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接(四)】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兒女再大,飛的再遠,那也是父母拽著線不撒手的風箏。一大早,老母親就在老爺子跟前講:「昨晚做夢夢見老三在打仗。」「夢是反的」老爺子圓著夢附和道。
老母親喜歡做夢,可能是上年紀睡眠不好,睡得不很深沉。做了夢也喜歡說出來。好夢是好的象徵,說出來想和家人分享。不好的夢,說出來想讓家人圓夢,把他圓好,生怕不好的夢夢想成真。夢是心中想,老母親的夢是對兒女的思念和牽掛。最近,老爺子和老母親關注最多的就是「老三」。
老三,是老爺子和老母親的三兒子。因為軍改、裁軍,涉及到單位撤併降改和個人的進退去留,父母關注,家人都關心。老三是家中的「驕傲」,是家人在官場上混得最好,職級最高的一個。全家人都希望他一直在部隊幹,在部隊發展,對個人、家人都是光榮。但這種光榮,它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能維持多久,關鍵在部隊的需要,在組織的安排。當下的作風建設,不能跑、不能送不說,他自己的性格和個性也是做不到的,那種人格偽裝的虛華他不願裝,也裝不出來。用他自己的話說,跑來、買來、要來的官,不體面,沒骨氣,跟叫花子沒啥區別。還容易得「佝僂病」、「軟骨病」,抬不起頭,伸不直腰,讓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閒話,當笑話。
老三,從小個子長得快,村裡人都叫他「大漢爾」。要不是十二三歲就擔水挑糞,現在就不只一米七幾的個子。十二歲那年,母親生病,他上過灶,做過飯,炒過菜;幫奶奶背草,摔了一跤,左腿還留下了一個大疤痕;為同學打抱不平,腦袋上還有印記。這都是一個「大漢爾」的功勞,過早地「出人頭地」。調皮倒蛋的事也有,小學時逃過學,初中時作過弊,高中時逃過課,還有就是掏過鳥巢,捅過螞蜂窩,不會遊泳而下過深水,險些丟了「小命」,過小地「膽大包天」,為此挨了不少體罰。但這些都不影響他的學習成績,他天生比較聰明,初中時,成績一直是數一數二,還是地區三好學生,畢業考上了師範,卻選擇了縣城的重點高中,他有更大的夢想。高中時,成績說不上名列前茅,但還很靠前,考個稍好的大學應該不成問題。
人生不是單行道,夢想不一定照亮現實,生命中的許多站點需要「改籤」。老三高考那年,父母當兵的提議,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連高考的滋味都沒有體驗過。當時家人的考慮是:能不能考得起、考得好是回事,關鍵是當時家裡的經濟條件還不足以承受得了兩個孩子上大學,當時老二正在上大學。光考得起還不行,必須考得好。按常理學校越好學費越低,高價大學更上不起。當兵同樣能考軍校,老三就這樣半推半就地當上了兵。現在想起來,當初動機不是很純。但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後來老三對部隊是越來越有感情,以至於後來因軍改轉業,好長時間還緩不過來。
要想脫胎換骨,那就去當兵吧!在這裡,是頑石都能把你捂熱乎,是劣礦都能把你煉為鋼,是文盲都能把你育成才;這裡是,減肥的最佳場所,健美的最佳陣營,塑形的最佳地盤。怎能忘靶場上的睜隻眼閉隻眼,從零光蛋到神槍手;怎能忘遊泳池的水是那麼難喝,從汗鴨子到水上漂;怎能忘障礙場的高不成低不就,從膽小鬼到小老虎;怎能忘格鬥場上的驚心動魄,從門外漢到鋼鐵漢;怎麼忘演習場上的戰火硝煙,從娃娃兵到戰鬥員。在這裡,能標註你的人生意義,能彰顯你的社會價值,能擁抱你的家國情懷,能豪邁你的英雄本色。
這是老三的切身體驗。
在新兵連,學習訓練,站崗執勤,公差勤務,樣樣不示弱,綜合素質較好,還喜歡寫點東西,很受連首長喜歡。新訓結束,指導員點將把老三帶到了他所在的單位,分到了營裡的核心班組,半年不到推薦參加骨幹培訓,拿了個綜合考核「第一」,回來當上了班長,年底評上了「優秀士兵」。第二年入了黨,考上了軍校,一路順風順水。這裡面沒有水分,全是幹出來的,拼出來的。那個時候,髒活、累活、苦活都是搶著幹,還主動到領導那裡「爭取」。
希望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辜負的。軍校與地方院校大不相同,管理與管理的方式都不一樣,自由與自由的含義都不一樣,有嚴格與寬鬆的差異,有學習與訓練的差別。軍校的學員姓軍名兵,每天的作息時間是定時的,上課訓練是要點名考勤的,新聞是必看的,自習只能是到教室和圖書室的,晚上是要查鋪的,平時是不能外出的,雙休日外出是要限比例的,不假外出是要受處分的,夜不歸校是要開除的,文化、軍事不過關是畢不了業的。這樣的環境,想不好學都難。「60分萬歲」,在軍校行不通。畢業評定有優先生、中等生、差等生的區分,也是畢業分配的一張「名片」,混是混不下去的。軍校的文憑不是混出來的,是正二八經拼出來的。
人生的走勢,離不開一股股勁勢。人生的走向,也需要一次次轉向。五年,翻過了一道道分水嶺,實現了從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從軍人到軍校的轉變,即將面臨從學員到軍官轉變。一紙命令把老三指派到一個山溝部隊。從農村出發,打了個轉,又回到了農村。從山區進發,繞了個圈,又進到了山區。失望過但不絕望,茫然過但不迷茫。當年不是農村包圍城市嘛,別小看這個農村根據地,這曾是打天下的根,定江山的本啊。想到這些,老三心裡舒坦多了。
山裡的孩子個個都是孩子王,什麼活沒幹過,什麼苦沒吃過,什麼累沒受過,沒有習不習慣、適不適應這一說。此時,老三就像一輛軍車,加滿了油,隨時準備發動;又像一名勇士,上滿了子彈,打開了保險,隨時扣動板機;還像一把彎弓,箭在弦上,隨時準備有的放矢;更像一顆螺絲釘,隨時準備鉚在需要的崗位上。不像城裡的孩子「水土不服」,一臉惆悵、無奈的樣子。
老三是出了名的工作完美主義者。跟他一起共事的領導、同事和部屬都這個共識。做就做到極致,幹就幹出精品,這是他的工作態度,也是理念。他經常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決不拿出手,經過他手的事情絕對精緻,領導滿意,同事佩服,部屬崇拜。凡是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幹部還是兵,經過調教,都差不到哪裡去,很多被上級機關選調。
能力是學出來的,熬出來的,苦出來的。小幹部的時候,「5+2」、「白加黑」是常有的事。人與人進步的差距往往是在八小時以外。別人玩的是手機,他敲的是鍵盤,別人看的是小說,他讀的是專業,別人閒的慌,他是忙的緊,不進步才怪。從排長到主官,再成為師職幹部後備人才,一路奮發,一路前行,沒有磕磕碰碰,沒勞命傷財,沒走跑要送,有就只有實幹、實誠、實在。他的成長見證了靠品德立身、靠本事吃飯的正道,同進也見證了組織的可靠,領導的清廉。很多人都不信這個理,不信這個邪,信不信由你,反正他的確如此,心安理得!
所以,在可能轉業這個問題上,他很坦然。他是可以不走的,上面專門有「後備幹部可以不走」的規定。但為了給改革讓路,為了響應裁軍30萬的號召,他作為單位的主官也想帶個好頭,於是主動提出轉業。世界這麼大,他也想到地方去看看。為此他還寫了兩首詩:
(一)
轉業/就是一紙命令/必須乾脆
轉身/尤如一聲口令/必須堅定
轉變/恰似一回新生/必須破蠶
轉行/好比一次跳槽/必須自信
轉型/勝若一次重塑/必須裂變
昨天的砥礪前行/只為初心
今天的華麗轉身/皆為續航
往昔無憾/今朝有夢/青春不老
花開第二春
(二)
一彎一道多驛站/一行一業皆風景
淡看花開/靜觀風雲/而今邁步從頭越
何去何從/勸君自信三萬裡/試問何處不勝天
人生沒有直通車/轉業恰是中轉
事業沒有直達票/改行尤如改籤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何去何從/銘定初心/踏歌前行
華麗轉身/如同調換頻道
不一樣的按鍵/不一樣的畫卷
重整行裝/來個改頭換面
外在的模樣/內在的自己
何去何從/重新開始/從心出發
老三的才華,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上,主要表現在他的思想和文筆上,是系統內出了名的「筆桿子」、「才子」。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這一「美譽」是他勤學博學學出來的,日熬夜熬熬出來的,加班加點加出來的。多年來,他先後主筆撰寫匯報材料、經驗材料、講話材料、事跡材料千餘篇,在軍內外報刊雜誌和網絡平臺發表各類文章和新聞稿件五百餘篇,很多獲國家級稿件、優質原創文章、優秀徵文和優秀論文,獲過全軍一等獎,上過全軍政治工作網的頭條!
老三在這方面有個特點,就是文風筆風很正,文稿文章很真,堅持自己的東西自己寫,從不找人代筆,什麼發言稿、講話稿、理論研討文章、調查報告,都是如此!他認 為只有這樣才能反映自己的真實思想、真正水準,不願把他人的腦袋嫁接到自己身上,也不情願把自己的思想淡化到他人筆下!不願意把他人的感受強加於自己的感同身受,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情感膚淺在他人的紙脈!他的每一篇,每一稿,每一講,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他真實的思想、思維、思路表達,他始終認為:領導主要就是出思想出思路,機關主要就是搞指導搞幫帶,基層主要就是抓執行抓落實。沒有思想的引領談不上引領,沒有思路的指導說不上指導,沒有思維的落實算不上落實!否則,就是空虛的、盲目的、機械的!(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