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順心才是人生常態。
學會隨遇而安,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小Q
《父母愛情》中的安傑,是資本家的小姐,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中成長。
面對愛情,她有自己想要的白馬王子,那個人可以浪漫的對她說:「我愛你」。
可是,這世上大多之事從來就是瞬息萬變,半點不由人。但安傑,活成了所有女人想要的模樣,她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不在於真的幸運,而在於她的隨遇而安。
面對生活當中的困頓,有人選擇止步不前,有人破罐子破摔,也有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總是要經歷了很多以後,我們才會明白:真正的精彩,不在於你處在什麼樣的境遇,而在於你的內心。儀式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創造的。
《父母愛情》中安傑的人生,悲慘且扎心,可是她依舊將生活過的精緻。她不管別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她只要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的心意走。
「我就要過這樣的日子,喝水用水杯,喝茶用茶杯的日子。」
這,是安傑對於生活的執著。
安傑的一生,看似無風無浪,其實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與生活和解。
原著中的安傑,人生更是起伏,和大多數人一樣,有自己的意難平。或許,這是對於粉絲心中美好的一種破壞,但我想說的是:
相信美好,卻也要明白人間真實。
家道中落,孤軍奮戰之時,嫁給了沒文化的農民小夥江德福。
安傑有著資本家的名號,卻沒有資本家之實。
她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資本家。有著一家紡織廠、一家洋車行、一家藥店和若干家小飯店。
如果這樣,我們就認為安傑的生活一定過的很滋潤,那麼就真的錯了。因為之後,安傑的父親就帶著小老婆和她的子女逃離了,並變賣了所有的家產。
留下安傑兄弟姐妹三人和她的大老婆,而這個大老婆也就是安傑的母親,在半年之後,也因怒火攻心,離開了他們。
因禍得福,父親雖然外逃,好歹讓她逃了個資本家的名聲。大差不差,也分配了一個正經工作,可是命運的齒輪才剛剛開始旋轉。
安傑的哥哥娶了地主惡霸家的女兒,好不容易逃了個資本家父親,卻攤上了一個惡霸嶽父,讓這個家庭的成分更顯深重,而安欣的未婚夫又為這個家雪上加霜。
從始至終,安傑在這個家何其無辜?
遇到江德福之時,並非她所願。面對坐公交車都坐過站的江德福,安傑是不屑的。江德福於安傑心中的理想而言,差的太遠。
可安傑沒有選擇,面對這個以後可以為自己履歷增光的軍官,還是主動送上門的,安傑的哥哥和姐姐幾乎是沒有猶豫的站在了安傑的對立面。
原著中的安欣,並沒有劇版的知性,相反,她不懂安傑的心意,或許她懂,但為了自己的私心,她沒有和安傑站到同一隊伍。
安傑是孤軍奮戰的,甚至江德福幾欲想要放棄,都在自己哥哥姐姐的勸說下,才堅持了下來。
這樣的倔強,在當時是沒有作用的,胳膊擰不過大腿,她只能嫁給江德福,這是對江德福最好的回應,也是對這個家最好的安排。
而安傑,嫁給江德福是不情願的,她最享受的不過是那種做軍官太太的感覺,那種精神享受,讓安傑有了一點慰藉。
安傑是一個極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對於幸福的渴望,遠大於一切。
可是原著中的安傑,上島以後就成了一個無業游民,更像是一個生孩子的機器,而這也是她僅有的一點成就感。
她和江德福生了三子四女,上島以後,安傑就成了家庭主婦。但是對於子女,安傑總是淡淡的,對這七個小活物,她總是不耐煩的。
所以,子女們也更樂意與江德福親近。
多子多福,並非完全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對安傑來說不是。
子女長大成人以後,因為三女兒要嫁王海洋,安傑不願,逼得女兒吃安眠藥自殺,雖搶救及時,但也在安傑的心中留下了不小的創傷。
「這才幾天,母親竟衰老的如此迅速,井井有條了十幾年的齊耳短髮此刻比任何一個農村隨軍家屬都地道,原本精氣十足的眼睛像是一夜之間散了光。」
安傑何其驕傲的一個女人,卻被女兒自殺之事傷的體無完膚,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譴責自己更傷人的了。
如果因為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倒也無可厚非,甚至心甘情願。
可安傑,被江昌義騙了十多年。
江昌義,是江德福前妻與江德福大哥的私生子,可是這件事情,江德福不知情,安傑更不知曉。
看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江德福不直接說他是江德福的侄子?」
原著裡給出了答案,因為江昌義不敢。
當年,江德福只知自己老婆肚子裡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可是卻並未懷疑那是自己大哥的孩子。
所以江昌義害怕江德福知道真相,一旦知曉,誰知道會不會一怒之下將自己趕出去。
江昌義的心計太深沉,也太傷人。
江德福和安傑,生生的被騙了十幾年。
而更傷人的則是這一切的計謀都是張桂蘭,江昌義的母親,江德福的前妻出的主意。
她或許是為自己兒子前途著想,也或許是恨江德福將自己趕回了娘家,才將局面攪得這般亂。
而安傑,又是一個受害者,明明什麼也沒有錯,卻好像什麼都錯了。甚至江昌義直言恨極了安傑,搶走了江德福,奪走了原本屬於他母親的一切。
江德福是護了安傑一世,可是這現世安穩,生活如常,卻是安傑自己賦予自己的。
嫁給自己不甚滿意的男人,子女和自己並不親密,甚至一個外來子也可以將她氣回家。
當然,這有著安傑的性格原因,可是這背後的幸福,卻是與不斷的與生活和解。
從來就不要羨慕那些在順風順水中安然一生之人,那些能夠在泥濘當中,依舊淡然處之,安享太平,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旦與自己較上了勁,生活便會處處為難你。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選的,你要過的清苦,那麼生活便是悲慘,你要過的精緻,那麼生活就是得償所願。
安傑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最後的她,也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和江德福互相同化,這就是作者眼中的父母愛情。
在真實的現實之中,把握好每一份感動,堅持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最好的。
幸福,可以很簡單。
只要過你想要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隨遇而安,並非一種將就,而是讓你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學會自洽。
和生活和解的能力,是我們每個人人身的必修課。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