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專門上五臺山,要為扶貧的事討個心安。這是個不容易不清的謎。怎麼說都有道理,但是都不一定對,因為我們不是丁元英,沒法完全了解他心中所想。
興師動眾的求佛問道?為什麼?這是我們心中的疑惑,書中並沒有詳細的解釋。這裡就將整件事情結合起來,分析一下丁元英討個心安的原因!
先說一段題外話。小說開始,丁元英要結束私募基金了。丁元英做私募基金時,都沒有這麼講究,直接就殺入戰場了。私募基金被指用外國遊資擾亂中國市場,捲走股民的血汗錢,從狼嘴裡搶肉吃,比狼更黑,比狼更狠的時候都沒有不安。怎麼扶貧就讓他如此不安呢?這裡面有著丁元英怎樣的考量呢?
根據我的綜合分析,我認為是:為削減心理負擔!
扶貧不是天上掉餡餅,也不是拿著幾十萬挨家挨戶發了就完事,而是要解決造血問題,讓農戶自己站起來,所以就得殺富濟貧。這跟運作私募基金在股市吸金是不一樣的。他要投入現實中,跟現實中的個體接觸,有可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是朝著好的方向改變還是朝著壞的方向改變,這是他把握不了的。雖然他能把整個過程精確的算計出來,但他還是算不到人心深處的想法。扶貧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王廟村的農民致富了,樂聖被逼到瀕臨破產,不得不俯下身來和格律詩合作;而樂聖董事長林雨峰自殺,格律詩原股東劉冰自殺。這些如果不事先討個心安,都會成為他的心病,背著這樣的債,那他往後餘生該怎麼過?
丁元英以前對女人的態度是敬而遠之。雖然他接受了芮小丹,可是仍心中不安。所以才會有這次的五臺山之行,經過智玄大師開示之後,學會了如實關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紅顏知己就是紅顏知己,而不再是紅顏禍水了。這一趟也徹底消除了丁元英對女人的成見。
此時此刻,我們回想整個過程,看到扶貧的結局之後,是不是就能理解丁元英討個心安的真正原因了。
芮小丹問丁元英燒香拜佛,討個什麼呢?丁元英回答:「討個心安。合了國法,還得看看合不合佛法。」可丁元英並不是佛教徒,為什麼非得看合不合佛法?佛法對於一個不信佛的人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嗎?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人,那個跟丁元英討論佛法成為朋友的鄭建時。他們兩個人對佛教的認識完全不同,鄭建時就說過:他辯論不過丁元英,但是丁元英也說服不了他。而丁元英認為鄭建時憑心憑理超度親疏,不失佛門正本。但他的佛根裡只有熔點沒有正智,所以他看我是一個元寶不失德性,一壇元寶圖財害命。他那個佛,是修來世正果的佛,他還得到佛祖那兒多諮詢諮詢。兩人各執一詞。
回到扶貧這件事上,扶貧不是他的本意,是芮小丹要的禮物。而他因為愛,把這份禮物的價值又進行了拔高。韓楚風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感嘆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說,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麼?」這個禮物對芮小丹來說太過珍貴。現在來看,「得救之道」的討論對芮小丹而言都是其次了,光這份愛就足慰平生了。
丁元英接受了芮小丹,就開始不自覺地替她的將來做了打算。但是卻被拒絕了。雖然後面芮小丹又採納了丁元英的建議,但是這個時候,芮小丹的認知層次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或者說她認識到了更高的價值,所以才會接受。而兩年前她沒有接受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芮小丹重新接受了丁元英的建議
丁元英上五臺山討個心安,也可以認為是因為改變了芮小丹,但是他不確定這改變之後帶給芮小丹的到底會是什麼,心中沒底。所以最後智玄大師說:大愛不愛!可是玄機深藏啊!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