕緊衝過這地域般的空場,殺人唐軍的陣列之中,到時就是砍瓜切菜的時候了!
只是,這僅僅是他們的臆想而已,真正的危險還在後面。
忽然,一陣類似冰雹之聲,散亂在進攻一方的周圍,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衝在前面的勇士們便紛紛跌倒,發出一片哀嚎和咒罵!
原來,這是唐軍發射出來的三稜角釘,專門用於對付步軍的進攻。
自從上次對戰黃姓突騎施後,李尋陽便向封常清建議,製作三稜角釘,用於對付敵人進攻的步軍。
經過無數次試驗,效果出奇的好!
當然,此舉也得到了高仙芝的讚揚,並在此次出徵大食之時第一次用於實戰。
原本,三稜角釘是想用在攻下怛羅斯城後,用於守衛該城時用的。
沒想到,大食軍放棄了自身的輕騎優勢,而選擇讓騎兵下馬,以步軍的方式實施進攻。所以,高仙芝便因地施策下令發射三稜角釘,以便後續手段的運用。
仿佛遇到了一堵無形的城牆,進攻一方的步軍攻勢幾乎限於停頓,而前面的眾多士兵,紛紛抱住雙腳慘叫著倒在地上。
就在進攻停頓之時,一片一片的黑雲騰空而至,那是唐軍發射出的箭雨,在空中飛行之時形成的黑雲!
進攻一方的隊伍中,響起了一連串不間斷的沉悶「噗哧」,緊接著便是哀鴻遍野。
然而,讓唐軍驚奇的是:
進攻一方被屠殺的現象,卻並沒有持續多久!
大食軍,在領軍將領的帶領之下,將無數的盾牌,按照順序扔在了地上,在覆蓋了三稜角釘之處,形成了數十個通道,讓其得以繼續前進、衝向唐軍。
依葫蘆畫瓢,昭武九姓聯軍也據此衝過了覆蓋了三稜角釘之處,吶喊著奔向列陣以待的唐軍。
而隨著步軍衝鋒的弓箭手們,也終於得到反擊的機會了,大量的羽箭飛入了唐軍的陣中,也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好在,裝備著防護性不錯的護盾和明光鎧,加之訓練有素、堅韌不拔,「六花陣」將士們並沒有因此出現騷動,更看不到絲毫混亂。
在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之後,進攻一方終於與唐軍殺到了一處。
一時之間,血肉紛飛!
但,這僅僅是開始!
大食主將的目的,是以步軍的損失為代價,換來精騎的突襲!
就在大食及其聯軍的步軍與唐軍的「六花陣」纏戰之時,大食軍的兩翼突然衝出各數千餘精騎,分別向著唐軍的兩翼奔馳而來。
在中軍大旗的指揮下,李尋陽與謀剌野利,率領驃騎營、番漢營以及葛邏祿前鋒軍,分別迎戰殺奔過來的大食精騎。
但,李尋陽很快發現,敵陣之中,左右兩翼的騎兵,也悄悄奔襲而出,似乎要迂迴到自己和謀剌野利的身後,企圖包圍這兩支各有三千騎的隊伍。
不好,野利有危險!
李尋陽趕緊命令身邊的親衛,朝著謀剌野利的方向,連續射出三支鳴鏑,那是最危險的警告,這也是在戰前,他與謀剌野利約定好的。
圖33-7大唐重裝騎兵
畢竟,他是謀剌努爾的親侄子,何況李尋陽也對他頗有好感。
敵變我變!
李尋陽大槍一擺,身後將旗揮舞,全軍迅速掉頭,向著東側昭武九姓聯軍的騎兵隊伍殺去,而在其全軍身後的,則是緊追不捨的大食精騎。
李尋陽已經發現,那是賽義德的旗幟!
企圖包抄李尋陽全軍的昭武九姓聯軍騎兵,顯然沒有想到李尋陽會突然撥轉馬頭衝向了他們,但軍人的榮譽也讓他們咬緊牙關,與之面對面地對衝而來。
李尋陽搖了搖頭,對於這些昭武九姓聯軍的戰術水平和戰鬥意志,實在是不敢恭維。
單兵作戰能力再強,個人悍不畏死再盛,也代替不了整體實力的差距!
李尋陽的長槍在空中揮舞了一圈,然後猛然指向了對衝過來的敵人,全軍立即組成十餘個鋒矢陣,以車懸戰法發起進攻。
原本就排列鬆散的聯軍騎陣,在對方三輪箭雨的打擊下,更加混亂、零散,哪裡架得住十餘個鋒矢的衝撞,三千餘騎竟然在一個回合之下,便所剩無幾!
緊接著,李尋陽大槍左右斜指,身後大旗也跟著揮動,驃騎營和番漢營突然分開,兜了一個圈子,反而向緊隨而來的大食精騎的左右兩翼包抄過來。
也許是受到了李尋陽狂虐昭武九姓聯軍的刺激,也許是想擒賊先擒王,大食精騎竟無視左右包抄的驃騎營、番漢營,也顧不上兩營將士從左右兩翼對其不斷發射的箭雨,在倒下無數勇士之後,漸漸接近了李尋陽所率領的兩百餘騎。
可是,大意的代價是慘重的!
大食精騎將領——賽義德,突然發現,自己身後的隊伍也只剩下了兩百餘人!
其餘的部下,不是被射下馬來,便是被對方的鋒矢陣分割,並被包圍在一個一個的小陣之中,甚至於還未能與對方真刀真槍地對殺,便又被一個接一個地射下馬來……
然而,大食勇士的狂熱信念,讓賽義德執著地認為,他今日一定能擒獲或殺死對方的主將,也就是那位所謂的「阿羅氏」。
他要讓所有人都看看,究竟誰才有資格被稱為「阿羅氏」!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撒曼丁桑和阿爾斯蘭的慘死,讓李尋陽及其部下的心間,充斥著對賽義德的刻骨銘心的仇恨,他們恨不得將其扒皮抽筋、挫骨揚灰,以瀉心頭之怒。
紅纓大槍,對陣,鑌鐵長槍!
李尋陽,對陣,賽義德!
同樣的高大坐騎,同樣的身形體態,兩人一出手便欲置對方於死地。
已經有過一戰的雙方,彼此都熟悉對方的套路,此番再次出手,自然招招狠辣。
只是,賽義德並不知道,李尋陽的大槍,並不是他的獨一絕學,他還有著令人想像不到的殺手鐧。
當然,這也怪不得賽義德,因為這招殺手鐧,李尋陽從來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也沒有機會試用過,賽義德則是這招殺手鐧的第一位嘗試者!
兩馬一錯蹬,李尋陽大槍順勢向後一砸,賽義德自然回身撥檔。
只是,李尋陽這招是虛招,右手持槍的他,已然用左手抽出橫刀,馬頭一轉,唐刀竟然向著賽義德的脖子抹去。
圖33-8大唐輕裝騎兵
賽義德大驚之下,趕緊俯身向前,堪堪躲過這致命的一刀,但也將後背留給了對方,李尋陽唐刀順勢下滑,鋒利無匹的橫刀,竟將賽義德戰甲瞬間割裂開來,一潑鮮血頓時飛濺出來,甚至噴到了李尋陽的臉上。
賽義德大叫一身,幾乎跌倒下馬啦!
其身旁的兩名親衛,趕緊衝了過來:
一人,用身體擋住了李尋陽緊接而來的大槍突刺;
另一人,則狠狠地用手中的長槍,在賽義德的戰馬臀部狠狠地打了一下,然後揮槍向著李尋陽刺來。
螢火之光,焉能與日月爭輝?!
李尋陽在刺倒前面一人的同時,大槍順勢一擺,便將後面一人打下馬去,一眨眼之間此人便被數匹戰馬踩踏而死。
眼見主將負傷臥馬逃往本陣,剩餘的大食精騎,也都趕緊殺開重圍,向大食中軍奔去。
為了接引這支傷亡慘重的大食精騎,大食軍本陣已經衝出騎、步各數千人,並從兩側繞過逃回本陣的精騎,向著李尋陽的隊伍撲了過來。
如果此時,高仙芝肯將玄甲營派出,跟隨自己殺入大食軍本陣,則李尋陽必定當仁不讓地充當先鋒,縱使冒著重大傷亡,也會一往直前。
因為,即使此舉不能衝垮大食軍本陣,至少也能給予其大量殺傷,還能順勢將與唐軍纏戰的那早已不足三萬的敵人步軍予以全殲。
若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損失近半的大食及其聯軍,勢必將無心再戰,能及時放棄怛羅斯城、全身而退回怛羅斯河以西,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但,高仙芝決然不會如此!
他的胃口太大了,他要的不是擊潰戰,他要的至少是殲敵大部,然後橫掃昭武九姓諸國,進而威逼大食的呼羅珊地區!
對,也許不是他的胃口大,而是右相和皇帝陛下的胃口太大了!
與高仙芝相處的久了,特別是年初陪同其京城一行,李尋陽已經看透了這位高大帥,為了自己的戰績和前程,不輕易出賣李尋陽及其部屬,已經是對得起自己了,如何還能指望他及時把握這稍縱即逝的戰機呢?
心中無數念頭閃過,卻也只是瞬間的事情。
一直沒有忘記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李尋陽,突然發現謀剌野利所部已經陷入重圍,在大食精騎和聯軍騎兵的共同絞殺之下,已經難以支撐,如無救援,則勢必全軍覆沒!
李尋陽下意識地向唐軍本陣望去,只見進攻一方的兩萬餘人,對付「六花陣」竟然毫無辦法,正從進攻一方轉為被攻一方。
正在此時,忽見本陣中軍的大旗不斷地揮舞,那是命令李尋陽即可返回,保護本陣左翼的安全!
李尋陽咬了咬牙,借著躲避即將衝來的大食精騎的攻勢,將人馬分為兩部:
一部,由王離帶著驃騎營將敵人大隊引開,並迅速返回本陣的左翼;
另一部,則由自己率領親衛隊及番漢營,前往解救謀剌野利所部。
此舉,實在是冒險!
高仙芝不是傻子,李尋陽如此違背帥令,即便是救出了謀剌野利所部,自己也將面臨這位高大帥的嚴厲處罰……
不過,李尋陽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為了謀剌努爾,為了謀剌頓毗伽,他必須這麼做,即使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圖33-9大唐騎軍
小說連載請在頭條號小說頻道搜索【絲夢大唐第一部情迷怛羅斯】
同時,想看第二部的朋友請在頭條號小說頻道搜索【絲夢大唐第二部皓首龜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