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續書到同人創作,《紅樓夢》被毀了嗎?

2020-08-27 紅迷會

一篇同人文惹怒了肖戰粉絲,致使曾獲雨果獎的同人創作平臺AO3被「牆」(封鎖),繼而引發了同人圈的集體反抗——網友稱之為「227大團結」。這場鬧劇讓「同人」二字進入了更廣泛的公眾視野。

在傳統人士看來,它可能意味著對經典、偶像、權威進行不負責的污衊或輕佻的挑戰。然而在同人作者們眼裡,「污衊」的實質可能是展現另一種價值觀和審美取向;「挑戰」則更強調了一名自由創作者的基本權利。

在《紅樓夢》的世界,也有很多同人作者,對《紅樓夢》做著類似的事情。例如說,以拆散寶黛CP(同人圈用語,表示人物配對關係)為第一要務,甚至挖空心思為林黛玉物色新的戀愛對象——比如,伏地魔。

是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裡那個讓所有人聞風喪膽的大反派。

許多人在對此嗤之以鼻的同時,也像肖戰粉們一樣感覺到了某種冒犯,認為它褻瀆了黛玉,更褻瀆了曹公。願意寬宥的,也不禁要問一句:意義何在呢?為了好玩兒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舊文,觀點來自網絡文學研究者葉栩喬。她認為,年輕的同人作者們紛紛棒打「木石鴛鴦」,其理由不只「好玩兒」這麼簡單。也許更有價值的是追問:

木石前盟」在新的文化語境中難道不合時宜,以至於大家都想破壞它?既然它常被認為是曹公書寫的一種生命理想,那否定這一理想意味著什麼?人們反對的是一種情感關係嗎?為什麼反對?是否揭示了某種與傳統相悖的道德選擇?

紅樓同人作者的嘗試,也有可能「觸怒」更多的紅學研究者,因為在後者眼中的《紅樓夢》常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然而我想,經典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也恰在於此。《紅樓夢》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所處的世界。如果我們儘量以寬懷、尊重的眼光看待新生的紅樓同人作品,或許可以從中看出社會、時代、人心的變遷呢。

—— 題記(芹僮)

所謂「同人」,就是指建立在已經成型的文本(一般是流行文化文本)基礎之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關係、基本故事情節和世界觀設定進行的二次創作。就「二次創作」這一基本性質而言,《金瓶梅》就可以視作《水滸傳》的同人,因為它借用了《水滸傳》中武松、潘金蓮、西門慶等經典的人物形象和人物關係,假設西門慶沒有死,由此敷衍出一個全新的故事。

同人創作包括小說、繪畫、音樂、視頻、遊戲等多種形式。作為備受矚目的一個類型,網絡上可以檢索到的紅樓同人文學作品超過3000部,而且常登銷售金榜。那麼它和傳統意義上的紅樓續書有何區別?

同樣是二次創作,紅樓同人和紅樓續書都要通過全新的情節,彌補《紅樓夢》原作的悲劇結局以及它的巨大缺憾,但兩者彌補缺憾的方式卻不一樣。

續書往往延續《紅樓夢》原作的時間線,力求遵循曹公原意,後四十回有明顯的接續目的。而紅樓同人幾乎沒有接續原作的欲望,至於是否能作為原著後續流傳於世,就更不重要了。同人作者在時間線上對《紅樓夢》進行了根本的改變,往往將故事開始的時間點設定在原作情節初期,從根本上改變故事發展邏輯和情節走向,引出完全不同的結局,已達到徹底彌補原作故事遺憾的目的。

因此,不同於續書作者對《紅樓夢》原作及原作者曹雪芹的仰望姿態,同人作者往往以和原作者平等的姿態去考慮問題,將原作中一些不盡如己意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直接改變成他們所希望的樣子。在創作過程中,同人創作不再受《紅樓夢》原作神聖秩序的制約,得以與原作平等地對話。

紅樓同人的寫作者和閱讀者都以年輕女性居多。由於原著文本十分複雜,紅樓同人創作的種類和內容也很豐富。具體來說,有以下特點:

‖ 沒有一場穿越解決不了的事

一個「無關人等」被不可知的力量左右,穿越至紅樓時空中的某一個節點,在《紅樓夢》原作中發生的故事都已成為既定歷史的前提下,試圖書寫全新的歷史。

《紅樓夢》原作中存在的某一人物也可以成為穿越者,他會帶著已知悲劇結局的記憶,重生到一個還來得及做出改變的時候(比如尚且年幼的時候),試圖通過自己的力量扭轉整個故事的結局。

插畫作者:白衣巷九

‖ 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

《紅樓夢》原作中的關鍵情節如元妃省親、抄檢大觀園等依然會發生,但在現實中早已熟知原作故事進程的主角會做出與原作迥異的行為選擇,令故事情節不斷地偏離原作,直到獨立於原作之外,成為一個徹底全新的故事。

‖ 原著版權期已過,您可放心修改

對於同人作者來說,《紅樓夢》原作情節不是既定的歷史,因此他們的創作可以溢出原作的情節脈絡和世界觀架構。同人作者的意志凌駕於原作者之上,將極端個人化的視角和價值觀帶入到作品當中,或在諸多角色中尋找自己的代言人,甚至可能憑空生造一些人物,使他們改變故事情節走向。

‖ 不勝任主角的配角不是好配角

紅樓同人很少選擇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而是更多選擇原作中的次要角色為主角進行再創作。例如《重生老兩口悠閒紅樓生活》,講一對現代夫妻穿越到十幾歲時的賈政、王夫人身上,兩人決定努力改變家族的悲劇命運。

從原作複雜微妙的家族關係中,還衍生出很重要的一類作品,叫「大房文」,一般以賈赦、賈璉父子為主角,如《神棍賈赦》《紅樓之農業大亨》等;此外還有以晴雯、襲人等丫鬟僕從為主角的作品。

以配角視點重新看待紅樓故事,站在不同人物的思維和情感立場反覆解讀,作品背後的價值取嚮往往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寶玉的擇偶問題是一個貫穿《紅樓夢》前80回的重要線索。寶玉最終會選擇端莊豁達、隨時從分的寶釵,還是選擇自己的真愛、賈母的心頭肉黛玉呢?傳統解讀一般偏重於分析釵黛二人的個人品貌、賈母及王夫人的個人喜好或賈府內的權力鬥爭。而紅樓同人作品,卻相當普遍地把目光聚焦在兩位女性背後的財產去向問題上。何以如此?先從大觀園說起。

大觀園在紅樓夢中是極為重要的場域,代表著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是寶玉和眾多女兒自由快樂的烏託邦。但在紅樓同人作品中,大觀園幾乎從未被建造起來。有時,同人作者還刻意利用主角為大觀園的建立製造障礙。例如在《紅樓之土豪賈赦》中,賈赦得知要建大觀園,第一反應是「先斷了建大觀園的經濟基礎再說」。為什麼呢?

同人作者們堅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觀園不是憑意念搭建起來的烏託邦,在它的背後全是真金白銀。

「姨娘(王夫人)總說喜歡她,一年一年拖下去,薛家的銀子填了好些到大觀園裡,同賈寶玉成親那時幾乎是沒得選擇了。林妹妹先走一步去得乾淨,後來四大家族陸續都翻了船,誰又落得好下場了?」

——《活該你倒黴》,南島櫻桃,晉江文學城,2013

既然賈府已經日漸衰落了,錢又從哪兒來?同人作者於是在作品中猜測甚或斷定,賈府的財產來源有二:其一,是寶釵的皇商家族對賈府進行的經濟投資;其二,是林如海身後留下的大筆財產。

見黛玉幾乎跌下床,雪雁連忙返身扶住,清淚從臉上流了下來,哽咽道:「姑娘!他們好沒良心,拿了老爺留給姑娘的家業,卻這樣對待姑娘。從前姐姐妹妹何等親密,如今姑娘病成這樣兒,除了四姑娘來探望過姑娘兩次外,其他竟沒一個人過來。」

——《紅樓之林如海重生》(作者:雙面人)

作為公侯之家孤女,黛玉本應坐擁一大筆財產,但她卻要在賈府謹小慎微、舉動堪憂。為什麼?《紅樓夢》第七十二回,賈璉說:「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按字面理解,賈府曾經發過這樣一筆財。很多同人作者相信,這就是林如海死後留給黛玉的一大筆財產,只是被賈府侵吞了,亦或林如海與賈府很可能就林黛玉的撫養和婚姻問題達成過某種交易。

大觀園的經濟事務不少,原作中被牽涉其中的還有墜兒、五兒等。於是同人作者認為,大觀園的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極有可能都是通過對青春女性的財產、愛情乃至生命的剝奪換來的。雖然對寶玉來說,大觀園是青春女性的烏託邦,但它醜陋庸俗的物質真相一旦被揭開,它就徹底喪失了魅力。所以在紅樓同人中,大觀園要麼根本沒有建成,要麼就是一個被批判的對象。

在同人作品中,薛寶釵往往是被貶斥的。並非因她在《紅樓夢》原作中有多可恨,只是因其藏愚守拙、城府較深的性格,剛好滿足了宅鬥文(表現家族內部爭鬥的網文題材,與「宮鬥」相似)的需要。

同人作者對黛玉的感情卻很複雜,一方面有作為普通讀者對一個美的文學形象的傾慕;另一方面是將其代入自己的現實處境中引發的共鳴;甚至還有類似於長輩對晚輩的寵溺心理。林黛玉本是一位千金小姐——如今所說的官二代、富二代,然而賈府不但葬送她的青春,還謀奪她的財產,直接導致了她的亡命早夭。

為什麼同人作者尤其關注黛玉的經濟問題?這背後或有深意。

當今網文作者的主力,是80後、90後一代,恰好是中國計劃生育帶來的絕無僅有的獨生子女一代。這些作者們注意到黛玉的處境,並將之與自己的處境極其敏感地聯繫到一起。

這一代的獨生女,註定要繼承家庭所有的遺產。這在舊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境況。新的現實,使得女性作者群體(也包括讀者)和黛玉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共鳴,成為她們重新述說故事的情感基礎。

另一個現實情況是,2012年新婚姻法頒布,夫妻離婚時財產分割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女性長久以來對於自身弱勢身份的認識發生變化,越來越看重經濟財務獨立帶來的尊嚴及幸福。林黛玉的身份以及她在《紅樓夢》原作中確實被剝奪殆盡的情況,無法不讓現實中的女性同人作者們產生同情。

保護林黛玉,因此成為網絡紅樓同人創作中的「政治正確」。

賈寶玉在原著中的形象是:鄙視功名利祿,崇尚自然,不分主僕貴賤,愛惜呵護女性。這使他深受女性讀者喜愛,甚至一度成為封建禮教下很多女性心中理想的對象,頗有女子為之瘋狂。

「有某賈人女明豔,工詩,以酷嗜《紅樓夢》致成瘵疾。當綿綴時,父母以是書貽禍,取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燒殺我寶玉!』遂死。」

——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卷八》

但,同樣這些特點放在當代,卻可以成為寶玉的原罪。在網絡同人創作中,寶玉的罪名有三,首先是不事生產。寶玉確實有一定詩詞歌賦方面的才華,但他反感仕途經濟學問,無心科舉。這種鄙視功名利祿的特質,正是其在現實中的致命弱點。

(黛玉:)「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寶玉:)「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在同人作者看來,寶玉身份貴為賈府嫡孫,雖不是第一繼承人,但對他的小家庭乃至整個賈氏家族理應負有責任。然而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後手不接之後,他的家族怎麼辦,他自己怎麼辦,他和黛玉的二人世界又該如何維繫。

寶玉的第二個原罪,是濫情。雖然他確實深愛黛玉,但他還是在遊歷太虛幻境之後同襲人發生了關係,從晴雯口中我們得知,他和碧痕的關係也很微妙。以當今時代普遍的女性眼光來看,他的情史並非白璧無瑕。

第三個原罪,是無能和軟弱。寶玉雖然對身邊的女性都很關照,但是當她們遇到生死攸關的問題——比如金釧投井、晴雯被逐時,他完全沒有能力伸出援手,只能「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他的懷念能改變什麼呢?無力回天。

再去細究這些女孩子亡命早逝的原因,卻多少都與寶玉的性情有關,所以有較極端的同人讀者這樣評價:

「都說寶玉好,好在哪裡,不過是喜歡在女孩兒身上下功夫,下什麼功夫?我一直覺得,這不過是個花心風流的隱晦說法,不過是因為他年齡小,沒怎麼到外面去風流,只在賈府這一畝三分田裡胡鬧,所以外面才沒有傳出什麼惡名來。處處留情,又處處無情。……所以,一直覺得,寶玉對女孩兒的溫柔,就象葉公對龍的追求,當不得真的。」

——《紅樓之土豪賈赦》評論區

寶玉天真純粹,但消極用事,經不起壓力。他的愛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幾乎毫無益處。他不僅沒有將黛玉從病中拯救出來,反而加速了黛玉的毀滅——紅樓同人作者既然以保護林黛玉為政治正確,那麼,不能給黛玉提供可靠、安全的愛的賈寶玉,自然要被驅逐出黛玉理想配偶的行列。

《紅樓夢》原作中,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被家長們拆散了;在當代,它又要被同人作者們再次拆散。

西洋人林姑爺

直接路徑有二,大多數同人作者至少採取其中一種:要麼在地理環境上將二人隔絕——比如把黛玉直接送回蘇州老家;要麼讓寶玉出醜,使讀者不再認可其為黛玉良配,也使黛玉認清寶玉不通世務而且濫情、軟弱的本質,因而對其死心。

(寶玉:)「不過是四書五經那些沒用的東西,但前幾日我倒是讀了一本有趣的書,有兩個字極妙——」

(賈璉:)「四書五經都無用了,那你不如說說,你讀的有用的書是什麼?」

——《紅樓之農業大亨》,魚七彩,晉江文學城,2016

然而木石前盟是以前世為依據的。絳珠還淚,是前世夙緣;淚盡而亡,是黛玉在人間必須接受的命運。要想徹底拆掉寶黛CP,同人作者必須從根本上打破木石前盟的合法性,解構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愛情神話。

做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讓二人在前世就解開夙緣。其中有一種比較笨的方法,是把原作中一僧一道兩個人物徹底刪除。原作中一僧一道出現的時刻,是溝通仙界與人間的關鍵節點。抹去他們存在的印跡,讓故事完全落到現世,就相當於直接否認了原作關於仙界的設定,還淚之說也就不復存在了。

另一種做法,是徹底解構木石前盟的神話。比如在《紅樓之林家皇后》一文中,木石前盟的存在狀態完全被改變了。根據這部作品描述,絳珠仙草生在西方靈河岸上,周圍水源充足,環境優美。但有一天,絳珠仙草「甦醒過來,正在享受充足的陽光雨露,突然被從天而降的一瓢冷水劈頭蓋臉地澆了個透心涼」。而且此後的每一天,它都被這樣的冷水「澆灌」——試想仙草感受如何?

在《紅樓夢》原作裡,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愛情關係是不平等的,絳珠低人一等,為報恩而存在。但在這個新的故事裡,絳珠不再需要神瑛的愛來使其生存。神瑛的澆灌,對她來說不是滋養,只是一種多餘的打擾。這份愛不是她生存的基礎和必需品,反成為她獨立、自由生活的牽絆和掛礙。

在剝離了愛與生存的必然關係之後,寶黛愛情的必然性也被取消了。前世施恩與報恩的關係不復存在,今世黛玉不用還淚,擁有了自由戀愛的資格。

解構木石前盟的第二種策略,是將原作中感人至深的前世緣分解讀為某種欺騙、某種契約,繼而消解木石前盟的神聖性。原作中的木石前盟出自天然,神瑛侍者出於不知名的憐愛,澆灌仙草,但——這一切可能只是騙局。神瑛侍者澆灌仙草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受了警幻仙姑的指使,前往施恩。施恩自然圖報,圖的是什麼報呢?作者寫道:

「要是喝了這水,五內鬱結,纏綿不盡,要她還淚可容易的很了。再者鬱結之後,這還多少可就不是她說了算的,前面幾個都是恨不得將心肝肺都還了過來,這樣一來二去道心不堅,境界退步,也就只能留在她這太虛幻境,供她差遣了。」

——《紅樓之林家皇后》,Panax,晉江文學城,2015

細想來,這個解讀讓人心驚肉跳。在這位作者看來,在所謂「施恩」與「還淚」的背後,是利用不平等的愛欺騙女性,將女性的手腳束住,使其失去自由成長的權利,並在兩性關係中自甘卑微。這不是澆灌,不是照撫,而是赤裸裸的剝削。

還有更無釐頭的寫法,例如《大觀園吃貨研究局》。它講一個女孩兒吐槽《紅樓夢》裡美食看著好吃,想吃卻吃不到。突然有一天她穿越成了賈寶玉,每天最大的興趣在於嘗試各種現代社會吃不著的美食,而且也善於製作美食。林黛玉欠下的澆灌之恩,要還的不是淚水,而是口水。怎麼還?寶玉每天做,黛玉每天吃,吃來吃去,也就還盡了。

這是一種奇妙的轉換——原著中纏綿不盡的情慾,撤退到一個非常安全的領域,變換為一種溫暖的食慾,成為寶黛之間的全新牽絆。

一般說來,木石前盟為什麼優於金玉良緣呢?因為金、玉都是人間的東西,可以人工打造,不具備唯一性。但在讀者心裡,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前世夙緣是唯一的——可是,原作中並沒有提到絳珠仙草有多少株啊!

所以志在必得的紅樓同人作者們說,西方靈河岸邊很可能不只有一株絳珠仙草,而是有一群。木石前盟根本不具備什麼唯一性,所以黛玉怎麼就不能找別人當伴侶呢?

木石前盟被徹底解構,寶黛的愛情神話也就蕩然無存了。



相關焦點

  • 我收藏的《紅樓夢》:紅學書籍解讀,影視連環繪畫,脂硯齋石頭記
    除了這些學習資料外,我出於對《紅樓夢》的熱愛,也會不斷在這裡發表個人對《紅樓夢》的粗淺見解,有文字的,也有視頻的,偶爾還會自己編曲重製一些87版紅樓夢音樂的不同版本,歡迎大家使勁批評。我還在計劃寫一部波及《紅樓夢》的文學作品,用到波及,是因為《紅樓夢》的一些枝枝蔓蔓會滲入到這部作品中,並且這部作品的枝枝蔓蔓也會滲入到《紅樓夢》中,但既不是續書,也不是同人,也不是穿越,可能更像一次嚴肅的冒險旅程。
  • 《紅樓夢》是創作還是自傳
    《紅樓夢》是自傳還是創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作者曹雪芹在第一回說「真事隱」,還說他寫的小說是野史,也是把讀者往歷史的方向引領。所以有「索隱派」的產生。胡適在考證完曹雪芹的材料和他的家世的材料之後得出結論:我們看了這些材料,大概可以明白《紅樓夢》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了。
  • 87版紅樓夢敗筆:王仁告訴小紅巧姐賣到瓜洲?小紅自己跑進牢房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被譽為經典,至今無人超越。客觀來說,87版《紅樓夢》確實可圈可點。大部分的情節都拍得特別好。但是因為《紅樓夢》本身是一部殘缺的小說,它沒有結尾。高鶚那個結尾是狗尾續貂,為紅學家和紅迷們所鄙棄。怎麼辦?87版《紅樓夢》當時請了紅學專家來按照脂硯齋的批註和小說前八十回的暗示,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結局,不同於我們以前看到高鶚版結局。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 被忠順王爺追討鎖拿的蔣玉菡為什麼會在續書中重出江湖
    可在續書中,蔣玉菡重出江湖,還和襲人成就了婚姻大事,大家本來對續書就不認可,現在,就更加不能認同續書劇情的安排走向。 我現在要告訴大家,《紅樓夢》的時間順序全部是被打亂的,續書中蔣玉菡的出現,才是和寶玉初見的時間,他們初見的契機就是蔣玉菡扮演秦小官,在戲臺上演出的《花魁娘子》。
  • 推書丨三本紅樓夢同人小說:寶姐姐、林妹妹你選誰?我全都要
    雖說紅樓多數同人出自晉江,但是明顯不適合男頻。有一次看一本紅樓同人,看著看著男主就和皇上以及北靜王好上了,然後就....你知道這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多大的傷害嗎?腐文哪裡好了?絕大多數腐文其實還是把受給女性化的,那麼問題來了,你為什麼不正常的男女戀愛,搞什麼攻受呢?意義何在?
  • 創作5年,作品全部被封,晉江的這位作家毀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在此之後,她的創作生涯盡毀,還被判了三年多的緩刑!中,讓她的創作生涯徹底毀於一旦……大灰狼的創作歷程2009年3月,大灰狼入駐晉江,成為平臺內的一位言情女作家,並創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部言情小說《寵你無藥可救》。
  • 87版紅樓夢為何經典難以逾越?單一首曲就創作了一年多
    各位「紅粉」都知道,87版的《紅樓夢》被譽為是最經典的一版《紅樓夢》,製作之精良,人物角色,服裝造型之考究,無一不讓人嘆絕,即使是在當今的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面幾乎沒有哪一部電視劇能夠超越得了它。它被稱之為中國電視劇上」不可逾越的螢屏經典」。
  • 《紅樓夢》中關於花襲人的結局,為了寶玉,她犧牲了自己
    我估計讀紅樓夢的人,心中都會冒出這樣一個想法「如果能進入紅樓夢中,我想做他/她」如果有時光穿梭機,我就特別想穿越到清朝,見一見曹雪芹老先生其實在所有朝代中,我最不喜歡甚至討厭的就是清朝,但是因為曹雪芹,因為紅樓夢的緣故,如果能穿越到過去,我還是首選曹雪芹生活的時代。因為真的想看看完整版的紅樓夢,問問曹雪芹八十回的故事。
  • 87版《紅樓夢》從海選到開拍
    87版《紅樓夢》的導演是王扶林,這部電視劇從組建劇組到拍攝完成,一共經歷了五年的時間。1979年,導演王扶林提議將古典名著《紅樓夢》以電視劇的形式搬上熒幕,此想法得到了中央電視臺和紅學界的支持。被任命為《紅樓夢》總導演後,自認對原著不熟悉的王扶林決定&34;。
  • 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
    今天我和大家金庸古龍溫瑞安3本續書,有狗尾續貂,也有青出於藍,值得一觀。這本小說是金庸《射鵰英雄傳》的續書。作者膽大妄為,使用「查良居士」的筆名,企圖讓讀者以為是「查良鏞」金庸的作品,實在是其心可誅。而這本小說更公然表態:「查良居士系列已然與金庸系列構成了奇妙的血緣關係。讀查良不讀金庸不行,讀金庸不讀查良不完美。」這種蹭熱度的水平,真是相當高深啊。
  • 《金瓶梅》竟是同人文鼻祖?得知真相我再也無法正視四大名著了
    >的熱搜,再次把很多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同人文的身上,原來連趙婷這種大導演也喜歡寫同人文啊! 作為網文中的一大類,同人文雖然不像現在的贅婿文、馬甲文那麼火了,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也曾風靡過,誰還沒看過幾篇同人小說啊。 但是你知道嗎?說到同人文,四大名著才是真正的鼻祖,每一本都有諸多的同人文,甚至還出過不少佳作。今天的這期書單,就為你介紹一下四大名著(可能是)最有名、最好看的4本同人作品。
  • 同人小說、粉圈爭端,肖戰是被粉絲坑了的牽連,還是流量反噬?
    」,網上這麼解釋的:同人文即「同人之名以為文」,在原作的基礎上,把某部甚至某些作品裡的人物放在新環境裡,加入作者自己的想法從而展現作者對於原作不同的觀念。這個文章涉及一些未成年、上窯子等內容,而且有一些衍生品,比如畫手創作的畫,AI換臉的照片等等。文章就被cp粉這邊轉發了,還有大小號引流等。唯粉這邊就覺得被冒犯到了,開始要求博君一肖這邊刪除,協商無果。後來的走向比較迷,一共有兩個版本。
  • 《知否》向《紅樓夢》致敬的那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吸引我的不是什麼愛情、權謀,或者宅鬥……是這部劇的一些細節,讓我不止一次的想起了《紅樓夢》來。為了證明心中的感覺,甚是翻出原著150萬字的網絡小說。不過要說的是,正午陽光的改編除了強化人物矛盾方面有點過,在文化細節上的處理上,電視劇比小說好得多。就說說,我覺得哪些地方,是《知否》是向《紅樓夢》致敬吧!
  • 林妹妹吃不得五香大頭菜嗎?
    「絳珠仙子」既然到了人間,她就得按照人間的生存規則走下去!否則不如早日回去做她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小戲子芳官可以對「奶油松瓤卷酥,酒釀清蒸鴨子」橫挑豎撿,黛玉自然也可以吃「火肉白菜湯,五香大頭菜」!況且我不覺得「五香大頭菜」拌上麻油醋有什麼俗氣的感覺!
  • 《紅樓夢》與長白山
    作為四大名著的《紅樓夢》一開始的名字就叫做《石頭記》,整個故事的起因是從女媧補天留下的一塊石頭說起,書中記載石頭所在地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靈石「離合悲歡炎涼世態」,最後在小說結尾處又回歸到大荒山。但是大荒山在哪?以前大家都認為是虛構的地名,近幾年來,有很多學者都認為是長白山。
  • 《陳情令》作者墨香被拘,罪有應得和創作自由出自一人之口
    到了墨香這裡就變成罪有應得,真是應了《魔道祖師》裡的一句臺詞「你的正義真廉價,好虛偽。」>再看看那些因肖戰的粉絲毀了同人圈、漫改圈、創作自由等等問題而集結的抵制者,不覺得雙標嗎?這種雙標的做法,也已經習慣了, 那些叫喚著「創作自由」的人拍手叫好, 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AO3是什麼?裡面有多少清水文?《下墜》的原文寫的是什麼?
  • 王熙鳳死後被破席捲身扔到亂葬崗嗎?不,另有其人,鳳姐死於冰山
    電視劇《紅樓夢》給了王熙鳳一個破席捲身扔到亂葬崗的結局。那麼這個結局是王熙鳳的結局嗎?不是,王熙鳳死得有尊嚴。王熙鳳在小說裡的結局曹雪芹的《紅樓夢》人物結局失散,王熙鳳的結局是「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到底是怎樣的事更哀,因紅樓未完,不得而知。有人猜測,王熙鳳是被休後,回到金陵娘家。到了娘家,王熙鳳一定經歷了慘烈的心碎故事,最後死了。
  • 87《紅樓夢》林黛玉遭批判:不配演戲!樣貌到性格一點不符合原著
    《紅樓夢》是所有的影視劇中,論經典非87版莫屬。這版紅樓夢有最符合的演員,最美的服裝,最動聽的音樂,讓人一秒入境。然而,再美也是有瑕疵的,此劇也是,在拍《紅樓夢》時,林黛玉的表演者,曾遭受學者批判:不配演戲,樣貌到性格都不符合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