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人設》有感

2020-09-03 睿寶的大朋友

最近對了一本叫做《人設》的小說,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說中的人物都活的好累,整天扮演者別人眼中的人設,丟失了原本的自我。

作者在書中說:「讓人看到的外在生活,叫人設;不被人了解到內在生活,叫人生。」小說中的幾位主人公不都是這樣的人生寫照麼。

王子齊

外人眼中的王子齊是一位好男人,好丈夫,和妻子張琳舉案齊眉,郎才女貌;也是一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演藝生涯正盛的演員。除此之外在外人眼中他還是一個娛樂公司的老闆,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

但每次出席完活動或者拍完電視劇,他和妻子回到家中都是各回各屋,各睡各覺。除了交流公司裡面的事以及籤約演員和拍戲的事,他們之間再無過多的交流,有的只是無盡的沉默。

或許他們彼此都已經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但是為了維護好王子齊在大眾心中的「好男人」、「好丈夫」的人設,他們不得不繼續演下去。

最終由於狗仔偷拍,王子齊出軌同劇演員張一的事情暴露。妻子張琳和他和平離婚,王子齊淨身出戶,但前提是張琳要保守好兩人已經離婚的事實,在外人眼中繼續和他扮演完美夫妻,以來維護好他後期設定的「好爸爸」人設。

由於王子齊太愛張一,加上張一又懷了王子齊的孩子,所以為了給張一一個安定的生活,王子齊決定發微博聲明自己已經離婚的事實。微博一發,在人群中就炸了,輿論導向全部都向王子齊傾斜,他的粉絲一致認為是他的妻子王琳的錯,人肉王琳,給王琳罵得狗血淋頭。由於受不了網絡暴力,王琳在網上公開了王子齊出軌張一的照片,最終王子齊「好男人」、「好丈夫」、「好爸爸」的人設徹底崩塌。

人設崩塌後,王子齊反而獲得了重生。再婚後,和張一生活幸福美滿,真正成了好丈夫。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真正的成了好爸爸。

尚鑫

整本小說讀完,他是唯一一個讓我覺得痛心和惋惜的人物。如果沒有踏入娛樂圈,他或許依舊是那個為了給女朋友買東西拼命寫代碼掙錢的、樂觀幽默的、近乎光頭的男生。

其實如果不是為了給女朋友白雯更好的生活,尚鑫應該不會選擇進入演藝圈這個大染缸的。

尚鑫進入娛樂圈,還是源於王子齊那次去他們學校做演出時中間出的一個小插曲。

那天校領導帶著王子齊和他隨行的一些人一起去看休息室,碰巧尚鑫正在裡面睡大覺,被人驚醒後尚鑫的一系列反應以及他的近乎光頭的形象被王子齊以及製片人馬葉一眼相中。因為他太有喜劇感了,恰好王子齊現在要演的電視劇中需要一個這樣充滿喜劇性的人物。

最後在尚鑫女朋友白雯的進一步助推下,尚鑫和王子齊公司籤了為期十年的合同。

隨著和王子齊同演的電視劇的大火,尚鑫在劇中的喜劇角色也深入人心,他一夜之間變得人盡皆知。公司為了乘勢掙錢,每天都給他安排了很多活動,很多電視劇的拍攝,為了給他打出更響的知名度,還為他報名參加了喜劇人大賽。

尚鑫紅了之後,由於太忙,女朋友白雯感覺到了巨大的失落,於是不在聯繫尚鑫,不再回尚鑫的簡訊,也不再接尚鑫的電話。聯繫不上白雯的尚鑫,失落、不安、焦躁,他找到王子齊說自己不想拍了,沒有了女朋友,掙錢幹什麼呢?王子齊勸說他,順便答應了他讓馬葉給白雯機會演戲,這樣他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這讓尚鑫重新找回了精神支撐點。

之後王子齊一直和他說白雯接到了戲,一直在演戲,沒有時間和他見面,他也信以為真,繼續忙他的喜劇排演。等到決賽的時候,公司給他找知名人物寫的劇本,他自己也準備的很充分,本以為可以衝擊冠軍,最終卻是慘澹收場,但是很多人認為這次喜劇表演是尚鑫表演的巔峰。

尚鑫喜劇賽事失敗之後,白雯的演藝事業卻直線發展,為了給自己打造「清純」人設,她主動給尚鑫發了分手簡訊,從此和尚鑫形同陌路。至此之後,尚鑫是越發的放縱自己,由於失眠,他持續酗酒,長期出入夜店、酒吧,本來就很嚴重的抑鬱症,變得越來越不可控制。

正如作者文中寫的:「失去愛情的尚鑫像是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的尚鑫也逐漸不顧一切。」嚴重的失眠導致尚鑫早上根本醒不過來,逐漸的「睡不著、起不來、遲到、早退成了他的標籤,變成了他在圈子裡的新人設。」

在一次遲到中,導演說了他一句:「您這麼遲到,可能有人會說你耍大牌啊!」徹底觸碰到了尚鑫的底線,他再也控制不住了,於是在劇組大喊大叫,還破了相。此後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尚鑫耍大牌,被導演換掉》,緊接著導演協會的導演又發微博批評尚鑫的不專業,建議封殺他。一次次的網絡暴力,讓尚鑫的抑鬱症更加嚴重。

在客串王子齊新劇中的角色-落魄的、丟失愛情的喜劇人時,由於代入感太強,故事放佛講的就是他和白雯,這讓他沉浸在戲中,無法自拔。最終嘶吼一聲,倉皇逃離。

因為之前尚鑫「耍大牌」事件白雯為他發了聲,網上又扒出了白雯的種種不堪入目的事跡,網暴順勢轉到白雯身上。在所有的新聞中,尚鑫最不能接受的,是白雯被爆出和知名製片人馬葉有染。他打電話向白雯求證,結果更讓他接受不了,這也是之前他在王子齊劇場發瘋似的跑走的原因。當時他講著劇本上的臺詞,心裡想的和腦中浮現的卻是白雯和自己的故事。

經歷一切的尚鑫,不想再踏入演藝圈,只想過自己的日子,但是壓到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來自於他的姐姐。由於他姐姐無視他不許帶人來的想法,直接導致了尚鑫最後的崩潰,也間接導致了尚鑫的跳海自殺。他用死亡使自己的人設崩塌了。

王子齊公司給他樹立了一個所謂的喜劇人人設,他在舞臺上痴狂,帶給人歡笑,然而卻沒有人關心他真正想要的:一段簡單的愛,一段溫情,一段寧靜。正如文中說的:「或許,他根本不想出名,他只想治病,臺下的笑聲,每次都像一把鋒利的匕首,戳向他的心臟,讓他痛不欲生。這些年,他用人設屹立在人群中,沒人記得他還是個病人。他用人設毀了自己的人生。」


白雯


和尚鑫在一起時候的白雯,最初只是想有錢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要不是尚鑫被王子齊看中,進入了演藝圈,她或許一輩子也不會接觸到劇本,也不會碰到製片人馬葉,也就不會為了獲得更多的角色而失身於馬葉,迷失了自我。


白雯起初因為一次飯局醉的不省人事,由於喝酒喝斷片了,她不記得自己為何會赤裸裸地出現在張一家床上。而當時張一和他說,馬葉和她們一起回來的,所以她一直以為自己已經失身於製片人馬葉。而這次失身也為她帶來了一個角色,至此她那顆充滿欲望的心也開始慢慢膨脹了。

它並不知道其實她沒有失身,也不知道其實她那個角色是尚鑫為她爭取來的。她所知道的就是自己用身體換來了角色。所以她就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找了了製片人馬葉,再次失身於他,為的就是給自己加戲,讓自己的角色更加飽滿,更加富有感染力。

隨後白雯爆紅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一方面她自己努力,一方面她牢牢地抓住了馬葉-這部劇的製片人。紅了之後的白雯,從內到外,都變了,公司給白雯設立的人設是清純的高級臉。

之後白雯上了商學院,和馬葉分道揚鑣,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成為了小老闆。商學院讀完之後,白雯陸續拍了好多戲,戲中角色的定位千篇一律的都是單純、可愛。

這些年,她一直在演這種覺色,沒有演過其他角色,更沒有人找他演其他角色。每次她想嘗試新角色時,總會有人對她說:「這跟你的人設不符,再說粉絲也不能接受你演其他類型的角色呀,你得先把這個清純的人設演到深入人心、不可替代,之後再轉型也不遲。」正如作者在文中說的:「粉絲綁架了偶像,人設綁架了演員。」

如果不是那次為尚鑫發聲,輿論也不會那麼快轉移到白雯身上;如果不是為了讓自媒體人物張馳給她工作,為她寫宣傳稿,她也不會主動獻身於張馳,也不會赴張馳之約;如果沒有赴張馳之約,她們也就不會被狗仔隊拍到,也就沒有了後續的關於她的各種醜聞,那麼她的人設也不會那麼快就崩塌。

如果不是她的忠實粉絲小星星的話,她或許不會去找張一問清楚最初酒局的真相,她也就不會知道原來自己的第一次是自己主動丟掉的,是潛意識裡那個追名逐利的自己丟掉的;她也就不會知道原來最初幫助自己的人是尚鑫,角色是尚鑫求來的,戲份是王子齊讓加的。

至此之後,白雯退出了娛樂圈,她發微博說:再見了娛樂圈,從此之後,我不是人設,是人。人設崩塌了後的白雯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和自己愛的人經營著自己的小店,如果不是最後張馳的逃離,她倆也會是小說中很幸福的一對。

小結

正如作者在文中寫的:「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人和人隔著屏幕,你看到的,不過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面具,在萬物互聯的世界裡,人設無處不在。別讓設定的人物,毀了真實的人生。」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做自己,要做那個原原本本的自己,活出屬於自己的風採,不要為了別人所謂的評論,丟失了原本的自己,活成別人口中、眼中的所謂人設。


相關焦點

  • 讀《西遊記》有感
    讀《西遊記》有感小學五年級:子曰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西遊記》。小說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從大唐出發去西天取經,一路上不畏艱險,降妖除魔,毅然前行,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經卷的故事。在《西遊記》中,作者吳承恩形象地描寫了許多有趣的人物。
  • 讀《呼嘯山莊》有感
    小說作者以冷靜旁觀的角度娓娓道來,沒有大量的主觀判斷,卻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斷。希剌克利夫兇殘、惡毒,對待凱蒂卻一往情深,因此與凱蒂的家庭發生了激烈衝突。作為讀者的我們讀到此會想,即便他得到了凱蒂,他們的愛情會幸福嗎?當凱茜與小林敦走近時,作為讀者的我們,知道這是希剌克利夫的圈套,就會思考他向自己的親人報復的目的是什麼呢?
  • 讀《龍族》有感
    勁草書屋作者:肖昆昨天,大家都在討論讀書日有什麼讀書感想,要不要抒發一下,我想了想,忽然發現,我讀了這麼多年父母口中所謂的閒書抬頭看了下桌子上的一排小說,看到了《龍族》。《龍族》是江南所著系列長篇魔幻小說,它講敘了少年路明非在申請國外大學時收到了來自芝加哥遠郊處的一-所私立大學一卡塞爾學院的邀請函,隨著路明非同學坐上去往芝加哥的CC1000次列車,同時也踏上了與龍族爭鋒的徵程。
  • 誰知盤中餐——讀《狗日的糧食》有感
    盤中餐——讀《狗日的糧食》有感文/孫蘭茂
  • 讀金庸小說有感
    金庸小說從我12歲多開始看,已經看了n遍了。我本來算是個很堅強的人,當年在廣西北流市摔了,膝蓋上傷口,血流了一地。活活的推著自行車過了十幾公裡。高原上徒步去了。在黑乎乎的隧道,曾經橫穿五公裡,很多冒險事情相當彪悍的。但有時候讀到了神鵰俠侶 楊過小龍女的情節,也不禁潸然淚下,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現在我多少能明白了,天殘地缺的愛情,一個失貞,一個斷臂,不為世俗所榮。
  • 讀小說《活著》有感
    我用一周的時間為大家朗讀了餘華的小說《活著》,《活著》用第一人稱的手法,老人富貴用自述的方式講了自己苦難的一生,但我們從他的講述中沒有感受到悲傷,而是感受到力量。 在小說的結尾,作家寫道:「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母親召喚他的兒女,土地呼喚著黑夜的來臨。」讓人感受到的是力量,接納和包容。 小說《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活著》在中文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感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 讀《白色橄欖樹》有感
    ——題記 昨天看了一直以來都不敢看的小說,不是說它有多麼的虐,而是多麼耐人尋味,多麼痛。《白色橄欖樹》這本書看完之後,感觸很大吧。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英雄被人銘記,刻在石碑上;倖存者被人遺忘,面目全非。初次看到時,對這句話印象很深刻,覺得很值得深思,但當時並沒有細細品讀。如今看來,的確如此,面目全非…… 「倖存者」這三個字表面上看起來很幸運吧?
  • 讀《誅仙》有感
    當年還看過一部小說《行規》也是一樣窮小子靈異逆襲,那一路上帥哥美女無人能敵,豬腳不死必要成仙!都是老的不得了的套路!反正怎麼不得了就怎麼不得了,反正喜歡就是!文筆誇張大膽,很有意思!那麼誅仙也是一樣,看誅仙是因為看了電影《誅仙》覺得故事還可以,但是書裡面就不一樣啦,電影裡改的不錯有意思,但是書裡面前面的故事很有意思,覺得還可以。沒有什麼帥哥美女打不死的一樣,還有悽美愛情!
  • 讀射鵰三部曲有感
    我的讀書筆記一這次重溫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感觸頗深,與以前所讀一直如咽在梗的感覺差距頗大。第一次讀《射鵰英雄傳》是初中,看完有痛快淋漓舒暢無比的感覺,真實感受到武俠小說樂趣,可不知為何,讀《神鵰俠侶》居然沒看完,《倚天屠龍記》也是逼著自己看完,完全失去了武俠小說的樂趣。今天重溫才發現。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很適合青少年看,傳承中華俠義精神。
  • 讀聊齋志異——青蛇
    讀聊齋志異《青蛇》篇有感。蛇名二青,靈馴,蛇人愛之。伴多年,送歸深山,臨別戀戀,兩不舍。感其情,遂有此篇。
  • 讀《特種兵學校》有感
    當我讀到他們要追著教官的車跑到訓練場時,心中不由得一驚:「追著汽車跑啊!兩條腿怎麼能攆上汽車呀!」沒想到他們憑藉毅力,咬緊牙關,死死地跟在越野車後面。當少年們要追上來的時候,教官就會狠踩油門把距離拉大,當少年們被拋在後面很遠的時候教官又會放慢速度讓他們追上來。啄木鳥體力不好跑不動了。梅花雀便拉著她,尖尾燕也推著她,可她還是邁不開步坐在地上想放棄了。如果是我,也許和啄木鳥一樣吧。
  • 橙瓜專訪丨米讀小說人氣作家夜幕初垂:半年收入200萬
    夜幕初垂:米讀小說籤約作家,湖北人。夜幕初垂:因為是網絡小說愛好者,經常看很多種類型的小說,無論什麼類型的題材,只要好看,我都能看進去,然後受寫小說朋友的影響,被帶著入圈,開始創作之路的。夜幕初垂這個筆名,是編輯給這本書過稿子後,恰好,是夜幕初臨的時候,就隨緣定下了這個筆名,沒有什麼特殊的故事。
  • 讀易中天的《品三國》有感
    >易老師雖然一直走平民路線,不過,身為廈門大學教授,在內涵與學識方面從來不含糊,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次仔細品讀了半本書之後因為是原本要安排上節目的稿子,所以也有一種像是在對你說故事的感覺,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樣的讀物雖說作者引用了不少史料,但也不至於讀起來讓人覺得艱澀。而且易中天的話語也有一些非常幽默的地方,會讓人忍不住莞爾一笑。
  • 一花一世界——讀《石榴樹上結櫻桃》有感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翻閱這本小說,一開始感覺這本書並沒有什麼亮點,而且裡面的語言也很平淡,太過於流暢缺乏修飾,同一般的寫實文學相比較,它的厚重感顯然不夠。可是神奇的是,就是這樣一本書,越讀越有趣味,越讀越深陷其中,滿腦子的繁華、官莊村、村級選舉,忍不住讓我再去細細翻閱一遍。 了解官莊村是殿軍從深圳回官莊後,繁花給她安排了寫稿子的事並叮囑他到村子裡了解情況,有點為村級選舉拉選票的意思。
  • 讀 東野圭吾《惡意》有感
    AI夢親子繪本館陳老師(原創)花了一天半的時間,讀完了這本小說我認為有必要和大家分享,其中的感悟,這部小說中的男主野野口修,在他青少年時期,遇到了校園暴力事件,學校總有孩子被欺負,他就是一個常被欺負,最後也淪為那幫孩子的小嘍囉,就是因為自己變相成為了那個惡孩子的「提款機」。
  • 校園文學 | 讀《狼人家族的詛咒》有感 | 作者:尹妍茜
    最近我讀到了一本書小說帶著濃濃的神秘氣息,情節跌宕起伏。小主人公們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渴望自由的天性,做真正快樂的自己,小說結局耐人尋味,引人深思。故事講述了在外婆的葬禮上,14歲的瑪麗爾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親人,而媽媽卻從未向她提起過自己的親人。媽媽為何要帶她遠離家鄉,得知自己有五個哥哥姐姐。她的哥哥姐姐為什麼行為如此怪異?哥哥姐姐為什麼要誘導自己半夜外出?
  • 琉璃人設崩塌,多人吐槽,改編的電視不如原作
    還有人讀了原書,認為璇璣聰明於小說《琉璃》。 正反兩方面的智商差異在《琉璃》中非常明顯。不過,儘管《琉璃》的編劇回應了人設爭議,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人設就是崩盤,諷刺劇版的改編不如原作。
  • 陽光下的暗影——讀《偷影子的人》有感
    yuki只是《偷影子的人》小說的精彩評論者之一,這部小說銷售得比馬克·李維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太需要這樣治癒的小說,治癒我們的緊張,壓抑,不滿和困頓。 然而,我更傾向於去讀那些兒童,他們仿似被成年人的肩膀扛著,金屬的樊籠擋著,阻隔了一切困頓的外因,只有美好的童年。其實,「我」花了大把的青春和輾轉漂泊的美好時光,正是去治癒童年的傷痕;是「我」和「影子「」的完美配合,才有了讀者最後溫情脈脈的感動。
  • 更加風採動嶺南一一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有感
    王忠一(韶關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理事)近日讀通了江先華、王心鋼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出版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部30多萬字的小說,氣勢恢宏,史料翔實,視角嶄新,文筆生動,可以說,更加風採動嶺南。《大宋名臣餘靖》一書的創作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 以史為鑑,《大宋名臣餘靖》出版的現實價值餘靖是北宋時期的名臣。
  • 幾本近期很多人在看的極品小說,腦洞大開亮點多,看得很爽很過癮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幾本近期很火的小說,腦洞大開帶來看點十足,讓你忍不住熬夜看到爽。小說文筆上乘劇情流暢,具備一部好文要有的那些基本要素,劇情和布局也很給力,是一本書名很爛內容精彩的好文。尤其是,作者對於主角的人設很有特點,油膩又神秘胖男人,來著一個有趣的蟲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