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鍾情於科幻題材?
是對未知進行探索的渴望,是對陌生尋求認知的宿命,是試圖拓展思維邊界的決心。
但正如不少人所相信的,我們的做作所為更多時候是對自己內心的映射。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之所以沉迷科幻題材無法自拔,或許正是由於那如夢似幻的情境中所顯露出的現實的部分。
《典當行•狂瀾》是何常在《時空典當行》系列的續作,作為一部科幻小說,何常在用自己簡明凝鍊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節,勾勒出了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
那裡人類文明高度發達,渴望探索未知,渴望去其他星球擁有更好的生活。但當黑仙傳人的陰謀來襲,拯救地球的重任就落在了幾個年輕人身上。
通篇讀完整部小說,幻想著這個未來世界的同時,隱約能看到的是透過科幻情節映照出的人性枷鎖。而這也許是科幻題材最吸引人的部分。
二戰期間,奧本海默作為「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之一,親眼見證了蘑菇雲的升起,他瞬間想到的不是榮譽加身,而是一句詩:「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毀滅者。」
科技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除了幫助我們應對世界,它也有可能毀滅我們的一切。
在這部小說中,黑星仙人何子天在地球隱忍數千年,終於等到了機會,利用地球人的科技汲取地球的能量,讓人類消失殆盡。
科技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就會這樣成為劊子手的匕首。能決定科技刀刃方向的,只能是我們人類自己。
《星際穿越》中,安妮海瑟薇有這樣一句臺詞:「愛不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東西,它一直存在,而且很強大。」
在這部小說中,連結幾個主角拯救人類的也正是彼此之間的羈絆。
無論是溫子光與何想之間的愛情,還是花流年與花錦年之間的親情,亦或是彼此之間的友情,正是愛讓他們團結在一起,擁有對抗何子天的勇氣。
所有的科幻題材作品中,愛都是永恆的主題,或者說,愛就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是人類得以繁衍至今的關鍵所在。
《驚情四百年》中,吸血鬼德古拉與心愛的女人演繹了一段跨越百年的愛戀。任時空轉換,唯愛永存。
一部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一次妙到顛毫的人性之旅。在網文流行的今天,《典當行•狂瀾》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為其中不僅有閱讀的快感,更有在那如夢似幻的世界中,值得反覆品味的人性。
如果命運註定將人類推向滅亡的邊緣,那麼,能夠擺渡眾生的也許只有彼此間的羈絆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