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個矮子,從我記事起,他那1.5米的身高就一直讓我覺得很自卑。
父親是個補鞋匠,因為小時的一次高燒,讓他的身高長到1.5米就不再長高了。
他沒有別的一技之長,二十多年前,靠在祖父那傳下來的手藝,他在菜市場門口擺了個修鞋的小攤,雖然他手藝不錯,為人也好,但無奈家底太窮,再加上身高的原因,眼看三十好幾的人了,卻還是孤身一人。
後來,別人也給說了幾門親,但都嫌他條件太差紛紛拒絕了。後來,在一次修鞋時,父親認識了母親。那時母親剛剛二十出頭,接近1.6米的身高讓本來就非常漂亮的母親更顯得優美動人。
母親本是城裡的大學生,後來愛上了自己的老師,但當發現母親後來懷了自己的孩子時,那個男人無情的拋棄了母親。為了把肚裡的孩子生下來,母親毅然退了學,放棄了美好的前程,回到了自己的小縣城。
後來,母親遇到了修鞋的父親,母親看父親本分,便答應了這門親事,唯一的條件便是要父親像對待自己親生孩子一樣對待肚裡的孩子。
曾經,父親和母親的結合被人們認為是最不般配的一對。身高和年齡上的差距一直都是人們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笑料,人們說母親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為此,父親從不和母親一道出門,一道逛街。父親說,無論人們怎麼說自己,他都不怕,他就是怕人們背后里說母親,怕母親受了委屈。
後來,伴隨著一聲啼哭,我來到了這個世界。我的出生,給這個不太富裕的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歡樂和溫馨。
父親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平時憂愁的臉上也逐漸多了幾道笑容。後來,從我懂事時起,我就成了小夥伴們嘲笑的對象,說我是個沒爸的孩子。
我說我是有爸的,那個修鞋的人就是我爸。他們一哄而笑,說那個矮子才不是你爸呢,你怎麼有那麼矮的爸,你是你媽偷人生的。帶著委屈,我一路哭著跑回了家。
此時,他好像比我還難過,一定要去找那幾個孩子算帳,結果把那幾個孩子好好的教訓了一番,從此再也不敢嘲笑我了。
後來,我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我從不希望父親到學校來看我,我不願意因為父親的身高而成為同學們嘲笑的對象。
因為怕傷到我這顆小小的自尊心,從小學到大學,父親都沒有踏進過我所讀學校的大門,每次的家長會,都是母親陪我去參加,以至於很多同學都認為我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一直以來,靠著父親替別人修鞋賺來的一分分的辛苦錢,我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部學業,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但父親卻在歲月的長河中一天天的老去。
從小,我就因為父親那1.5米的身高而感到自卑,但現在,我卻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而驕傲,雖然父親身高只有1.5米,但他為兒子撐起的卻是整個天空。(鄉土文苑,蔣光平供稿,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