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是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鬥爭。
1裝糊塗是洞明人生的大智慧
在《琅琊榜》中,紀王爺是個小角色,戲份很少,表面看起來胖乎乎、傻憨憨的,不理朝政,只愛風花雪月。其實他是一個智商高,懂得如何在爾虞我詐的鬥爭中保全自己的人。他的每一場戲都對梅長蘇設計的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很喜歡紀王爺這個角色,大智若愚,常常風花雪月,卻又正義感爆棚。梁帝生性多疑猜忌,殺功臣,殺皇子,而紀王爺還活得那麼瀟灑快活,與他的性格和智慧是分不開的。
紀王爺按戲中關係也是主角梅長蘇的舅舅,梅長蘇是了解紀王爺的為人處世的,所以設計的幾個局,紀王爺都起了關鍵作用,何文新案,紀王爺當時就在那聽曲喝酒,親眼目睹案發現場,最後紀王爺作證才有了讓流浪漢換何文新被抓包,導致禮部尚書何敬中倒臺,這讓譽王一方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大官員,勢力被慢慢削弱。
在救衛錚的案子裡,梅長蘇設計讓言豫津邀請紀王爺去聽曲,恰巧看見了夏冬放走衛錚,他又成了目擊證人,之後懸鏡司被封,夏江被打進監牢。
紀王爺是一個閒散王爺,常常流連風月場所,糊糊塗塗,不思進取,膽小怕事,但性格耿直,梁帝對他完全沒有忌憚,每次有什麼事也喜歡叫上他,聽聽他的意見。
譽王謀反,靖王平定叛亂,梁帝找他商量立太子的事,紀王本來吃著餅的,馬上很緊張地跪下說那是陛下聖心獨斷之事,他不敢亂言。
接著說起靖王對東宮之位有沒有想法時,他說,任何皇子對東宮之位沒有想法是假的,梁帝問:「你不也是是皇子嗎?」他馬上笑眯眯地說:「他們是皇子,我是皇弟,弟弟,這不一樣呀。」紀王爺懂得示弱,他在梁帝問話時常常很緊張,讓梁帝知道他對他是無威脅的。
裝糊塗是洞明人生的大智慧,紀王爺懂得不露聲色地觀察一切,在聰明的皇帝面前裝糊塗,才得已保全自己。
2有情有義的老頑童
從梁帝那裡出來,紀王爺遇見梅長蘇。他說:「天下都是他的了,你這個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自然也是他的了。」說完拍拍梅長蘇的肩膀。
又說:「不日回京,諸事可定。」梅長蘇說靖王一直想謝謝他,他說「我萬事對心不對人,即便是我說出來的,也必是我眼中所見的。」梅長蘇說,靖王要謝他當年救了庭生,他馬上變得嚴肅又感慨起來說:「如此說來就更不用謝了,大家原本是一家人,誰跟誰又不是骨肉呢。」
其實一切紀王爺都看在眼裡,他心明如鏡,宅心仁厚,他出來作證全憑自己的良心。而當年盡力救庭生,完全是出於骨肉親情。
最後,靖王跟梁帝提出要重審赤焰冤案,他也附議。可以看出,當年他也知道赤焰案有冤,只是無能為力,只能表面裝糊塗,而靖王提議重審,他就馬上支持了。
紀王爺這個角色,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喜歡。他不光大智若愚裝糊塗,還是一個老頑童,他和言豫津是忘年之交,兩人喝酒聽曲看舞,完全一副同齡人的樣子。
裝糊塗是一門大學問,是一種涵養和大度,有些事情看透不說透,糊塗裡邊藏著善良和包容。
而紀王爺是把這門學問做得最好的人,他大智若愚,懂得何時裝糊塗,何時清醒,還懂得遠離朝政,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