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小說,喜歡看一個人是如何慢慢成長起來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吸引我的本質在於情感的共鳴。
《人性的枷鎖》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之一,因為它太過於真實,真實到就是發生在我們人群之間的故事。它衝刺著各種成長的醜陋面容:有原生家庭的不幸、身體的殘疾、有對愛情笨拙的追逐、有對事業的迷茫、有對金錢的計較、有低到塵埃裡的求生欲……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易的,但不逆風就不會成長。
《人性的枷鎖》主人公菲利普是一個被命運拋棄的孩子,天生跛腳,父母雙亡,被寄養在伯父母家長大,伯父母沒有孩子,也不知道如何關愛一個淘氣的男孩,所以,菲利普的童年生活缺乏愛。
童年生活裡缺少什麼,長大後就會渴望得到什麼,菲利普的成長之路就是這樣的過程。
那我們回到他的童年,他是如何一步步跨越荊棘的。
要麼你推著生活往前走,要麼生活推著你往前走,但決定權其實在你自己手裡。
眼看著他要上學了,伯父便找了朋友將他送去了學校,但是,在學校的生活並不愉快,哪怕從小再孤僻的孩子也會渴望有同伴,但是有些人會因為身邊充滿了惡意的言語和行為不敢繼續渴望這種友誼,菲利普就是其中的一員。
小孩的世界也是劃分幫派的,他們對跛腳新生菲利普充滿了好奇,模仿他行走的樣子,讓菲利普感到大為羞恥,但也無可奈何,他打不過別人,也沒有同伴願意和他玩耍。
這種感覺伴隨著菲利普通過閱讀,通過獲取知識漸漸得到了救贖,因為他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得到老師的關愛稍微多一點,同樣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菲利普漸漸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稻盛和夫先生在《幹法》裡分享:「苦難和挫折是神賜予我的最好禮物。」
菲利普漸漸長大後,逐漸對未來產生迷茫,但因為自己有了知識武裝大腦,對於外界環境的渴望日盛,因此,他決心放棄讀劍橋的機會,去往海德堡學習。
在海德堡,另一個陌生的環境,眾人漸漸不再對菲利普的外貌有過多評價,但他自己時常害怕被人嘲笑,行事依然小心翼翼,海德堡學成歸來,他選擇了一份職業——會計師。
而後,新鮮感被工作的瑣碎和同事的競爭淹沒,菲利普開始迷茫,無意間別人對他的繪畫技術的讚美讓菲利普心聲搖曳,加上好友的勸說,他放棄了工作,決心去巴黎學畫畫。
然而,當身邊的同學畫了那麼久依然沒有收穫,還因生活的貧困自殺時,菲利普猛然醒悟,他對自己是否能成為一流的畫家產生懷疑,在得到老師的準確答覆後,菲利普再次選擇了放棄。
因為身體原因,他能從事的職業是有限的。回到家中,菲利普聽從了伯父的建議,去學醫,然而,命運卻再次給她送來了波瀾,愛情的不期而遇帶來的不只是心癢難耐,更多的是痛苦,對米爾的一見鍾情將他徹底帶入了深淵,他淪為身無分文的窮小子,不得不中斷學業,去找工作也沒有人要。
期間,他窮的一天只吃一頓飯,餓的頭暈眼花;交不起房租,只好睡在公園的長凳上;漫無目標的閒逛,開始期待伯伯的死亡……
他走投無路了。
還好,身邊有朋友阿特爾尼,他給予了菲利普很大的幫助,推薦他去工作,借他錢還清債務,讓他住在自己家裡。
如果說,在此之前,菲利普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那麼在此之後,他終於清醒了。
菲利普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漸漸地,他得到了答案,生活本沒有意義。
人生所有的經歷都將如同圖案一般畫在一幅地毯上,紋路如何將由自己創造,痛苦也好,快樂也罷。
菲利普終於確定了以後的職業方向,學醫。
伯伯死亡,菲利普得以繼承家業繼續完成學業,而後,開始醫生的實習工作。
他漸漸接觸到死亡的底色,知道了貧窮是如何一步步奪走家庭的希望,雖然他過去曾經經歷過,但他還沒有到最絕望的時刻,但是在行醫期間,他卻見識了真正的生與死的差別。對待病人可以彬彬有禮,不會因為他們居住條件不好而嫌棄,和他們親切交談。
此時的菲利普是真正的涅槃而生。
見識過生活裡最狼狽的一地雞毛,也體會過那種陷入絕望的無助,菲利普明白了,人生,需要情感的洗禮,才能有所頓悟。
時間,帶給了他內心的沉澱,再一次讓愛情與他相遇。
而立之年才從學校畢業,並且拿到了醫生的工作,還遇上了愛人,這一切,來的似乎很突然,但是,他終於得到了治癒。
菲利普終於從一個弱小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強者。
哪怕,只是成長成一個普通人。
於是,他向薩利求婚。
-完-
參考材料:《人性的枷鎖》|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Bree,喜歡分享讀書和觀影感悟,歡迎關注我,與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