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花疏影
《隱秘的角落》引爆全網,很多網友看得不過癮,又去刷了紫金陳的原著《壞小孩》。
對於劇版的改編,基調柔和明亮了許多,尤其是嚴良和普普,撕掉了「壞小孩」標籤,一個正直仗義,一個善良可愛,形象生動豐滿了許多。
可還是有很多人受了原著的影響,對普普這個小女孩喜歡不起來,覺得她是一個充滿心機的「綠茶婊」,甚至猜疑她要三十萬給弟弟治病是假,給自己籌款治療哮喘才是真實的目的。
疏影覺得,這樣的猜度,有點過分解讀了。
的確,原作中的普普,過早經歷了原生家庭的不幸,爸爸殺了出軌的媽媽和弟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孤兒院收養,卻又遭到變態院長的欺辱。小小的女孩子,就有了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心智和陰狠,讓人一點都愛不起來。
可是,劇版《隱秘的角落》中,普普的年齡被改小,她的身世也變得單純了,父母不幸早亡,她和弟弟相依為命,弟弟被人領養之後患了白血病,養父母拿不出這筆錢,為了救弟弟的命,普普與嚴良逃出了福利院,他們以為,只要找到嚴良的爸爸就能拿到錢了。
首先說普普弟弟的事。有分析說普普看少年宮的孩子們唱歌,眼前浮現出爸爸媽媽和弟弟,這說明三個人都已經死了。難道這個不可以是她的想像嗎?她一路跟著朱晶晶進入少年宮,看著王瑤對女兒的關心呵護,看著那些備受父母關愛的孩子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想像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穿著漂亮的衣服,唱歌給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和弟弟聽,也能說得過去吧?
就算她真的需要錢治療自己的哮喘,也沒必要撒那麼大的謊,她怎麼就能預知六峰山上會出現殺人事件,而這樁罪惡又恰巧會被他們攝進自己的鏡頭裡呢?跟張東升要三十萬,是張東升在確定了視頻之後主動提出來給他們錢交換的,然後三個孩子才想到了欣欣治病需要三十萬,才有了後面的交易。
第一次到朱朝陽家,見朱朝陽面有難色懂事地提出要離開,就是「以退為進」了?那麼她要怎樣做才不算心機,死纏爛打一定要對方同意收留?
普普不過是在孤兒院長大,比別的孩子更早經歷了人情冷暖,見慣了世態炎涼,因而更會察言觀色,更懂得人情世故而已。
給朝陽哥哥擦鞋,送他鋼筆做生日禮物,幫「張叔叔」貼創可貼,為救朱朝陽坐上殺人犯的車,不顧自己的過敏性哮喘去抱回跑出去的小貓,所有這些,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個小女孩發自內心的善意。
幾句家鄉話搞定看船的大爺,記住路邊停著的車裡的粉色娃娃,一眼認出朱晶晶,細心發現了視頻背景中的殺人秘密,這些只能說明她很聰明,有著過人的觀察能力。
提出寫警告信,本意是好的,是為了阻止殺人犯繼續作惡害人。是張東升靠著縝密的分析和細緻的觀察找到了朱朝陽,普普又怎會料到張東升一定會找到他們,按她的想法,寫信之後,他們和他根本不可能繼續交集。
尾隨朱晶晶,她只是想警告她,要她答應不再去欺負朱朝陽。
總之,在劇版《隱秘的角落》裡,請原諒我實在找不出能證明普普心機、綠茶的有力證明。她只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姑娘,她聰明、機敏,經歷得比同齡人多一些,比較會看人臉色,僅此而已。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