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名列四大名著的真正原因:一座精彩紛呈的文化寶庫

2020-10-22 葫蘆肥

本文由「雜家讀書」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原創作者「葫蘆肥」。


   

如果讓全國人民來投票《你最喜歡哪一部暑假必播的經典電視劇》,我想,可能九成以上的人會選《西遊記》。

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像《西遊記》如此經典,歷經各色明星的種種演繹,既有交口稱讚的神片、也有不堪一睹的爛片,然而,不管衍生出怎樣的版本,都無法動搖它在老老少少心中的美好印象

然而,儘管大家都喜歡《西遊記》,但卻似乎對一個問題頗感困擾——

「西遊記為什麼會是四大名著之一?」

這個問題頻現於各大問答平臺,乍一看,《西遊記》好像真的是忝居其位。

再看一下問題的回答:傳統說法是以志怪嘲諷現實;有人說這是一本管理學;有人說這是一個關於抗爭的故事;有人認為它文筆差、不過有趣罷了;最離奇的是有人認為不可將它當做孩子的啟蒙讀物,說它「世界觀太黑暗了」……

天哪,我不禁想問:這位網友,你究竟經歷了什麼?

事實上,《西遊記》恰恰是最佳的孩童啟蒙讀物,它不但有著妙趣橫生的故事與人物,更是一座文化知識的寶庫,而且,想要提高文筆,讀《西遊記》會比啃其他名著來得輕鬆更多。

   

01 被當作「閒書」的寶貝

香港非遺展中的《西遊記》米塑場景

我最早接觸《西遊記》,大約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候一放暑假就愛往鄉下跑,多數時間是在我外公的小院子裡度過的。

大人們白天經常會出門,我一個人沒事,就隨手找點什麼東西玩。

有一次,不小心拿了本《西遊記》,坐在門坎上翻。

有位路過的鄰居看到了,大感訝異,逢人就說某某家的娃子真聰明呀,這麼小就會看字書了!我倒是被誇得飄飄然了,但其實哪裡看得懂呀——當時識字還不過千,何況書還是倒著捧的……

然而,這樣陰差陽錯的一次誇獎,卻使我愛上了讀書,而最有印象的,自然就是《西遊記》,所以,當我識字稍多些的時候,我就真的開始讀它了。

   

許多字詞仍是不懂,但架不住故事好玩呀!

鬥天戰地威風凜凜的孫行者、好吃懶做滿嘴牢騷的豬八戒、木頭薯腦阿彌陀佛的唐三藏,這樣的組合,再加上探險法術等等元素,還有什麼比這更帶勁兒的?

直到參加工作,《西遊記》被我翻來覆去看了不下好幾遍,但一直只將它當作閒書。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當時我也很好奇,這本書來來去去就一招「師父被妖怪抓走了」的套路,咋就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呢?

後來,網文興起,我也跟著刷起來,但是,許多作品只看了幾章,就令人想捏著鼻子丟掉——內涵貧瘠、文字蒼白,作者筆力不濟,讓讀者也尷尬非常。

比如某本跟風的盜墓作品,一到緊張的情節,不是「頭皮發麻」就是「手腳冰冷」,讓人恨不得能多借幾個詞給他用。

這時,我才想起《西遊記》的好來。

   

02 一座知識雜學的文化寶庫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光陸離奇的神怪故事,但書中詞彙卻異常豐富,使得書中的人神妖怪,個性強烈、生動誇張又不失況味,就像是活生生的真實世界。

由於故事背景恢宏,所以書中揉雜了儒、釋、道等各家的經典知識,引用諸多稗官野史,廣泛吸收宋、元、明時期較流行或特有的俗語、方言,有的詼諧戲謔、有的勸世警凡,稱得上字字有來歷、句句能傳神。

把它作為閒書來讀,固然能夠得到走馬觀花般的簡單快樂,但要是有興致細究書中的典據和文辭,同樣能夠發現遍地珠玉,增長漢語知識、融會文化經典。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西遊記》能幫助我們打好至少5種文化知識的基本功。

   

03 《西遊記》的5種文化知識基本功

第一種:雜學典故,拓寬你的知識面

《西遊記》堪稱一本雜學大全,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詞條:

白雪黃芽】(道教術語):這個詞出自第17回「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白雪,是指水銀煉成的粉霜;黃芽則是指鉛的精華。古籍《參同契》中就有載「黃芽,即真鉛也。」

貝葉】(佛教術語):這個詞出自36回「妙高臺上曇花墜,說法壇前貝葉生」,貝葉是貝多羅樹葉,佛教徒用鐵筆在這種葉子上刻寫佛教經文,稱為貝葉經。

尺工字樣】(樂譜術語):書中有「雲鑼兒,橫笛音清,也都是尺工字樣」(96回)一句,這個詞是指中國傳統的工尺樂譜中各種記音符號,常見有:上、尺、工、凡、六、五、乙這7個字符依次寫成七聲。

分序排班】(官僚術語):在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孫悟空時,「他坐在一塊石頭崖上,面前有一千二百多猴子,分序排班」(30回),古代朝會之時,百官就需要排班、按相應次序進退,用在此處,既增長知識,又頗有「沐猴而冠」的深意。

楚歌聲吹散了八千兵】(歷史典故):書中形容「鳴的一聲,都哄然而去了。這個倒不象孫大聖幾句鋪頭話,卻就如楚歌聲吹散了八千兵」(74回),與成語「四面楚歌」相比照,頗有相映成趣之妙。

《西遊記》中文化常識的覆蓋廣度極大,拓寬知識面,有助於思維的橫向拓展,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皮影戲中也少不了《西遊記》

   

第二種:古今異用詞,讓你不怕會錯意

有許多詞,由於時世變遷,詞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只是生僻少用了,有些則幾乎改變了詞義。

《西遊記》就為我們記錄了不少這樣的詞:

飽滿】這個詞大家現在主要用來形容事物豐滿、充實,但在古代,卻有「吃飽」的意思,八戒「添湯添飯,就如走馬燈兒一般,剛剛供上,直吃得飽滿方休」(84回)。

表白】現在通常都把這個詞用在男女相互傾訴情意的場景,然而《西遊記》中寫「揚塵幾度盡傳符,表白一番皆俯伏」(44回)的意思,指的卻是佛、道教中的唱導,也就是法會中指導眾僧唱頌經文。

才子】是不是馬上就聯想到了「佳人」?然而並不是,第41回中八戒邀功說道「你才子發昏的,若不是老豬救你啊,已此了帳了」,才子在這裡是「剛才」的意思,同樣的用法在八十九回也有:「才子那妖精敗陣,必然向他祖翁處去會話」。

吃不著】吃不著就得餓著?非也非也!「舍下也有吃不著的陳糧,穿不了的衣服」(47回),原來,是指糧食囤太多了有很多還沒吃,「吃不著」竟也可以當作「吃不完」來用!

怎麼樣?是不是開始對《西遊記》刮目相看了?有趣的還在後頭,我們繼續翻書。

這是一塊清代的《西遊記》木雕

   

第三種:一詞多用、多詞同義,漢語你個鬼靈精

大家都喜歡「中文博大精深」的段子,在《西遊記》裡,更是將這個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得】至少有4種用法。一是「得不到」,「這怕是豬八戒不得我出去與他交戰,故將此計來羈我」(31回);二是「不能置於」,「這一陣雖不得他死,好道也發個大昏」(41回);三是「不要」,「師父不得報怨,等我去救他一救」(76回);四是「不會」,「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得翻」(98回)。

布施】居然也有2種用法。一種是比較廣知的佛教術語,指施與他人財物等;但也可以作為「施展」來用,比如「孫大聖布施手段,舞著鐵棒,哮吼一聲」(27回)。

「幫助」有幾種說法?】在《西遊記》中,「幫助」這個意思,至少有6種相近似的詞語:幫寸、幫丁、幫副、幫功、幫攻、幫手。「等老豬去幫打幫打」、「我只與你一個對一個,不許幫丁」、「他也惱他,要與我們幫功」……吳承恩換著花樣用詞,近乎炫技,簡直引起極度舒適。

「成語也能想換就換」】有個成語叫「餐風露宿」,這個詞《西遊記》裡變著花樣改了不下3種,除了第1種,在47回改成了「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後文還有「棲風宿雨」。

漢語是一種靈活而精妙的語言,它的絕妙之處,就在於可以隨著語義情境、上下文的實際需要而移換、借用,正是這種與太極轉化演繹相仿的思維模式,構成了具有包容性與同化力的中國文明

《西遊記》主題的特種郵票

   

第四種:生動趣味的詞彙,言簡意賅接地氣

現代人不太愛看文言文,產生的影響是詞彙量漸漸減少、表達能力變得單薄,相比之下,《西遊記》中許多言簡意賅的俗語,可是生動有趣太多了:

不成人】之所以注意到這個詞,是因為在潮汕話中如今還遺存著這個詞的用法,書中寫道「哪吒恨道:『這大聖甚不成人!我等折兵敗將,十分煩惱』」(51回),這個詞指的是「不是正經的人、做事過份」的意思,這與潮汕話中的「不成人」用法是一樣的。

饞蟲拱動】豬八戒為我們貢獻了許多絕妙好詞,比如這個「饞蟲拱動」就是形容他嘴饞仙童果子時的表現,與之相關的,還有「我把你這個害饞癆、偷嘴的禿賊」、「就是害了饞痞,也不敢幹這賊事」等等,比起許多小說只會寫「饞得口水直流」可是強太多了。

大四聲】「錦衣衛點起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綽,大四聲喝起,徑至金光寺」(62回),這裡「大四聲」指的是使勁時抑揚緩促的聲音,即使不明其意的讀者讀起來,也能隱隱感受到那種吆喝的臨場感。

此外,還有表示氣勢昂揚的「昂昂烈烈」、表示體型笨重的「夯夯」、表示看不出來歷的「不僧不俗」、表示落滿積雪的「鵝毛」和「鵝衣」等等等等……

詞彙是對生活細節的體察和描繪,生動傳神的詞彙可以充分調動人的想像力,豐富人的內心情感體驗,使人文思通達、氣質靈秀。

然而,枯燥的死記硬背往往無法起到好的效果,而像《西遊記》這種「閒書」,就很能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崑曲折子戲《西遊記.借扇》

   

第五種:俚俗諺語,朗朗上口的做人道理

《西遊記》中的俚俗諺語可謂俯拾皆是,讀之頗有種「留心處處是學問」的感覺:

不冷不熱,五穀不結】這是孫行者在火焰山買糕點時所說的話,原本是句農作的俗諺,指穀物離開了一定的溫度和溫差,就不會生長和結果。其實核心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意思,還可以引申為「不經考驗就得不到成長」等勵志之語。

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家】唐僧有感而發的這一金句,可就比「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斯文高雅得多了。

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第28回孫悟空被唐僧趕走,輪到八戒去化齋飯,他才感到大師兄不是那麼好當的,這話後半句雖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卻符合八戒口無遮攔的性格,同時也給懵懵懂懂的小朋友們埋下了一顆小小的心靈種子。

以上種種,不過是《西遊記》這座文化寶庫中的滄海一粟,曾有專家為《西遊記》做過專門的統計,分列出全書5600多條詞目,條條皆有典故,讓人不由得佩服古時讀書人功夫所用之深。

但願大家都能正視、珍視這部名副其實的古典名著。


群書須泛知,好書要深讀,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敬請您關注 @雜家讀書 ,謝謝!

相關焦點

  • 那麼多關於《西遊記》的解讀,卻忽略了成為名著最淺顯的原因
    《西遊記》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關於它的戲曲、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其中的八六版影視作品《西遊記》更是從老到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暑假期間必播電視劇《西遊記》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影視作品之一,其重播次數達到3000遍以上,對西遊文化的傳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解讀、分析「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以其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成書最早的一部。但是,從目前所能見到的以前各種《西遊記》版本,都沒有一部是署名吳承恩。吳承恩是否是《西遊記》真正的作者,至今在學術界依然是沒有定論。
  • 好書推薦:四大名著全套完整無刪減,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完整無刪減】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正版 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文言文版珍藏版初高中生青少年成人版世界名著經典小說 暢銷書推薦理由 : 彩圖珍藏版四大名著,全注全譯,完整版無刪減,成人中小學都可以讀懂的,讓孩子更容易了解中國的文化,鎖線硬殼精裝,燙金工藝,綠色環保印刷,字跡清晰,無異味!
  • 七大名著為什麼成了四大名著
    《金瓶梅》《金瓶梅》是根據三個女主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個人各取了一個字而來,被列為明朝「四大奇書」之首。這本書的作者是蘭陵笑笑生,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潘金蓮為題材創作的章回小說,描寫了奸商惡霸西門慶的發家史,以及他的好色史,借西門慶這個小家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政府的腐敗。
  • 四大名著最差翻拍作,角色造型辣眼睛,實力不夠旁白來湊
    古典四大名著小說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之一,從其誕生之初到現在,就一直深深影響著人們,逐漸滲透到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四部作品中,《紅樓夢》是最特殊的存在,它雖然不像其他三部那樣氣勢恢宏,但其文學性卻是最高的,一直以來都備受知識分子的推崇,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 喜歡四大名著的,快看看這個(四大名著小說)
    //四大名著地圖// 名著小遊戲續篇新西遊記而其他人呢,可以說更多就是殺手,無論他們處於什麼目的,因為什麼原因,他們殺起人來,往往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那個時候,只有殺手形象,完全沒有好人形象。就說水滸中的一哥武松,武松是不是一條漢子,肯定算,但是他是不是一個好人,這個肯定不是。
  • 現代四大名著《廢都》《白鹿原》《活著》《平凡》?網友:水分大
    可以選為現代四大名著。以後文藝,文化,都將是現實文學說了算。但沒有打破出來,那就是環境尚不適合這種文學,禁,就是要打壓之。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越是評價高的越是遭到當時禁止,《紅樓夢》被禁,《金瓶梅》被禁,《二拍》也不安全。所以現代四大名著選這些形而上的作品,顯然是逗小孩玩。正真的現代四大名著都在走向「宵禁」的路上,按照作家的說法,在無光的路上前進著。
  • 淺談央視四大古典名著劇裡水滸傳為什麼重播量最低
    四大名著,紅樓是講的家庭,三國講的是國家,《西遊記》是講的神仙,而《水滸傳》,就是講的江湖。而央視,對四大名著分別做了改編並進行了電視劇創作,成為電視劇史上的經典名劇。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代表在這四部電視劇中,要講誰拍的最好,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 日本人又翻拍四大名著,這次諸葛亮要變成女人了?
    日本人又要翻拍我們的四大名著了,這次他們選的是——《三國演義》!前幾天,導演福田雄一公布了第四波《新解釋三國志》的花絮,諸葛亮妻子黃月英、小喬的劇照都展現了出來。說起日本人拍攝我們名著,歷史也是有蠻長了。老早之前,就有人翻出了日本在78年拍攝的一版《西遊記》。
  • B站「四大名著」總播放量破億《三國演義》彈幕破188萬
    8月18日,嗶哩嗶哩宣布,該站四大名著系列總播放量破億,其中最火的是《三國演義》,彈幕數高達188萬。據了解,四大名著於今年6月12日12點正式在B站開播,分別是《西遊記》1986年版、《西遊記續集》2000年版、《水滸傳》1998 年版、《三國演義》1994年版、《紅樓夢》1987年版。上線僅僅12小時,四大名著總播放量高達385w,分別為《三國演義》145w、《西遊記》126w、《紅樓夢》65w、《水滸傳》49w。
  • 網文四大名著都有哪些?《傭兵天下》沒上榜,更沒有《風姿物語》
    說起四大名著,很多讀者都會想到《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本小說,簡直就是如雷貫耳。不過這也是相對傳統文學來說的,自從網絡文學掀起之後,也有了網文四大名著這一說法,不知道你們知否?那麼這網文四大名著是哪四部呢?它們就是:《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紫川》。
  • 其他三部還行,《極品家丁》也能位列網絡小說四大名著?
    自從金、古、溫、黃等上代大師們相繼封筆、沉寂,伴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小說異軍突起,架空、玄幻、仙俠、穿越、都市等各種題材應有盡有,同時湧現了一批大神作者及優秀作品,有不少作品已經改變為影視作品及遊戲;其影響力在新世代年輕人心目中不亞於傳統四大名著。既然如此,混沌突發奇想,何不評選一個網絡小說屆的四大名著?我就鬥膽列出個人心中的入選作品。
  • 為什麼說《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
    近幾年各種以古典名著和知名小說為基礎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以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為基礎的改編作品數量極多。有意思的是,《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的好評好像要多於改編四大名著。那麼《封神演義》為什麼要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呢?
  • 86版《西遊記》中的四大美人,最美的卻不是女兒國國王朱琳
    《西遊記》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有著獨特的神話傳奇色彩。雖然之後也有幾位導演翻拍了幾次,但86版《西遊記》無疑是人們心中的經典,並且不可超越,它不僅傳承了我國的文化精髓,更承載了幾代人的兒時回憶。除了劇情,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裡面的美女演員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懷念下86版西遊記中的四大絕色美女吧!
  • 《西遊記》裡四大靈猴有哪些?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在西遊記中,除了孫悟空以外,還有三大靈猴,他們各個本領高強,天生神通,屬周天十類外混世四猴,那麼接下咱們按照出場順序跟大家逐個介紹一下西遊記裡出現的四大靈猴。他也是西遊記裡第一個出場的重要人物,是九竅靈石吸收了千萬年天地精華孕育而生。有人認為孫悟空本身是無變化能力的,所有的法術是跟著菩提老祖所學,但筆者認為菩提老祖只是激發了孫悟空內在的變化潛能,《西遊記》裡也寫到,閻王親自翻生死簿,看到孫悟空陽壽三百四十二歲,這也是他絕非凡類的一個證據。
  • #四大名著最精彩的臺詞#俺老孫來也
    《西遊記》一起來看!《西遊記》這部文化著作,是四大名著之首,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人物塑造經典,其中的人物個性鮮明。 《西遊記》通過呈現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真經、成就人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徵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文化密碼,我們從中解讀了當時中國人的歷史觀、政治觀、人生觀、生命觀等等。值得後世仔細品讀學習、傳承精神品格。
  • 六大名著中的五部都被翻拍,為何僅剩一部無人敢拍?有三個原因
    中國古代六大名著則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本來《金瓶梅》位列中國古代六大名著之中,甚至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但由於它是禁書,因此被剔出了六大名著的行列,有人用《儒林外史》代替了《金瓶梅》。根據其他五部名著,即《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翻拍的電視劇都十分出名。
  • 為何舊版《西遊記》會被停播?看裡面的女妖精穿著,現在也播不了
    說到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知道,它們是中華文化留下來的珍寶,而改編成電視劇之後,更是收穫了眾人的喜歡,成為大家童年的記憶,每一年的《西遊記》都會重播,陪伴了我們度過一年又一年。而我們現在在都熟悉的《西遊記》,應該都是六小齡童的版本吧,畢竟當初誰沒有看過那隻猴子呢?
  • 悅讀 |《西遊記》咋還這麼火?
    6月,B站上線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視頻評分、播放量、彈幕量都一騎絕塵,迅速霸佔各大榜單,相關話題和討論也呈刷屏之勢。一個多月來,熱度仍在持續,四部經典電視劇穩居B站電視劇排行榜前列。94版《三國演義》播放量突破3623.3萬,86版《西遊記》1473.7萬,87版《紅樓夢》1058.1萬,98版《水滸傳》1024.5萬!
  • 名著冷門說:(1)《西遊記》中的地理
    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唐三藏西天取經,歷經九九百十一難,取得真經,修得佛果。一路走來,必要經歷諸多地方,《西遊記》中的地方往往被忽視,這些地方實際上是有趣得緊。今天,就來說說《西遊記》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