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李月華,勝兒

2020-10-11 滄海一粟247791399

李月華

萬曆庚辰年,直隸順德府書記官王沼住在鄉下,和歌女李月華來往密切,感情很好。李月華是京師教坊裡的歌女,色藝都很出眾,因為躲避仇家也住在鄉下。

王沼在城裡辦公,經常去道觀歇息。某次認識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相貌清奇,姿態古雅。一天晚上,月色明亮,王沼買了酒和道士一起喝。到了半夜,他忽然想念月華,就想去找她,和道士告別。道士說:「夜已經很深,你不要去了。李姑娘正在附近的富貴人家陪酒,我給你邀請來怎麼樣?但是不能讓她喝酒,如果喝酒,事情就敗露了。」對於不能喝酒的事一再告誡,王沼連連答應。

道士讓王沼轉身面對牆,再閉上眼睛。然後喃喃念咒。不一會兒,讓他睜開眼睛,舉著蠟燭來到門口,只見月華捧著一個琵琶從樹梢上飄下來,裝束容貌都和平時一樣。

三人坐下,李月華彈了一曲《湘妃怨》,婉如冷風吹著竹葉發出的悽婉之聲。道士站起,發出一陣長嘯和琵琶聲相和,聲音清越高昂,像黃鶴的鳴叫傳出很遠。

月華多次注目王沼,對他在這裡好像很驚訝。王沼也凝視著月華,但是沒敢隨便說話。再看她的琵琶,上面刻著「潯陽秋」三個字,正是李月華平常使用的樂器。彈完曲子,已經四更,月華告辭,走到臺階下,王沼很捨不得,忘了道士的告誡,端起一杯酒追上去,強讓月華喝下。

道士大怒說:「你瘋了?我是怎麼告訴你的?」然後催促李月華快走,並在背後推了她一下。月華倒在地上,變成一道青煙不見了。王沼更加驚奇,也有些悶悶不樂,一晚都沒合眼。

天剛亮,他也沒和道士告辭就急匆匆的去找月華。到了她家,月華還沒起床,看到那個刻著「潯陽秋」的琵琶掛在牆上。他問月華昨晚有什麼經歷,李月華說:「昨晚夢到天上的使者找我去玉虛宮,仙官讓彈琵琶,我非常驚訝,你怎麼也在場?」

這才知道,道士是把她的魂魄攝到了道觀裡。王沼驚奇感嘆了好一陣,在回頭去找道士,已經不知去了哪裡。

【原文】萬曆庚辰,北直隸順德府理刑署中書記王沼,家居鄉墅,落魄花柳之間。有角妓李月華者,京師教坊,色藝雙絕。因避仇潛居墅上,與沼往來情濃。

沼常服役府城,多歇道觀。遇雲髯道士,姿狀高古,姓名不定,亦在觀中旅泊。一日天暮,月光皎然,沼酒與道士歡飲,迨夜分矣。忽思月華,欲詣其家,暫與道士取別。道士曰:「夜已央,君不能去也。且李娘此時赴側近貴人家陪宴,某為君邀致可乎?但不得妄與酒飲,飲則敗君事矣。」約束殷勤,沼亦許諾。

道士乃以手按沼頭著壁,閉其兩目,口喃喃讀咒文。咒已,方使開目。趣炳炬照屏風外,見月華冉冉自樹影中來,形貌妝束,宛如平生。手攜琵琶而至,便命促席並坐。弄弦成曲,彈出《湘妃怨》,悽然竹枝嫋嫋之聲。道士起而長嘯,引以相和,其音清越,如黃鶴唳空,漸遠而沒。

月華於座上數目王郎不已,沼亦凝睇久之。私視其懷中琵琶,乃紫檀槽邏,背刻「潯陽秋」三字,宛是李家故物也,訝不敢言。彈竟,已是四鼓,月華告歸。既行,至步廊下,沼強持一卮往灌之。

道士怒曰:「若病狂耶?頓忘前誡乎!」連催月華下階,推僕於地,化為煙氣而滅。沼怏怏益怪其事。目睫未交際曉,還訪月華,不辭道士而去。及門,月華尚未起也,視琵琶歷然在壁。問其晏眠之故,曰:「夜來夢中,見天使追去玉虛宮,仙官命錄奏樂,驚不自持。卿何為亦在座?得無以人命戲乎?」方知所攝者,李姬之魂也。沼惋怛移時。重訪道士,杳不知所跡矣。海寧陳太常與郊時為順德理,語於座人。



勝兒

吳地的泰伯廟,位於蘇州閶門。每年春秋兩季,店鋪老闆們就集合在一起,準備好多供品去祭拜祈福。除了三牲還有紙做的彩車,馬匹,侍女等等。

乙丑年春天,金銀行當的會長找人用上等的絲織品製作了一幅美女圖,然後送到廟裡。這個美人侍女手捧一把胡琴,美貌婀娜,比以前的畫像都要好看。大家給她起名叫勝兒。

人們擺上供品,掛上畫像,女巫開始祭奠儀式。當時有個叫劉景復的進士宴請去金陵的朋友,在廟東不遠的通波館設酒宴。劉進士喝了一會有些困,就在床上小憩片刻。剛合上眼,就看到一個穿紫衣小吏到來,小吏對他說:「大王有請!」

劉進士跟著到了廟裡,見過禮後入座。大王對他說:「我剛得到一個侍女,年輕美貌,琴藝高超。我知道你很會作歌詞,所以邀請你來做一首。」然後命人給劉進士倒上人間的酒,並端上菜餚。他仔細看看給自己的酒菜,原來是自己剛才請客用的東西。

喝了幾杯後,他作歌一首(歌詞太長,略去),獻給大王。大王把勝兒喊到前來交給她。劉進士被召到這裡強迫作歌,心裡很不高興,借著酒意用金如意打了勝兒一下。勝兒額頭被打破,流出血來。劉進士也一下驚醒。

第二天,去廟裡看那幅畫像,果然有破損的痕跡。

【原文】吳泰伯廟,在蘇閶門之內。每春秋季,市肆皆率其黨,合牢禮,祈福於三讓王,多圖善馬、彩輿、子女以獻之。非其月亦無虛日。

  乙丑春,有金銀行首,糾合其徒,以輕綃畫美人侍女,捧胡琴以從,名美人為勝兒。蓋前後所繪者,無以匹也。女巫方舞,有進士劉景復送客之金陵,置酒於廟之東通波館。而欠伸思寢,乃就榻。方寐,見紫衣冠者言曰:「讓王奉屈。」劉生隨而至廟,周旋揖讓而坐。王語劉曰:「適納一胡,琴藝精而色麗。知吾子善歌,故奉邀作胡琴一章,以寵其藝。」因命酌人間酒以飲生,並獻酒物。視之,乃適館中祖筵者也。生始頗不甘,既飲數杯,微醉而作歌。

  歌成,劉生乘醉落筆,草札而獻。王尋繹數四,召勝兒以授之。生恃酒以金如意擊勝兒,破血淋襟袖,生乃驚起。明日視繪素,果有損痕。歌今傳吳中。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西角頭幻戲,胡畫工,勝兒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這個故事比較俗套,但是開篇瘟疫橫行的描寫吸引了我。這和今年春天的情景很相似。雖然劉生很讓人欽佩,但我和作者有些觀點不同。瘟疫不是別的,會傳染,我們響應國家規定,不探視,不聚集,才是對的。不然,我們國家怎麼控制住的疫情?另外,我對吹哨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敢於擔當,早發現,早預警固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發現疫情,應該逐級上報,不能在朋友圈,微信群亂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古代志怪故事二則
    出自清.李慶辰《醉茶志怪》2 守貞小陳是河南人氏,從小雙親棄世,寄養在叔叔家,弱冠之時,叔叔替他操辦了親事,小夫妻恩愛和睦,更因為小陳遠行在即,更珍惜彼此在身邊的光陰。叔叔長年在京城做生意,身邊缺個可靠的幫手,料理了小陳的婚事後,便囑咐他來京,學一學生意經,將來也好獨當一面。小陳婚後不久,就不得不戀戀離開溫柔鄉打拼事業,這一去就是十年。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玉英
    作者(明代馮夢龍)說:「這個故事有些不符合邏輯。女鬼王玉英既然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扔掉?能抱著去,就不能抱著回來嗎?而且衣帶上預言十八年歸來,也沒實現。還有,她能用一句話就治好韓生的疾病,卻保佑不了其他的,這麼大的神通,連四十兩銀子都沒辦法。這個故事很一般,為了告訴大家掩埋屍骨功德大,所以我把它保留下來。」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故事出自清代《益智錄》,後面馬竹吾等三人都是作者朋友,其中一人提到了聊齋裡的《狐諧》。這個故事肯定受了聊齋影響,但的確和《狐諧》大不相同。《狐諧》裡重在描述狐女的詼諧多才,有一段寫到,某次酒宴,眾人和狐女鬥嘴,狐女說,狐字左邊是一個小犬,右邊是一個大瓜,邊說邊用手比劃左邊和右邊的人。鞏生的故事重在後面部分,表達作者淡泊的人生觀。兩個故事裡的狐女最後都一去不返。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嚴壽珠
    這個故事裡的嚴壽珠,更是有道高僧轉世。有一點不太了解,他描述的清代的名妓都比較自由。另外,王韜藉故事給當時的人講了蒸汽機大致的原理。看來,瓦特發明蒸汽機的事,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