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一個由於獵人貪財,最後被黑熊咬死的故事。四十年前,林業的支柱產業就是主伐和清林,主伐就是給國家或林業加工企業下木材,清林就是清除林下倒木枯枝敗葉,促進林木生長,這些工作都是在冬季才能開展的工作,因為工作地點一般都是在原始森林裡,夏季河溝縱橫,人員及工具設備難以進去,所以只能冬季冰凍以後,才能開展工作。有兩個在原始森林裡清林的工人,一個姓張,一個姓王,這裡不好說真名,估且叫張某王某吧,他倆想要下山回家,如果走簡易路到主幹線再坐木材車走,路就比較遠。如果翻山到主幹線,就比較近,二人商議翻山走。
二人過了山嶺,走了不久,發現由於倒木互相疊加形成的窩洞,遠看洞口有哈氣成冰的痕跡,知道洞裡一定有動物,雪地裡有零星麝鹿走過的腳印,張某想湊近了看看,王某說別看了,這裡有麝鹿走過的腳印,一定是麝鹿,湊近了一看在把麝鹿驚跑了,不如我回家取槍,咱倆在來打獵,有了槍麝鹿就跑不了了。當時非常值錢,於是二人,繼續往山下走,走到主幹線,攔截了一個運材車坐車回了家。麝鹿又叫獐子,它的肚臍眼就是著名的麝香,是許多香水的添加劑。
第二天,張某在家等著王某一起上山打麝鹿,張某一想自己沒有槍,也不好求人家一起去,人家不來找就算了。過兩天原始森林裡的清林隊,又下來人,林場不大,互相基本都認識,被王某老婆遇到,兩人互相打招呼聊幾句,王某老婆才發現,王某即沒有在山上,也沒有在家裡,聽說是和張某一起下山的,忙去找張某問情況。張某一聽問她:「是不是他回來,第二天拿槍走的,」王某老婆說:「是啊,」張某一聽說:「壞了,那個洞裡可能不是麝鹿,是黑熊,」張某就把翻山回家遇到一個洞的事說了,王某老婆一聽腦袋「翁!」幾乎暈倒,張某說你別急,趕緊報告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一報告情況,派出所民警劉警官一聽,知道十有八九是遇到黑熊了,當地沒有軍用步槍,都是小口徑步槍,小口徑步槍打不了黑熊;派出所打電話向上級作了報告,又打電話聯繫了武裝部,武裝部在三十公裡之外的松嶺林業局裡,武裝部知道人命關天,連夜派兩人帶了兩把軍用半自動步槍開車過來,武裝部派來的人都是退伍轉業軍人,對槍非常熟悉,這一翻折騰一經到了半夜,幾個人在招待所稍事歇息,天還沒有亮,連場領導,家屬,張三,還有當地一個鄂倫春族,老打獵的獵人等多人開了三臺吉普車,直奔原始森林熊窩,開了四十多公裡,來到山下,幾個人在張某的帶領下爬上了山。
當時人都非常緊張,子彈上膛,保險打開,邊走邊仔細觀察周圍,走到距離熊窩40多米遠的地方,就看到熊窩前面白雪都被壓倒一片,這是人和熊搏鬥時的痕跡,王某的媳婦見了淚流滿面,暈到地上了,走到距離熊窩20多米遠的地方,熊也沒有出來,武裝部的兩個人 從不同角度向窩裡胡亂開了幾槍,聽到熊幾聲慘叫,一個約有300斤的黑熊竄了出來,剛竄出窩口,又挨了幾槍,熊倒下不動了,熊被打死。7、62子彈,威力非常大。鄂倫春獵人說熊有時會裝死,他又對熊頭部打了一獵槍,
,有人到熊窩裡,看到王四已經死在窩裡,場面太血腥就不描述了。
原來王某以為是麝鹿,一想找張某一起去,麝香多少也得分給張某點就自己來了,王某的獵槍是當時林區常見的小口徑步槍,5、6毫米子彈,威力小,打不透熊皮,小口徑子彈打到黑熊頭上,黑熊搖頭晃腦沒有什麼反應。王某來到熊窩以後,還以為是麝鹿窩,心裡想著發財了,麝香就在眼前,於是向熊窩裡開了幾槍,熊還在冬眠睡覺正香,感覺什麼人在用石子打自己,熊被打醒了,猛然竄了出來,見門口站著一個拿槍的傻大黑,不由惱羞成怒,倆個傢伙搏鬥起來,把雪壓倒一大片,一個人終究不是熊的對手,最後悲劇了。
他如果不貪財,和張某一起來,兩個壯男人一個拿長刀,一個拿快斧子,很難說誰勝誰負,都是貪財惹的禍。這是40多年前的事情,現在國家富裕了,政策好了,槍也都被收繳了,提倡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黑熊等動物也跟著幸福了,在想冬眠睡覺,一個冬天也不會有人打擾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