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少年兄弟誤闖禁地射傷神靈,多年後卻因此成為朝中重臣

2020-10-20 賽半仙

很多年前,普陀山腳下有一個安樂村,村民自給自足,生活得非常幸福。

安樂村之所以安樂是因為村子受山上神靈庇佑,這也是安樂村從不遭災的原因。


村裡有一個叫張有賢男子,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十五歲名叫張忠,小兒子十歲名叫張孝。

兩個兒子繼承了父親精湛的射術,兩人常遊走於山間,一起在山中打獵。

張有賢從不阻止兩個兒子,在他看來這是對兩個孩子最好的歷練,只是叮囑孩子千萬不要進入禁區。

幾十年來普陀山深處禁止安樂村的村民進入,傳言保佑村子的神靈就居住在裡面,為了不打擾神靈,所以不讓村民進入,山中的神靈也不會離開禁區。

至於山中是否真有神靈存在,如今的安樂村人也並不清楚,就連現在村中的老人也沒人見過山中的神靈,但一直遵守禁區之約。


有一次,兄弟二人不知不覺闖入了深山之中,闖入禁區,自從進入禁區內,兄弟二人身邊總有悉悉索索的聲音,突然一條數十丈長頭上長角的大蛇出現在前方,正抬起頭看著兩人。

「人類?為何不遵守約定,闖入這深山之中?」

兄弟倆嚇壞了,張忠示意張孝找機會逃跑,自己想辦法拖住大蛇。

張忠壯著膽子與大蛇交談,希望大蛇可以放他一條生路,張孝則已經趁機躲到一棵大樹後,注視著大蛇的一舉一動,他手中的弓箭早已瞄準了大蛇。

張孝見大蛇張開血盆大口慢慢低下頭,害怕大蛇對張忠不利,飛箭離弦射中了大蛇的眼睛,張忠趁機拉著張孝跑回了家中。


張有賢看到兩個兒子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中,便詢問為何如此驚慌,張忠將所遇之事說給張有賢聽,張有賢大驚,由於事關重大,他當下決定讓張孝去縣裡投奔舅舅王達。

臨行前張有賢交代,讓張孝再也不要舞刀弄棒,去舅舅家裡跟著舅舅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

張孝從未看到父親如此慌張,深知事關重大,含淚拜別了父親和兄長。

張孝來到縣裡的舅舅家牢記父親的話,每日用功讀書。

王達是秀才出身,發現張孝喜歡讀書而不像他父親一樣整日舞刀弄棒很是喜歡,便請了個先生來家中輔導張孝讀書。


幾日後,安樂村傳來消息,張忠被大蛇抓走了。

就在張孝離開村沒多久,大蛇便來到村口,讓村子交出射傷他眼睛的兇手。

如果村裡不交出兇手保證安樂村以後災禍不斷。

全村人都盯著張有賢,張有賢汗如雨下,一邊是自己的兒子,一邊是全村人的福祉,他不知道如何抉擇。

「我跟你走吧!射傷你的是我弟弟,由我代替他,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張忠不想讓父親為難,挺身而出甘心為弟弟犧牲。

大蛇看著張忠道:「小娃娃果然勇敢,我要是傷害你,難免被其他仙友恥笑,但我也不能就這樣把你放了,你就隨我進山服侍我作為贖罪,倘若你弟弟將來能入朝為官,我就放你回來。」

張忠點點頭,轉身跪在張有賢面前,哭著說:「孩兒以後不能為父親盡孝了,望父親保重。」

張有賢拍了拍張忠的頭什麼也沒有說,當一個父親已經無力再保護自己的子女時,那種無助感常人難以理會,張有賢縱有千言萬語,此時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張忠跟著大蛇進山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縣裡張孝的耳中,張孝誓要回家將兄長換回來,王達苦勸張孝,讓他好好讀書,只要將來做了官就可以把兄長救出來。

張孝便開始用功讀書只希望能早日考取功名,把兄長救出來。

可惜張孝著實沒有讀書的天分,王達請了很多名師來教他,都說張孝悟性太差,能中個秀才就算不錯,要想中舉人、進士那是難上加難。

果然如先生所料,張孝近二十歲才考中秀才,王達勸張孝就在縣裡謀個差事,張忠已經離開了近十載,是生是死還不知道,讓他要早替自己打算。

張孝跪在地上向王達磕頭道:「求舅舅找人教我,我一定要考中進士把兄長救出來。」

王達搖搖頭嘆息道:「竟然你如此執著,我就成全你吧。」


張孝雖然天資不佳卻非常用心,多年後張孝終於考中了進士,此時張孝已過而立之年,他第一時間趕回家鄉爬上普陀山,尋找大蛇和多年未見的兄長——張忠。

幾日後,一個滿臉鬍鬚的老漢從山中歸來,雖然二十多年未見,張有賢和張孝還是一眼就看出此人正是失散多年的張忠,父子三人再次重聚已經時隔二十年。

張孝決定將張忠和張有賢一起接到京城居住,以後再也不分開。

張孝對張忠始終存在愧疚,張忠已到不惑之年,還尚未娶妻完全是因為自己,便主動替張忠張羅起來。

張忠總是笑笑,讓張孝不要介懷,張孝這些年在山上養成一個習慣,每日都會早起練功,還多次受到大蛇的點撥。



張孝曾在校場看到過朝廷演武,他發現自己兄長的武功似乎比他看過的將軍都要厲害。

正值朝廷用人之際,張孝便大膽舉薦自己的兄長,經過比武張孝成為了武狀元,朝中沒有一人是他的對手。

張孝從此在軍中任職,將軍知道他勇武過人,但是卻不懂兵法,便給了他很多兵書讓他學習,讓張孝意外的是,書中大部分內容大蛇都曾教過他,張孝學起來很快。

雖然已經年近不惑之年,張孝卻在軍中屢立戰功,成為了軍中的傳奇。

張忠為官恪盡職守,也是頻頻高升,兄弟二人雖然都是中年才出仕,但很快都成了朝中的肱骨之臣。

之後,張有賢授意兄弟二人一同回縣裡將舅舅王達接到京城來,他是張家的大恩人。

張孝回到縣裡還專程回到普陀山去見自己的「師父」,張孝也成為百年來第一個被神靈允許隨意進出深山的安樂村人。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賽半仙精品故事

相關焦點

  • 小說:妻子生氣出走卻誤闖禁地,丈夫趕來只見一地鮮紅,他瘋了
    這聲音溫柔細膩,慕靈竹忽而站穩腳步,謙恭的說:「小女子慕靈竹,誤闖竹林,尋不得歸途,望公子指條明路,讓我回去。」「誤闖?你不是淮南之人?」「公子怎猜出的?」慕靈竹微微驚住,繼而說道:「小女子曾是薄玉國人,不日前才到淮南。」「若是淮南之人,又怎會不知,此乃禁地。」那人聲音驟然低下來,悽楚的冷笑一聲,說:「趕緊走吧,我不知歸途。」
  • 聊齋故事:員外從蜈蚣嘴裡救下青蛇,不但逃過一劫還成為朝中重臣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叫陳謙的人以擅長五言詩聞名,在朝中任鴻臚寺卿。有一日他的少年玩伴李萬來京中找他,陳謙大喜熱情地在府中招待李萬。李萬和陳謙是同鄉,兩人一起長大一起讀書,陳謙為人圓滑一心入朝為官。雖身在朝中但一直沒有受到重用。李萬的性格執拗看不慣官場爾虞我詐的風氣,選擇回家接手祖輩留下的生意。
  • 聊齋故事:狐仙為了百姓福祉大義滅親,書生得狐仙相助成朝中重臣
    白素成為了縣令夫人,過了一陣子白素覺得縣令夫人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瞿由的俸祿有限,生活根本比不上縣裡的員外夫人,白素便開始給瞿由吹枕邊風,瞿由愛妻心切為了讓妻子能生活的好一點,他開始嘗試接受縣裡富戶們的「好意」。果然,白素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胃口也越來越大,瞿由的手也就越伸越遠,口越開越大。
  • 聊齋——原來神靈也喜歡被人拍馬屁
    大家好,我是地瓜,今天咱們接著講故事。聊齋之夏雪(略有改動)話說在康熙的四十六年,時值酷暑,七八月份的時間。在蘇州下了一場鵝毛大雪。城中的老百姓都非常的害怕和驚慌,就全部到寺廟裡去祈禱。在那寺廟裡供奉著一座神靈,老百姓全部跪在地上,大聲呼喊。「老爺快快顯靈,趕緊驅散這鵝毛大雪吧。」
  • 聊齋故事:獵戶徒弟射傷小狐狸,一年後獵戶病危外村女子捨命相救
    阿友也因此成了弗裡村的英雄,很多女子都希望可以嫁給阿友,可阿友一個也沒看上。有一次,阿友趁小夢煎藥的時候跑到廚房,看到小夢正割破自己的手腕將自己的血滴入藥中。阿友不但找到血腥氣的來源還找到小夢之所以虛弱的原因,當小夢將藥端上來時,阿友堅決不喝,他逼著小夢告訴他為什麼要為自己做出如此大的犧牲。小夢見隱瞞不住便說了實話。
  • 聊齋故事《齊天大聖》:起死回生看大聖,一生俯首拜悟空
    哼,如果你真有神靈,就讓我大哥再活過來,那時我心甘情願做你信徒,不敢有半分不敬。否則,別怪我拿你處治『三清』的法子對付你,也讓我大哥九泉之下能夠瞑目。」說完憤憤而去。一天夜裡,許盛夢到一個人朝他招手,他昏昏沉沉跟了去,晃悠悠竟然來到了大聖廟。
  • 聊齋故事:痴情女子不知自己已死多年,書生查清原因狀告朝中大員
    半個月後,李潛到達京城,先去拜會了在朝中任戶科給事中的舅舅王陸。順便讓舅舅幫忙打聽朝中可有一個叫陳達的人,年紀應該跟自己差不多。幾日後,舅舅告訴他朝中並無叫陳達之人。這讓李潛更加好奇陳達是何許人,為何要拋棄漂亮的妻子馨兒,因此事李潛無心讀書便跑到街上亂轉。看到街上有一座叫狀元樓的酒樓,便決定進去喝兩杯,狀元樓內都是進京趕考的書生。
  • 聊齋故事:狐妖以美色致使兄弟反目,多年後引火上身
    很多年前,撫松縣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張啟洋,弟弟叫張啟發。兄弟二人共同經營著父親留下來的布莊。兄弟二人感情很好,相約一定要將布莊做大,而且永不分家。 兩年後,布莊生意日漸穩定,兄弟倆終於不需要再夜以繼日地工作,張啟發就建議哥哥去找一個媳婦
  • 聊齋故事:富商抓走狐狸仔做狐皮披肩,多年後遭到母狐的報復
    明朝洪武末年,昔陽縣有一個叫沈良的富商,他經營米店多年常大鬥進小鬥出,用次米充好米,昔陽縣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沈良依靠耍小聰明發了家,成為縣裡首屈一指的大戶,他有一個愛好喜歡打獵,常帶著十幾條獵狗上山,只要是被他看到的動物很少能逃脫,無論獵物是否成年皆趕盡殺絕。
  • 明月說《聊齋》之《王者》:一個神靈懲治貪官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來講一個神靈懲治貪官的故事。劉武官得命後不敢怠慢,他挑選了二十名精壯的軍卒,推著銀子趕往京城。這一日行在途中,突遇天降大雨,結果誤了行程,錯過了官驛。眾人正在發愁,遠遠望見前面有座古廟,於是劉武官便決定去古廟投宿一晚,明天再走。這古廟空空蕩蕩,並無僧人。於是眾人便把裝銀子的車輛停在大殿之上,軍卒則在殿外攏起火堆,露天宿營。一夜無事,天明眾人起來準備趕路,結果發現裝銀子的車還在,可銀子卻不翼而飛。
  • 聊齋故事:村裡的英雄遭同村暗算淪為小賊,十多年後真相被揭開
    他使勁追趕,終於找到機會,一箭射中了白狐的後腿。許四郎和李媚娘是在山上相識,李媚娘踩中了一個專捕熊瞎子的捕獸夾,求救聲驚動了正在附近打獵的許四郎,許四郎看到李媚娘傷得很重,已經快要傷到骨頭,便徒手將捕獸夾掰開。李媚娘的腳是拿出來了,可許四郎的手卻被夾住,好不容易掙脫出來,卻失去了兩根手指。許四郎將手拿出來後說的第一句話,很讓李媚娘感動。「姑娘你的腳沒事吧?你不是本村人,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 玄幻小說中的十二大英雄人物榜。
    成神後傳承海神與修羅神雙神位,鬥羅神界委員會五大神王之一。眾神之戰後與諸神王一同建立大神圈,為掌管大神圈的十二主神之一的王者。這裡,有夸父逐日,有后羿射金烏,更有為了逍遙長生,歷三災九劫,縱死無悔的無數修仙者。 紀寧也成為了一名修仙者,開始了他的修仙之路。
  • 故事:誤闖荒郊,我不小心掉進枯井,卻意外揭開城裡8人失蹤謎團
    自鄒晉入了陰陽家後,兩人多年未見,倒也沒生什麼間隙,待到鄒晉學成歸來,紀疏禮便又天天來蹭飯了。畢竟鄒晉是個精緻的人,愛吃精緻的菜,他的廚藝就像他的陰陽五行術一般高超。這時候借著月光,才發現面前不過是個十五六歲的清秀少年,剛剛只是距離太近顯得可怖而已。深信相由心生的紀疏禮終於鬆了一口氣,平靜下來後回答道:「我也是來找他的。」「你終於來了。」那東西走了過來,拽起了紀疏禮的袖子,將他從地上拉起,「方止被抓走了,你要找他的話,就跟我來吧。」少年二話不說,拉著紀疏禮就往北邊的黑霧中走去。
  • 《聊齋志異》丨《竹青》
    兵士粗魯兇悍,不懂當地的規矩,看見烏鴉舉起彈弓就射。魚客沒防備,被射中胸口,受了重傷。匆忙趕來的竹青拼命銜著他回了巢。憤怒的烏鴉,齊齊出動,一起煽動翅膀。江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兵船被打翻沉沒了。三年後,魚客再次進京趕考,路過吳王廟。先到廟中拜了吳王,又在廟外設了祭品,讓烏鴉來吃。成群的烏鴉呼啦啦飛下來,熱熱鬧鬧搶食。魚客仿佛又回到了當初自己做烏鴉時候的光景。他虔誠地對著烏鴉群說:「竹青在嗎?
  • 故事:新聊齋:陽虎報恩
    新聊齋:陽虎報恩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濟南當地有個叫王奔的大戶,他的哥哥是朝中禮部侍郎,因此他在當地也是橫行慣了。有一天他到外面郊遊,意外看上了一片肥美的田地,王奔一下子就看上了這片田地,於是他打聽到土地是楊家的,立即讓人去楊家商量著要買地。
  • 聊齋故事:陰差嫁給窮秀才助其考中進士,卻也因此惹來大禍
    在曲正陽離開後不久許丹便莫名其妙死在家中,死之前寫下三個歪歪扭扭的字——中進士。不久後,曲正陽考中舉人的消息傳回來。村民們聽說之後,紛紛找到村長希望能出錢將許丹下葬。村長同意眾人所請一起出資將許丹葬在曲家村的後山之上。沒過多久曲正陽回到曲家村,看到許丹已死非常心痛。如果沒有許丹他根本堅持不下來,更不會有中舉的可能。在整理遺物時,曲正陽看到許丹留下的字條——中進士。
  • 鳳九誤闖魔域,奠定後面的故事,你同意嗎?
    但萬年後,青丘帝姬鳳九,誤闖魔域,被東華救下,魔族不讓,迫使帝君許了魔族一個承諾,才有了後面的姬蘅之糾。所以,這些皆因鳳九而起。你同意嗎?
  • 明月說《聊齋》之《齊天大聖》:敬畏天地神靈者,神必佑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齊天大聖的故事。從聖廟回來後,哥哥責備許盛怠慢神靈。許盛則不屑地說:「孫悟空不過文人筆下的一個猴子,怎麼就這樣虔誠地信奉他?如果他真有神靈,刀劈雷打,我自己承擔了!」大家聽他出言不遜,居然直呼大聖姓名,一個個都嚇的臉上變色,一個勁地擺手,恐怕被大聖聽到。許盛見此情景,越發大聲嚷起來,嚇得人們趕緊捂著耳朵跑開了。
  • 《遮天》裡有八大生命禁地,你是否一直以為只有七個?
    1.荒古禁地位於東荒南域,最特殊最強大的一個禁地,原主遮天世界荒古九大聖體之一晚年所居,後被荒古禁地是主角葉凡在北鬥星的起始地,九尊聖山,分成九份的九妙不死藥,九口神泉……第一代荒為九世大成聖體之一,後出問題被第二代荒(狠人大帝)救下。2.不死山東荒七大生命禁區之一,位於東荒中域,為皇級聖靈石皇所創,石皇被葉凡擊殺後不死山被葉凡帶到天庭。
  • 聊齋故事:商人落難誤入夜叉國,娶了母夜叉成為大富翁
    聊齋故事:商人落難誤入夜叉國,娶了母夜叉成為大富翁交州有個姓徐的人,常年漂洋過海做生意,有一次,他的船在海中行駛時,忽然被一陣狂風捲走了,等他睜開眼時,自己已經到了非常陌生的深山密林中裡。這是什麼地方?有人在這裡生活嗎?徐生用纜繩把船系牢,背著剩下的一點乾糧以及一些日用品上了岸,希望能找到當地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