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寶釵勸慰邢岫煙的一番話,出現了一個讓人不理解的地方,那就是,面對邢岫煙生活無繼的窘境,薛家仍不能立時娶她過門,要等到薛寶琴結婚後才能舉辦薛蝌的婚禮。
寶釵聽了,愁眉嘆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後年才進來。若是在這裡,琴兒過去了,好再商議你這事。離了這裡就完了。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斷不敢先娶親的」。
長幼有序,寶琴訂婚在前,但她是妹妹,薛蝌結婚在前面並不違反禮法。那麼,為什麼薛家一直堅持讓寶琴先結婚,讓邢岫煙一直等著呢?
其實,天下沒有秘密,薛家人的一言一行湊起來,我們已經有了大致的答案,那就是,薛蝌的婚姻,與薛寶琴的婚姻比起來,根本無足輕重。
薛家曾是百萬巨富之家,薛蝌家是二房,按照分家規矩,財產肯定沒有大房薛姨媽家裡多。但是薛姨媽丈夫去世得早,薛寶琴的父親剛去世兩年,還東跑西跑地做生意,家裡頭的環境按理也說得去,否則,不會在四年前與梅翰林家結親
那年在這裡,把他許了梅翰林的兒子,偏第二年他父親就辭世了,他母親又是痰症
能同梅家定親,估計有三個原因:寶琴本來出色,薛家當時還有錢,梅家貪圖薛家與賈府的裙帶關係。
薛家商人家庭,梅家翰林清貴,絕對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但一家圖名,一家圖錢,這段姻緣就這麼成了。
如果薛寶琴的父親不死,家業繼續興旺,估計就沒有接下來的問題了。可惜的是,梅家一直向上,薛家卻走了下坡路,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bug,在戲文中,凡是起初家境相當後來有落差的兩家親事,到後來都黃了。
果不其然,薛家透露給大觀園的信息,薛寶琴是來京成親的
黛玉笑拉寶琴道:「你別哄我們。我知道你這一來,你的這些東西未必放在家裡,自然都是要帶了來的,這會子又扯謊說沒帶來」
可這只是薛家單方面的說法。因為梅翰林合家去任上,薛家根本不知情,梅家既然沒表示,也就不存在薛蝌送親途中不能結婚的說法。
也就是說,薛家是趁著寶琴為父守孝三年的最後一年上京,趁空結婚,防止母親痰症發作去世,還要再守孝三年,影響成親的,根本沒提前與梅家商量好(這種事也不好意思由女方先提出),沒想到梅家更狠,悄沒聲息地走馬上任去了。
薛家確實一直上趕巴結著,家裡男孩沒什麼本事,但把女孩子教養的很出色,就是為了攀附高門,寶琴如此,寶釵更是如此。
薛家一開始只是紫薇舍人,說白了是皇帝家奴,也只有開始混得好,皇帝換了人,薛家就開始顯出頹勢,碰巧又沒生出色的男性繼承人,商人逐利本性,決定了他們拿女兒聯姻,不會像賈府、史家那樣為女兒挑門當戶對的「才貌仙郎」。
這種困境,賈母一清二楚,認寶琴當孫女也是給薛家一個面子,抬高寶琴的身份,讓梅家接受寶琴,順便為寶黛姻緣緩一口氣,這段時間裡,薛家從上到下,對黛玉的態度確實史無前例地好。
所以,邢岫煙的婚姻只是順便,更多的原因是為了爭取邢夫人賈赦的支持,為寶琴的婚姻多拉上一份保障,所以薛姨媽選中邢岫煙,有一個原因竟然是她「家境貧寒」。
這樣權宜之下的婚姻,只能為寶琴的讓路。薛家兩房都出現財務危機,為了寶琴嫁到梅家的嫁妝估計已經竭盡全力,一旦邢岫煙結了婚,邢家父母不成器,說不定還要生事,造成不好影響。更甚者,梅家為此退婚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如此,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邢家暫時滿意薛家,短時間內還會等下去,又何必著急忙慌地讓薛蝌邢岫煙結婚,何況,薛蝌母親也重病著,人在南京。
薛家拖著邢家,梅家也拖著薛家,因為直到八十回,寶玉作詩見到梅翰林時,也沒怎麼提到寶琴婚姻之事,梅家即便回京,一個拖字訣就足以解決問題。
寶琴和邢岫煙不在十二釵之列,但是婚姻不一定美滿,否則,就太不符合紅樓主旨了。到後來薛蝌邢岫煙的婚姻成不成其實是兩回事,因為梅家不一定最終娶寶琴,薛家繼續敗落下去,邢家也不一定把岫煙順順利利嫁到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