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不知心,經過此事之後真的是深有體會。

2020-10-10 雷式生活

我們單位有兩個送貨的師傅,一個叔叔,一個阿姨,他倆都在那公司做好幾年了。

那叔叔平時人挺好的,他中午會買菜在公司做飯,然後叫大家一起吃,他也不收我們錢。那個阿姨是送貨兼出納,她老公早不在世了,她一個人養大一個兒子很不容易,平時她很節約的,因為還要給孩子買房。

一天,那叔叔找阿姨借錢,他說他賭錢被警察逮著了,要交錢才行,說他會還的,也可以從工資裡扣。阿姨好心就借了,還是用的公款一萬多,覺得這麼些年他也不是那種人。

一次,那叔叔和老闆鬧毛了。叔叔說:他不幹了。老闆說:不幹就不幹,怕你麼?叔叔說:你別後悔。老闆說:我有什麼後悔的。

第二天,那叔叔真的沒來上班,阿姨叫老闆把他請回來,老闆很疑惑我為啥要去請他回來?阿姨這才說出她借了錢給那叔叔。老闆也這才醒悟原來他說「你別後悔」是有原因的。

但是,老闆說:你沒經過我同意就挪用公款,這是違法的哦。阿姨其實也知道,然後她從銀行卡裡取錢把公款補上了。

老闆也覺得阿姨確實不容易,還是打電話把那叔叔請了回來。那叔叔回來上了幾天又和阿姨鬧矛盾了。

因為阿姨發工資的時候,她想扣下叔叔的工資補上欠她的錢。那叔叔覺得不合理,他說這樣一來我生活費就沒有了。然後,吵起來了那叔叔說他不幹了。過後,那叔叔就再沒來過公司了。

阿姨為這事哭了幾次,一萬多她要掙好久呢。曾經她掉了一張公交卡,裡面充有100塊錢,她都心疼了好久,想著要怎麼才能把這100給補回來。

公司裡面的任何人都說沒有看出來那叔叔是這樣的人,包括老闆。可見人心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被看透的。

百鬼夜行,一人混於其中,樂此不疲;百人鬧事,一鬼混於其中,膽戰心驚。我怕鬼,鬼卻未傷我分毫;我喜人,人卻使我遍體鱗傷。

從這事之後,我真的不再輕信於人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相關焦點

  • 夷陵老祖驅邪篇16: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姚宗主
    像這樣的人,簡直都不配自己這樣費心把他作為對手。「原來你就是因為這個一直看我不順眼?你不是一直自詡正義的化身麼?你不是一直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攻擊別人麼?你做出這樣陷害別人的醜事,還要臉不?」魏嬰冷冷一笑,隨便出鞘,劍芒直指姚宗主。含光君此時面無表情地收了避塵。姚宗主剛剛睜開眼睛,隨便的劍芒已經到了他的胸前,他推開座椅,接連後退,幾乎跌坐在地上。「今天我這個歪魔邪道就要取你性命!拔劍!」
  • 一百八十七、知人知面不知心
    「澤蕪君,晚輩有事請教!」藍曦臣剛與金光瑤商量完事情,天已經大黑,被金翼攔住回房間的路。曦臣看著金翼的言行舉止也不像白日裡那樣的無理取鬧,沉吟一會兒領著他走向欄杆處。……藍曦臣:「你和我說這些是在挑撥姑蘇藍氏與蘭陵金氏的關係嗎?」金翼:「澤蕪君心裡明白!」藍曦臣踉蹌一下,手撐在欄杆上穩住自己:「為什麼要和我說?」
  • 民國奇案:知人知面不知心,養女難忍侮辱,終於報仇雪恨
    周某說現在有養女,在加上年老體衰,也不求在生養孩子了。周某妻子稱,每日見丈夫對養女垂涎欲滴,不如就將養女收入房中,生養個一兒半女也好。哪知養母聞聲進屋,言語之中威脅養女,若她敢張揚出去,便告到警局說她勾引養父,被捉姦在床才顛倒黑白。滿心絕望養女深知養母性情,知道她說得出做得到,便忍了這一時侮辱。自此之後,周某給養女退了洋學堂的學,將她鎖在了房中。
  • 形式主義的害處,少林寺深有體會
    既然是家長,必須有家長的風範和派頭,哪怕規矩多點,等級嚴點,但有時候制度執行起來就變成了十足的形式主義。01 有一種形式主義,只能叫程序正義。 比如,每當誰到少林拜訪,哪怕是通報「大和尚,你家後院著火了」,少林寺依舊是:你等等,我先去稟報掌門師叔。
  • 高人下山降妖除魔,結交粗野好漢,師父現身才知背後隱情
    向求道對馮圭印象極好,大手一揮:「馮老弟有何難事,若是我幫得上忙,必定義不容辭。」馮圭喜不自勝,起身拱手作揖:「那小弟先行謝過,此刻向大哥若是方便,事不宜遲,咱們現在便去窩府上吧。」於是向求道便和馮圭一同前往馮府,路上聽馮圭講訴,才知前因後果,原來馮府近一年一直家宅不寧,時至三更便有鬼哭之聲,還有冤魂索命,馮圭一直尋訪高人解決,可是請了數位高人,皆華而不實。
  • 弟弟冒死為哥哥母親治病,哪知哥哥卻是無義之人,害了弟弟性命
    航遠縣有一對結拜兄弟,交情甚好。哥哥叫張三,弟弟叫李四。一天二人在上山打獵回家路上,在一棵大樹之下看見一巨蟒,體長10多米,正在樹下酣睡。李四不疑有他,就和張三商定了三日之後一起去,就回家了。其實張三早就把蛇皮都賣了,錢都花的乾乾淨淨了。張三回到家中,也是急的直撓頭,但就想不出辦法!這時候他的妻子給他出主意說道:「你就布包裡放一根麻繩,扔到井裡,不需要騙過那蟒蛇,能騙過你的兄弟李四就好了。」張三大喜過望,誇到這個主意真是妙!
  • 宋代奇案:爭親不成,嫁禍情敵,包公見贓物是銅錫,便知此案有疑
    實在氣人,若是不出了這口惡氣,我定不姓伍,」魏良見他惱怒,也知他不是個好性,便勸道:「伍官人,古人說得好,爭親不如再娶,伍官人何必如此執著?」伍和聽不進這話,打算尋個由頭去告官,魏良怕出事,悄悄託人私下裡通知了周儀,得知此事後,周儀立即託了原媒去楊家說合,擇日就送了女兒去楊家完婚,想杜絕爭端。
  • 小橙子臨走擁抱賀子秋,聽清貼他耳朵說了啥,才知用情有多深
    小橙子臨走擁抱賀子秋,聽清貼他耳朵說了啥,才知用情有多深!,他們兩個人也非常順自然的就在一起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深特別深厚,互相對彼此的愛都是很堅定的,所以也不是任何人能夠打斷的,所以最終也很順利的成為了一家人呢。
  • 九子奪嫡:你只知雍正有個老婆叫甄嬛,那是你不知另一個多厲害
    四福晉作為一介女流之輩,其陰險用心卻讓很多人毫無防備。下面我們就通過雍正王朝中的幾個細節去慢慢體會。兄弟情深,設計太子初登擂臺便拋太子於不顧兄弟情深。作為一國之君,康熙有多少事情需要操心,身為儲君的太子卻沒有為他分擔。可想而知。此時的康熙有多麼的憤怒。雍正奉命江南募捐,作為皇兄的太子,竟連弟弟的家人都不關心,尤其雍正還是太子的人。康熙晚年格外注重兒子們的兄弟情深,就算九子奪嫡愈演愈烈,也從未濫殺兒子。太子此時的做法,其實已經讓康熙傷透了心。
  • 《將夜》知命以下無敵,終究是知命以下
    在唐國都城,有一少年,自稱是知命以下無敵的王景略,剛開始聽這話很霸氣,很強,可惜知命以下的修行者也太少了,就連知命境界的七念都天天在挨打,你一個洞玄境天天在唐國吹來吹去,要是其他國家的,估計早掛了。知命以下無敵,終究是知命以下,可惜。
  • 母親大鬧兒子婚禮現場,新娘原形畢露才知是過世父親回來了
    北方某市南沙灘往北六裡有個沙果莊,莊裡的薛方棟是薛家的獨子。薛方棟的爹爹早年是個車板子,那會縣裡還未評級,發展的榔頭定在了縣區郊外一片明清遺留下來的舊址。有次薛老爹和其他一些車板子閒聊,不知是哪個夥計一句無意的話,說將來這邊既然要改建,定會缺不了水泥這種當時在縣裡急缺的物件。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後來薛老爹砸鍋賣鐵,東拼西湊了兩萬塊錢,建了一家水泥廠。
  • 小說:他在地下有知也安心了
    倪醫生看著器宇軒昂的傅凌遇笑著說:「一轉眼你都這麼大了,找了這麼好的男朋友,你小時候啊,你爸爸可喜歡你的緊,要是知道你現在過得幸福,他在地下有知也安心了。」蘇曉黛的笑容有些慘澹,倪蓉萍笑了笑:「我是不是說到你傷心事兒了?」蘇曉黛搖頭:「沒事,只是好久沒有遇見熟人提及爸爸的事兒了。」
  • 小說:昔日男友找上門,說:你知不知道我找了你很久
    可那個人早就不再良善,這份了結,能不能真的圓滿,現在說還太早。人已經見了,當晚,阮冬就跟著傅清堯,做上了回程的飛機。原本約定好的婚禮,因為阮冬的變故,延長到如今才舉行。當天,傅清堯在婚禮上看著比往日要明豔許多的阮冬,眸光深了深。等宣誓完畢,傅清堯就如同兇狼一樣,當著眾人的面,低頭咬上她的唇。堂下賓客頓時掌聲雷動。
  • 哪壺不開提哪壺 齒痛才知齒痛人
    民間有句俗語「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句話形容別人不愛聽什麼,卻偏偏說什麼,反正是不招人喜歡。為什麼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呢?這都是被一位姓白的縣太爺給逼的。這一則民間故事,且聽筆者慢慢道來。給縣太爺沏茶,哪壺不開提哪壺早年,有位父子倆開了間小茶館,雖說門面不大,可是由於店主熱情和氣、誠懇實在,加上水沸杯淨,開門早、收攤晚,小茶館越辦越興旺。知縣白老爺是個貪財好利的官兒,整天不掏錢地大魚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館來喝茶。他一個人佔一張桌子,罵罵咧咧不說,還要來點兒花生米、豆腐。茶喝夠了就揚長而去,一分錢也不給。
  • 弟弟帶女友回家,我準備2萬當見面禮,開門見到人我決定分文不給
    所以這個時候我很納悶,我不知道我弟弟是看上她哪一點,我也不知道我弟弟知不知道他以前有過偷盜史,所以這個人我敢斷定絕對是人品有問題,所以我也不可能讓她嫁到我們家,那個時候我就極力的勸她跟我弟弟分手,我這2萬塊錢,一分錢也不想給她了。
  • 細說《後宮•甄嬛傳》:知進退,有分寸,才是生活的智慧
    這一章最後提到了,皇上說:她又瘦了,還是起不了床。5、知進退,有分寸這一章甄嬛最值得稱道,她知進退,有分寸。華妃被協理六宮之權,失勢了。安陵容氣不過,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甄嬛說,華妃眼前雖然失勢,難保不會東山再起,還是不要撕破臉。眉莊表示很遺憾,畢竟沒有扳倒華妃。而甄嬛看得很開,她就沒指望扳倒華妃。她講出了兩點原因:第一,華妃在宮中實力盤根錯節,皇后也要忍讓;第二,朝廷正在對西南用兵,正是用他父親慕容迥的時候,皇帝自然會投鼠忌器。甄嬛的鬥爭,很有分寸。打入冷宮的麗貴嬪貌美,位分也不低,會東山再起嗎?甄嬛說了,不會。
  • 《殺死一隻知更鳥》童真與黑暗,質疑與堅守,一股保持善良的清流
    文|大腳「等你最終了解他們之後,你就會發現,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這本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售出書籍超過3000萬冊,該書還獲得當年的普利茲小說獎,這本書中的案件參考了1931年的斯科茨博羅案,當年9名黑人被指控強姦了兩名白人婦女,經過漫長且痛苦的審訊之後,9名嫌犯中的4人被判長期監禁,但是這次判決被人們認為是種族偏見造成的惡果。這一事件也在衝擊著人們的信念,《殺死一隻知更鳥》以這個案件為創作藍本。
  • 南風可曾知你意:浮雲散,不歸人可歸了?
    不,是護所有人周全。」吳南秋跟在後面喋喋不休,「咦,你怎麼停下了。」戰勝歸來,朕定重重有賞。「莫若塵此時上前一步,作揖,「卑職請求隨莫將軍一同出徵。」「你回來之前,莫丞相特意請旨為你與白右相之女白清歡賜婚,婚期就在一月之後,你不知嗎?」
  • 故事:我懷疑因果是否真的存在,朋友出事之後,我徹底相信了
    他說:「那天凌晨,我回來後躺在床上,感覺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因為學佛!」範師兄說這話是有緣由的。受傷的朋友是範師兄學佛前的三位死黨之一,以前經常在一起喝酒廝混,一起幹過不少壞事。後來一位朋友調到省城去了,另一位朋友住得也不近,三人見面的機會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