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個半鐘頭,九十分鐘足夠了

2020-09-21 講故事的小馬

八十年代中期,道口村,臘月。

冬天正是農閒的時候,勞累了一年的村民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背靠麥秸垛、曬著太陽,好不悠閒!

村東頭的一片麥秸垛旁,大黑、千把句、和尚、大牙四個人正靠在麥秸垛上邊曬太陽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家長裡短。

突然,大牙問道眾人:再有幾天就臘月二十三了,你們去不去洪山口趕會上香?

洪山口--地處千泉縣和荊泉縣交界處,距道口村約六七公裡。山上有座娘娘廟,附近十裡八村的都習慣農閒的時候過去上香。

聽到大牙問,千把句答道:去唄,反正閒著也沒事。

和尚眯著眼悠悠地說道:去幹什麼,老娘娘又不給你金元寶。去一趟得走一個半小時,一來一回三個小時,半天功夫都搭路上了!

大牙說道:一個半小時??你不會走快點嘛!

沒風和尚答話,千把句說道:走快走慢都得一個半小時,慢慢走不累,路上不用歇。走得快了累得慌,半路上再歇會,其實和慢慢走用的時間一樣。

和尚和大牙聽了千把句的分析都點頭稱是,三人一致認為:去洪山口怎麼著都得一個半小時才能走到!

打盹的大黑聽他們三個聊的挺熱鬧,揉著眼睛說道:哎呀!曬著太陽睡一覺真舒服,你們聊什麼呢?

千把句說道:正說去洪山口趕會呢,和尚嫌遠不願意去。

大黑說道:去啊,怎麼不去。遠什麼,一會就走到了。

和尚反駁道:一會?你的一會去多久?從咱們村去洪山口怎麼著也得一個半小時。

大黑聽後十分不屑的對和尚說:你長的半截子腿嗎,誰從咱村去洪山口還得用一個半小時。

和尚說道:我們仨剛說完,從咱們村去洪山口怎麼著也得一個半小時。大牙和千把句也附和稱是。

大黑鄙夷的瞥了三人一眼說道:你們的腿都有毛病,我去洪山口絕對不用一個半小時。

千把句問到大黑:你說說你去洪山口得用多長時間?

大黑一臉自豪的說:撐死了九十分鐘。

大牙、千把句、和尚三人聽後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千把句說:九十分鐘不還是一個半小時嘛!

大黑說道:放你那屁,九十分鐘連一個小時都不到怎麼會是一個半小時。那要是九十分鐘是一個半小時,一百五十分鐘是幾個小時?

三人聽了大黑的話笑的更厲害了!

千把句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對大黑說:按你的算法,去洪山口確實不用一個半小時!

相關焦點

  • 一百九十元的代價
    一個多星期前,我兒子到我們鎮上的汽車維修車店,去給越野車保養,說是保養,一般就是加機油什麼的。維修老闆加完機油,又勸說我兒子,順便清洗一下發動機,還說清理發動機的師傅是從襄陽請來的,清洗的乾淨還不貴,只需一百九十元錢。隨後,我兒子聽了他的勸說,同意了清洗髮動機。
  • 故事:熄燈的那半分鐘裡,他死於一股苦杏仁味
    此時已過去大概半分鐘左右,燈光在工作人員的喊聲中重新亮起來。幾乎所有人下意識的動作都是先閉上眼,待視線從黑暗中恢復後,眾人譁然地看向倒在臺上的蔣文泰。同一時間,坐在後面的賓客也爆發出刺耳的喊叫聲。「死……死人啦!」米蘇和楊克離得最近,出事的那桌就在他們旁邊。
  • 擁有多少錢才會感覺到足夠?一個關於墨西哥漁夫的故事
    好於昨天,一步一個腳印,告訴你一個我最喜歡的故事,關於一個美國商人和一個墨西哥漁民。 一個嚴重超負荷工作的美國商人去看醫生,醫生告訴他,他工作太過勞累,他需要休息來恢復最佳狀態,上人照做了,下周便去了墨西哥海邊的小村莊度假,然而在度假的第1個早晨,他就接到了辦公室的緊急電話,因為壓力過大睡不著覺傷人,走到了碼頭想讓自己清醒一下。
  • 在別人的葬禮上,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坐地上失聲痛哭
    前天村裡一個老人去世了,她1935年出生,今年86歲了,算是高壽了。葬禮舉辦的非常隆重,有鼓樂,有秦腔劇團,村裡的人都去幫忙,場面很是熱鬧。在送葬的時候,樂人吹著嗩吶,一路悲涼的曲子從路上走過,突然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坐在地上失聲痛哭,眼淚譁譁地流下來,路人看了很是悲傷。大家都知道,她那六十多歲的兒子上個星期剛剛去世,她一定是想起她的兒子,傷心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 故事:入院16分鐘後心跳驟停,他曾說:「花這錢弄啥?」
    我問著眼前這位胸痛九十分鐘後被送進醫院的病人。他沒有回答我。「現在還痛不痛,哪裡痛?」或許疼痛之中的病人沒有聽見我的詢問,我再一次問道。沒想到,他卻回答我:「不用著急,沒什麼關係!」我知道病人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危重性,或許他自己還以為只是「上火」或者「受涼」呢。
  • 故事:看著九十歲的老人哭喊著被拉走,我忍不住淚水直流
    院長說:「老爺子有兩兒三女,前兩年老爺子自己照顧不了自己了,子女們便開始輪流照顧,每家一個月。輪到誰的班上,誰家就出人到老爺子家裡照顧。老爺子的小兒子工作忙,沒辦法照顧,所以,到小兒子班上的時候,就把老爺子送到養老院裡來。等滿了一個月,我們再把老爺子送回家裡去。」我嘆息道:「其實,住養老院也花不了幾個錢,五個子女分攤的話,更算不上多大的負擔,何苦這樣折騰呢?
  • 給你五分鐘機會,是沒用的超能力還是主宰時間的神?
    我忽然想起語文課本上的那句「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後半句讓人開心不起來,前半句又讓人擔憂不已。古人說這話,沒有什麼可信度。 我正考慮要不要再買塊手錶的時候,無意間看到小區對面路口,施工圍擋後面有家店鋪招牌特別的亮,巨大的手錶logo照亮了半個街道,我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什麼時候這裡開了一家手錶店?」
  • 一個夜晚足夠發生太多故事,尤其酒後
    夏晚安捏著某份結婚協議書,看到上面和她名字只差一個字,還有調查得來情敵的不雅照,毛遂自薦,「可惜不幸,你晚到一步,她嫁給了我的前未婚夫,何不考慮她的妹妹我,我保證破壞他倆的婚姻,讓你如願以償,婚後絕不偷吃野食,任勞任怨的相夫教子,比她更適合當個賢妻良母。」
  • 一個寫在便條上的愛情故事!看完後撕心裂肺,無法接受……
    他很早就和她同廠,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個月裡,只有幾天能輪在一個時間段上休息。剛結婚,廠裡沒房,住的是集體宿舍極小的房子,衛生間、廚房都是公用的。他早上8點半下班,她8點已經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張便條:饅頭在鍋裡,趁熱吃,抓緊時間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開鍋蓋,饅頭還熱著。
  • 凌晨11點半,我接了同事一個求救電話之後……
    我地圖上查了一下,大概是在白銀路附近有一個立交橋。但是這要去找過去的話,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算找到他,我一個人也很難應付。我準備打電話找一個同事一起過去,我給他以前辦公室的兩個同事打了電話,不幸的是,一個都沒有接通,應該是都已經進入夢鄉了。我擔心萬一真的發現什麼意外,良心上會過意不去。我又是他最後聯繫的一個人,到時候警察會不會來追究我的責任。
  • 《琅琊榜》之林殊歸來,原來愛一個人就能分分鐘感受到他的氣息?
    大家都說太皇太后搞錯了,我並不那麼認為,從太皇太后的稱呼來看,林殊之前一定是一個備受她疼愛的孩子。或許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受得到他的氣息。哪怕對方早已面目全非,足夠愛他就一定能感受得到他的存在,而太皇太后對林殊的愛已然達到了這種境界。
  • 師恩足夠回味一生
    我盯著他,足足看了半分鐘。那張臉,嚴肅而慈祥,一如從前。我正欲開口,他倒先說話了:「你是王會亮吧?」我已經顧不上回答他了,一把握住他的手:「樊老師,真是你啊!」他微微一笑,眼神深邃。我的記憶瞬間甦醒。他告訴我,他的女兒在我們縣一所職中教學,他已經退休了,在這裡給女兒看孩子。我清楚記得,那時候,他的女兒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而今,他女兒的孩子已經四五歲了。
  • 故事:九十年代,一個中學教師的相親故事
    那年我虛歲22,在一個農村中學教學。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農村,還時興早婚,父母就到處找人給我介紹對象。當然是有條件的,按父母的話說:最好是吃國庫的。理由:自己的兒子從小一直上學,從來沒幹過什麼活,最後好不容易考上師範吃了國庫,哪能再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幹農活,也不會幹呢!
  • 《半是蜜糖半是傷》江君:擁有這三種品質的女孩,值得人愛
    這真的只是因為江君善良,她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個人因為緊張發揮失常,還能讓她減少一個競爭對手。方法很簡單,她只需要順其自然,什麼都不用做。江君沒有這麼做,江君是很熱情地去幫助別人,她不在乎是否多一個競爭對手,她本身就很優秀,她的成功不需要走捷徑,只依靠自己的實力沒什麼問題。
  • 愛情不能三分鐘熱度
    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公主對王子說:「我就住在那座城堡裡面,只要你在我城堡外守100天,我就嫁給你」。王子等啊等,等到99天的時候,王子就走了。有人說:王子的99天已足夠表明自己的情感,如果公主愛他,那麼公主必然不會去計較最後的一天的相守。我們不是王子,我們也不是公主。我們無法知從公主的想法,也無法曉得王子的心理。也許對於王子來說:放棄,或許是最好的付出。也許對於公主來說:感動,或許並不一定能帶我幸福。時間的確可以證明一切,但時間卻也並不能說明一切。
  • 人妖拉素麗——九十年代旅居泰國紀實回憶
    九十年代因為工作關係,我住在曼谷,一晃,這段經歷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是有時候在夢裡還能看見夕陽餘暉下的昭帕耶河,看見寺廟金燦燦的尖頂,甚至還能說出早已經忘得乾乾淨淨的泰語。一直沒忘的,還是拉素麗。第一次見到拉素麗,著實嚇了我一跳!曼谷的白天熱得難忍,我的房間又在公寓長廊的一端。
  • 九十多歲老太,因為5000塊錢,被活活氣死!
    先說說這個故事的背景,我住在一個技術學院的老校區家屬區裡,房子大多都是修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屬於超級老舊的小區(讀者忽略我的貧窮),住的大多都是學校後勤職工,前面有一棟九十年代的複式樓,裡面住的級別就高多了,這是後話!我住二樓,正對面有一棟老舊小平房,我說的九十多歲的老太就住在這棟小平房裡,據說她兒子是這學校裡退休員工,找學校裡要了這小平房裡的兩間給老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