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歷史傳說故事:石室取寶

2020-08-08 大潮汕灣視點
南澳歷史傳說故事:石室取寶

宋室要離開南澳時,把一大批金銀財寶。藏在太子樓後面一個天然石室裡。為使財寶不落入他人之手,以便日後取回,陸國師作訣術,使石門能自動關閉,並置一石馬守衛,又在石壁上刻下「漢詔路……貴人士門,……,黃文秀起塵 廣三頁 丁酉年 壬寅生」等字樣。能全部讀懂並解釋全文,石門就會自動打開。

  之後,宋帝離島。在元兵的追迫下,陸國師背帝投海殉國,南宋滅亡。宋室當然再也無人來開門取寶了,石室成了神秘的地方。

  到了清代的一天,一大陸商人受道士指點,上島探秘取寶。他攜帶兒子,來到太子樓石室前,對著石刻字文朗讀並解釋起來。未完,石門竟提前開了一條大縫,裡面還傳來金銀碰撞聲。這位商人心花撩亂,顧不得解釋剩下幾個字,便手提布袋,往石縫裡鑽。可是,石門忽然又關了起來,商人的身子被夾在石門裡,只留下一條辮子在外。

兒子先是嚇呆了,稍定神後,用雙手攫住父親辮子,拼命往外拉,想救他出來。但是,人拉不出來,辮子卻變成了一棵鳥屎榕樹。他哭得死去活來,失望地走了。

  那石刻字、石馬至今尚存。這阿里巴巴式的傳說,吸引著許多考古、旅遊者前去探幽遊賞。

相關焦點

  • 南澳魚類故事 | 三百六槳掠有魚
    清末一個夏季,南澳島隆澳(今後宅鎮)一艘掇魷的小漁船正在50餘公裡遠的南澳漁場,抓緊一年一度捕魚的黃金季節,夜掇魷魚。因魚有趨光性,夜間點汽燈誘捕,故漁夫們夜作日歇。舵公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人,說載他返回南澳島,要趕上廿六日的普度。每年民間以此月為鬼節,南澳島各座廟前,尤其是善堂(也稱「祖師廟」)等前面,都隆重舉行祭拜死鬼孤魂的儀式。 舵公夢醒覺得奇怪,便與四位船員商議,決定照夢辦事,掛帆划槳,駛船返回南澳。
  • 南澳魚類故事 | 石曝克老鼠
    南澳海中的礁石長有一種貝類,拇指頭般大小,叫石曝,也稱曝仔,學名叫龜甲蟲螈,肉味鮮甜可口,它背著個如鬥笠般的貝殼,肉藏殼內,貼緊在石頭上生活,任日曝浪潑而故名。南澳島外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島上夏有捕魚人,冬有採摘紫菜者寄居於此,有船隻來往,也就有了老鼠。
  • 歷史故事5——后羿射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快來快來,荔枝姐姐要講歷史故事了!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種太陽小豆芽:姐姐,剛才那首歌真好笑。荔枝姐姐:嗯,哪首歌,是「種太陽」嗎?小豆芽:是呀,那個小朋友唱,他要種好多太陽,如果真有那麼多太陽,那該多熱呀。荔枝姐姐:哇,小豆芽說的有道理耶,不過傳說遠古的時候,天上可是有10個太陽哦。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廣東著名民間歷史故事
    國恩寺二十羅漢的傳說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而且每個故事都有其歷史背景,並非空穴來風。如今我們有機會造訪國恩寺的話,仍能看到大殿內的二十羅漢塑像,看著這些塑像,我們不禁會遐思當年先賢們為保護正法而面臨的險阻和艱難......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昨天講了滿族民間故事《天地廟求子》,說的是老盛京天地廟求子非常靈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民間流傳這樣一個傳說。這個故事說的是駐在這裡一位大將軍,他的父親被仇人殺害,但他一直沒找到真兇,心理鬱悶不樂。殺父之仇不能報,是他的一個心病。一天,這位將軍攜帶夫人家眷出遊,在北陵附近,是一片綠樹叢地,即可以度假,還可以祭拜太宗皇帝。
  • 民間歷史傳說故事—大禹斬龍
    傳說在遠古時期,東海龍宮有條老龍名㶚,自持資格老,本事大,桀驁不馴,根本不把龍王放在眼裡
  • (民間故事)牛郎山的傳說
    牛郎山的傳說 文/史 權 話說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牛郎織女在人間幸福的生活,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發現,就派天兵天將下凡抓回織女。天兵天將強行帶走織女升天,牛郎聞訊肩擔兒女、身跨神牛在後面緊緊追趕。王母娘娘站在雲端,拔出頭上的銀簪揮手劃了一條銀河,隔斷了牛郎的追路。
  • 你沒有聽過的傳說故事「蘭娟衣」
    世所少見的遷移隨著了這部廣大苗族地區的古代文明,它之後被稱作人類歷史的最古萬裡長徵。「世界上2個苦難深重而又勇敢無畏的中華民族,她們便是中國的苗人與遍布於世界各國的猶太人。」澳大利亞史學家格迪斯在閱完人類史後,感慨道。
  • 故事:漢族八仙傳說中沒有的故事:韓湘子回家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族民間故事。故事主人公雖是漢族傳說的韓湘子,但是漢族傳說裡沒有這段故事,而且是與漢族傳說完全不同。歲數大的會唱《小放牛》,其中就有一句韓湘子出家一去沒回來。中原流傳的說法韓湘子出家後沒回了,這裡是滿洲流傳的民間故事,說韓湘子出家後,後回了一次家了。故事發生在中原一個大村子,村裡有大財主叫錢百萬,家裡有一大院套,有很多僱工。有很多糧食墩子。
  • 猴子下山背女人當媳婦,故事背後隱藏著人類什麼樣的歷史記憶?
    我最早聽到這個故事是姥姥講給我的,小時候每當纏著姥姥講故事,她總會用慈祥的聲調繪聲繪色的講起:「在很久很久之前,山上的猴子會經常下山把一些小姑娘背到山上當媳婦,並且有的還生下一堆娃。但這些猴子非常殘暴,晚上餓了還會啃自己小孩的腳指頭。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何仙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她苦修積善才修練成仙, 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女性,經常手持荷花。她的身世有多種說法,其中在流傳比較多的傳說中,除廣東增城說之外,還有廣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種說法,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 開天劈地的傳說
    我們偉大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許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有文字記載的,至於5000年以前遠古時期的情況,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也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譬如,我們人類的祖先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 傳說昆明鎖龍井是留給惡龍的出氣口
    在昆明市中心,最有名的古蹟,除了每六十年能出現金碧交輝奇景的金馬、碧雞二坊之外,就當數相隔數百米,遙相呼應的東、西寺二塔,此二塔鎮龍的傳說在昆明已是家喻戶曉,以至於昆明有民間傳說「鐵樹開花馬長角」預示災難或水患。而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就是在這兩座塔的中間,有一口古井,名鎖龍井,傳說井裡有惡龍被雙塔鎮壓著。今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 關於除夕和年的「傳說」你聽過幾個,第三傳說你肯定不知道
    漫長守歲夜又怎能少得了故事呢,不僅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那些年的故事,還有和除夕、年有關的故事,說道除夕,人們很自然想到「年」,其實在中國古代神話裡,過「年」是因一頭兇神惡煞名叫「年」的神獸而得名。關於「年獸」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今天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就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你也可以講給家中小朋友。
  • 關於桂林人把朋友稱為『狗肉』的傳說,故事原來那麼有氣節
    --不過,民間口語方言本就難以考究,只能在眾多口口流傳的傳說故事中選其比較符合歷史邏輯做為記錄!桂林俚語的傳說眾多,這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還有其它故事的背景,定在明末清初那個外族入侵的年代這消息,在桂名士之間沸沸揚揚,有人辭官不做,有人連夜趕場;誕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而這把朋友稱為『狗肉』的傳說,也緣生於此!傳聞,當年為避戰亂,江南儒士雷鳴春(綽號:雷酒人),與同是名士的好友楊仁弩,定居於酒壺山下(現在七星景區的駱駝山)。
  • 山西神話傳說之山西清徐東湖傳說
    清徐東湖東湖有蓮花王的傳說南蠻子施術盜蓮花相傳,在很早以前,東湖裡長滿了蓮花,其中有一紅一白兩枝蓮花又高又大,鮮豔奪目「蓮花王」的故事很快傳到了南蠻子的耳朵裡。於是,南蠻子便來到清源,住在店裡,每當夜深人靜時,他就到東湖邊,擺好供品上好香,雙膝下跪,兩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詞,這樣日復一日,天天如此,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祈禱,兩枝蓮花相繼露出水面,逐漸向湖邊移動。紅蓮花即將靠岸,南蠻子猛一伸手,將蓮花從水中拿出,白蓮花見勢不妙,急忙回到湖中。白蓮花見了同伴便說,這裡不好了,趕快搬家。
  • 傳說中的愛情故事,奇女子哭倒萬裡長城
    傳說中的愛情故事,奇女子哭倒萬裡長城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發生在河北北部的萬裡長城腳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傳說在秦代,江南有一戶姓孟的人家,老兩口無兒無女,相依為命。這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既是對秦始皇時代殘酷徭役的控訴,又說明了人民在修築萬裡長城中付出的艱苦勞動。萬裡長城是中華民族力量和智慧的體現。為了紀念這位千裡尋夫的孟姜女,後人在長城腳下修建了孟姜女廟。廟裡有孟姜女的塑像,廟旁還有傳說孟姜女尋夫時登高眺望的「望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