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最高《肖申克的救贖》‖關於現實意義的三點思考

2020-08-29 張沐子的小酒館

文:張沐子

《肖申克的救贖》是豆瓣最高評分的電影,歷經幾十年而不衰。它講述了一個銀行家的妻子出軌,銀行家也就是安迪被冤枉抓進了肖申克監獄,用一把鶴嘴鋤成功越獄的故事。這部電影是在1994年上映的,當年是電影年,出現了諸如《阿甘正傳》《瘋狂店員》等傑出電影,它在奧斯卡上顆粒無收。不過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它在歷史的巨濤中終究煥發出了光彩,被評為神作。

一度我也挺疑惑,不明白這部電影為什麼會得到9.7的高分,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俊哥美女的加持,甚至大部分的劇情推動僅靠瑞德的旁白。直到我N刷,才發現了它的珍貴之處,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啟迪意義,它給予給我們的意義可以解決我們人生90%的疑惑。

這是一個有關堅持,有關希望、有關自由的故事。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部電影賦予我們的精神永不過時、歷久彌新。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解析其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一、體制化、思維的僵化、找尋不到生存的意義讓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1、「體制化」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關於體制化,瑞德有一番解釋:這些圍牆是很有趣的,開始你恨他們,接著你適應了他們,時間久了,你開始離不開他們,那就是被體制化了。

布魯克斯即老布就是被體制化的典型代表,布魯克斯是肖申克監獄裡的一名囚犯,在監獄裡呆了足足五十年。從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變成了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他在監獄的工作是管理書籍,每天推著裝滿書的車在監獄走一遍,有人借書,他把借書人的名字記錄下來。一名獄友來恭喜他可以出獄並跟他告別,布魯克斯用刀頂住了獄友的動脈,甚至還想再犯一次罪,這樣就可以永遠呆在監獄。布魯克斯還是走了出去,在政府的安排下有了一份工作。可是,他再也不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他已經完全被體制化了,最後上吊自盡。

我有一朋友大學畢業後,考上了鄉鎮的公務員。一個月三千多的工資,沒有加班,平時也不忙。一開始,他挺高興的,這是一個鐵飯碗,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當別人在拼命學本領的時候,他悠哉遊哉的看報喝茶,沒過多久,他已經大腹便便,儼然一副大叔的模樣。他開始變得焦慮、易怒,每天似乎很閒,像失了方向的舵,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正是被體制化了。

現實生活中,「體制」一詞意味著穩定,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混吃等死。永遠保持學習的態度,才有可能不被社會淘汰。我們可以進入體制,但不能被「體制化」。

2、思維的僵化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瑞德出獄後來到了布魯克斯之前工作的地方,他撒尿也要報告,否則根本尿不出,他也早已習慣了監獄的那一套。安迪逃獄之前,告訴瑞德要去找他,而瑞德則認為自己有地方去就好,對安迪描繪的世界不敢相信,當他擺脫思維的僵化,才下定決心去找安迪。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很多人不知不覺正在落伍,拿這次疫情來說,傳統的商業受到了衝擊,有的人看到了局勢,開始將線下轉到線上,網際網路的時代,這是大勢所趨。有的人還固守著傳統那一套,因為沒辦法復工,整日為房貸、車貸發愁。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同時也是充滿機遇的時代,人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打破自我,才能謀求突破。

3、因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老布在監獄裡是與眾不同的,別的囚犯需要關到牢裡,老布管理著書籍,比起其他人要好得多,在這裡他收穫了友情與尊重,出獄後的他卻像是一個」廢人」,行動緩慢,簡單的工作也做不好,被管理他的人嫌棄。除了影片中瑞德提到的「體制化」,我想,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義,也是促使老布自殺的原因。

馬斯洛五個層次理論,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指的是食物、水、呼吸、睡眠等,自我實現需求指的是「價值觀、創造力、責任感,有示範帶頭作用。很明顯,老布在獄中實現了最高層次的需求,出獄後他僅僅實現了生理需求。

人活在世,不是只有吃穿住用行,我們必須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找到人生的意義,並為之奮鬥。

二、人生的極致是自由,自由的極致是心靈的自由

在監獄裡在的這些囚犯,早已失去了自由,被禁錮在肖申克監獄,他們漸漸喪失了作為一個人的自尊,他們不會再為獄警的辱罵動怒,不再保持乾淨整潔,束縛住身體的同時,心靈也套上了枷鎖,只要有的吃有的喝有的住,不挨打就行了,直到安迪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

1、安迪據理力爭,給予他們心靈的自由

一批犯人在工廠上面裝修,安迪無意聽見獄警說哥哥死了,但他沒辦法得到所有的財產,安迪走了過去,問他是否信任自己的妻子,如果信任的話,他有辦法,不過要給他們每個人三瓶啤酒,獄警氣的要將安迪扔下樓,安迪沒有退卻,獄警答應了安迪。他們享受到了片刻的寧靜與幸福,他們坐著喝啤酒,陽光灑在肩上,覺得是個自由人,感覺自己在裝修自己家的屋頂,就像造物主。

2、安迪冒著危險放音樂,給予他們心靈的自由

安迪關住了房門,將留聲機的音量調到了最大聲,最後,獄警打破了玻璃,安迪被罰兩周的禁閉。這些歌聲無法用言語形容,美的讓人心痛,歌聲直上雲端,比這個地方任何一個人的夢想都要高遠,宛如美麗的小鳥,飛進了我們這個灰色的鳥籠,讓這些圍牆消失了,在這一刻,每個在肖申克的落伍者都感受到了自由。

在這兩個時刻,監獄裡的牢犯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雖然不能自由活動,但是他們的心早已飛出牢籠。我們的心似乎也早已安上了牢籠,為了生計奔波時,是否早已丟失了對於生活的熱情,心裡被焦慮,擔憂,未來的恐懼所侵襲,我們可以為父母而活,為孩子而活,卻偏偏忘了為自己而活。

了解我們的,不了解我們的都有資格對我們評頭論足,而我們偏偏信以為真。大學時,因為不想被投去異樣的眼光,不敢一個人去圖書館,工作了,不想別人說自己格格不入,於是選擇去自己不喜歡的應酬……以前,總是覺得長大後就好了,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後來才發現有很多事情需要勉強自己,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蔡康永說:鏡子很髒的時候,我們並不會誤以為是自己臉髒了。那為什麼別人隨口說出的糟糕的話時,我們要覺得糟糕的是我們自己呢?

做一個真正自由的自己,擁有自在的心,巨大的創造力,自由的靈魂,不要再為外界的眼光束縛。

三、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1、安迪冤枉入獄,對自由心懷希望

安迪是被冤枉的,他的妻子出軌,他痛恨一個男人的自尊就這樣被踩在腳下,有那麼一瞬間,我想他有殺了妻子的想法,最終沒有下的去手,沒想到被抓入獄。那些犯人打賭個子小小的安迪也許會第一個哭出來,沒想到哭的竟是一個胖男人,安迪在意識到法律沒辦法做到公正時,他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儘管監獄的所有人認為這是不可完成的事情

2、安迪對建成一個圖書館心懷希望

安迪為了建成圖書館,開始每天寫信,寫了六年,終於得到了一些捐獻的舊書,他看到了希望。他決定每周寫兩封,終於在監獄建成了一個圖書館。在這裡,大家可以暫時忘記身處牢獄,可以像一個自由人一樣聽聽音樂,目不識丁的湯米在這裡學會了認字,考取了大學。

3、安迪對自己夢想的地方心懷希望

一把鶴嘴鋤,瑞德說用這個東西越獄得花六百年,安迪用了二十年,就那麼一點點的運,將土裝進自己的口袋,來回的走,直到將所有的土抖落,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他爬過五百碼的下水道,他穿著典獄長的皮鞋,西裝筆挺,仿佛二十年的時間他沒有被禁錮,只是去了某個世外桃源,重新走入俗世而已,他去了夢想中的地方,開一家旅館,忘記所有的回憶。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別人認為的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在三十歲的時候說要成為一個作家,身邊的人勸你醒醒吧,你沒有天賦,又太晚,可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是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寫作。你說你要考上一個好學校,同學給你潑冷水,我們這學校沒人會考那麼好,結果成績出來,那個將夢想放進心裡,默默努力的姑娘圓了夢……很多事聽起來不可能,但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總有人用行動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我們不缺夢想,缺的是將夢想變成現實的信念。

也許現在的你考研考了很久都沒有考中,也許現在的你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沒有找到該愛的人,身邊的人勸你算了吧,無論身處怎樣的絕境,也請你心懷希望。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那才叫自私。

天亮之前,有一個時間是非常暗的,星也沒有,燈光也沒有。但,黑暗總會過去,天,終會亮

結語:安迪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其他人,讓很多喪失希望,在絕境中放棄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例如湯米,例如瑞德,我相信安迪這個人名會在監獄裡永存,在他們撐不下去的時候,在他們早已麻木的時候,也許會因安迪留下的痕跡而煥髮絲絲神採。安迪對自我的追尋、對真正自由的追求,用行動踐行著希望。他終於逃了出去,開著車迎著風,疾馳在馬路上,仍像一個英俊的少年。

最後,我想以瑞德最後的話結尾: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 ,以至於不能靜靜的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藍,我希望……

作者有話說:嗨,我是沐子,愛讀書,愛電影,愛旅行,愛生活,歡迎關注 與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無緣的它憑什麼是豆瓣電影TOP250第一?
    《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評分是9.7分,是豆瓣電影TOP250中的第一名,但其實這部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評選中確實顆粒無收的,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1995)中最大的贏家卻是同樣讓人覺得勵志的電影《阿甘正傳》。
  • 豆瓣評分9.6,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究竟誰救贖了誰
    文|愛拾光有一部影片,上映至今25年,百萬人觀影,豆瓣評分9.6分。很多人評價說:「這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一部影片,沒有之一。」它就是1994年上映的美國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它是由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 重觀《肖申克的救贖》:這3點道理,值得我用一生去踐行
    導語: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7。影片講述的是作為銀行家的安迪·德弗瑞恩被冤入獄,在獄中經過一系列自我救贖,最終在一個雨夜終於逃脫桎梏重獲自由的故事。電影是以回憶的方式展開的,從男主獄中唯一之靈魂伴侶瑞德的視角描述安迪在獄中的生活,安迪是如何在牢獄之中展開自我救贖的?監獄當中那麼多被控制住的靈魂,為什麼只有他能逃出生天?重觀《肖申克的救贖》是在一個雨夜,現實中的雨夜與電影當中安迪爬過長長的汙水管道的那個雨夜在時空中交融,我也再次從這部影片當中探尋到了值得我用一生去踐行的道理。
  •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屬於瑞德與安迪的救贖,也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
    而要說到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部,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肖申克的救贖》,無論是豆瓣還是IMBD榜單,它都一直高居榜首,而據說名演員摩根弗裡曼也正是因為在這部影片中獻聲擔任旁白而成為了被好萊塢公認的&34;。時光荏苒幾近26載,今天我想從個人的角度來為大家重新解讀這部或許再過50年也仍舊會被奉為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三個人物,承載著三種關於「自由」的定義
    然而其中最值得推崇的一部,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從1994年上映至今,仍以9.7分高居豆瓣高分電影榜首,不愧為世界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在這個黑暗無邊、罪惡重生、壓制人性的監獄裡,安迪始終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與信念,終於用一把小錘子,花了二十年時間挖出了一條向外的通道,走向了自由人生……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場安迪個人的自由抗爭史,實際上,這部「自由」命題的電影,是關於安迪、布魯克斯、瑞德三個人的。
  • 《肖申克的救贖》解析:身陷囹圄,人性對自由的渴望
    前言《肖申克救贖》是導演弗蘭克·德拉邦在1994年的作品,這一年,「肖申克」橫空出世,直到目前依然是影史上評分最高的電影,即便當年錯過了奧斯卡獎,但是這部影片也一直以來都有著很高的評價,雖然當年被阿甘遮住了光芒,不過在我心中他的地位已經超越了前者,每當翻看這部影片時,就會讓我產生無窮的力量感。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從瑞德的三次假釋,看普通人的救贖之路
    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摩根·弗裡曼飾演的瑞德,因為他包含了《肖申克的救贖》所講述的救贖之道以及什麼樣的人會被救贖。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了解自己才能走上救贖之路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長年的監獄生活讓他摸清了肖申克監獄中的門道,找到了能在地獄活的舒服的方法。
  • 「高中生必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6推薦指數:☆☆☆☆☆【內容簡介】《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埃德溫·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又通過Red的三次假釋,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沒有成功。一直到第三次的時候,Red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假釋其實已經是釋懷了,但這時的他卻假釋成功了。不過當時的Red已經變得很是蒼老了,已經習慣了自己在監獄中的生活。他一旦出去,就可能獲得和老布一樣的下場——因為適應不了外面的生活而自殺。不過正是因為這些情節鋪墊,才使得最後Andy對Red的開導有了實際意義和價值。
  • 肖申克的救贖次要人物篇
    人生需有意義[救贖之道 就在其中]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 影片以第三人稱瑞德的口吻,講述了一段肖申克監獄的故事,講述了一段救贖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對生的渴望 自由的嚮往
    1946年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度過餘生。銀行家出生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裡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了獄長的私人助理。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他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夠幫他翻案。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不同抉擇,很好的解讀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經典影片,它在1994年奧斯卡評選中鎩羽而歸,卻被時間驗證了不朽。作為豆瓣9.7高分的影片,它所蘊含的希望主題,置於任何一個年代,都是人類精神的內核,這是它經久不衰的關鍵。
  • 什麼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真正的救贖?
    救贖,指用行動抵消、彌補罪過,使其脫離災難或危險。所以救贖有三個基本要素:有罪——付出代價——解脫。救贖的第一層本意,結合電影,相當於我們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當然是反諷。但電影所討論的「有罪」,遠不至於此。在影片的開頭,安迪對瑞德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瑞德不無諷刺地說:「肖申克」這個地方,除了我之外,都是無罪的。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今天跟大家一起重溫的就是電影版的《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一,評分9.7分!
  •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Top 1的電影有什麼值得看的?
    弗蘭克·德拉邦特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年輕有為的青年銀行家安迪因被誣陷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自己的知識成功越獄,獲得自由的故事。
  • 影評|《肖申克的救贖》:高牆困不住的希望,光芒萬丈
    《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部講述希望與夢想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豆瓣評分9.7分,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中被超過160萬的會員選為250部佳片中的第一名。
  • 《肖申克的救贖》|老布的死亡,拂去虛無的陰影,找到真實人生
    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肖申克的救贖》,至今仍是全網評分最高的電影,歷經多年至今也無法有後來者能望其項背。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被栽贓陷害而鋃鐺入獄,在監獄中度過數年灰暗絕望的人生。然而,主人公從來不曾捨棄對自由的渴望,暗中為逃生做了多年的準備,最終逃出監獄迎向自由。於是,自由二字成為這部作品的代名詞,對自由嚮往背後的堅持讓人動容。
  • 又賺口碑,又贏排名,《肖申克的救贖》因何成功?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肖申克的救贖》能博得滿堂彩的根本原因就是它的戲劇化手法。1.超級理想化的人物,虛實結合的敘事手法《肖申克的救贖》賦予了安迪超於常人的奇特魅力,他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知識淵博、特立獨行、睿智不凡、不屈不撓。
  • 二刷《肖申克的救贖》:希望是個好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而且絕對是1994年最好的電影。01 這是一部關於友誼和希望的電影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一個人雖然失去了一切,卻仍然樂觀生存尋找自由和救贖的故事。一位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涉嫌謀殺自己的妻子和情人而被判處終身監禁,他被送去了一所叫做肖申克的監獄。在那裡,安迪通過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贏得了囚犯和看守的信任,並逐漸和裡面的囚犯成為朋友。
  • 《肖申克的救贖》裡的主人公憑什麼逃出生天的?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著名導演費蘭克·達拉邦特的經典代表作品,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人主演這部題材為監獄的電影。此部電影以9.7的高分穩居時代經典的寶座,更是風靡一時。更有甚者曾說「這是男人必看的一部電影,因為他教會了男人什麼是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方向和努力,才是你我的救贖之道
    相信許多電影愛好者都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作為豆瓣評分9.7分得高分影片,這部電影多年來經久不衰,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讓他們可以從中汲取一些精神,吸收一些人生養分。許多人之所以看好這部電影,不光是電影情節的跌宕起伏、是非善惡終有報,更為重要的是當面臨困境之時,當沉落谷底之後,我們是「選擇生」,還是「選擇死」? 在這裡,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