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細節決定成敗」這個書名,讓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集腋成裘」這個詞兒。不過,這個詞兒的真正含義,我還是讀《紅樓夢》時得到啟發的。
晴雯是怎麼死的?因為夜裡趕織一件俄羅斯雀金裘,著了風寒,加上得罪了王夫人被趕出賈府,結果一病不起,香魂雲消的。
讀的時候我一直在疑惑,不就是一件披風嘛,補個洞要如此大費周章,居然整個城找不到一個裁縫能幹的,害得好好一個晴雯16歲便撒手人寰,揪了多少紅粉們的心。
後來,我還專門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雀金裘」當真是不簡單,是用孔雀的羽絨和金箔製成的絲線縫製而成,沒有點兒巧手天工,還真是幹不了這活兒。
查資料的時候,很偶然也一起探究了一下集腋成裘。之前,只知道這詞兒是比喻積少成多。這下才知道,原來「腋」是指狐狸胳肢窩下的那點皮毛,把那點皮毛攢吧攢吧,最後縫製成一件大衣。明白後,想想晴雯的身世,心下不禁唏噓。
我們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麼積少成多來的。你的個性、生活習慣、工作風格,無一不是這種從少到多的過程。當然,成功也不例外。
沒有細節的沉澱,說成功都是妄談。
《細節決定成敗Ⅱ》就是一本談細節的書,管理學上還專門定義了一個名詞,叫做「精細化管理」。這本書,我認為,正是希望提升管理能力的人士需要的精細化管理訓練寶典。
這本書的作者汪中求,是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也是多家業界知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首席顧問。
2004年1月,他出版了《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時代一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開啟了中國精細化管理的新時代,並創造了管理類暢銷書的奇蹟。
《細節決定成敗Ⅱ》是在他第一本書的基礎上,對「什麼是細節、細節的實質、細節的功用、我們為什麼做不好細節以及如何做好細節」等理論和實踐又做了進一步的探討,並提供了一些培養員工細節意識的訓練方法,以及實用的細節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果說第一本書是開篇,這本書更偏向於實戰。
接下來,我就來分4個重點,為你講講這本書。
一、 細節與管理
出第一本書時,作者的新鮮觀點一拋出,還是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的。最為讓人忍俊不禁的,就是為「讀者捏一把汗」、甚至以「大便,決定生死」比喻細節的簡潔先生。對於這樣的業內批評,幽默的作者及時給出了回應。
什麼是細節呢?當然不是大便這麼簡單。細節,是能夠反映事物內在聯繫和本質的微小事物和情節。細節只有從系統的角度看才有價值。你要藉助目標去發現細節,圍繞目標,系統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要在細節上出漏洞。
管理是伴隨生產活動產生的人類社會互動,又是通過對各項細節不斷地思考、探索、提煉、總結出來的系統化理論體系。所以,倡導細節,更像是重視過程,在過程的實踐中改進和提高。
比如,我們誰都能看到、知道蘋果一定會掉到地上,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研究出萬有引力定律。
細節就是管理者在所在的組織去發現被忽視的問題,著手抓緊、抓透。在管理上,我們尤其要分清楚的,是「碎片」和「細節」。細節是系統性的存在。離開了系統,細節就是一種無用的存在,稱為「碎片」。它真正的核心是科學的精神和認真的態度。
上海交大的王方華教授就曾說:「中國人做事從來都是問『做完了沒有』,而不問『做好了沒有』。「 「德國製造」為什麼成為品質保證的國家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德國企業重視細節,審慎嚴謹、一絲不苟的做事風格。
二、 為什麼做不好細節?
書中,對「為什麼做不好細節」這一問題,總結了五項原因:
1、責任感普遍缺位;
2、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
3、社會浮躁心態的影響;
4、國民素質和職業化訓練程度不高
5、重大輕小、重概括輕數據的傳統文化影響。
以責任感普遍缺位為例:
2003年,中國曾發生過一起悲慘的餓死孩子事件。民警在羈押一位吸毒女時,未通知相關人員照顧被她獨自鎖在家裡的三歲女兒,使其活活餓死。
無獨有偶,2013年6月,「南京女童餓死家中」事件更是震驚全國。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也是在家中活活餓死。
這不僅僅是家庭悲劇,更是社會公共管理的問題。對於長期沒有人照看的小孩,難道相關的居委會、民政局、公安民警等部門,不應該承擔起責任嗎?
缺乏責任心使我們看不到應該看到的細節,或者看到了也做不到位。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做事,就能夠看到那些能給我們帶來商機的細節。
認真與不認真的差距,就在於能否看到細節的差別,表現的是對事情結果負責的責任感的差別,所導致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企業的細節做不到位,也一樣會存在大量危害。
對於管理者來說,普遍問題是執行不到位,主要原因有十種:
比如,同樣是在中國,是中國人在做事,為何在麥當勞就能夠注重細節?
原因之一就在於麥當勞的管理規則已經按細節全部規範化了。比如:洗手規定要用溫水來洗,用麥當勞提供的專用洗手液,洗完手只能晾乾或烘乾。
第二是麥當勞非常重視員工訓練,新員工訓練一般都在四個月以上。我們國內的企業,喜歡找成熟的社會人才,往往不訓練或者只訓練一兩個星期就可以上崗了。但社會人才不等於企業人才,要為企業所用,就要把企業標準明確教給他。
曾經有人提出來說,中國企業短命是否與忽視細節有關係呢?我只能說,當然不全是細節問題,但是肯定與細節有關。
三、 如何做好細節?
作者在講述「如何做好細節」這個問題時,重點從部分企業的細節管理實踐、高層管理人員藉助規則做細節、對中層做細節的建議、細節習慣的訓練這四個方面講了很多案例,這些案例無一不令人深思。
比如,「簡單不等於容易——企業管理實踐」這一節的第一個案例,講的是作者在德勝考察過程中,發現德勝之所以能比同行更優秀,正是因為「他們的管理已達所有程序、環節的末梢,他們深諳細節管理之道」。
這些細節甚至包括所有新員工要從打掃衛生開始、每早要宣誓「認真做事」、工牌上的一句話等等,更不用說執行程序的規則細節度了。這就叫做「細節到位」。
那麼,對於中小企業主管,應該怎樣從細節上做好計劃並實施以及如何檢查工作?
中小企業執行力差,有兩個共性的方法可供參考:
一個是建立例會制度。企業也是個生命體,例會就像是體檢一樣,能讓管理人員發現潛在的危機。
還有一個是,每次碰頭會都應該有個人或高管成為其中的核心。即便是去吃個飯,都可以迅速變成學習環境,養成習慣,自然執行力就加強了。
另外,說到細節,到底要細化到什麼程度?可以無數次分解嗎?這個度該怎麼掌握?
人生最難掌握的規則是度,細節的度要立足於實際「管理的崗位和流程的標準化」。作者指出,細節的發展一般有三個階段,明確、準確、精確。
比如,最早我們對一杯可樂的要求是沒有標準的,後來提出來喝涼的,就不能熱,這個時候開始有標準;再往下什麼叫涼的,又定了個標準是4℃,這個口感最好。那麼3℃是不是更好,以後有可能是,但是現在不必要那麼細。
華為的任正非提出過企管三化:僵化、優化、固化,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過程,實際也是個不斷細化的過程,但一定要講究規矩為王,最終的目的是讓執行者將規則變成習慣,將習慣視成自然。
說完企業,我們來看看政府。
政府管理的細節,書中建議了四條,分別是:
1、調研重細節,決策靠數據;
2、建立和諧社會政府管理疏導優先;
3、時代需要寬容精神,讓社會的空氣溼潤一些;
4、落實要到位關鍵看結果。
比如,關於「調研重細節,決策靠數據」這一點,作者講了兩個案例故事。
一個是毛主席調查陝北水旱蟲災,開會時打雷擊中了禮堂的柱子,砸死了柱子邊的一位縣長。結果有農民就說:「為什麼雷公沒劈死毛澤東?」毛主席沒有責怪這個農民,而是讓調查組去找原因,結果發現因為徵糧太多,農民們承受不了,後來很快毛主席便改了公糧徵收的政策,和群眾形成了雨水關係。
另一個是溫家寶農田調研農民負擔重問題,也是一樣用重調研細節的態度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這兩個案例的啟示都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政府官員不能容不得老百姓說話,一定要重視細節,靠調研數據來決策。
四、 關於細節的「細節」
關於細節的「細節」,作者講了五點誤區:「戰略決定成敗」、「大丈夫不拘小節」、「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細節與效率、細節與創新。
以「戰略決定成敗」這點為例。很多人覺得,戰略規劃是大方向,市場變化瞬息萬變,太細節了沒必要。
作者認為,戰略也一樣要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制定戰略規劃,要細緻地整合和分析資源,有量化的管理數據做基礎,才能保證準確性,「差不多」式的拍腦袋規劃,是投機取巧,會阻礙企業發展。
比如,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家臺資房產中介公司,進大陸時,在業內毫無品牌。但它的戰略很清晰,並且很細化。首先選擇在西部登陸,西部又首選了蘭州。別人收1-2個點的中介費,它收3個點,保證自己的服務能力。經過4年,它不僅完全控制了蘭州,而且在西北、西南已經處於強勢。後來又指向東北和華北,幾乎每城必得。而是認認真真做細節,僅各連鎖店的手冊就有31種,且操作性很強。
有人問作者:細節決定成敗,那什麼決定細節呢?
他的回答是:態度決定細節,訓練決定態度。態度調整了,細節就容易做到位。通過訓練的改變,最終達到改善細節的目的。
「完善細節」的方法論是什麼?
第一,是要培養全民的規則意識。
第二,力避精明。
第三,從規則入手。
第四,程序訓練。
第五,調控心態。
第六,細節源於態度。
第七,細節體現素質。
因此,對待細節,不光光是認識和態度到那麼簡單,關鍵還要去自覺地訓練。
五、結語
總之,這本書對細節問題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探討,可以說,是足以為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的。
另外,大量現實的案例,也對細節管理進行了更具有說服力的說明。對當前企業管理和政府管理中,可能出現的常見問題,書中也有理有據地進行了剖析,並給出了訓練方法和建議,甚至還提供了工具。
這是一本指導性強,實用易操作的管理學書籍,對身居管理職位的人士,尤其具有啟迪作用。
(本文結束)
傾一生之力,讀經典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謝您的關注。
作者簡介:杜豆豆,IT從業20餘年,曾先後研修英語、計算機、美學和心理學專業。早年創過業,後就職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現工作於某研究院。書痴一枚,閒時碼碼字。兼任多家平臺籤約作者,簡書會員合伙人,萬卷好書工作室、萬卷好書讀書會創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