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江葫(三)

2020-11-04 文創研究

文|君無淚

圖|網絡

阿財故事裡那一個個刀光劍影的江湖,俠客俠女之間的恩怨情仇,就可以讓阿德回味個好幾天都睡不著覺。

「阿德,還杵在這兒幹嘛呢!不回去吃飯了?」


聽到這句話,阿德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阿德的母親走上前一把扯住阿德的手,有些厭

惡的看了面前的阿財一眼,不禁斥道:


「天天和這種遊手好閒的傢伙在一起鬼混,將來連個媳婦都討不到!」

阿德不時回頭看了漢子幾眼,漢子朝他比了個手勢,意思就是讓他明天再偷偷過來。

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畢竟阿德還只是一個孩子,哪怕有點不聽話,但婦人也不會真的就將孩子整天禁足。天底下的母親,大多都是這般刀子嘴豆腐心。

「呼。」見那母子遠去的身影,漢子呼出一口濁氣,在四下無人的時候,他倒是更像一位落魄的江湖遊俠,而不是偷雞摸狗的無賴了。

他拿起腰間的酒葫蘆緩緩咽下一口酒,想到剛剛孩子無邪的目光,似是對江湖的嚮往。


眼中有些無奈,又有些悵然。

「江湖啊......沒什麼好的勒,唯酒獨行。」

相關焦點

  • 連載 | 江葫(二)
    文|君無淚圖|網絡伴隨著一陣鬨笑聲,孩子們一擁而散,漢子見此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卻是看到那個流著鼻涕的小童仍然留在原地,眼中似有所期盼的看著他。
  • 連載 | 江葫(大結局)
  • 連載 | 江葫(一)
  • 連載 | 江葫(六)
  • 連載 | 江葫(五)
  • 連載 | 江葫(四)
  • 銀校往事(三) 江前進
    銀校往事(三)— 捉泥鰍 江前進泥鰍為底棲魚類,喜生活於有底淤泥的靜水或緩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溝渠、水庫等,號稱「水中人參」……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銀校,周邊多水塘,附近是農田。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了泥鰍、小龍蝦隨處可見。
  • 當民辦教師那些日子(續三)
    (因為我有時候是在手機上寫,我本人又不怎麼懂操作,所以上次(續二)誤發微頭條了,喜歡的老師和朋友可以去微頭條看,特此致歉)課間和閒暇的時候,中心校校長的小姨妹白老師和幼兒班的江老師都愛往圖書室跑,於是,這個圖書室基本上就成了我們三個人的領地。沒有課的時間,到辦公室去找我們三個人是找不到的,學校的老師和同學要找我們,都到圖書室來。下午放學後,其他老師都走了,就我們三個人在裡面看書,看書的時候,白老師總喜歡拿書上的問題過來請教我。
  • 沈宏:謝恩(外一篇)|小小說
    一次、兩次、三次……小周終於從每次寫的材料難過局長關的教訓中得出了「經驗」。從那以後,無論局長讓小周寫什麼材料,無論局長給多長的時間,無論局長怎麼催問,小周總是不慌不忙,總是要把早已寫好的材料壓在局長要用材料的前兩三個小時才給局長送去。然而,這個時間送去的材料,也總是順利過關。「這是為什麼呢?」有人不解地問局長。
  • 陳情令趣事25:大家好,我是金子軒,不小心惹江厭離生氣了
    (蘇小妹/文)在上一篇連載裡,小蘇說到如果金子軒惹哭江厭離,作為兒子的金凌會站在哪一邊呢?(蘇小妹/文)都有什麼人呢?(蘇小妹/文)原來呀,夷陵老祖魏無羨放下了鬼笛陳情,江澄放下了佩劍「三毒」(蘇小妹/文)而金子軒就是這樣的人啊,不僅捨得為江厭離花錢,
  • 重裝五臺山(連載
    重裝五臺山(連載)-南線山脊沙棘林,五臺山這裡盛產沙棘,也有不少加工廠把沙棘加工成沙棘汁售賣,酸酸甜甜的還不錯,蠻好喝的。重裝五臺山(連載)-從南線山脊可以看到附近的村莊和東臺,只要沒有雨雪,五臺山向來都是藍天白雲的天氣。
  • 陳情令趣事52:江澄等了34年,終於得到想要的,魏嬰替他開心
    (蘇小妹/文)在上一篇連載裡,我們說到江澄和魏無羨偷聽牆角,結果被虞夫人和藏色散人抓了個正著。虞夫人習慣性地想要責罵,結果被魏嬰母親給攔住了。藏色散人雖然調皮,但是人特別善良。(蘇小妹/文)當時的虞夫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正是因為她的錯誤引導,直接導致了後來雲夢雙傑解散
  • 春風得意的日子(連載2)
    春氣得意的日子(連載2) 汪副主任是單位第一位公務車司機,那時候公務車其實就是領導的專車。領導在那裡車就會到那裡,當時私家車很少,車是身份的標誌。領導逐漸就離不開司機,當然司機也就最了解領導。領導的私生活司機就最清楚: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老領導老朋友發小……。領導和司機的關係就很特別。副職辦不了的事情,司機就能辦成。這不, 文化局三任局長的司機都是局長升職調離前升任科長了。
  • 書情東北|第廿二天(20191001)防川
    洋館坪路堤實際就是圖們江的江堤,路的南側是圖們江,岸邊用鐵絲網攔著。北面陸地一側的公路路基下,另一道鐵絲網與公路同行。鐵絲網的另一邊就是俄羅斯領土,行車經過可以看到鐵絲網上掛著 「嚴禁攀越國境」的告示牌。
  • 追星星的人(連載)
    (二)小明是家裡唯一的男性後代,不過並不是唯一的後代。小明的爺爺曾經娶了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生了個男孩,也就是小明的大伯父,第二任妻子生了好幾個男孩與女孩。小明的爸爸排行老三,也就是說小明還有好幾個伯伯與姑姑。在六十年代的中國家庭裡,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 小說連載 | 古黃河的女兒(七) | 作者:孟悟
    歡迎各位作者登錄大河文學網(www.dahewenue.cn)註冊駐站作者。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17)。律師在葬禮後宣布遺囑,老太太遺產一分為四,三個孩子各拿自己的一份,林城單獨拿一份。林城不過是女婿,沒有血緣關係,憑什麼他要享受特殊待遇?林城給眾人的解釋是,老太太的父親,生前念念不忘自己的原籍地九江,希望今生能去看看,但是戰亂和政治的動蕩讓兩代人都無法了卻心願,她希望林城能替他回九江,找到宗族家譜,捐錢修繕祠堂。
  • [那年那月] (二)
    炊事班把豌葫豆炒得脆脆的,晚上邊開會學習邊嘎嘣嘎嘣地嚼,一屋子都是炒豆子的香味,大家高興得很!可是第二晚就熱鬧了,除了讀《毛選》的聲音,嚼豆子的聲音之外,時不時響起放屁的聲音:有的連放一串「噗噗噗」,有的特響,「砰」!呈爆炸式;有的雖只「咕一一「一聲,卻響出高低起伏……最後此起彼伏的放屁聲讓孩子們笑得在地鋪上打滾!真的是「一個碗豆九個屁,加個葫豆不歇氣」!
  • 小說連載 | 古黃河的女兒(六) | 作者:孟悟
    歡迎各位作者登錄大河文學網(www.dahewenue.cn)註冊駐站作者。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17)。昔日宏大華麗的庭院一分為三,變成了老人院、學校、居民區。居民區門口密密麻麻的分戶電錶,亂七八糟的電線,像蜘蛛網一樣爬在牆上。看得人觸目驚心,讓林城以為穿進八十年代北京老胡同的大雜院。導遊對他們說,卡斯楚發動了革命戰爭,富人們紛紛逃到了美國,他們的房子都被無產階級佔領了。林城說,這個我們都知道。導遊說,華人都是有錢人,所以跑光光。林城說,難怪哈瓦那的中國城看不到中國人。
  • 北京記事|車耳營發生的驚天故事(上)
    《北京記事|鳳凰嶺上龍泉寺的故事》),金章宗確立的「八大水院」大都是在遼國遺留的建築上改建的,其中四座就位於陽臺山與鳳凰嶺之間的山上,「清水院」位於陽臺山南麓,就是如今的「大覺寺」(見《北京記事|西山大覺寺》)。
  • 群山丨潘靈:《豹子》(中篇小說連載三)
    桂花的男人在市裡打工,平日裡桂花一人拖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過,生活不易,作為鄰居的徐家橋是看在眼裡的。看著日子過得艱難的桂花,徐家橋心裡就生出了一份同情,時不時就到桂花家院落去,幫忙修個水管、劈個柴什麼的。有時宰了羊,也送條羊腿過去,給桂花家三個餓狼似的孩子打打牙祭。有一次送過去的羊腿,被桂花提了去村上的鄉街子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