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欲燃吖
白家老爺子白萌堂是個有點自傲帶著骨氣的人。
這一生光明磊落,為朝廷盡忠職守,沒賣過假藥,沒昧過良心,凡事只爭一口氣那就是白家的百年清譽。
這樣的一個傲骨的老爺子,白家卻險些栽在他手裡,一切也皆因他要「爭這一口氣」,同詹王府的恩恩怨怨因他一時不平而起,最後惹出了白家後來的許多亂事,他這個人就大事不糊塗,唯獨小事上拎不清。
為了和詹王府置氣,害得百年基業百草堂被查封,白家瀕臨破產,舉步維艱,大兒子秋後問斬,大兒媳上吊自殺,白家風雨飄搖即將毀於一旦。
他臨終前耿耿於懷,當年二奶奶極力勸說他退一步,他不肯,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白萌堂覺得自己實在愧對白家的列祖列宗,心裡這口氣一直咽不下去。
白萌堂在臨終前將兒媳二奶奶獨留在屋內,正式將白家的藥方交到她手裡,連連喊了幾聲好才撒手人寰,這幾聲好有三點含義:
白萌堂這一生功過唯有一點最值得人敬佩,便是為人處世的精明。
第一精明是看人準,白家落魄之際,他瞧出了這一大家子將來都要指著二奶奶。老大即將問斬,白家的好手藝要絕了後沒了指望,老二性子軟弱,挺大個老爺們能讓詹王府氣哭了,可見多窩囊,人太老實不堪重用。老三更別提了,是個無賴,這一生到死也就做過一件正確的事,把白家交到他手裡還不如直接破產。
其他的幾個女人家都婦人之見,唯有二奶奶殺伐果斷,城府深,懂得隱忍,知進退,竟比白萌堂當家更謹慎。
臨終前,二奶奶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忍這一口氣,將來等我緩過來我一口一口咬死他們」,白萌堂十分驚喜,他這一聲好為自己叫,把白家託付給二奶奶實在明智之舉。
第二精明是懂得放權,二奶奶挪了公堂銀子給常公公買了一處外宅和兩個媳婦,白三爺不肯罷休,一直鬧得老爺子臥床不起。如此大陣仗,他說我既然把家給了二奶奶,就相信她會為了白家好。
給足了二奶奶的面子,這招叫用人不疑,疑人勿用。
事後他了解到二奶奶這招押寶是為了將來贖回百草堂,原本白萌堂已經不抱希望了,所有人都覺得二奶奶在說夢話,老爺子聽了這番布局,驚訝她的謀略,越發覺得她當家自己可以死而瞑目。
老爺子在新年的這天迴光返照命不久矣,白家世代行醫,都看得出來已無回天之力,為了讓老爺子安息,二奶奶悄悄地將白大爺的事告知了白萌堂。
當年,白大爺被詹王府接出了大獄,二奶奶和朱順用了一招偷梁換柱將白大爺換了出來,從此隱姓埋名的在江湖上生活。
因此事極為隱秘,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否則不僅害了白家也害了朱順等人,於是二奶奶守口如瓶多年。
白大爺是白萌堂的一塊心病,人生大苦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老年喪子之痛,何況這苦還由他自己所做。白大爺之死實在是替父贖罪背鍋,白萌堂耿耿於懷,是他害的老大家破人亡。
彌留之際,二奶奶將實情如實相告,解了他的心病,得知兒子在世,不由得為二奶奶叫了一聲好。
此等大事,二奶奶能夠守口如瓶,將來白家的秘方交到她手上也必將得以保全,一個女人能如此沉得住氣,實在值得人稱讚叫好。
白家如今的田地,日落西山,人嫌狗棄,誰都能來踩上一腳。
對外,詹王府和關家結了死仇躍躍欲試的要將白家置於死地,對內,他心裡也清楚,只要一死白三爺那個混帳兒子勢必要分家。
白家老太太是個糊塗人,看不明白事也不管事兒,老三混不吝起來,管你婦女兒童,抬手就打張口就罵,天王老子都不服的人。
他這一生兩個心願,臨死都惦記著白家能不能東山再起,一是白家的秘方不可外傳,能不能守住,二是白家不要分家,家在人心齊,人心齊才能撐著白家一直走下去。
他曾說過:「白家每進一步經歷了多少難關,不能退」
二奶奶一直憋著一口氣,就是百草堂早晚是要在重新回到白家人手裡。她白養著藥鋪的老工人,一是為將來重奪百草堂做準備,有人在就什麼都有,這樣輕車熟路的老夥計是一個鋪子的無價寶。
這就好比現在好多企業用人,不惜高薪留人才,一個企業的核心運作力是人,留不住人才的企業註定是走不長久的,二奶奶深知這個道理。
她省吃儉用的省出錢財去鋪墊關係,事實證明她押寶押對了,後來常公公確實在百草堂收回上幫了大忙。為了拉攏常公公她忍氣吞聲受盡白眼和冷落,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女子大丈夫。
她對白萌堂解釋,現在百草堂是暫時的,一年,兩年,就不信三年我還拿不回這百草堂。
白萌堂從二奶奶身上看到了白家振興的希望,白家有她在,天塌不下來。
於是他又喊了一聲好,替白家叫好,白家能有二奶奶,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大宅門》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中國百年老字號「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以及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運,無論是姑奶奶的婚姻還是三個白家後人的興衰,到二奶奶的獨斷專行,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永遠不敗的事。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家族的興衰禍福相依榮辱與共,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原創不易,寫文艱辛,點個關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