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張梅出生在上海,當年下鄉是自己偷偷報的名。家庭條件尚好的張梅正上高中怎麼就突然報名下鄉了呢?這事還得從她小時候說起。張梅的父母在上海都有工作,婚後生有兩兒一女三個孩子。因張梅是家裡唯一女孩,父母對她很疼愛。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藝。上初中時就是學校宣傳隊幹部,每當學校舉行重大活動或慶祝節日時她都會精心策劃編排節目,因此在學校裡名聲很高。後來升入高中仍是宣傳幹部。
她上的高中是寄宿學校。就是周一早上到學校,周五下午回家過周末。在張梅上高一那年的一個周五下午,校領導告訴張梅說下周城北社區舉行活動,想請我們學校宣傳隊去表演節目。讓她通知隊員放學晚走一會,我要開個會提點要求。等開完會天色已晚,領導安排她們吃了飯,並讓她們在學校住一晚明天回去。可離家一周的孩子都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在領導的再三囑咐下幾位同學離開了學校。
張梅家離學校有四五裡地,當時是步行回去的。看天色已晚她背著書包走得比較快,當路過一個廢舊工廠時突然被人從身後抱住,然後嘴巴塞上布,頭上帶上套子被拖到了一個地方,雙手被綁了繩子。她被突然發生的事嚇傻了,反映過來的她想喊也喊不出聲,只有拼命的掙扎。但最終還是沒有逃過罪惡的魔爪,事畢那個人給她解開了繩子迅速消失在黑夜裡……張梅拽去頭套,眼前一片漆黑。她不知是怎麼回到的家。看到母親還在燈下等她,眼淚差點掉下來了。當母親問她怎麼這麼晚才回來時,她只是說學校有活動晚來了,母親也沒有多想。就這樣平時那個愛說愛笑的張梅變得沉默寡言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了差不多過了兩個月,張梅感到渾身不適,到醫院一檢查是懷孕了,她魂都快被嚇掉了,一時間不知怎麼辦才好。回到學校,她把懷孕的事給最好的同學說了。兩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去醫院打掉。周末,同學陪她到一個比較遠的醫院看醫生。當醫生了解到是未婚懷孕且沒有家屬陪同時 拒絕了手術。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漸漸的她的肚子有點凸顯。而恰在這時「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運動開始了,她瞞著家人報了名。儘管父母捨不得她走,最終還是被她說服了。臨行前,張梅再次去那個醫院想懇求醫生做掉孩子,但醫生告訴她天數多 孩子已經成型,不能做掉了。那天張梅哭得很傷心……
張梅插隊所在地是在黑龍江省的一個偏遠農村。剛來報到時她也沒瞞領導懷孕事,村支書把她安排在結婚不久的新媳婦李玲家。李玲比張梅大兩歲,兩個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因張梅懷孕,李玲和婆婆對她都非常照顧。不僅農活幫她幹,就連家裡做什麼好吃的都有張梅的份。聊天中當李玲問張梅懷孕怎麼還來插隊時,張梅沒有告訴她實情。只說她和孩子的爸爸鬧離婚,丈夫不知道她懷孕,是賭氣來農村的。就這樣,轉眼間孩子要出生了。張梅與李玲商量,想把孩子生在李玲家,讓她幫助代養,等她回城後再把孩子接回去,她會給代養費的。李玲答應了。就在張梅快臨盆時,李玲突然告訴張梅婆婆不同意張梅在她家生孩子。這時已經行走不便的張梅感到十分的無助和絕望,她哭得很傷心!冷靜下來的她拖著笨重的身體向支書求救。她懇求支書給找個好人家把孩子送出去。支書終於找到結婚多年女主人不能懷孕且家庭條件較好的人家。第二天晚上張梅在這家產下一個女孩。這家人伺候張梅過完月子,給張梅買了一身衣服和一籃雞蛋後,送走了張梅。過了差不多三年,知青要返城了。臨行前一天,張梅來到送養女兒那家看孩子,當看到皮膚白嫩,雙眼疊皮的女兒時,她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拿出給女兒買的衣服和零食,她盯著女兒不住的看,實在捨不得離開她。就試探的向女孩的養母說句:「大姐你能不能把女兒還給我,明天我要回城了,等我回城後會加倍補償你」。誰知張梅話音沒落,就被女兒的養母罵了回去。她憤恨的扯著張梅的胳膊把她趕出了家門。就這樣張梅一步一回頭的看著親生女兒離開了……
回城後張梅在家人的安排下與老家在河南的小夥子結了婚,婚後生有一子。張梅的女兒小茹長到七八歲時,有一天上學路上遇到村裡兩個老太太聊天,其中一個指著她說,這不是誰誰家的孩子嗎,她親媽是知青,這孩子長得和她親媽一樣漂亮。女兒回到家問母親她是不是抱養的?母親沒承認。這以後她堅信自己的生母是知青。於是多方打聽,十二三歲的她還跑到原來那個知青點打聽,希望能找到生母下落。雖然養父母對她很好,但她還是想找到生母,看她長什麼樣?問她為什麼要拋棄我。人家告訴她那個知青叫張梅,已經早回上海了。
就在小茹十七歲那年,有一天她正在地裡幹活,有個女人突然到她面前告訴她:「你親媽來看你了,你到我家來一趟」。小茹一愣,想都沒想一下子回絕了。她說:「還好意思來找我,當年為什麼要拋棄我」?又接著說了句狠話:「到死我都不會原諒她的」。可能是這句狠話刺激到張梅,打那以後她再也沒回過黑龍江。
轉眼間,小茹要結婚了。出嫁那天她看到兩鬢斑白的養親滿含淚水送嫁的情景,小茹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而就在這一瞬間她突然想到了那個知青生母,不知她現在過得怎樣?她知不知道她的親生女兒今天要嫁人了,想到親媽在我出嫁前會交待什麼?她再次後悔三年前為什麼沒去見我十幾歲時每天做夢都想見到的媽媽。
婚後不久,小茹找到那個女人也就是張梅的好友李玲,打聽生母的消息。李玲把來龍去脈給小茹講了。小茹更是悔恨不已!她深知她是在母親不得已情況下才被送人的。想到這,她又同情起生母來,更激起她找到生母的決心。當問李玲要生母的地址時,李玲也不知道。想到這,小茹決定要回上海找母親。在婚後的第三年小茹和老公帶著兒子一起來到了上海。她只知道母親的名字叫張梅,其他的一概不知,單憑名字在大上海找人,談何容易。於是她找派出所查資料,到社區及街道辦事處打聽消息,找了差不多一星期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了才放棄尋找。回去之後,養母告訴她不要找了,她壓根就不想見你。你想,她找你容易,你找她像大海撈針。這一晃又擱置了十多年。
年近五十歲的張梅在看到電視尋親節目時,又勾起她尋找母親的念頭。於是她到節目組報了名。節目組根據她提供的線索通過一番努力找到了張梅的弟弟。當尋親 舞臺上張梅的弟弟告訴小茹自己的姐姐已在十年前病世時。小茹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她後悔當時在上海找母親時,為什麼沒有堅持下來。要是多花精力堅持找下去,也許就能見到媽媽。張梅的弟弟承認妹妹是去黑龍江插過隊,但走時沒結婚,更談不上懷孩子。況且不僅我沒聽她說過,就連我母親也不知道。當主持人問他認不認這個外甥女時,他說沒有證據我不能認她。最後主持人把小茹的照片和張梅弟弟帶來的張梅照片進行比對時,看到大屏幕的比對照片,全場頓時轟動了,大家都說長得太像了。在核對插隊的具體地址後,舅舅終於和小茹相認了。當小茹提出要去給母親掃墓時被舅舅一口拒絕了。原因是他的妹夫也就是張梅的丈夫不知道這事,為了家庭和諧請小茹理解。小茹明白了,同意了舅舅的意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