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雄文:最偉大的陽謀!(下)

2020-08-26 致青春的歌

相關閱讀:

網絡小說《新警察故事》裡有幾段關於「陽謀」極為精彩的描述,不引用在此實在可惜了:

——「所謂陰謀就是設陷阱,就是無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設置的陷阱高不高明了。不過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只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所以說是陰謀就有破綻。而陽謀就不同了,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毛主席當年和蔣介石爭江山,明知道毛澤東打土豪、分田地是爭取民心的陽謀,可蔣介石卻幹看著沒有辦法。因為他當時照做的話只有死得更快。結果一敗塗地,直接逃到臺灣去了。」

——「真正最無懈可擊的計謀總的一句話概括就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的計謀。」

——「陽謀最可怕之處並不是它本身有多麼複雜的策劃,而是它不可猜測的方向。甚至由於它把握了世事的脈搏,所以它的去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明知道是計,即使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

——「陽謀就是隨勢而動。沒勢他都會去造勢,來達到他的目的。」「陽謀才是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

——「陽謀,策劃的滴水不漏。你根本摸不清他的底細,可以說不到事情的結局,你不知道他的目標在哪裡。唉,有時候我真希望這中間有什麼遮遮掩掩、改頭換面的勾當,一個人活到我這個歲數最不怕的就是別人跟我耍陰謀。因為只要有和客觀存在相違背的行為,就會有漏洞,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陽光下進行的,光明正大。」「這就是陽謀的可怕之處了。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裡頭鑽。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正因為不知道,才會越害怕。」

對照這些來回顧回顧毛澤東當年的種種舉措,就不難理解毛澤東的「陽謀」的高明和厲害。

在外行人看來,毛澤東搞中蘇論戰純粹是浪費口舌,徒勞無益:能說服誰呢?說服美國還是說服蘇聯?憑你一面之詞能讓人家改變對華政策嗎?(又是俾斯麥的名言:「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即便能說服若干在野的共產黨人,那對改善中國的戰略處境又能有多大作用?

實際呢?

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搞遊擊戰的人多的是,美國並沒有那麼在意。古巴的卡斯楚在美國的鼻子底下靠遊擊戰打得了天下,成立了共產黨政權,美國雖然也對古巴又是封鎖禁運又是僱傭軍入侵,但力度和決心比打越南戰爭差遠了。為什麼美國單單對越南的遊擊戰那麼耿耿於懷呢?中蘇論戰。不是中蘇論戰,美國不至於把這個問題提到戰略利益的高度來對待。


現在可以看出毛澤東的「陽謀」的厲害了:我一點也沒有撒謊,一切都放在明處:「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戰爭威力無窮」。「支持民族解放運動,援越抗美」。這一切都光明正大,一點陰謀也沒有,的的確確實心實意地支持越南統一,確實沒打算在越南取得任何見不得人的好處。如果你美國不管,那越南的民族解放戰爭就必然取勝,自然就證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戰爭威力無窮」。那中國就贏得了中蘇論戰,順便打掉了世界對美國的迷信和美國的霸主地位。如果你美國管,那正中下懷:正怕你不肯往越南戰爭的泥潭裡跳呢。——如果沒有中蘇論戰,沒有毛澤東的這一整套人民戰爭的理論,沒有中國公開的援越抗美,美國未必把越南戰爭看成涉及美國核心利益的頭等大事,未必會不顧一切竭盡全力捲入越南戰爭。

有了「中蘇論戰」加「援越抗美」,一切都改觀了——所以說「中蘇論戰」加「援越抗美」是一個虛實結合的陽謀。這就是所謂「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陽謀才是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裡頭鑽。」「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

如果美國沒有前邊所述的那些致命弱點,毛澤東的陽謀未必奏效。(但那樣的美國還會那樣輕率地幹預中國臺灣、使自己處於與中國的敵對狀態嗎?)然而歷史就是歷史。面對毛澤東的陽謀,美國的一切致命弱點的致命效果充分發揮得淋漓盡致。

1、「驕傲狂妄,自我迷信」——美國天下第一,所向無敵,豈能怕你搞什麼陽謀?「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忍受任何重負,應付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你毛澤東敢在越南跟我公開叫板,我立馬公開就地接招,索性就把越南當成「特種戰爭」的試驗場,跟你當眾較量——痛痛快快一下就跳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

2、「意識形態掛帥,『以冷戰為綱』」——「南越是東南亞反共鬥爭的基石,是中共理論的決定性考驗的對象。」「越南的勝利將為中國的論點提供有力的佐證,為其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意識形態鬥爭服務」。「在越南的鬥爭,是戰後反共鬥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北越勝利,中國的做法就會被證明是正確的,蘇聯也會被迫採取更好戰的立場,盟國將不再相信美國的保證,國內也將要退出世界而實行固守『美國堡壘』的戰略。」

3、「唯武器論」——你靠百姓,我靠「精英」,用「直升飛機戰術」對付你的遊擊戰,用「特種部隊」對付你的遊擊隊,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不可能贏不了你的土槍土炮鄉巴佬……於是眼都不眨就跳進了泥潭。

4、「包袱沉重,輸不起」——「撤離也意味著,美國在整個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而共產黨人對其它東南亞國家的壓力,則大大加強了。最後,撤離還將意味著,全世界與西方為敵的勢力將備受鼓舞,他們也會效仿越南的做法,嘗試進行暴動的滋味。」「沒有人願意討論退出越南。我們認為那將使我們遏制共產主義在東南亞蔓延的堤壩出現巨大的裂口,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南越如丟失,柬、泰、馬、印(尼)、菲也將丟失;美國已投下過多的資金,不能前功盡棄」

5、「戰略重點意識薄弱」——「就美國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南越的喪失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共產主義在印度的勝利將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如果印度落入共產黨人手中,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會『緊隨其後』,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單獨在中國領導下的亞洲共產集團對美國的遠東安全利益有嚴重影響。」

……

所有這一切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美國非常自覺地配合了毛澤東的陽謀,積極主動闖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從此在裡邊越陷越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美國「精英」為順利實現毛澤東的陽謀、使美國在越南失敗而做出的「特殊貢獻」。

甘迺迪、詹森政府薈萃了一大批名牌大學畢業、學術學歷資格優異的「學者型官員」、「出類拔萃之輩」(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甚至被稱為「哈佛俱樂部」。這些人用中國今天的時髦話來說就是「精英」。而這些當年的美國戰爭「精英」跟今天的中國改革「精英」還真頗為相似,值得不惜篇幅對照描述一番。

戰略上如此,戰術上亦如此:「美國的司令官們也像許多人那樣,喜歡沉溺於一廂情願的思維之中。」「根據合理的推測……我們似乎沒有理由不獲勝」。「美軍政治和軍事領導人都想當然地認為,美軍和南越軍隊能夠迫使越共和北越正規軍在戰場上進行常規戰爭。這樣,美軍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加上空中轟炸切斷來自北越的供應和增援,定會迫使他們尋求和解。

如果越共和北越軍隊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不打常規戰爭,而是採用遊擊戰術,我們認為美軍和南越軍隊在安民計劃的強有力支持下,能夠進行有效的反遊擊作戰。」「事實證明這些假定都是錯的。」「我們驕傲自大,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我們是陸軍士兵或海軍陸戰隊,我們能贏。但事實證明那是錯誤觀念」……(「一廂情願的思維」、「合理的推測」、「想當然」)

具體的過程更充滿了這種「邏輯推理」「想當然」——既然毛澤東說遊擊戰的成敗關鍵是「軍民魚水關係」,那「合乎邏輯」的推論就是「反叛亂」的關鍵是將遊擊隊從普通村民中分開,斷掉這「魚水關係」。要把「魚」與「水」分開,「合乎邏輯」的辦法就是建立「戰略村」,把全體南越農民都遷入「戰略村」,這不就斷了「魚水關係」了?一連串「合乎邏輯」的結果:對全體南越農民搞「強迫搬遷」:毀了你的家園,抄了你的家產,銷了你的「農村戶口」,統統「進城」,搬到「戰略村」去。這是「改革代價」——不,「建設自由民主新越南」的「代價」。膽敢反抗格殺勿論:「合乎邏輯」的罪名是「反對改革」——不,反對「自由民主新世界」。——這一系列「合乎邏輯」的結果是「適得其反」,「火上澆油」,「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激起了越南人民更激烈的反抗,「特種戰爭」徹底破產。

4、最後都頂風臭十裡


「中蘇論戰」+「援越抗美」其實是一箭雙鵰,一下子同時戳到了美蘇兩家的痛處:美國蘇聯都是在自己陣營裡當老大的主,最怕的是鎮不住臺。

美國惟恐被看成「紙老虎」而眾叛親離,決心不讓南越垮掉,馬上跳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從此越陷越深。「特種戰爭」一輸美國登時急眼了,不顧一切擴大戰爭轟炸北越。

這下蘇聯也坐不住了:袖手旁觀、任憑美國肆意欺負「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北越,那「龍頭老大」的面子何在?威信何在?那還不眾叛親離?還保得住「社會主義陣營領袖」的地位?於是不得不援助越南對抗美國。而且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正牌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盟主,不但援越,而且專給中國當時給不了的先進武器如飛彈、飛機等等。——抗美援朝時中國的先進武器都得自己花錢向蘇聯買,買回來自己學著使用,然後再自己費盡心血送上前線去拼命。

現在倒好,毛澤東一個「中蘇論戰」就讓蘇聯一個子不要還卯著勁地白給,給的還淨是當時中國給不了的好玩意,還不勞中國人冒險,由老毛子親自出馬送貨上門把著手教越南人使用,或者直接派人操作——這等於無償幫著中國實現「讓美國吃個史無前例的大敗仗,使美國自己得出結論:跟中國敵對沒有好處,不得不有求於中國」的戰略總目標。

這下中國可省大發了:有人心甘情願倒貼著白幫忙還不用領情——我不謝你,你也不覺得是在幫我,連「聒噪」兩字都省了,代價不過是「中蘇論戰」的一通筆墨官司——世界上還有比毛澤東的這招陽謀更巧妙更合算的買賣嗎?蘇聯這一上勁,美國更不敢無限制擴大戰爭了:要擴大,是擴大到中國還是擴大到蘇聯?

結果:戰爭一直老老實實局限在越南,使越南戰爭變成了一場符合毛澤東理想的時間、理想的地點、理想的方式的理想的人民戰爭,沒有擴大到中國。毛澤東巧妙地利用了美蘇矛盾,限制了戰爭擴大,爭取了時間,使中國得以加速備戰、加快「兩彈一星」、開展三線建設,使自己的安全有了切實的保障。

毛澤東的陽謀——「中蘇論戰」+「援越抗美」對美國來說如同鬥牛士的紅幡,就那麼三晃兩晃便引得美國如同紅了眼的蠻牛,一頭撞進了毛澤東為它選好的戰場;對蘇聯來說則如同趕牛鞭子,就那麼輕輕一揚便鞭策得蘇聯格外賣力,為毛澤東實現根本的戰略目標——使中國擺脫美蘇冷戰支配——而使勁拉犁。

中國抗美援朝是被動出戰,一切不由己,時間、地點、作戰方式全是被動的。援越抗美則是中國主動出擊,一切自己作主,完全按中國的胃口選擇時間、地點、作戰方式。抗美援朝時中國被逼上了第一線,直接承擔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援越抗美時中國除了高炮部隊、工程部隊外基本處於二線,傷亡比抗美援朝小得多,而戰果卻大得多:在越南給美國辦了個「思想改造學習班」,專門改造美國社會的「冷戰思維」、狂妄自大和反華意識:只要你堅持「以冷戰為綱」,堅持目空一切不認輸、死要面子活受罪,堅持敵視中國,堅持「中國威脅論「,那你就必然心甘情願乖乖呆在越南盡情用腦袋撞牆,直到你「思想改造」成功、放棄那些立場為止。

而蘇聯也非常配合,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全球到處挖美國牆腳,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從反面教訓美國:到底誰才是美國利益的真正威脅。美國硬著頭皮死死撐了幾年,最後實實在在撐不住了,終於大徹大悟,徹底認栽,決心改弦更張,從越南戰爭脫身。


其實哪用得著他脫褲子放屁?

毛澤東幾十年前早就做到了——尼克森訪華本身就證明美國對中國和蘇聯的「根本區別」一清二楚,否則何必那麼積極跑到沒有外交關係、相互敵對幾十年的中國來?

正因為毛澤東把整個美國社會的對華認識都徹底改造了,所以尼克森訪華消息一宣布,美國社會一片叫好: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專門通過一項聯合決議,要求規定1972年2月21日為支持尼克森訪華的紀念日。

美國新聞處的電報稱,尼克森訪華受到『美國人民壓倒多數的支持。兩黨所有的政治領袖實際上都和尼克森總統一樣,具有同中國重新建立聯繫的願望。』」

——如果美國社會對華的主流意識沒扭轉過來,像鄭必堅那樣只知道圍著少數幾個美國「精英」打轉,即使能改變個把官員的對華態度又有什麼用?當年美國駐延安觀察組的人如謝偉思等向美國國務院如實反映了中共實情,結果還不是都被清洗了?同樣讓美國人認識到中國和蘇聯的區別,毛澤東用的是「越南戰爭思想改造學習班」。

結果:美國總統親自訪華——到一個沒有外交關係、敵對隔絕了二十二年的國家來談和平,並同意了中國政府的要求:有史以來破天荒頭一次,在中國領空上美國總統不乘坐美國總統專機而乘坐中國飛機。不僅如此,尼克森訪華是單方面訪問,沒有回訪——也就是說,不對等。(按中國的老習慣,對此是什麼個說法?——「來朝求和」。)

毛澤東的陽謀——「中蘇論戰」+「援越抗美」是有史以來最精彩絕倫的謀略傑作。美國號稱戰無不勝,打遍天下無敵手,偏偏兩次在亞洲跟毛澤東交手,兩次都栽了大跟頭,而且一次比一次慘:韓戰開了個先例:「第一次沒有取得勝利」。但美國好歹保住了南朝鮮半壁江山,還可以勉強用「沒有失敗」來自慰。而越南戰爭則連這樣聊以自慰的藉口都沒撈到,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失敗了。

韓戰還可以推說中國有蘇聯為後盾,越南戰爭則連這樣的藉口也找不到,完全是毛澤東的傑作。越南戰爭使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嘗到了戰敗的滋味:經濟衰退、沮喪迷茫、信心危機、國內矛盾激化、社會動蕩不安……一切戰敗國的特徵幾乎都佔全了。美國建國兩百年,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尤其令美國精英們憋氣的是: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毛澤東幹的,偏偏還沒法報復。

魯迅說:「譬如一個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氣和,被別人打了,就非常氣憤。」

——如果承認美國這場史無前例的慘敗是因為上了毛澤東的大當,那就屬於「被別人打了,就非常氣憤」,必定群情激憤,堅決要求追究責任。那樣一來誰也承擔不起這戰敗侮國之責。況且毛澤東的陽謀的特點就是毫無隱瞞,一切都放在明處,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往陷阱裡跳,能怪得了誰?

所以美國只好說是「歷屆政府的錯誤」導致美國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你錯我錯大家都錯,一推六二五,「老虎吃天——沒處下嘴」,最後不了了之——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氣和」——美國連敗於毛澤東都不敢承認,那還有什麼理由報復中國?如果中國跟美國打堂堂之陣,打不過不說,犧牲無算不說,即便打贏了,也得防備美國會捲土重來變本加厲地報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不就是個例子?

二次大戰後德國被分割佔領,目的不就是防備復仇主義東山再起?這條中國能學嗎?而毛澤東的陽謀卻讓美國吃了虧還有苦說不出,根本不存在報復的問題。整慘了你,還用不著擔心你報復,不但一點後遺症沒有,還讓你從此不得不心甘情願地跟我套近乎——世界上還有比這幹得更漂亮的活嗎?

還不止於此呢。毛澤東的陽謀讓美國史無前例地吃了個大敗仗。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國打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而且自己還幾乎沒怎麼流血。美國壓倒一切、舉世無雙的優勢居然毫無用武之地,戰死五萬,傷殘無數,耗費無數,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一敗塗地,而且輸得莫名其妙:打贏了每一仗,卻輸掉了整個戰爭。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呢?援越200個億,算上戰略佯動——援助阿爾巴尼亞200個億,總共耗費400個億。援越部隊有傷亡,但比抗美援朝傷亡小得多。就中國的國力而言,這一切代價的確不小。但用400個億加這些傷亡打敗了世界頭號超級大國、徹底改善中國的戰略地位,打破了美蘇的圍堵,使中國從此成為世界大國,成為「三角政治」的「世界一極」,掃清了阻撓中國大崛起的最後的外在障礙。這樣一算帳,中國贏了還是虧了?

跟這個大帳相比,後來越南跟中國鬧翻對中國雖然不是好事,但二者哪個更值?(為什麼有人一提援越抗美就只看得見中越鬧翻這個戰爭後果而看不見中美接近、中國變成「世界一極」這個戰爭後果呢?)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犧牲兩千萬、物質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才當上「世界一極」。德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犧牲無數、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沒當成「世界一極」。

日本更是「偷雞不著賒了米」,沒撈著「世界一極」還吃了兩顆原子彈。中國以弱勝強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成了「世界一極」,傷亡代價不但少於上述任何一個國家,而且還既無外債又無內債,以至於中國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隱形世界大戰」中——這水平世界上還有第二家嗎?

儘管德國日本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得多,但仍算不上「世界一極」,因為它們屬於美國陣營。而中國當時雖然實力弱得多,卻硬成了「世界一極」,憑的就是政治上跟美蘇誰也不尿,自成一家。

想想1945年的中國是什麼個地位,想想1949年的中國是個什麼地位,再看看尼克森訪華後中國又是個什麼地位,誰能否認毛澤東徹底改善了中國戰略地位?看看建國後毛澤東經手的幾場對外戰爭:抗美援朝、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援越抗美、中蘇邊界衝突、西沙海戰——每打一仗,中國的國際地位就穩步上升一級,一次都不例外。

中國就這麼從「任人宰割」一步一步上升為「世界一極」。而其他一些國家呢?兩伊打了那麼多年,中東打了那麼多年,不知付出多少代價,打出了什麼名堂沒有?「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一比就能看出毛澤東的陽謀有多了不起,毛澤東有多了不起。

毛澤東的陽謀的勝利不僅僅是有形的,並不僅僅是根本改善了中國戰略地位,更深遠的意義是讓西方精英對中華文明從此刮目相看,由輕蔑轉為敬畏;使中國人對中華文明的信心倍增,極大地提高了中華文明的「軟實力」和凝聚力。

這種改變在尼克森訪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尼克森來華途中路過關島時,透過媒體表示,他期望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談話從哲學的角度來進行,而不是只集中討論眼前的問題。」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讀了主席的詩詞和講話。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學家。」——尼克森不是學哲學的。

身為美國總統,越南戰爭就夠他焦頭爛額的了,加上歐洲、中東……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麻煩讓他手忙腳亂,每日每時不知道有多少事等著他急辦。在這種情況下,他卻要花整整一周,不遠萬裡跑到沒有外交關係、互相隔絕、相互敵對了二十多年的中國來,特意提到毛澤東的詩詞,而且還專門想跟毛澤東談哲學——怎麼那麼閒情逸緻?難道尼克森真那麼悠閒?開玩笑。誰不知道美國人最講究實際,哪肯為不著邊際的事浪費這麼多時間?何況還是美國總統?

真正的含義是:第一,美國明白在越南戰爭的真正對手是中國——如果對手是北越,美國與北越正在巴黎會談。如果對手是蘇聯,那尼克森直接訪問蘇聯就是了。無論是兩種情況的哪一種,尼克森都沒必要繞個大圈子跑到沒有外交關係的中國來。第二,尼克森和基辛格真正明白了毛澤東的陽謀的厲害:美國跟中國主要不是在較量實力,而是在較量謀略。而與謀略關係最密切的不是兵力兵器飛彈飛機,而是哲學、文化、文明體系等精神因素。

基辛格也許是當時美國為數不多的能不從字面上理解毛澤東的人。

比如,1970年毛澤東發表了《5·20》聲明,譴責美國入侵柬埔寨。「讀過毛澤東的聲明後,尼克森愁眉不展,滿腹心事,以為剛見縫隙的中美關係的大門,又將重重封閉,自己為此所作的努力,將要付之流水。他心煩意亂,立即讓基辛格研究毛澤東的聲明,基辛格很快便送來自己的見解和分析:『實質上,……那是一篇非常空洞的聲明。……它沒有提出什麼威脅,沒有承擔什麼義務,對你沒有進行人身攻擊,在有爭議的雙邊問題上避免表態。從策略上看,毛的聲明是要達到這麼幾個目的:利用你在柬埔寨的行動大肆宣傳。以毛的個人威信加強中國人對西哈努克的支持。』」

正因如此,尼克森才對跟毛澤東談哲學有那麼大興趣——這樣的謀略課世界上沒第二家,沒第二次機會,

也永遠不會有不走樣的教科書和學習輔導材料——無論從回憶錄上看還是從紀錄片上看,尼克森、基辛格在毛澤東面前簡直帶了點學生般的表情。難怪基辛格會感慨:

「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人像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飾的意志力。」

「他身上發出一種幾乎可以感覺到的壓倒一切的魄力。毛澤東的確能讓人體會到力量、權力和意志的共鳴。」

——如果僅僅為了取悅於人以利談判,有必要事後這樣說嗎?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美國最高級謀略家對毛澤東的謀略五體投地,欽佩之至。這背後的含義呢?現代史上第一次,代表西方文明的最高級精英在代表東方文明的最高級精英面前服軟認輸:我服了你。對你的謀略我甘拜下風。對能產生這種謀略的古老的中華文明我不由自主肅然起敬。美國軍人說:「美國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過去一般人總是從戰略戰術、戰鬥意志等純軍事方面來理解。實際這句話的含義已經超越了純軍事範圍:越南戰爭之後,毛澤東的陽謀才是令美國軍隊最敬畏的,這是任何最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也算不出來的,永遠不知道如何應付的。毛澤東的陽謀使中國人終於能夠揚眉吐氣地宣告:中華文明不僅不比西方文明差,而且有自己獨到的優勢,能令最傲慢的「西方文明優越論者」俯首稱臣。不信?看看毛澤東的陽謀。看看越南戰爭。

毛澤東的陽謀不動聲色便將實力遠遠超過中國的超級大國玩弄於股掌之上、讓中國人不知不覺間便打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讓中國以最小的代價在戰略上徹底翻身、一舉去除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最大的威脅、使中華文明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放異彩,空前地提高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尊心。毛澤東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誰遣情思萬千闕,悱惻最涼下弦月。(連載十一)
    黎陽風物誌(連載十一)11古碑寨的慘劇對於用財物退匪護城的事件,羅世英是問心無愧的。雖然他從古存寒的口中已聽出了問題和影射,也知道會在不明真相的鄉親們心裡產生一些非議之辭,但羅世英覺得自己心底無私,又怎能要求所有人都能眾口一詞呢。如果再去解釋,則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嗎?過去就過去了吧,不用想它。
  • (小說連載之一)
    黎 陽 風 物 志(長篇連載之一)引 子八百裡太行山從西北滾滾而來,山巒縱橫,氣勢洶湧,但是到了這裡,卻被一條婉若碧練玉帶般的小河挽留住了腳步,陡然而止,壁立千仞。跨過這條淺波,地勢馬上變得坦緩開闊,一望無垠,沃野千裡。
  • (小說連載之四)
    3、文書武劍,王陽明先生給黎陽留下了無價之寶肖鴻銘提到的陽明先生的真跡,是有明一代被譽為政治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唯一一人的王守仁先後兩次來到黎陽而留下的一篇詩稿和一柄佩劍,被黎陽人稱為「文武契合,天下無雙」的傳世重器,在黎陽人盡皆知,卻見者不多。
  • 慶餘年:範閒的媽媽是我見過的最偉大的穿越女
    她的確該是女神,她是我見過最偉大的穿越女(這裡所指是被搬上熒幕的穿越劇),如果拍一部她的穿越史,那是真真正正的大女主。範閒五竹我們放下穿越的男主們不表,他們還是有所作為的,《尋秦記》男主項少龍幫助嬴政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生下了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上)奪冀州袁尚爭鋒
    (真的是最毒婦人心啊!這僅僅是形容劉夫人的,女同志們看到切勿對號入座! )袁尚擔心那些寵妾們的家屬報復惹事,全都抓起來殺害。(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一樣的心狠手辣。)袁譚派大將汪昭出戰,徐晃出迎,沒幾個回合,徐晃將汪昭一刀斬於馬下。曹軍乘勢掩殺,袁譚軍大敗。袁譚帶著敗軍退入黎陽,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與審配商議後,只派五千援兵。曹操得知消息,派樂進、李典帶兵在半路埋伏,將援軍殺盡。袁譚得知袁尚只派了五千援軍,還在半路被坑殺,大怒,把逢紀叫來責罵。
  • (長篇小說連載之二)
    黎陽風物誌(連載之二) 第一章 1、 從廟會說起就從一九三五年正月十五開始說起吧。之所以選擇這一天,因為這天既是傳統的元宵節,也是為期一個月的黎陽廟會中最高潮、最熱鬧的一天,當然,還有一場出人意料的事端把它演變成了黎陽民間述說和正式典籍記載中的重要節點,讓它成了一個符號性的日子。
  • 元尊:聖元召喚聖神,赤裸裸的陽謀,夭夭得出手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夭夭。02蒼玄天對聖族很重要,這是一步陽謀蒼玄天的資源並不豐富目前聖族最想做的事情並不是開疆擴土,而是除掉夭夭。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蒼玄天這波操作絕對是聖族的陽謀。聖神降臨能發揮多少實力暫時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諸族五天的古尊、聖者之流肯定會被聖族擋住,能夠出手的只有夭夭。
  • (小說連載之三)
    黎陽風物誌(連載之三) 2.調解者事情雖然暫時壓了下去,可也打亂了羅世英心中的規劃,看來執行理事長這杆旗今年是無法交出去了,道理很明顯,事情出在你的手裡,如果此時你一推了事,拍拍屁股走人,就顯得有些沒有擔當,有些推卸責任之嫌了,這不是羅世英的處事風格,就是要讓何鬱文接著幹,也得先把這場風波處理得乾乾淨淨,而後自己才能坦坦蕩蕩地全身而退。
  • (連載十五)
    黎陽風物誌(連載十五)15齋騰的古玩店開業了齋騰的古玩店很快就要開業了,地點選在縣政府東面的一條偏僻小街,對此,羅世英覺得不好理解,做生意的都喜好在人來人往的中心鬧市駐足,圖個人旺氣盛,卻不知有羅耀民陪著尋摸了幾天時間的齋騰,怎麼會相中那裡,羅耀民解釋說:「古玩生意,不比其它,是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營生,只要穩當住一些老客戶就行了,不需要人人都來參觀品評的,齋騰選在那裡
  • 霧看《三國》第182 袁曹兩軍在黎陽為什麼沒打起來?
    曹操自己引兵去黎陽抵擋袁紹。袁曹兩軍相隔八十裡,各自深溝高壘,相持不戰。從八月守至十月,兩軍沒打過一戰,難道說他們是鬧著玩麼?當然不是!當然有人看到,只是誰都無能為力了,這不是一兩個謀士能夠決定的,他們的性格以及他們的地位決定了他們無法消除這可怕的危機,而最有可能消除這場危機的大領導袁紹本身又是一個猶豫不決,不能決斷的人,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無可挽回。
  • 故事:偉大的藝術品(小小說 )
    晚飯也沒吃,我就鑽進被子睡了,迷迷糊糊還看見母親在燈下縫縫補補。自從父親死後,母親獨力操捧這個家確實不易。想到這兒,我的淚珠大顆大顆地滴在枕巾上。第二天,我驚訝地發現那個破書包鑲滿了花邊,有窟窿的地方還繡上了小朋友最喜歡的紅五星。再看母親,兩隻眼圈都是烏黑的,一定是一夜沒睡。我鼻子發酸,母親卻囑咐我吃了飯快去上學。
  • 玩(三國志13)戰報三,
    在韓猛、高幹的建議下,文魁重整軍隊再一次向進城駐守的曹休等人發起猛攻。上圖為文魁與曹休等人交戰同時逢紀的援軍也已抵達黎陽,袁紹便留逢紀守黎陽,令章和領一軍進攻白馬港支援源潭。
  • (連載十二)
    黎陽風物誌(連載十二)12哥老村的傳奇故事古存寒雖然沒有隨軍前行,但他已經和郭老盤商量好了,一定要嚴守這個秘密,所以在回來向牟子玉匯報戰況時,他就像真的身臨其境一樣,繪聲繪色且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通,在讚揚郭老盤的同時也不忘自誇一番,聽的牟子玉也是心花怒放,紅光滿面,仿佛自己就是一個穩坐中軍帳的元帥,知人善任,指揮有方,聽到捷報頻傳,強虜灰飛煙滅一樣意氣風發。
  • 揭秘金庸武俠小說:關於《天龍八部》最精彩的總結!(附:彩蛋)
    金庸武俠人物傳1:《天龍八部》之慕容博(補遺)續【(終結篇)】電視劇《天龍八部》(2003)慕容復「圓夢」(瘋了)在【世紀新修版】中電視劇《天龍八部》(1997)慕容博 慕容復慕容博是整部《天龍八部》裡,最核心的一個人物之一!
  • 千秋薪火赤子意,萬鈞一發軒轅劍(連載之九)
    黎陽風物誌(連載之九)第二章9、兒子回來了,卻帶來了羅世英的煩緒又是一年春來到,喜慶依舊,廟會依舊,繁華依舊。正月十五這天,羅世英起了個大早,他本想把萬宜品和郭老盤找來再叮囑敲打一番,可是吃過早飯,他又想,算了。他相信兩個人的控制能力,更相信兩個人的品質。
  •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下)
    (5)這幾年,貝貝越來越覺得自己失寵了,原因是,濤濤結婚後過起了二人世界,不久就生了寶貝女兒,小名叫安娜。小妮子還一直保持著給貝貝擦牙齒的習慣,貝貝最不願意了,還是姜先生比較遷就貝貝,他不願意,就再也沒有擦他的牙齒。
  • 克蘇魯神話-偉大種族
    這一造型便是伊斯之偉大種族最廣為人知的形象。&34;通過孢子繁殖,生命周期極長(四千至五千年),所以基本不會進行繁殖行為。它們以一種特殊的液體為食。行為特徵在地球上,經過約兩億年的繁榮後,約五千萬年前,被其一度封印的飛天水螅(又稱盲目者、飛水螅)們從地下都市中逃脫,並摧毀了&34;的文明,但在此之前,它們已經以未來的知識預知了此事,從中生代末期便開始進行整族遷徙的準備。他們舉族意識轉移到人類滅亡後約兩萬年的地球,寄生於當時的統治種族、一種頑強的鞘翅類生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