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版的《射鵰英雄傳》由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曾江等主演,其中還有後來都成了大咖的周星馳、劉嘉玲等。這部劇承載了80後一代人的童年記憶,記憶中我只有六七歲的樣子,每天晚上就等著這部劇。三十多年過去了,又重刷了一遍,不僅讓我回憶起了童年生活的點滴,而且還對這部劇有了新的認識。
《射鵰英雄傳》講的是宋國牛家村楊鐵心和郭嘯天都是愛國志士,他們二人的妻子包惜弱和李萍都懷孕了,金國六太子完顏洪烈為了得到楊鐵心的妻子包惜弱,殘忍追殺楊鐵心和郭嘯天夫婦,郭嘯天死了,楊鐵心四處逃亡,李萍流落到蒙古生下了郭靖,包惜弱生下楊康,完顏洪烈成了楊康的父親。
十幾年後楊鐵心帶著養女穆念慈和郭靖、楊康相遇,楊康知道自己的身世後,貪圖榮華富貴,最終導致包惜弱和楊鐵心雙雙自殺。穆念慈愛上楊康,一心想讓楊康改過自新,楊康卻花言巧語騙過穆念慈,仍然迫害郭靖和做有損宋國的事。最後楊康中蛇毒而死,穆念慈誕下男嬰楊過。郭靖和黃蓉為了宋國的江山安危,一直駐守襄陽。
傻郭靖、俏黃蓉、壞透了的楊康、讓人可憐的穆念慈,每一個形象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沒有任何懸念,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情分分合合一波三折,讓人印象最深。很多人說穆念慈犯傻,但我看來在這段感情中穆念慈自有她的邏輯和智慧。
楊鐵心被完顏洪烈追殺,逃到了穆念慈父母住的村子,後來穆念慈的父母因瘟疫雙亡,把穆念慈託付給楊鐵心。
十幾年後,楊鐵心和楊康郭靖在中原相遇,穆念慈比武招親。身穿一身白衣的楊康,風流倜儻,玉樹臨風,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樣子。楊康饒有興趣地和穆念慈比武,還奪下了穆念慈一隻繡花鞋。
誰知楊康根本不把比武招親的牌子放在眼裡,拒絕迎娶穆念慈。楊鐵心和郭靖都不是楊康的對手,還差點被楊康打傷。楊鐵心氣不過,叮囑女兒千萬不要和楊康這種人來往,穆念慈嘴上答應,但愛情的種子其實已經悄悄種在了心中。
蔡壘磊在《愛情的邏輯》這本書中提到,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所謂的「註定」,其實都是對結果的「事後諸葛亮」式的解釋,完全罔顧結果產生之前有無數種導致其他結果的可能性,這是人類的一種幻覺。
看似是姻緣際遇,比武招親的時候「翩翩佳公子」不僅勝出還拿走了自己的鞋子。實際上,這都是穆念慈「自導自演」的。
穆念慈和楊康第一次在悅來客棧門口見面的時候,楊康追上去問穆念慈的芳名,女兒家的矜持讓穆念慈不回答想要走,誰知楊康一把拉住她。穆念慈說:你真是個無賴。楊康笑著說:只怪姑娘你太漂亮了。你要是一直不告訴我芳名,我就一直拉著你不放。
穆念慈說:你豈止無賴,還下流。她本以為楊康會因挨了罵就知難而退,誰知楊康說:罵得好!我只求姑娘芳名。
穆念慈一愣,就那一瞬間,她感受到了人生十多年第一次有人為自己不顧一切,看到楊康微笑得一臉真誠,她回答了:我姓穆。就在這句話中,穆念慈的感情已經徹底淪陷,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楊康不愧是少女殺手。
比武招親的前一晚,穆念慈和楊康在破廟見面,穆念慈告訴楊康自己明天要比武招親,意思就是暗示楊康讓他明天一定要來。
穆念慈從小失去雙親,楊鐵心雖然對她如親生女兒,但能看得出來,穆念慈善良懂事,骨子裡仍然缺少被人寵愛的痕跡。楊鐵心作為義父,對女兒的生活起居自然照顧地無微不至,當穆念慈被歐陽克抓走的時候,也四處打探救女兒。
但在精神世界中,穆念慈從來都不是楊鐵心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楊鐵心一心想要找到失散多年的妻子包惜弱,試想如果他找到包惜弱和他們的孩子,一家三口幸福地團聚,穆念慈就妥妥地成了外人,這一點穆念慈不是沒有察覺的。
所以在穆念慈的心底一直都是缺少安全感的,她期望生活中能夠有一份堅實和溫暖的依靠。她一直期待,期待有一位白馬王子不顧一切為自己而來,然後將自己帶走。
眼下從這一點打動她的就是楊康,當楊康厚著臉皮只求自己芳名的時候,她的心就已經融化了。所以即便楊康日後做出認賊作父、殘害郭靖黃蓉的事情的時候,她仍然對他抱有幻想,那是她對自己的情感依靠的幻想。
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話,除了愛情什麼都不缺的人,才有勇氣等待愛情。
一切的緣分都是有源頭的,我們喜歡把「緣分」當做擋箭牌,把緣分當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擋箭牌。
幸福的童年能夠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正是原生家庭的造成的不幸,穆念慈一直渴望得到別人家孩子都有的寵愛。
蔡壘磊在《愛情的邏輯》這本書中提到,我們的大腦實在是很奇怪,某些明明對我們不好甚至傷害過我們的人,大腦卻常常將其放在記憶最深刻的位置上。
首先,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的期待值通常較低,對比之下,他們的「閃光點」就特別亮眼,這有點像「斯德哥爾摩症」—綁架我們的劫匪給我們吃個麵包,我們就可能對其感激涕零,將這份「善意」無限放大。
比武招親那天,楊康就動手打了穆念慈的義父楊鐵心和郭靖。平常人都能看得出來楊康本性惡毒,按照一般的道理,如果一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肯定會討好她的家人,楊康卻反其道行之。可以看得出,楊康也沒有多看重穆念慈。
後來,楊康認賊作父,欺騙父母,導致楊鐵心和包惜弱雙雙自殺。楊鐵心死後,穆念慈成了孤女,她隻身離開燕京。
楊康再次見到穆念慈是他身中蒙古人的毒之後,楊康流落街頭,誤入穆念慈住的小屋。穆念慈看到楊康這樣悲慘,於心不忍,她趁楊康昏迷之際用換血的方式救了楊康。幸虧郭靖及時拿到解藥,穆念慈才得救。
穆念慈用性命救了楊康,幻想著楊康可以拋棄榮華富貴,和自己做一對平凡的夫妻。但是她又一次希望落空。穆念慈拜託郭靖轉告楊康,如果他能回心轉意就在羞花亭相見,直到日落都不見楊康的影子。
一次次的主動離開,又一次次被他吸引,一次次的幻想,又一次次落空。有多愛就有多痛,有多痛就又會生出多少幻想。
其實,以穆念慈的善良和美貌,在尋常人家覓得良人不是沒可能。
和楊康分開後,穆念慈靠織布為生,她有時會幫胖嫂看一會兒孩子,胖嫂見穆念慈孤身一人,人又乖巧漂亮,於是想給她做媒,穆念慈卻冷冰冰地推辭了。
穆念慈怎能不知楊康的狡猾,她曾對楊康說,任何卑鄙的事,你都可以說出最好的理由。
但她也看得明白自己的缺點,她曾說,隨便別人怎麼說你,漢奸也好,金狗也好,在我心目中你只是楊康。
從一開始楊康就沒做過一件好事,她做的好事無非就是對穆念慈花言巧語地哄騙,說自己是為了防止完顏洪烈殺死自己的父母,說自己實際上是為了得到武穆遺書才忍辱負重,其實自己也忍受著巨大的痛苦。
莎士比亞曾說,既然愛情能掩蓋我們的不幸,讓愛情騙我吧,我也在欺騙愛情。
如果說楊康是綁匪,那麼他的花言巧語就是他施捨的「麵包」,這個麵包讓穆念慈芳心暗許,念念不忘。明知自己和他不是一路人,卻不由得自己跌了進去。
為了得到愛寧願飛蛾撲火,穆念慈願意主動變傻,而去相信他的花言巧語,也不願承認自己沒有找到真正的靠山(愛情),不願意把自己從情感的非理性中拉回來。
整部劇中,楊康的花言巧語說得太多了,唯一做的一件實事就是殺了歐陽克。歐陽克想要猥褻穆念慈,最終楊康忍無可忍,趁著歐陽克不備一刀捅在他的肚子上,怕他不死還把刀一擰。
楊康和穆念慈能結婚,全靠梅超風撮合。梅超風脅迫完顏洪烈答應這門親事,楊康在這個時候也表現的不錯,他以死相逼,最後完顏洪烈無奈答應了,只說不要把穆念慈帶到燕京來就好。於是穆念慈和楊康在梅超風的見證下成婚,那一天她應該是她最幸福的日子。然而結婚第二天楊康就說自己有事走三四天。
婚姻綁架不了他的思想,楊康仍然是楊康。
楊康要殺郭靖和黃蓉,穆念慈蒙面救了他們。楊康知道是穆念慈做的之後,甩手就是一巴掌,穆念慈委屈極了,不過楊康也很慌張,以為穆念慈會再次離開自己,他後退一步,答應穆念慈不再傷害郭靖和黃蓉。
在正義和邪惡的拉鋸戰中,穆念慈和楊康誰也沒有勝過誰,誰也沒有說服誰,穆念慈沒有為愛失去最後的良知,楊康也沒有為愛失去自我。他們的愛是各自獨立的,邊界清晰,沒失去一寸疆土,也不佔有對方一絲一毫。
那麼愛呢?愛已經在愛中滿足了。
穆念慈每次離開楊康,都是獨自生活,她不接受胖嫂給自己說媒,是因為心中仍然保留著對楊康的愛。帶著他的愛,帶著對他的期待和對未來生活的希望,獨自生活。
網友宴之赴者說,楊康是不透明的,這一點非常迷人。他很好,又很壞。他身上的壞,不管是貪圖富貴的大壞,還是調戲女子的小壞,都使他像一個盒子,穆念慈永遠可以期待著,從這個盒子裡取出美好的東西,期待他變好,期待他給她幸福,沒有什麼比希望更令人投入。
很多的愛情是沒有理由的,它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讓我們遇到了合適或者不合適的人。穆念慈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想以真心換取真情,這段感情雖然太短暫,但卻是她一生的財富。
天下的愛情有很多種,有青梅竹馬的、有事業夥伴型的、有金童玉女型的、有郎才女貌型的,每一種有每一種的道理,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評判。
秋葉大叔說,人只能擁有自己認知範圍內的生活。
愛情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愛情也不例外,每個人的愛情都符合自己的認知規律,你追求的就是你缺失的,你期望的就是你相信的。每個人只能擁有符合自己邏輯的愛情。
年輕的人兒,用心去愛吧,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嫁給怎樣的愛情,想要怎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