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老話常說:強扭的瓜不甜,意思是說:不是自己的東西莫要強求。就算你強扭,瓜也不會甜,到頭來可能給自己帶來災禍。
今兒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主題思想便與此有關,當然與本篇故事筆者往期的故事一樣,這則故事同樣宣傳正能量:莫貪不義之財,不是自己的莫要強求!
閒言少敘,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古時候,某鎮子上住著一位王員外。王員外祖上幾代皆是做玉器生意,家產積累得很是殷實。
到了王員外這一代,依舊做的是玉器生意。他膝下本有兩子,但大兒子剛出生不久便夭折了。
按照風俗,這夭折的小孩子是不得埋入祖墳的。於是王員外親手將這孩子送到了亂墳崗。
剛要扔的時候,王員外卻發現地上躺著一個叫花子模樣的老人。
因為剛剛喪子,王員外起了惻隱之心,便將那老者背回了家中。
翌日一早,這老者才醒來。那老者自稱是一個雲遊的道士,因為飢餓倒在了亂墳崗。
他給王員外看了面相後說:「我觀老弟是個福祿綿長之人,但你家的家產外傾,怕是將來守不住啊!」
王員外信奉這些,便請求道士出手相助。那道士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倒是有一方法,你可以照做。」
那道士雲遊四海,懂得一些奇術。他的方法則是:用大鐵釘釘住孩子的頭骨,之後將孩子埋在院門口下。最後道士又囑咐王員外,在他臨終時一定要將這孩子挖出來,與王員外一起風風光光合葬,以消除孩子身上的苦。
王員外聽後就照做了,後將孩子埋在了院門口下面。
王員外的生意說不上紅火,也談不上落寞,正如道士所講:用此法能將他的家產守住,事實也正如此。
王員外的二兒子對此事完全不知。再後來王員外得了一場大病,他自知時日已不多,便將二兒子叫到身邊,輕聲對他說了此事,還囑咐他一定要將哥哥挖出來,將頭骨上的釘子拔掉,和他一起合葬。
二兒子聽後嚇了一愣,沒過幾日,王員外就斷了氣。父親死後,二兒子便想起了哥哥的事兒,他趁沒人挖開了院門口的土,一米之下果真埋著一具白骨。
他剛要拔掉鐵釘,卻遲疑下來:「我本不是個做生意的料,父親如今已經過世,這家產誰來守護?倒不如讓哥哥繼續為我守財吧!」想完他又將白骨掩埋起來。
可他剛轉身就覺得頭暈目眩,身後還傳來了鐵釘的聲音。二兒子忙回頭,卻什麼也沒發現。
此後的兩天裡,奇怪的事接連發生。二兒子總感覺有人在他背後跟著,還時不時拿出鐵釘想要害他。
二兒子精神錯亂,一遍遍安慰自己這只是幻覺而已。
在父親走後的頭七,他的父親出現在了夢中:只見父親按住了他的頭,拿出釘子就要釘。二兒子慌亂阻止,卻還是被釘住了頭。
他一下醒了過來,摸著自己的頭不停地喊著:「爹,我錯了,我這就將哥哥的屍骨與你合葬!」
二兒子下了床,就去了院門口。將土下面的白骨再次挖出,拔出了鐵釘後,趁著無人他便來了父親的墓碑前。之後將哥哥的白骨埋在了父親旁邊。
二兒子還是因此得了腦疾,頭時不時就會疼。那種疼,就如同釘子扎一般。大約過了半年,王員外的生意在二兒子打理下開始沒落,又過了幾年,王員外留下的家產全被二兒子敗掉了。
二兒子無奈,只得變賣了剩餘的房子,買了些農田,扛著鋤頭下地幹活去了。
作者感言: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王員外的二兒子沒有遵從父親的囑託,為了守住家產動了歪心思。可殊不知「強扭的瓜不甜」,不是自己的東西強求不來,他因此得了腦疾,最後他也逃不過命數,敗光家產,成了一位普通農戶。
如果他當時遵從了父親的叮囑,在父親和哥哥保佑下,或許能落個好結果,但這也只是後話了。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