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峰湖可是個藏龍臥虎之地。
除了動物,水裡還有一塊石碑。石碑也成了仙,在湖底邁著遲重的步子往前走。
傳說在很久以前,湖邊住著一個老妖怪,它食量極大,以人、畜為主食,生活在這附近的人和動物們苦不堪言。
湖底的這塊石碑,很多年前是鎮邪除惡的,據說它能穿越湖水,追趕惡人。石碑敏銳地感覺到妖怪的存在。有一天,妖怪來吃烏龜,忽然湖底冒出金光萬道,光焰出了水面變成火,把它烤得像焦炭。
石碑座的獸頭雕刻是兩隻扛著夏布鼓的龜。石碑神,由兩隻龜小仙保護著,分別馱著鼓。
石碑神埋在湖底至今已有千年,它被一根鎖鏈鎖於烏龜山下,奉天神訓令保護這一方安寧、為民除害,不得擅自離開這片地域。受鎖鏈所限,它身邊就由兩隻龜護法。龜峰湖底曾經群妖作亂,千萬妖魔吃盡了水裡的動物。後來,天神和石碑神聯合起來,才降服眾妖、把它們燒得化為灰燼。
兩小龜趴在寺廟的兩隻夏布鼓上,而逃脫了一劫。石碑神收留了兩隻一息尚存的小龜。
老妖怪,化作人身向村裡老人四處打聽,才知湖底有塊歷史悠久的石碑。回想那天的遭際,覺得定是石碑作祟,它發誓要報仇。幾年時間過去,老妖怪傷養好了,把之前積攢的不義之財帶去尋一黑魚精。
黑魚精,道行千年,一直想來找石碑神報仇,因為曾經在龜峰湖作亂的妖王是它的朋友。它知道石碑被鎖住,行動不自由,所以它想好了一系列法子對付石碑神。
夏布鼓龜奉命保護石碑神,它們想到一個方法:夏布鼓古老而神奇,是將夏布浸透桐油,晾乾後上漆製成鼓面,可變換大小,大可粗如車輪,小則粗細如米粒。烏龜將夏布鼓變得很小,藏在龜殼中,來到黑魚面前,假裝認輸,被殘暴地吞入腹中。一會兒,黑魚神的肚子開始鼓脹。肚子鼓起來老高,烏龜身上兩隻夏布鼓,突然變得千斤重,黑魚精痛不可忍。
黑魚精假裝投降,求夏布鼓龜出來,烏龜說:「你要答應,以後世世代代不入清水湖半步。」
夏布鼓龜一出來,黑魚精的疼就緩解了,它大怒、揮舞魚翅朝龜撲來。忽然,空中響起震雷般的聲響,只見石碑神掙脫鐵鏈而出,黑魚只有俯首待斃。
龜峰湖從此風平浪靜,石碑神拱手作別夏布鼓龜,隨天神而去。夏布鼓龜,則奉命永世保護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