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父親大人《三 》

2020-10-10 帥鍋炒米粉

從殯儀館出來,火化完遺體後,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會把各自家屬的骨灰放到骨灰盒裡,讓我們家屬確認,我慢慢的推開骨灰盒,裡面有一些父親的遺骸,一些骨頭都基本上解體,已經鈣化!想著父親高大的身軀,現在就剩這麼多骨灰!心裡百感交集!

一路上,車開的很慢,親戚們囑咐我要隔幾分鐘對車外說:父親,咱們回家了!這是要引導我父親魂魄能找到家,中國古代封建迷信思想,認為人都有三魂六魄,我不這樣認為是迷信,他們只是一種對待失去親人的一種安慰,一種態度!我一路高喊著:父親,咱們回家了!不要怕!這樣不停的重複著!眼淚也流了出來!有時候當你失去親人的時候,你就越會想起以前的事!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

回到家裡,就要開始七天的守孝,晚上要守靈!白天還行,到了晚上要熬夜,因為晚上點的蠟燭,燒的香是不能讓熄滅的!所以我就打起十足的精神!有時候困了就燒點紙錢,陪父親說說話!農村講究入土為安,所以就請了陰陽先生看了墓地,我們家祖墳離我家距離不是太遠!所以按規矩我的爺爺奶奶的墓地在正中,父親的墓就在旁邊一次排開!找了幾個專門挖墓地的工人就開始給父親修建墓地了!由於怕以後時間長了,我們來掃墓上墳找不到父親的墓地,我的幾個叔叔專門用尺子量了一下距離,對應的參照物!還做了一個刻了名的碑!

因為中國流傳下來的就是人死了以後,回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所以才會有燒紙錢,當然就會有各種衣服,褲子,房子,家電,不過都是紙做的,我們這邊叫紙紮,外面專門有這樣的店,他們就是作這個生意的!我和叔叔們去訂了一些房子,沙發,家電之類的,父親生前特別喜歡下棋,所以我就買了兩副象棋,到時候下葬時一併燒給父親!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村裡的人都會來付禮,講究的是村裡的關係和和睦睦,不像在城市裡面,對門的都不認識!親戚朋友也會來付禮,村裡會有專門的人幹這事的!有記帳的先生,我母親說每家裡都有這麼個帳本,方便以後別人家裡有人過世,我們也是要付禮的!到了晚上長輩們會讓晚輩跪靈,我跪在父親靈堂前,手裡拿著一柱香,什麼時候香燒完了,才能起身!這個儀式就是讓晚輩們永遠記著長輩的好,他們辛辛苦苦養了你們這麼多年,你跪著好好孝敬長輩!因為一柱香的時間需要45分鐘,叔叔們怕我受不了,就提前讓我起身了!我跪在父親靈前,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心裡默默的喊著父親!讓他一路走好!以前在世的時候,得病以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煙不能抽,象棋不能下,現在到了另個極樂世界,你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聽說那個世界是沒有病痛,沒有煩惱!

想想父親得病到現在,身體還行,就是腦子越來越不靈活,他以前酷愛看抗戰片,自從得病以來,他有時候連遙控器都不會按了,有時就在那發呆,他也看不懂電視了!父親有隻眼睛得了白內障,我一直想等我忙完了抽出時間陪他去醫院做個手術讓他把這個世界看的更明亮,更清晰,更透徹!但已經晚了!所以當自己家的父母老了以後,他們有什麼願望,想穿什麼,吃什麼,都要及時去完成,不要往後面推,到時後悔莫及!我想想心裡都特別痛恨自己,當時為什麼就不能早點帶父親去看看!父親生前一個月老說怕洗澡,怕一個人走路,我當時怎麼就想不到呢?父親大人,請你一路走好!

叩拜父親大人

相關焦點

  • 追憶父親大人(二)
    2020年10月三號,父親去世第3天,按照慣例要去市裡殯儀館火化,我們這邊所有人死後都是進行火葬,為相應國家號召,一律不能土葬!所以提前聯繫好殯儀館的電話,這樣的話不用排隊靠後!殯儀館下午是不火化的!早上8點50分,殯儀館的車已經到了我家的房子後面,家裡的親戚朋友都幫忙把父親抬上車,父親遺體是放在水晶棺裡保存,以防遺體腐爛!9點鐘,我們就坐著殯儀館的車往殯儀館去!
  • 父親大人說:「今年不要你們回家過年了!」
    誰知父親大人說:「你們跑來跑去的不是很麻煩嗎?而且過年也就那麼一回事,我和你媽也嫌棄家裡人來人往的鬧騰,清靜著多好,還不用忙活你們的吃喝!」 我一時不知道應該說什麼。 可我父親大人,今年卻不要我們回家過年了?
  • 追憶父親二三事
    父親是1941年生人,自小跟著爺爺,爺爺給別人打短工,要帶著父親,那時父親6、7歲。奶奶不待見父親,那時奶奶跟著大伯在西安。 父親小時家裡很窮,老想吃點好東西,有一次晚上吃飯,端著湯碗,去屋子裡面的翁裡抓了一下放進碗裡,以為抓了一把芝麻,沒想到是一把麩皮。
  • 豆瓣9.2分的《追憶似水年華》:20世紀法國巨著,意識流小說鼻祖
    但若說誰是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的大師,普魯斯特和他的《追憶似水年華》則是全世界公認的代表。早在1984年,馬塞爾·普魯斯特就被法國《讀書》雜誌列為十名歐洲&34;之一。他的《追憶似水年華》一共七卷,國內譯本一共2700多頁,近三百萬字,是一部超越歷史長河的宏篇巨著,也是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
  • 王瀝川為何會喜歡《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四刷後發現原因不簡單
    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呢?是因為《遇見王瀝川》中,王瀝川最喜歡這本書,但世間有那麼多書的存在,為何他偏偏獨愛這一本,這部劇看完第四遍之後,我才發現其實真的不簡單。追憶似水年華》在《遇見王瀝川》這部電視劇中,則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追憶似水 年華》是一本大部頭書籍,用我們平常的話來說,就是很厚,很難啃。但就是這本難啃的書,在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卻多次出現,而且起著關鍵性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 浮生六記,此情可待成追憶
    半生快活,半生坎坷蕭索,前路漫漫只剩唏噓悲嘆,寫下這部《浮生六記》以供追憶。沈復在書中寫道:「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又或是「人生坎坷何為乎來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一生的感慨全在字裡行間。但願天上人間重相見,沈復與芸娘也能再續前緣。
  • 續|《錦衣之下》大人終歸是大人,對待大人態度要端正
    三、相思藍青玄和小新接連問起今夏,陸大人有些悵悵然。我們的小捕快耳力自是極好的,是的,她聽到了大人說「調教下屬」。大人啊,想想當初她領會「也許,會吧」意思時的情形吧,下回你可長點兒心吧!小捕快見這山野莽夫言行過於粗獷,又招大人生氣,急忙阻止謝霄,好幫陸大人平息怒氣,她振振有詞道:「謝霄,大人終歸是大人,對待大人態度要端正!
  • 《隱秘的角落》:父親藏錄音筆後套話親兒子,愛屋及烏的偏愛延續
    劇中的主角是三個小孩,其中朱朝陽是父母口中&34;。他聽話、學習好,跟著離異的母親一起生活。這樣懂事的乖孩子是讓人心疼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可以肆意地享受來自於父親朱永平的喜愛,而他在母親面前提到父親都是小心翼翼的。一雙鞋穿舊了仍穿著,因為父親給他買了一雙白鞋而高興許久。鞋子被妹妹故意踩髒,也隱忍下來,不告訴給父親。
  • 讀《追憶似水年華:在斯萬家那邊》:法國階層的千姿百態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一副滿長的畫卷,長到只能像電視劇拍續集一般,分卷寫出觀後感。當然,篇幅宏大遮住了我狹隘的視野不假,更多則是因為意識流小說太過「高處不勝寒」,只能在片言隻字中表達一些淺顯的看法。
  • 往事如風可追憶:母親的棗樹(三)
    弟弟由二姐看著,舅舅家的小表妹們被他們的小姨帶走了,因為大人們都在忙碌著。發送了姥姥後,大姨要左鄰右舍和父親、舅舅單位送來的挽禮,一塊塊白色的布、深藍、淺藍、咖啡色的綢緞、一條條紅色、粉色被面。大姨說她在農村,日子很苦。舅母不願意,說母親辛苦伺候姥姥,養老送終,而且是我父母親在本地的人情,東西留下來以後還人情。
  • 《追憶似水年華》(西方的《紅樓夢》)書評
    > 跨年巨著巜追憶似水年華
  • 《隱秘的角落》劇中的現實意義,大人的反饋,決定了孩子的行為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三個小孩遇到事情,為什麼不向大人求助,讓大人幫著解決呢?這種現象在真實的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孩子會在大人的一次次反饋中形成了自己對事的處理方式。今天@易戟 來從兒童心理學角度,就劇中的一些細節談談,大人(張叔、老陳、朱朝陽母親、父親、張東升)的反饋是如何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的。
  • 即墨民間故事——「嚴大人寶劍投井鎮妖魔」
    大人孩子都嚇破了膽,日出三竿才敢敞門,也沒有心思到地裡去幹活,不等黑天就得關門堵窗。」&34; 「是從東門白果樹底下那口井裡刮上來的。」嚴大人聽罷百姓的稟告,便來到東門的白果樹底下察看。粗大的白果樹,像死不死,似活不活,雖是春天,稀疏的枝葉卻沒有綠意。樹根露出地面,樹幹從底到頂一半無皮,裸露著煙燻火燎般的木質。樹底下有眼磚砌的大窟井,陰森森地望不見個底。嚴大人看罷,心裡明白了幾分。
  • 家世尋蹤之三:零星瑣碎往事
    鬥轉星移,現在已經57歲,往事如煙成追憶。我們兄弟姐妹共6人。大姐年長我20歲,或許是為逃饑荒,自打我記事起,就帶著小我1歲的外甥改嫁東路汾陽。隨著大哥結婚成家,二姐出嫁,父母身邊就只剩下未成年的二哥、我和小弟,因此,我們兄弟三人在隨後的日子裡相伴就更久長些。我在兄弟姐妹6人中是最幸運的。由於受到四個哥姐的關照,自然少了許多磨難,以致讓哥姐也有些嫉羨。
  • 短篇小說《社火》追憶民間藝術文化活動
    第二社火表演,許多雜技是會傷人的,曾經有小孩被噴火表演傷過,所以小孩不肯的,每年都是父親母親去,把我放在大姑家,看完了,再把我帶回來,他們看的開心,我什麼也沒見,只是聽見吵雜的聲音,和竄動的人頭。我大點的時候,可以獨自玩耍,村裡的大孩子,都坐一起商量著,要組建個團,親臨社火的現場,不能擠在人群裡只看到腿,要衝到臺前去。於是我也自告奮勇參加他們。
  • 短篇小說《社火》追憶鄉村民俗文化
    第二社火表演,許多雜技是會傷人的,曾經有小孩被噴火表演傷過,所以小孩不肯的,每年都是父親母親去,把我放在大姑家,看完了,再把我帶回來,他們看的開心,我什麼也沒見,只是聽見吵雜的聲音,和竄動的人頭。我大點的時候,可以獨自玩耍,村裡的大孩子,都坐一起商量著,要組建個團,親臨社火的現場,不能擠在人群裡只看到腿,要衝到臺前去。於是我也自告奮勇參加他們。
  • 稻花香裡說流年 |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可是我們也只能感嘆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罷了。就在一剎那,夏菡想起了「林雲梓」這三個字。「你好,林雲海,歡迎來到我們的dream team。我是leader,夏菡。」自那以後,真的就再也沒聯繫上林雲梓了。而如今,夏菡已經入職了一家大型企業,一年後便當上了team leader。「林雲梓 」這三個字,後來再也沒有出現在夏菡的視野裡。
  • 家有「小大人」
    孫女三歲時,一舉一動儼然一個「小大人。"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感覺這話一點不假,三歲的孩子,你已經不能把她當小孩子了,因為在她身上發生了許多故事,值得回味。 一天,她穿了一雙長筒襪,在外面不小心摔了一跤,襪子膝蓋處破損了,並且蹭上了許多髒東西,她媽媽幫她換了下來,左看看,右看看,尋思著也不好洗,又破了,且值不了多少錢,隨口說了句:「扔了得了。」
  • 我的右眉宇上終生留下一塊傷疤,作為一個作家追憶那場浩劫的見證
    只有右眉宇上終生留下一塊傷疤,作為一個作家追憶那場浩劫的見證,痛定思痛,沒齒不忘!太陽升起來又落下,晚上過去是早晨。新的一天已經開始,同昨天、前天一樣,只會增添更多的愁悶。長此以往,我連今天、明天是多少號、星期幾都記不得了。我找塊玻璃碴,盼日子快過去,每天在門框前比量頭皮劃上一道,一則看我長高沒有,二則記住我囚禁多少天了。
  • 一個普通的父親(三)
    有一年過年時大人都在地坪裡打牌,我和親戚的小朋友在旁邊不知道玩什麼,突然我就看見爸爸丟下手裡的牌衝出去了,爸爸直接跳到田埂上,然後衝奔到池塘裡面救起了一個小孩子,我當時並不知曉落水有多危險,也不知道那個小孩可能出現可怕的後果,但是,看到爸爸滿身溼的走回來的時候,當時我真的覺得自己的爸爸是個大英雄,什麼事都可以依靠爸爸,那個畫面在我年幼的腦海裡無法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