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熔爐》媲美「集結號」硬剛「金剛川」,果然細節定成敗

2020-11-04 奧拉海鮮拌麵

13集的《戰火熔爐》播完了,剛看出些感覺來卻戛然而止?難得一部精品劇,良心話不吐不快。


《戰火熔爐》雖短小精悍,信息內涵卻不少。

該劇從參加抗美援朝千千萬萬個優秀連隊中,提煉塑造出「四連」這樣一個英雄群體。不僅有中流砥柱的老黨員,素質過硬的班排骨幹,也有借調來的女政工幹部,臨時編入的文工團成員,甚至還有「解放」戰士。歷經五次戰役戰火熔爐的洗禮與淬鍊,「四連」人前赴後繼,「四連」精神永續傳承!

《戰火熔爐》為什麼好看?只因為真實!

01、背景真實,戰例靠譜

抗美援朝戰爭雖然過去70年了,但是大量的文獻、影視資料都有詳實記載,目前仍有健在的老英雄們均可佐證,讓那段崢嶸歲月恍如昨日般清晰又真實。

據編創人員介紹,《戰火熔爐》於2014年立項,劇本歷經多方查證核實、反覆打磨後於2019年正式開機拍攝。劇中,四連雲山郡之戰摧毀美軍營級指揮所,後續俘虜黑人連,光復平壤,血戰長津湖,佔領漢城,漢江南岸阻擊戰等等戰鬥單元均有原型出處。

真實自帶光環,歷史無需粉飾。

02、服化道高度還原當年原貌,尤其是武器道具可謂登峰造極!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發起第三次戰役前,四連已經整建制換裝蘇械,一起來看看劇中都給我們展示了哪些寶貝吧。

蘇制馬克沁M1910/30式重機槍


蘇制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俗稱轉盤機槍,容彈量47發) + PPSH-41型衝鋒鎗(俗稱波波沙,彈鼓容量64發),這兩款大容量自動武器曾大量裝備我部,極大的改善了前期志願軍火力不足的窘境。


蘇制1891/30式莫辛-納甘步槍。俗稱水連珠,因槍聲清脆如水珠落盤而得名。我軍神槍手張桃芳曾用莫辛-納甘1891/44式裸槍狙殺240多名美兵而威懾敵膽。


RPG-43反坦克手雷。破裝甲厚度75mm,威力巨大,無障礙引爆可殺傷整排士兵。上甘嶺陣地防禦戰中曾發揮重要作用。


劇中以四連的視角,也展示了美軍現代化重裝備火力優勢。

M4A3E8謝爾曼坦克


M3半履帶裝甲車


M1919A4重機槍,俗稱「點30」,250發彈帶供彈,美軍連排級標配。


白朗寧BAR自動步槍,俗稱輕機槍,20發彈容,美軍班組級火力支撐


從以上對比看,中國人民志願軍換裝蘇械後,陸戰火力得到極大提升,基本消除了與美軍之間的武器代差,拼的就是後勤補給和戰場精氣神。

服裝方面也是高度還原

由於抗美援朝的特殊性和隱蔽接敵的戰術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前期制服一律去除解放軍標識,高級指揮員也是身著朝鮮人民軍制服。


雨三灣與八爹

有觀眾吐槽劇中服裝穿越了(志願軍和偽軍?),其實,這正是該劇道具嚴謹之處。

由於當時朝鮮戰事緊急,第九兵團的三個軍身著單薄的50式軍服直接奔赴朝鮮東線作戰,血戰長津湖威名遠揚,同時,九兵團官兵也是凍傷減員最為嚴重的部隊。


身著50式軍服,裝備38式步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接受檢閱


雨三灣查看九兵團戰士傷情

前期入朝部隊基本換裝了北方較厚實的扎道棉服,白色面子是為了雪地偽裝。而東線部隊大多在單薄的棉衣外披塊白布簡易偽裝,實在太難了!



四連奉命出擊,冰封長津湖上,白色的棉服與冰花融為一體

當然,劇中對於美軍尤其是傘兵的標識,單兵裝備還原的也很到位。



03、細節決定成敗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陸軍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戰場組織和紀律以及先進的「三三」制整套戰術體系。

四連戰術動作賞析1

前有尖兵,後有尾哨,左右兩翼警戒保護,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這是典型的連排級進攻戰術。


四連戰術動作賞析2

進攻—掩護—支援,這是步兵班組突擊戰術的經典再現


劇中,美軍的行軍序列與步坦協同也很到位


細節無處不在,甚至M1加蘭德步槍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叮」聲後漏夾自動拋出的特點,劇中還有特寫鏡頭,服化道如此用心令人信服。


劇中稱為「美八粒」的M1步槍

不過,《戰火熔爐》仍不能奉為經典之作,因為不足之處也同樣明顯。

首先,劇情跳躍嚴重,中間依靠大段字幕銜接過渡,十分影響觀劇體驗;

其次,四連與美軍傘兵交手時,劇情腦洞大開,多處明顯不符合軍事邏輯,即便對手是美軍特種兵。

如果連長犧牲還可以理解,畢竟叢林夜戰是美軍特種兵的強項。從他們布置詭雷,絆雷和陷阱的手法看,確實是高手。但是,身為四連狙擊手的「木頭」,不可能不懂得狙擊手慣用的「釣魚」戰術,白搭性命,意義何在?


四連白天遭遇美軍伏擊的那場戰鬥中,不提行軍休憩不放警戒哨的常識性漏洞,僅雙方實力對比也不該被「吊打」,還導致指導員犧牲?戰鬥前雙方人員與火力對比,劇中畫面交代得十分清楚,考慮美軍先手並佔據有利地形,中美綜合戰鬥實力2:1已是軍事邏輯底線。

然而,鏡頭語言給觀眾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戰鬥故事呢?


戰鬥伊始,我方2挺重機槍被毀,迫擊炮被炸,要不是指導員神奇一槍幹掉美軍迫擊炮,四連會怎樣?

這還是那個用萬國牌輕武器死磕美騎一師第八團,最終取得勝利的四連嗎?

連長、指導員當然可以下線,但為了讓趙和,雨三灣及時「上位」,劇情邏輯不通,過程突兀,大失前期水準,成也細節敗也細節了。

最後,趙和代連長在一顆火箭彈的掩護下,率領四連集體衝鋒刺刀接敵,而美軍竟然揮舞工兵鏟來應戰,煽情可以,過猶不及。


這樣的橋段有個疑問,美軍士兵作戰向來極端,要麼憑藉其強大火力死磕到底,例如美軍二戰「孤膽英雄」巴斯隆;要麼一言不合就投降,如菲律賓巴丹大潰敗,鮮聞美軍有肉搏戰的傳統。

最終四連慘勝,結尾也在強行拔高中匆匆收場,然而觀眾卻看得一頭霧水。總之,從觀眾的角度復盤《戰火熔爐》,亮點難能可貴,經典仍需努力。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央視推出《戰火熔爐》意義非凡。銘記歷史昭示後人:中國人民珍惜和平,也不惜為國家完整,民族尊嚴血戰到底!讓世界知道:「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相關焦點

  • 《戰火熔爐》服化道逼真遠超「集結號」,原來幕後金主不是一般人
    紀念抗美援朝70年之際,央視電視劇頻道推出應景大作《戰火熔爐》。受幾位軍迷朋友力薦觀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連看八集仍意猶未盡。本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四連為視角,串聯在朝五大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頗具軍事才華的「解放」戰士趙和,從入朝初期消極畏戰,到後來義無反顧投入正義的戰爭熔爐中
  • 優酷、阿里影業聯手央視出品《戰火熔爐》戰爭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白玉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向志願軍老兵致敬、向那段崢嶸歲月獻禮,今天(10月24日)起,《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兩集連播,優酷同步上線獨播。
  • 優酷、阿里影業聯手央視出品《戰火熔爐》戰爭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0月24日,《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兩集連播,優酷同步上線獨播據悉,阿里文娛近期已先後推出一系列極具家國情懷與社會擔當的口碑佳作:10月23日,由阿里影業旗下淘票票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的抗美援朝同題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次日票房即突破2億元,淘票票評分9.5分;10月1日起,由大麥旗下戲劇廠牌Mailive聯合出品的原創話劇《上甘嶺》開啟全國巡演,已先後在上海、杭州、蘇州、青島、濰坊等五城落地,未來將落地唐山、合肥、太原、天津等城市。
  • 還原抗美援朝的「戰火熔爐」,這部劇如何書寫偉大戰爭歷史畫卷?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於10月24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強檔,並在優酷平臺獨播上線。
  • 電視劇《戰火熔爐》:重溫崢嶸歲月,致敬最可愛的人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戰火熔爐》於10月24日-10月30日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播出,並在優酷獨家上線。
  • 《戰火熔爐》:「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戰火熔爐》劇照熱播劇《戰火熔爐》中,白師範指導員對年輕的文藝兵說到:「部隊就是一個大熔爐,什麼破銅爛鐵到了部隊都會成為一塊好鋼...」《戰火熔爐》劇照《戰火熔爐》劇照《戰火熔爐》的鏡頭中,大多數的戰爭場面
  • 《戰火熔爐》今日開播,銘記歷史、致敬最可愛的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將於今天(10豪華主創團隊保駕護航,打造「頂配」戰爭劇《戰火熔爐》由薛繼軍擔任總出品人,王浩、敦淇、劉文武、王平任總製片人,董哲擔任編劇、導演,付辛博、董琦、李感、蘭海蒙、鞠帛展、孫浩涪等主演。
  • 《戰火熔爐》央八首播,每一秒都在戰鬥,一口氣打到底的戰爭劇
    文/馬慶雲10月24日晚間,電視劇《戰火熔爐》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與此同時,正版視頻平臺也同時間兩集上線。這部電視劇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口氣打到底,每一秒鐘都在戰鬥,根本不給觀眾停歇的時間。這種把戰爭場面從頭拍攝到尾的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從未有過。
  • 戰火熔爐四連原型是哪個部隊?
    我對抗美援朝一直抱有極大的崇敬,很久沒有追劇了,電視劇《戰火熔爐》讓我這段時間天天按時守在電視機前,就我這一點僅有的歷史知識和大家分享,以紀念我們最可愛的人,劇中大結局的城隍堂渡口是真實的地名,位於漢江南岸,而在此地浴血奮戰的正是當年飽受爭議的180師540團下的一個炮營和一個連,為了掩護其他兄弟部隊後撤,他們戰至到最後一兵一彈,按此,劇中四連的原型應該是180師麾下的部隊,是否?
  • 電視劇《戰火熔爐》打造英雄「四連」,導演揭秘幕後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近日,電視劇《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檔和優酷開播。劇中塑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四連」這樣一個英雄團體,呈現了趙和、雨三灣、陳天放、唐大成、周念魚、楊栓柱、亮子這樣一批英雄群像。該劇導演、編劇董哲曾擔任《建黨偉業》及《建軍大業》的編劇之一。10月28日,董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朝鮮戰場上的英雄連隊很多,一個連隊在幾十萬人的戰役中存在感很低,但卻是一個個輝煌勝利的基礎。」
  • 《戰火熔爐》真實反映志願軍戰士,值得推薦!
    聽說這部劇原名叫《我們的戰爭》,後來改為《戰火熔爐》我覺得改的很好,電視劇上映正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電視劇設置了趙和、雨三灣、陳天放等角色,在這部劇中看到了革命戰士的成長。 部隊就是個大熔爐,不論什麼破銅爛鐵,出來都得是一塊好鋼。也許有許許多多像趙和一樣的戰士,剛開始不知道為什麼戰鬥,為什麼那麼不要命,但是當他看到祖國人民熱情擁戴,祖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時候,應該會明白戰鬥的意義,犧牲的價值。
  • 電視連續劇《戰火熔爐》得失優劣之拙見
    志願軍某部四連火線代理連長趙和和他的手下的官兵們,不知何故,腳步匆匆:短短的13集,電視連續劇《戰火熔爐》就講完了四連官兵血戰抗美援朝戰場艱苦而卓絕的整個歷程;此時此刻,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積澱和儘可能的理性過濾,我把我對電視連續劇《戰火熔爐》得失優劣之拙見如實記錄下來,呈獻給大家:竊以為,縱觀《戰火熔爐》全劇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請原諒敝人管窺蠡測、也許大致上如此,有兩得兩失、或曰兩優兩劣:一得
  • 抗戰劇《戰火熔爐》央視八套強勢開播,英雄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
    電視劇《戰火熔爐》將於10月24日登陸cctv-8黃金檔強勢開播。智能電視的朋友可在電視家享受大屏觀看。小人物的平凡百態亦是時代中的英雄群像,艱難的經歷鑄就了不起的傳奇!電視劇《戰火熔爐》講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眾志成城、不屈不饒保衛國家的故事
  • 《戰火熔爐》:志願軍戰士的不怕犧牲,看到舊中國的深重苦難
    在觀看《戰火熔爐》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筆者被劇情中的戰爭場面所震撼
  • 《戰火熔爐》大結局,四連戰士背水一戰的結局有什麼含義?
    在觀看《戰火熔爐》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筆者一直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所深深感染
  • 看到《金剛川》破紀錄,我心情複雜,寫下了這篇文章
    《金剛川》終於在10月23日與我們見面了。面對美軍的參戰,戰火即將燒至鴨綠江邊,為保家衛國,在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遠赴朝鮮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看過電影之後,晨晨可以肯定地說,《金剛川》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讓人驚喜。
  • 《細節決定成敗Ⅱ》| 精細管理經典,從《紅樓夢》晴雯之死說起
    文/杜豆豆「細節決定成敗」這個書名,讓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集腋成裘」這個詞兒。不過,這個詞兒的真正含義,我還是讀《紅樓夢》時得到啟發的。2004年1月,他出版了《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時代一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開啟了中國精細化管理的新時代,並創造了管理類暢銷書的奇蹟。《細節決定成敗Ⅱ》是在他第一本書的基礎上,對「什麼是細節、細節的實質、細節的功用、我們為什麼做不好細節以及如何做好細節」等理論和實踐又做了進一步的探討,並提供了一些培養員工細節意識的訓練方法,以及實用的細節管理工具和方法。
  • 我們可以批評《金剛川》,但真的不要惡意揣測
    他們可能不知道,管虎出身於電影世家,更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革命家庭。管導父親是北影廠的表演藝術家管宗祥,老爺子出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12歲就參加了八路軍文工團,也曾衝鋒陷陣打過鬼子,建國後出演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
  • 從原型老兵談《集結號》:真正的解放軍,並非電影中那樣
    集結號》這個電影之前講過,最近在文章中簡單提了一下,不過有朋友認為《集結號》是有原型的,我們本篇文章重點談談這個問題。《集結號》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的,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官司》,是一部僅有1萬餘字的短篇小說,不到半小時時間也就看完了。
  • 細節決定成敗,沒想到結局會變成這樣
    其實故事講到了這裡差不多該結束了,但我還是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以後會更加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家庭情感交流或是人際關係的交往中都能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