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瀘縣雲錦山,民間流傳曾有龍脈,因挖斷山而被破除的傳說

2020-10-13 江陽沽酒客

江陽沽酒客按:本文較長建議收藏,該傳說版本較多,大體內容相似,沽酒客重新做了一些整理,調整了一下邏輯性,對於有的說跟反清復明相關,覺得有些牽強,沒有進行錄入。圖片來自網絡。

瀘州雖然不大,也有三區四縣,這還是按照今天的劃分,如果說到歷史上,那就話題長了。不過好漢不提當年勇,雖然瀘州後來被劃小了面積,民國時期又統稱的瀘縣以及十大鄉,大體上都還在,只是建國以後,瀘州市和瀘縣做到了個剝離,但是瀘縣依然是瀘州聯繫最緊密的一個縣城,而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講一段,瀘縣雲錦鎮民間傳說。

雲錦鎮,在瀘州地方志《瀘縣誌》上曾經有一句簡短描述:「山常出雲,燦若錦繡,故名」,寥寥幾句勾勒出了雲錦得名的由來,也讓它充滿了一種仙氣。

巴蜀自來多仙山,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家還珠樓主李壽民寫了《蜀山劍俠傳》,在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中國竟傳奇般地誕生了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蜀山》。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借鑑發展。 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李壽民胸羅萬象,筆挾千鈞,在《蜀山》中創造了異想天開的仙道世界。

其實也得益於,他從小生活在巴蜀大地,受到這裡山川美景的薰陶,打開了想像的翅膀,作為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簡直得天獨厚。

瀘州的山普遍不高,但是有名的,卻也不少,方山,玉蟾都是聞名川南名山,有仙道佛的痕跡日來已久。而瀘州其他山脈則各有它的獨特與壯麗。

雲錦雖然是瀘州瀘縣的一個鎮,但是它境內的雲錦山則如縣誌描寫的一般常年雲霧圍繞。

瀘縣雲錦鎮,原來是雲錦場,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因其境內有海拔502米的雲錦山(方圓幾十公裡內此山最高),取其「雲中錦繡」之意而得名。雲錦鎮境內龍橋石刻薄刀橋、雙龍橋、三龍橋、沉獅橋、子母橋……古韻猶存;水利工程九九渡槽、革新渡槽、團結渡槽、建設渡槽……時代見證;鄉土地標貞節牌坊、古佛寺、石墩包、石獅子、爛泥溝、挖斷山、陰陽墳、將軍府……傳說神秘;據說偉人曾留下「雲錦山腰霧蒙蒙,龍川壩下水淙淙。駐馬遙觀天地窄,萬山回首拜英雄」的感悟。

清清鹿溪河,巍巍雲錦山。這裡人民勤勞樸實,瓜果四季飄香。關於雲錦山的故事和傳說不勝枚舉,而其中雲錦山挖斷山則最為傳奇有趣。

雲錦鎮地處四川瀘縣東部,東面與百和鎮,南於兆雅鎮,玄灘鎮,北於立石鎮,西於奇峰鎮,玄灘鎮接壤。距離瀘州市區27公裡,距離縣城福集40公裡,距離重慶永川42公裡,瀘永線貫穿全境。

雲錦山上,原有天保寨,有四道寨門:東臨谷門,西為庚門,南有都門,北朝京門。雲錦山上有陰陽墳、火焰井等。

天保寨內有明代廟宇,上殿祀觀音,下殿祀玉皇。其中煙霞(閣)禪院繼明代廟宇改建於丁亥年,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院內飛簷畫棟,金碧輝煌,可謂"閣貌丹青古,威名風月深",為道教聖地,香火很旺,在川南地區享有名氣。

特別是海外同胞每次回鄉探親訪友都要問及煙霞閣,到寺廟拜佛,到山上觀光。但是不少人也並不知道這裡曾經被挖斷過一次,這並非現代開發,也不是古人愚翁移山,開山修路,為什麼要專門將一座山梁挖斷呢?

與雲錦相鄰的百和鎮,沽酒客有幸訪問當地老輩人,給我講述了這個來歷。老輩子告訴我,當年這個挖斷山的地方還能見到,如果你去了就能找到這個缺口,但是需要熟悉的人帶路,因為這裡曾經出現了龍脈,那前朝的皇帝老兒,心頭慌的很,就命令挖斷了龍脈,不然這個地方要出皇帝,就影響到他江山了。

傳說源自中國老百姓對山川壯觀的奇思妙想,這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理念,假如一個地方的山脈生長呈現獨特的氣質,就會出現一些玄幻的想像出來。

老輩子說,這個雲錦山的一處半山腰間有一座相對較矮的小山,站在小山上遠眺,仿佛置身於皇帝的金鑾殿,氣質非凡。而此處有座規模極大的墳地,據說此墳埋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是龍川壩上陳灣屋基陳姓祖宗。

說這個陳家祖居在雲錦,也不知道是什麼機緣巧合,上天給了他們家一塊風水寶地。葬了前人,後輩中怕要出帝王。

陳家到了這一代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娃兒被叫做陳大力,為什麼這樣叫,這個娃娃生下來,哭聲就大,據說把當時接生婆都嚇了一跳,哭聲把家中屋頂的瓦片都震落下來,接生婆說,她接生的娃兒沒有五百也是三百,就沒有遇到這麼兇的,對陳大牛的父親說,怕你這個娃兒不得了哦。

陳父倒是不以為意。但是陳大力,確實與一般娃兒不一樣,不但吃飯吃得,長得也快,十二三歲就像十七八歲的人了,但是幹活路厲害,家裡的小牛,他從小抱著去田裡幹活,從小牛到可以耕田的大牛,只要耕田結束,陳大力還是要抱著牛去田坎洗乾淨牛腳和肚子上的泥巴,數百斤的大牛,他好像抱起沒有重量一樣,而且陳大力不單單是空有一番蠻力,讀書還厲害,私塾老師很喜歡他。

那個時候讀書不像今天,一般是農活完了才開始讀書,有秋學,冬學之說,因為這個時候就是農閒了。老師常說,二天這個陳大力不說中狀元,舉人進士肯定沒問題,是當大官的料。

一日陳大力幹完農活,沒有事情就去田邊玩耍,覺得無聊就靠在一棵老槐樹下打盹。迷迷糊糊間聽見有人在說話。陳大力定睛一看,田坎對面有兩個人背著鋪蓋在走,兩人不高,一個老者兒和一個老太婆。

老太婆說:你個老者兒,慢點嘛,我走不動了。

老者兒說:快點老太婆,這個陳家的竹兵要出城了,再走慢點就要影響我們了。這裡要出皇帝,我接到玉帝旨意,要到這裡好好給他守護。

老太婆說:當真這裡要出皇帝嗎?

老者兒說:我是這方土地公,哪裡有龍脈還不曉得啊,本來這個龍脈一般人沒有福氣,沒想到被陳家人埋到了。再過一段時間龍脈氣通,就是陳家出兵的時候。但是改朝換代老百姓又要受苦了,興旺都是百姓苦啊。

老太婆說:那就沒有人能阻止了。

老者兒說:除非有人能挖斷龍脈,但是哪有那麼容易,那麼大一匹山,要挖斷山才可以。好了不要多嘴,快點走。

陳大力越聽越奇怪,想追過去詢問,突然一個踉蹌,原來是做夢,但是他覺得這個夢很怪,就回去跟父親說了。

父親大吃一驚,本來不想告訴他,原來在陳大力出生後,就有當地有名的算命先生告訴過他們家將來會遇到的這個情況,但是需要保密,得等到18歲後才能知道,怕陳大力年紀小,管住不話,所以一直隱瞞,如今只好全盤託出。

陳大力倒是不懼,心裡想,原來我是天命所歸,那就得做個樣子出來。如今被滿人統治,我漢人備受欺壓,正好藉此召集,以待起事。於是開始慢慢運作。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話最後傳到當地縣太爺耳朵裡,縣太爺有個師爺也會堪輿之術,跑去看了陳家的祖墳,知道這個事情非同小可,於是二人商量趕緊上報,萬一哪天等他成了就麻煩了

但是去層層上報,時間太久,二人想辦法阻止。師爺說只有一邊上報,一邊找人挖山,找不到他龍脈所在,把雲錦山挖斷了就可以了。

但是縣太爺實在沒辦法號召那麼多人來挖山,無法名正言順啊。登陸一段時間,京城傳來消息,責成瀘州知府,以修建水利為名,號令百姓挖斷山梁,將泥土搬運到堤壩上去築堤壩。原來清朝皇帝老兒收到密保,派遣高人查看,發現果然如此,但是直接拿下不現實,恐打草驚蛇,而且據說這個陳大力已經得了龍脈保佑,一般人還動不了他,只有通過這個挖山的辦法,才能解決。

於是知州和縣太爺有了上頭的命令,便用修建水利的由頭,號召幾百人從山上山下一齊動手,足足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將山梁挖斷,仿佛白天搬走的泥土,晚上又回到了原地一般。原本說是興修水利,結果泥土都將水庫填平了。

就在第四十九天的下午收工,一個抽葉子煙的老者兒煙杆掉到了工地上,老者兒回去尋找煙杆,卻聽到地下有人說話,嚇得老者兒渾身直冒冷汗。只聽得地下一男一女兩個聲音說道:「老頭子,太危險了,要是再挖三尺,我們就死定了。」原來是陳大力夢中那兩個搬家過來守護的土地公,土地婆。

只聽得土地公說:「老太婆,硬是沒見過世面。不要說,他們才挖掘四十九天,只要不是每日子時開挖,就是再挖它49年也沒用。開玩笑,玉帝喊我守護的東西,那麼容易挖斷啊!」

土地婆婆小聲說:「不是說只要有四十九個童子尿淋了,龍脈就會不攻自破嗎,怎麼還得子時開挖才有效?」

土地公公噓了一下,小聲道:「雙重保險曉得不,天機不可洩漏,不要緊都扯了,要是被人聽去,我們兩個脫不了干係」

老者兒聞聽此言,早已忘記尋找煙杆,回頭就跑去向縣太爺和知州匯報,這二人一聽,去問師爺,師爺懂得堪輿之道,一下明白了,連夜在附近找了四十九個童男子,子時一到就圍著老者兒指引之處撒尿。然後開挖,僅僅挖了三尺,果真發現一條軟綿綿的樹藤。師爺隨即叫人一鋤頭挖下,一股鮮血噴湧而出,濺到師爺身上。他當場倒地身亡,而樹藤血流不斷,足足流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流盡。

鮮血流盡的第二天起,一連三日,整個雲錦場都不安寧,家家戶戶有竹子的都噼噼啪啪的爆裂,晚上子時過後,還能看到竹人竹馬的圖案,說來也怪,這個事情以後沒有兩天,一向身體強壯的陳大力,突然暴斃,這時候來了一個和尚,告訴陳父說,你的兒子本來要成龍,如今被人破了,怕心生怨恨,要為禍人間,用九個粗鐵環箍緊棺槨,以免亡靈日後生事。

原來這個和尚是知州和縣太爺物色的風水師,就想最後遏制他反彈的,陳大力的父親,看到龍脈也斷,也怕他禍害百姓,果然如此做了,結果陳大力果然被憋死了。再也沒有辦法成龍奪權了。

雖然是民間傳說,但是雲錦山挖斷山的故事依然在當地流傳。

相關焦點

  • 故事:瀘州民間故事,二十四個望娘灘,據說全國不少地方也有這個傳說
    ,他們或許都無法被歷史記錄,甚至地方方志都沒有,而且還有很多人就是普通的勞動者,不認識字,但是他們在田間地頭,休息的時候,卻能講出各種各樣有趣生動的民間傳說,並且不斷被後人流傳,成千上百年下來,故事越來越豐滿,內容越來越充實,這就是所謂民間故事的特色。
  • 曾流傳在蓮花的三個民間故事
    曾流傳在蓮花的三個民間故事◎陳樹德這樣,不滿一年,婆子便因石杯發了大財,建了一棟富麗堂皇的酒館。一天傍晚,細雨瀝瀝,老婆子準備關門結帳,忽見一個頭髮蓬鬆、眼窩深陷的老人撞進店,老婆子生活愉快,耳聰眼明,認出來人就是她的恩人,驚異極了。兩人寒喧了一番,老婆子說:「你改變了我的窘境,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糟。」老人皺了皺眉頭,心想:「我才來,屁股下凳沒坐熱,你不問這麼晚來,吃了飯冇,倒又向我懇求來了,真不知好歹。」
  • 故事:蛟龍戲珠的傳說,明朝大元帥徐達插了一劍,後悔莫及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因小山包形狀較圓,像二盤石磨而命名。在大磨臍南段是一個黃泥土的土龍,延伸曲折,有龍爪、龍頭、龍嘴、龍眼、龍鬚,形象十分逼真。小磨臍東是一條蛟,蛟者,是水中龍的一種。形狀千變萬化,蛟與龍不相上下。蛟伸出頭,與龍爭奪一蜘蛛。蜘蛛就在蛟頭邊。其蜘蛛也活靈活現,蜘蛛嘴與屁股十分逼真。經過爭鬥,龍沒有搶到蜘蛛,回頭一甩,此傳說稱蛟龍戲珠,流傳很久,且流傳很遠。
  • 挖斷「接龍橋,」出了曾大觀,難道龍脈與出大官有必然聯繫?
    因為我們附近經常出一些朝廷的大官,所以人們的談話興趣就越高,硬是把一些地脈、龍脈說得神乎其神。我們這裡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為了出大官的地脈修「接龍橋」、同時另一家為了地脈又挖斷了「接龍橋。結果還如地師預言還真因此而出了一個大官。
  • 民間傳說:那吒
    那吒,是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民間信仰的神仙。很多人印象中的神仙那吒的形象大多來自於小說《西遊記》,但見他:腳踏風火輪,形如頑童,可以演化出三頭六臂,手執六種兵器,能降妖除魔,具有一定的法力。這時的神仙那吒已經完全中國化了。事實上,早期關於那吒的傳說卻源於印度的佛教。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民間流傳這樣一個傳說。這個故事說的是駐在這裡一位大將軍,他的父親被仇人殺害,但他一直沒找到真兇,心理鬱悶不樂。殺父之仇不能報,是他的一個心病。一天,這位將軍攜帶夫人家眷出遊,在北陵附近,是一片綠樹叢地,即可以度假,還可以祭拜太宗皇帝。
  • 彩虹高掛,原來是牛郎織女七夕相約瀘縣,吃火鍋摘葡萄溫泉遊泳
    牛郎織女七夕相約瀘縣作者:何苗(我行故我詩)8月24日傍晚,瀘縣的天空沸騰了,瀘縣人的朋友圈也沸騰了。滿天彩霞絢麗,一道彩虹橫架,驚呆了人們的眼睛,大呼大片,大呼過癮。原來七夕節到了,牛郎和織女帶著孩子在瀘縣溫泉路吃火鍋,火開得太大,火光沖天,熱氣騰騰。
  • 三國故事之關羽的民間傳說
    另外,在湖北省荊州市也有一個巨大的關公像,高達60米,只手中的那把青龍偃月刀據說就有70米。是不是比四十米大刀更加霸氣呢?其次,在我國的一些古城,名勝也有關公的雕像,更有關公廟等供人們祭拜,可見關二爺是多麼的深入人心了。除了這些宏偉壯觀的關公像,其實在民間,也一直流傳著許多關羽關二爺的傳說,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關二爺的傳說。(這個轉折是不是有點生硬了?)
  • 循跡奇聞:上海龍脈事件
    那么正所謂 大興土木必有異動,縱觀上海近代史,無論是帶起上海現代文明的外攤高樓大廈。還是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全都在建造之初留下過關於風水的傳說和故事,但是今天這個,的確有點邪! 1995年夏天的某個早晨,上海市玉佛寺主持方丈早早的就起了床。
  • 廣東著名民間歷史故事
    雲浮市境內,一片靈山鬱水,孕育了本土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而就在雲浮的山山水水之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濃縮了一方文化的精華。那麼,雲浮民間都流傳著哪些奇妙的故事呢?這些故事中有多少個是我們聽過的呢?
  • 膠東民間故事:萊陽籍明朝忠臣左懋第傳說二則
    左懋第,字蘿石,出身於萊陽有名的左氏家族(過去萊陽有張、趙、左、宋四大望族之稱),他在明崇禎四年考中進士,踏入仕途。而與左懋第相關的,也有一些民間傳說。本文就簡要介紹其中的兩則。第一個傳說,講述的是左懋第生前的一件奇事。在古人的眼裡,大人物通常都是天星下凡,一般的「鬼怪」在他面前都要低頭。這則故事記載在清人王士禛的《池北偶談》當中,大概情節是這樣:左懋第在萊陽老家有一位堂兄弟,家中常有「狐仙」出沒,後者感到煩惱,但有沒有對策,在給京城的左懋第寫家書時,提到了此事。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何仙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她苦修積善才修練成仙, 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女性,經常手持荷花。她的身世有多種說法,其中在流傳比較多的傳說中,除廣東增城說之外,還有廣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種說法,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 故事: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九裡坡」的傳說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九裡坡原來民間叫「九裡泊」。據傳,此地原來是一片水泊,大禹治水時由大禹率眾挖開了位於下遊名曰「石龍口」的石嶺,水退地露一片沃土, 始有村落形成。九裡坡村中正南有一處小嶺曰「桃花山」,桃花山東面河南岸邊有一個大汪名曰「荷花汪」,荷花汪北面小河中有九塊大石頭組成的橋,一步一塊,從北岸到南岸,供村民過河。這就是傳說中的「九仙女橋」。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34;鍾馗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系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但很有才華,滿腹的經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現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與鍾馗有關的歇後語,如&34;、&34;、&34;、&34;等等。有關鍾馗的神話和故事歷代不衰,鍾馗的身世也被演繹得豐富多彩,讓人難以下定論。傳說中的鐘馗到底是誰?人們最為熟知的鐘馗的來歷版本,是來自明朝人所引的《唐逸史》。
  • 井陘:打老虎的民間傳說
    河北井陘縣地處太行山腹部,這裡山高林密,過去曾有野獸出沒。在民間的傳說中,流傳著許多打老虎的精彩傳說。可惜,這些故事無法核實考察,都是老一輩人代代口傳心記下來的。有一日,村民範廣跟隨父親範玉義到北柴溝砍樹,他的父親正在彎腰幹活,一隻猛虎突然從他背後草地竄出,兩爪搭在範玉義的後肩,一口猛咬他的後頸。範廣見狀,急忙向前救助,但其父因傷勢過重當場身亡。範廣無比憤恨,順著老虎逃走的方向追去,始終沒有找到老虎藏身之地。
  • 隱秘的角落,有高校夜驚魂的傳說
    據說中山大學有一份校園傳聞版的《新生必看》,憑藉樸素的人對人傳播綿延至今,成為了中大祖傳的word文檔。 校園恐怖傳言已經成為了校文化,甚至是學生情感認同的重要部分。夏日炎炎,是時候說說那些高校流傳的清涼故事了。
  • 銅鼓嶺的民間傳說丨聚龍坡的傳說
    圖為:聚龍坡 聚龍坡的傳說 符策精 據傳,仙龜島(海南島)上有座嶺,名叫東土山(銅鼓嶺)。嶺的西北邊,有條抱陵河,河的入海口,名稱抱陵港。河港對接的上面有個山坡,叫聚龍坡。聚龍坡的右邊,是個天鵝坡。前面是東海壠。相傳,聚龍坡是四海龍王集聚的地方,每年的春夏秋冬季節都定末月的十五日為集聚日,好象是在討論什麼天下大事呢。 那坡原有許多大樹,遮陽蔽雨很好,枝密葉茂,樹下可隨季節調溫,人如在這樹下一坐,身體非常舒爽。
  • 錫伯族的神話傳說故事
    (一)龍馬的傳說(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龍馬的傳說講述了清代錫伯營寨牛錄繁殖龍馬的神奇故事。* 《錫伯族民間故事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趙春生、趙潔)(二)小黃米男孩兒與老鼠精(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堆齊牛錄)講述小黃米男孩兒歷盡艱險最終將國王身邊的老鼠精剷除的故事。
  • 民間神話傳說故事: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
    民間神話傳說故事: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相傳,古時候在一個位居兩省三縣交界之處的某小鎮,四面八方來來往往的大商小販,給小鎮平添了幾分熱鬧。在鎮中的一條通衢大道上,其中住著一戶陳姓人家,世代以開個饅頭小店為生計,家境尚可。不幸的是二年前老東家因病去世,兒子陳業不及弱冠之年,尚未成家,就子承父業,因為攤子不大,一個人勉為其難的經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