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2020-08-06 寶寶好萌

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這句話經常出現在朋友圈,以示珍惜當下,它也折射出一個事實,就是死亡是非常正常的,生命是脆弱的,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事情。耶魯大學一位醫學教授說:死亡只是生命自然歷程的一環。萬物生長,都會走到凋零的地步,如此平常的科學真理,但是大多數人不願意面對。

2020年影響最大的事情就是新冠肺炎,這期間流逝了很多珍貴的生命,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戰士、後勤人員,也有患病的人們,但是孩子們只是覺得:在家太無聊,出不了門。他們確實不懂死亡的傷悲,也很難理解生命的重量,有些小孩甚至會肆意虐待動物,問題可能就出在教育上,千百年的文化傳統,讓我們一直對「死」閉口不談。

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會直面死亡,而是父母逃避直面死亡。孩子們從未受過死亡教育,要求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重量未免太過於牽強,大部分的孩子所接受到的死亡教育,可能就是某次家裡有親戚或者家人走了,父母隱晦的說:他們變成了遠方的星星。這種行為跟小說《奧斯卡與玫瑰奶奶》裡的父母如出一轍,在得知兒子白血病的事實後,傷心難過,減少看他的次數,不想接受兒子就要離開他們的事實。

這部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奧斯卡與玫瑰奶奶》,就引發了人們對死亡的思考,揭示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寫的,適合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讀。其中的玫瑰奶奶,是整篇小說的核心線索,也是今天我們談論的主人公,家長們可以學習她關於死亡教育的方法,相信一定會受益匪淺,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看看玫瑰奶奶是怎麼進行死亡教育的。

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告訴孩子死亡的正常性,幫助孩子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整篇小說以14封信為時間軸,這14封信,都是男主人公奧斯卡寫給上帝的,這個動作,正是玫瑰奶奶引導他做的。在做完骨髓移植之後,奧斯卡就發現身邊的人都對他的神情很奇怪,包括醫生、護士和他的父母,所有人都愁眉苦臉的,奧斯卡感覺自己像是一個罪人,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了。

由於父母並不願意直面孩子的死亡,身邊也沒有人願意同他討論死亡這個詞彙,加之身邊的緊張氛圍,奧斯卡非常焦慮,玫瑰奶奶就過來跟他談論死亡,讓他以寫信的方式,向上帝許願,還要把每天都當作十年來過,奧斯卡在生命的最後12天裡,活了120歲。最後,他擺脫了焦慮,在玫瑰奶奶的幫助下,成長了很多。

而反觀我們中國的家長,一般碰到死亡的問題都會含糊的帶過去,就算孩子問到了,也會對它加之美化,告訴孩子:他去天上了;他會看著我們;去享福了等等,根本就沒有告訴孩子死亡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樣孩子面對死亡很麻木,也情有可原。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自己要直面死亡,然後坦率的告訴孩子:人都會死的,這很正常。不要裝作不知道這一回事,給孩子營造生命永恆的假象。

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注重精神層的成長,讓生命更有寬度。

奧斯卡每天寫給上帝的信中,都有一個精神層的願望,玫瑰奶奶也非常注重奧斯卡精神方面的豐盈,經常給他講富有哲學意味的話,與他進行心得交流。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玫瑰奶奶也是用自己的方式給予他啟迪,比如摔跤故事。

而不是像中國大部分的家長一樣,以物質獎勵孩子,哄孩子開心,這樣的奧斯卡,在每天豐富的精神生活之後,找到了內心真正的自己,再無遺憾。

生命在於寬度而不是長度,如果每天都有充盈的內心精神世界,生命就會精彩而有意義,就活出了生命的寬度,家長們需要有意培養孩子的精神生活,以身作則,在空閒時間讀讀書,看看新聞,而不是刷抖音、看劇,同孩子一起讀一本繪本,去有歷史意義的場合去薰陶,感受文化的樂趣,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寬度。

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珍惜時光,認真過好每一天,把它當作最重要的日子過。

《奧斯卡與玫瑰奶奶》這本書,以一種輕鬆愉快的遊戲方式,告訴我們生死的意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今天不可能回到昨天,就像書中的奧斯卡一樣,在僅剩12天的生命裡,努力去活,把一天當作十年來過,在這12天裡,他經歷了人的一生,在他的世界裡,幼年、青年、壯年、老年他都一一嘗試過,這是一堂很棒的課,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在短短12天裡,改變了自我任性的性格,變得更加勇敢。

最後的日子裡,奧斯卡不僅與父母和解、與醫生和解,與小夥伴和解,他還與自己和解,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也無憾於短暫的生命,他所有的精神層面的願望,都在這12天內得以實現,可能這就是寫信的魅力、以年來度過每一個小時的魅力、死亡教育的魅力。

作為家長,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陪伴,用心教育,譜寫屬於自己和孩子的美麗故事,同時,也要引導自己的孩子,不要浪費光陰,重視時間,也可以跟孩子玩一天當作十年過的遊戲,讓他體會其中的意義,體會時間的迅速流逝。相信這種遊戲過後,孩子會更加珍惜當下的時光,更珍惜身邊人。

與《小王子》相媲美的小說,跨越悲傷,溫婉的教孩子直面「死亡」

古往今來,大家都在談教育,相信各位家長都早已知曉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死亡」教育這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諱莫如深,不想對孩子提及。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不是只告訴他好的一面,也要讓他直面死亡,Fruehling說:死亡教育從不同層面,如心理學、精神、經濟、法律等等,增進人們對死亡的意識。死亡教育也是預防教學,以減少各式各樣因死亡而引發的問題,並進一步增進人們對生命的欣賞。這就是死亡教育的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五分鐘速讀《小王子》
    小王子說當一個人覺得非常悲傷的時,他總是喜歡看日落。有一天他看了44次日落,這樣你就知道他那一天有多悲傷了。小王子沒有可以說心事的人,因此他在傷心難過時日落,這是一種孤獨。這個時候,他發現有個圓環在星光下移動, 它對小王子說不要以為我瘦小好欺負, 凡是被我碰上的人, 都會以死亡告終。因為你天真單純, 而且還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當小王子說,在沙漠覺得有點孤獨的時候。蛇說,到了有人的地方,也一樣孤獨。人的孤獨是本性,蛇猜透的人的本性,就像聖經裡的蛇能夠誘惑夏娃吃下蘋果一樣,把人的性格都拿捏透了。
  • 《小王子》:小王子與玫瑰花愛情的三大衝突及現實思考
    當他重返星球時,他心愛的玫瑰卻面臨死亡。他最終明白了,玫瑰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他的精心照料,沒有了他,玫瑰便一無是處。而小狐狸是願意生死跟隨他的伴侶。小王子在出走星球之後,終於領悟到自己、玫瑰還有小狐狸三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感情。《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 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短篇小說。
  • 《小王子》戀愛課:世界瞬息萬變,怎樣才能成為愛侶心中的唯一?
    它藉由一群來歷不明的孩子對文明的願景,描畫了一種比現代社會更理想、更完善的「新世界」的可能。孩子們的破壞性和特立獨行使公眾感到恐懼,更使執政當局惶恐不安。當局出於自危心理「馴服」這群孩子的過程,暴露出官僚體制滯重陳腐的運作。強權、暴力,以及草木皆兵的維穩邏輯,無不是眼下光鮮完美的現代政體的醜陋註腳。
  • 《小王子》:比殘酷現實主義內核更憂傷的,是它被歸類為兒童文學
    《小王子》中的飛行員,曾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可不喜歡人們輕率地讀我的書。我在講述這些往事時心情是很難過的。我的朋友帶著他的小羊已經離去六年了。我之所以在這裡盡力把他描寫出來,就是為了不要忘記他。忘記一個朋友,這太叫人悲傷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過一個朋友。
  • 《小王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在我看來,也是一本憂傷而快樂,浪漫又深沉的童話故事。在漫長的孤獨歲月裡,憂傷的小王子的唯一興趣,就是每天看日落。有一天他看了43次日落,小王子說人在難過的時候會愛上日落,那看了43次日落那天的小王子有多難過?他沒有回答。日子一天又一天,年輪碾過一遍又一遍,小王子重複著枯燥乏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小王子的星球來了一枝嬌豔的玫瑰花。
  • 書▏ 《小王子》
    02書摘~·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有一天,」你說,「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過了片刻你又說:「你知道嗎,人在難過的時候就會愛上日落。」·狐狸說,「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隻狐狸沒有什麼不同。
  • 小說:她抓著孩子的死亡證明,還要為他代孕嗎
    下午,溫婉午睡之後,挺著肚子,在花園散步。一直懊悔前期沒有注意身體,後期哪怕孕吐十分嚴重,溫婉也逼迫自己多少吃點。看著已經顯山露水的腹部,溫婉溫柔地撫摸著,感受孩子的胎動。可想到另一個素未謀面的孩子,和腹中孩子的未來命運,溫婉的眼中又染上了傷痛。
  • 韓國人把小王子搬到了韓國,並建了一個法蘭西村,究竟是什麼樣?
    > 說起韓國境內這個浪漫的小法蘭西,卻是和法國文學史上一部著名的童話小說《小王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絮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短篇童話小說。作者聖埃克絮佩裡以孩子式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而又隨風流浪的命運。小說中表現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深深打動了全世界無數兒童和成人的心。被童話感動了的韓國人於是就在京畿道清平湖畔建造了一個充滿濃鬱法國鄉村風情的小法蘭西。
  • 《小王子》寫給大人最好的童話故事
    有人說《小王子》像一部童話故事;也有人說《小王子》猶如透亮的鏡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們,只有愛,才是最高的哲學,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世界上的玫瑰花千千萬萬朵,卻只有一朵是小王子為之付出辛苦和汗水的。
  • 洗滌心靈的名著《小王子》|教你學會愛,一本適合成人看的童話書
    《小王子》於我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初讀似平淡,再讀淚滿面。作者以孩童的視角,來批判成人的盲目,教條,並提出哲學性的思考,以及對真善美的謳歌。這也是一部關於尋愛,如何愛的作品。別忘記了,成人朋友們,我們都是從孩子時走過來的。我們應該明白一顆糖,一個木偶玩具,一隻小狗對孩子的意義。他們的快樂如此簡單,而我們成人逐漸摒棄了簡單的快樂!我們一天又一天的機械勞作著,還記得你上次笑是什麼時候嗎?還記得你有多久沒有心滿意足了?你有多久沒有看星星了?02關於愛,如何愛,及責任!
  • 《阿甘正傳》:直面現實,方可一往無前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1995年,該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 《小王子》:面對家庭教育缺失的現象家長該怎麼做?唯有愛與陪伴
    飛行員不耐煩地對小王子說:」別煩我了,別煩我了,我正忙正經事呢。「 「你像極了大人」小王子失望的說。 飛行員不經意間的斥責讓小王子傷心難過。生活中,我們總是忙於自己的事情,當被孩子一遍遍問我們問題時,我們從一開始的不耐煩到最後大聲斥責,於是孩子走開了。我們覺得終於能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了,但這恰恰成為我們不想用心感受的藉口。
  • 小說:陸景陽沒有碰過溫婉,她至今不說孩子的爸爸究竟是誰
    今天是孩子兩歲生日,你就讓我見一見她吧,我求你了!」溫婉跪在雨中,那張漂亮的臉此刻卻面色煞白,滿是痛苦的悽厲哀求。兩年前,溫婉難產差點死在手術臺上才生下女兒,可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了。作為孩子的親生母親,溫婉甚至連面都沒跟她見過。似乎被這聲音吵煩了,一直在廳內充耳不聞的男人,終於出現在溫婉的面前。
  • 關於死亡的小說,教你如何更好地活著
    人生該如何抉擇,才不會孤獨地走向死亡?我們很可能花一輩子思索也無法透徹其中,但若真實地站在死亡面前,答案或許就會清晰可見。9本關於死亡的小說,有生命掙扎,有溫暖人情,更有震撼的人生體悟!這些小說將給你從未有過的生命力量,教你更好地活著1.
  • 人性的枷鎖:被命運拋棄的孩子如何改命,跨越荊棘,成為強者?
    文|喵大小姐我喜歡看小說,喜歡看一個人是如何慢慢成長起來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吸引我的本質在於情感的共鳴。 《人性的枷鎖》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之一,天生跛腳,父母雙亡,被寄養在伯父母家長大,伯父母沒有孩子,也不知道如何關愛一個淘氣的男孩,所以,菲利普的童年生活缺乏愛。
  • 《小王子》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於1900年6月29日出生於法國裡昂的一個沒落的上流社會家庭,在城堡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這也大概解釋了為什麼《小王子》男主人公叫「小王子」了,其實是在隱喻作者自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規模展開,這場震動全世界人民的戰爭整整持續了4年,4年時間裡,大約有六千五百多萬人參與戰爭,致死亡人數多達一千多萬。而這次戰爭,以英法兩國為首的協約國戰勝。我們先看看此時國內發生了哪些事件。
  • 《小王子》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把精力花費在娃娃身上,一旦有人把娃娃拿走,他們就會哇哇大哭!以孩子的眼光透漏出成人的虛偽,表現出了人類的寂寞和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童真的嚮往!造成這本書於作者其他幾部作品風格迥異的原因:與當時所處的二戰背景和作者的婚姻有很大的關係!
  • 《小王子》:被童話的外衣喚醒的關於親密關係的思考
    文|木木茶「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孩子。」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他的小說《小王子》的開篇序言中說。這部風靡全球70多年,被譯成100多種語言,入圍&34;的小說,是一部希望獻給大人的童話。本文將從親密關係背後的需求入手,解讀《小王子》帶來的關於親密關係的思考及對現實的反思。
  • 書單|【法】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
    我知道他住在一個很小的B612星球上,小到每挪下椅子就可以看到一次日落,小王子很喜歡看日落,一天最多看了44次日落。在這個星球上,植物很少,猴麵包樹是一種有害植物,因為它會長的很大把整個星球包圍住,所以小王子不得不從小剷除它。有一天,星球上落下了一顆玫瑰的種子,她從小長的與猴麵包樹這種植物不太相同,於是小王子便留下了她,她漸漸長大,開出了美麗的花。
  • 《小王子》:寫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遇到權力迷戀的國王,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真奇怪」;遇到愛慕虛榮的人,小王子說「這些大人,肯定是十分古怪」;遇到忘記酗酒的羞愧而酗酒的酒鬼,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確實真叫怪」;遇到迷戀財富的企業家,小王子說「這些大人們真是奇怪極了」;遇見復刻別人回憶的地理學家,小王子說難以理喻……小王子對於所遇之人的不理解,卻是我們內心中最庸俗、愚妄、盲目、空虛、孤獨的部分,為了追逐權力、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