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欠條就像一張空頭支票,當你填上了一串數字後卻找不到通兌的銀行,拿著它,卻有所希望,像辛兒的父母
中午吃飯的時候,手機響了。我打開一看,是福州的,陌生的號碼。這個陌生的號碼早上打過一次了,我沒有接。現在又打,估計有事,我就接了。
電話是堂弟打的,他在福建打工,有十多年沒聯繫了。我問他有什麼事?他在電話那頭吱唔了一陣才說,想問我借一萬塊錢。
原來,他在福建那邊打工談了個對象,準備結婚,可女方父母不同意,非要三萬塊錢彩禮。他自己有一萬塊錢,找親戚朋友東拉西扯又弄了一萬塊,現在還差一萬,想問我借。
按理說,這點忙我應該幫,堂弟是個老實人,今年三十多歲了,能講到對象是件好事。可是我剛在城裡買了房子,沒有剩錢。不就是一萬塊錢嗎?我說你跟嶽父嶽母說說,要他們通融一下,先把婚結了,錢以後再給。他說不行,對方父母嫌他年齡大,家裡窮,故意拿彩禮來磨他,三萬塊錢彩禮,少一分都不行。他在電話裡苦笑說,這事已經拖一年了,不能再拖,明年沒有立春,都說是寡婦年,不能結婚,無論如何也要趕在今年把婚事辦了。
得知我剛買房子,沒錢借,他說他再找別人想想辦法。然後掛了電話。
現在年輕人結婚,特別講究,要有自己的房子。而房價在一個勁地漲,七八十平方的小房子,從當初的一兩萬,漲到了四五十萬,大城市漲得更快,上海、北京等地都兩三百萬了。年輕人要買房結婚,沒有幾個不欠錢的,有的甚至一輩子都要做房奴。因此很多年輕人的婚姻都卡在了房子上。前些日子有微博報料,重慶一妙齡女子跳樓自殺了。原因是她所愛的小夥子被父母開的禮單嚇跑了,父母要求男方必須在重慶買房結婚,小夥子剛從學校畢業兩年,傾其所有在重慶也買不起房,只能扔下女友一走了之,女友一氣之下跳樓自殺了。
為這事,我在微博上發過牢騷,我說幸福到底是什麼?然後@蘭花指和愛情不設房兩位博友。
蘭花指立馬回話,對於女人來說幸福就是一套房子。
愛情不設房則補充說,房子裡還要有一個愛自己的男人。
看來,女人的幸福離不開男人和房子。
很多年輕人因買房結婚欠了一屁股錢。想到欠錢,我就暗自發笑,就會想起一張與婚姻有關的欠條來。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買東西不夠錢,你打一張欠條,然後把東西拿走,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是婚姻,你打一張欠條,然後把人家的黃花閨女帶走,那可就破天荒了。
這破天荒的事兒還是讓我給撞上了。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可我三十二歲那年仍在廣州跟一幫王老五們鬼混,早晚吼著:「一無所有……」我的公文包裡有一盒精美的名片,接過名片的人都叫我主任。我這個編輯部主任一點也不假。雜誌是書商用錢從山西太原搬過來的,在廣州租了個信箱,又租了間帶電話的房,美其名曰:XX雜誌駐廣州的組稿部。我在雜誌上發表了近百萬字的文章,在當時也算是名人了,書商便把我從公司的流水線上挖過來,名正言順地封我做「編輯部主任」。編輯部就我一個編輯,也就是說一個人負責組稿編稿校稿。一個月忙下來,空餘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但我還是堅持給報刊雜誌寫些短稿,撈點外快。每一次發表作品,我都會收到讀者雪花般的來信。
後來有個叫辛兒的廣西女孩在信裡說:「我有美麗的愛情故事想說給你聽!」
就這樣,我成了辛兒故事中的主角。
半年後,辛兒在我的懷裡呢喃:我們結婚吧。結婚?我猶豫了。我何嘗不想結婚呢!但結婚要上萬塊彩禮錢,我上哪找去?雖說每月的工資和稿費零零總總加起來也有兩千多,但都用於生活開支了,卡上沒有一分錢。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年底回家結婚。
無奈之下,我只能硬著頭皮給辛兒的父母打了一張婚姻欠條
年底的時候,我上門求親,辛兒的父母很熱情地款待我。只是半夜起來上廁所時,我聽見辛兒一家人正在隔壁的房間裡小聲地說話。這怎麼可以呢?按風俗,他得先下一萬塊錢的彩禮。她父親的聲音略顯沙啞。
爸,難道您就不能通融一下嗎?
辛兒,這是規矩。再說,你要嫁到湖南去,那麼遠,媽還真的不放心!
爸媽,你們就通融通融,反正女兒這輩子嫁定他了。
辛兒,你先去睡吧,讓爸想想。
第二天,辛兒的族人都趕來了,滿滿的一屋。酒桌上,辛兒的父親乘興舉杯宣布:我們的辛兒決定和湖南的華仔結婚,由於路程遙遠,往返不方便,明天去民政局拿婚姻狀況證明。
送走族人後,嶽父卻一臉嚴肅地對我說:「華仔,你目前的處境辛兒也都跟我說了。按我們這裡的風俗,你得下一萬塊錢的彩禮。昨晚我跟辛兒她媽商量過了,明天你和辛兒先去登記,至於這一萬塊錢,你先欠著。但空口無憑,你得出具一張字據,免得日後賴帳。記住,兩年後一次還清。」
無奈之下,我只能硬著頭皮寫了一張字據:「我和辛兒結婚時,尚欠嶽父家彩禮壹萬元人民幣整。兩年後一次還清,絕不食言。特立此據,為證。郝中華。」
女兒藤藤能用一些簡單的詞彙聊天的時候,兩年過去了,辛兒吵著要回娘家過春節。我只好把那張僅有五千塊錢的龍卡塞給辛兒,說是孝順孝順她爸媽。自己則推說報社有重要約稿,不能和她一起回去了。
辛兒和藤藤走後,我腦子裡全是他們父女見面時的場景——嶽父指著辛兒的鼻子吼,嫁給這樣一個窩囊廢,說話不算數,他甚至當著族人的面把那張欠條拿出來大聲地念……
年後,辛兒和藤藤回來了。
辛兒遞給我一個舊信封,說是爸媽給的。
當時我想裡面肯定裝著嶽父嶽母的憤怒。
哪想拆開來,裡面卻是一張發黃的欠條。
見我愣在那兒,辛兒笑了,解釋說:「是這樣的,當初爸媽怕你靠不住。為了考驗你,他們讓你打了一張欠條。兩年了,你對我還蠻不錯,這張欠條便成了他們送給藤藤的見面禮,還給你了。」說著,辛兒從包裡取出我的龍卡遞給我。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我和辛兒幾經打拼,在城裡買了房子,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如今想起這張與婚姻有關的欠條,我就倍感幸福。能不幸福嗎?辛兒的父母當年挖空心思要我寫下這張欠條,只不過是想讓我明白,有一份婚姻得之不易。為了這一份婚姻「巨債」,我曾經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曲解了他們的思想。
然而婚姻的欠條就像一張空頭支票,當你填上了一串數字後卻找不到通兌的銀行,拿著它,卻有所希望,像辛兒的父母。
女人的幸福離不開男人和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