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臨終前與妻子林達離婚,數年後,女兒卻將母親林達告上了法庭

2020-11-03 新語話史

引言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話:倘若人生一馬平川,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正如書中所言,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又何曾有過一馬平川。貧窮、重疾、感情糾葛在他短短42年的人生中,如跗骨之蛆一般始終縈繞左右,而他做的卻是自己去爭取和奮鬥——你總不枉在這世上,活了一場。

是他,讓我們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給了我們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

即便如今,他已經去世近三十載,他以及他的《平凡的世界》還在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銷量達到2000萬冊,當當網上評論過百萬條,這些數字很是枯燥,但一樣也很真實,更甚者文聯還設立了路遙文學獎。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

1949年路遙出生於陝西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家中有9個孩子,生活之苦可想而知,7歲那年他便被過繼給了大伯。我們很難相信,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從小便飽受飢餓的孩子去選擇一條文學創作之路,或許只能用源自骨子裡對文學純粹的熱愛來解釋吧。

在幾經周折,他終於上了延安大學之後,與林達結識。不得不說的是,林達在他成功的路上是絕對的良助。出身優渥的她,一樣很有才華,也很欣賞才華,她也成為了路遙大學時開支的主要資助者。直至路遙大學畢業,找到了一份編輯的工作,她們的生活才逐漸向好。

1978年1月25日,路遙與林達結婚。這是一份令人豔羨的結果,郎才女貌。次年他們的女兒降生,路遙給她取名路遠,夫妻二人各取一字(林達筆名程遠)。

無疑,此時夫妻二人之間的關係仍是牢固的。

面對女兒的出生,路遙也是開心不已。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便有多次提及,即便是後來寫《平凡的世界》時,路遙也會為女兒特意留足時間。

但身為作家的路遙,卻從來不是一位妥協者。在《人生》確立了他的地位之後,面對當時眾多作家在生活與文學之間的妥協,他卻像是一個另類。他堅持文學信仰,堅持自己對陝北鄉土文化、鄉土情懷的理想。正是因此,他的《平凡的世界》才能紮根大眾,不至於在時間的流逝中埋沒。

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他走訪各地採風,為了找準角色廢寢忘食。可是正是這種瘋狂的創作方式,讓他的第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後身體便已經有了問題,而後儘管妻子林達屢次勸說,但他卻仍舊一如往常。不久,《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又完成了。可他的病症卻在這種點燈熬油的工作中,一步步走向枯竭。嚴重的肝腹水也已經深深的影響著他的身體健康。

他總該停下來休息一下了吧?並沒有,反而是堅持著喝完中藥繼續寫作。

此時,對於丈夫的瘋狂,身為妻子的林達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就在這種消磨中,她自然而然的提出了離婚。然而,路遙卻並沒有同意。

就在這段婚姻亮起紅燈之時,路遙雖然完成了第三部《平凡的世界》,但他的身體也徹底的垮了。

在1992年8月14日,他的肝腹水病症已經嚴重到延安地區的醫院診治不了,只能選擇申請轉院。而在9月5日完成轉院時,路遙的病已經回天乏力。儘管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竭力救治,但也已經只是盡人事而已。

最終在入院診治3個多月後,11月17日,42歲的路遙去世。這期間,路遙做了一件大事——同意與林達離婚。而他去世後,留給林達、女兒路遠的也只有1萬多元的欠條以及他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

女兒路茗茗將母親告上法庭

關於林達與路遙之間,我們有必要說的是,或許林達一直是愛著路遙的。她只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去提醒這個滿腹才華的丈夫,不要透支生命。但是正如此後數不清的讀者所希冀卻曾未成功的想法一樣,路遙就是一個為了寫作可以付出一切的人。

最終他也成功了,《平凡的世界》不僅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還成就了經典了地位;但在瘋狂寫作的背後,路遙卻苦了妻子以及女兒。

離婚後的當年,林達將女兒路遠的名字改為路茗茗。而妻女二人也離開了陝西,搬到了北京生活。此後,林達再嫁,而路茗茗則一路讀書,並在2003年從北京海澱大學平面設計專業畢業。

隨著《平凡的世界》的傳播,路遙這位生前赤貧,連進京領獎都要靠借錢的作家,死後卻是風光大盛。而就在路茗茗受邀為延安大學的路遙銅像揭幕之時,她卻在發現父親的《平凡的世界》單是出版單位便有幾十家之多,作品的印刷水平更是良莠不齊,侵權現象嚴重。

於是,路茗茗做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她將當時出版《路遙全集》的廣州出版社 、太白出版社以及母親林達一同告上了法庭。以女告母,外加路遙女兒的身份,這件案件的影響力自然是非同凡響。不過,對於路茗茗的訴訟請求,法院卻判決了駁回。但隨後,林達卻與路茗茗籤訂了一份協議書,選擇將路遙作品的著作權全部交由路茗茗。

為創作《平凡的世界》,路遙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平凡的世界中,他用幾百萬字的鴻篇巨製,讓我們看到屬於奮鬥者的光輝。它告訴我們的是去面對苦難,去自己爭取和奮鬥。人這一生,要看的是你到底做了什麼!

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是孫少平、孫少安呢!三十多年裡,《平凡的世界》影響了無數的中國人。

馬雲說:路遙是影響他最深的人;潘石屹說:每當低谷時,他都要讀一遍《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裡,正因為平凡,我們才會選擇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路遙臨終前住院3個月,妻子僅來看過一次,5年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路遙臨終前住院3個多月,妻子僅來看過一次,5年後被女兒告上法庭一部《平凡的世界》給了多少迷茫的年輕一代最深的鼓勵,路遙用盡筆墨寫盡人生,他用自己的筆桿做吶喊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更是用最深的深情給了很多人以鼓勵。
  • 林達與路遙在病床上籤離婚協議的真相,令人心疼
    自從路遙病重後,作為妻子的林達總共去了醫院兩次。第一次是路遙轉移到西京醫院,林達去車站接,第二次去與路遙籤訂離婚協議。最不可思議的是,林達前腳籤完離婚協議,後腳就坐上飛機去了北京,留下生病的路遙和十三歲的女兒。
  • 路遙臨死前,為何妻子和兄弟都不來見他?女兒為何要掀開棺材板?
    她沒有帶來隻字片語的安慰,有的只是一份草擬好了的離婚協議書。她就這樣不聲不響的站在路遙病床前,默默的注視著路遙。路遙原本看到她充滿希翼的目光一下子暗淡了下來,他顫抖著在文件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女人拿著文件一言不發的又走了,看起來絕情又冷酷。
  • 路遙生命最後幾個月:裝修房子,找保姆,離婚,兄弟失和,借錢
    六年時間終於寫完了這本長篇巨著,還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按理說路遙終於苦盡甘來,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等待他的是妻子林達再次提出離婚,而且林達已經在北京開始找工作了。此時的路遙終於明白,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 《平凡的世界》:李向前對潤葉霸王硬上弓,路遙卻拍手稱快:太絕
    他一下子從自己的床上跳下來,走到牆角她的床邊,一把將她的被子揭開,然後就用兩隻握方向盤的鐵鉗船的手,把她上身的襯衣和乳罩撕得粉碎。他臉上先是挨了一記耳光,然後又被狠狠抓了一把,火辣辣地疼。他不管這一切,只是瘋狂地抱住她,開始撕她的褲子。兩個人在黑暗中拼命地廝打過來——在這萬般寂靜的黑夜裡,李向前要強姦他的妻子......
  • 《平凡的世界》:讀懂王滿銀,也就讀懂了路遙的半生
    他出生那一年逢戰亂,母親將他生在躲災的山崖窯裡,次年父親就去世了,等母親辛苦將他拉扯到十九歲,也病故了。路遙在書裡寫,「從此,他在這社會上就成了孤單一人」。筆觸中透出深切的關愛。聯繫到路遙中學畢業後那段「王軍長」經歷,王滿銀的原型有可能至少包括他的一位「革命」戰友。
  • 路遙與「劉巧珍」的「前世今生」——為您講述《人生》原型故事
    《困難的日子裡》發表後,一次路遙與她回憶過去的生活,還提到她接濟自己飯食的事情,可見心裡一直記著這件事。劉鳳梅1973年在陝西師大念書時,給路遙寄過高考複習資料。1975年畢業分配到延安紀念館工作,正在延安大學中文系就讀的路遙一次去她辦公室,劉鳳梅看「他穿一雙很破的布鞋,腳趾頭都露了出來,腿上穿一條鐵灰色的滌卡褲子,褲縫扯開有半尺長,我要為他縫,他有些不好意思,我說:『我們不是姐弟嗎?』
  • 路遙這部暢銷34年的《平凡的世界》,為何讓馬雲、潘石屹愛不釋手
    文/芳芳沒想到路遙寫作上的成就,一半功勞要歸功於他背後的女人北京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中,路遙喜歡上了知青林虹,這個姑娘人美、多情,也很有心計。路遙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把自己的招工指標都讓給了林虹,他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雞飛蛋打。
  • 《平凡的世界》:一如作者路遙貧窮、絢爛、荒涼的一生
    此時生活困苦、精神沮喪的路遙,肯定想不到這部作品後來能獲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高的獎項「茅盾文學獎」。 路遙成名後,親生父母和養父母兩邊的親戚經常上門求助和借錢,骨子裡他深受農耕文化的影響,鄉裡鄉親代表著他靈魂深處熱愛的故鄉,他抹不開面子能幫就幫。一個人功成名就後,成長期的貧窮痕跡會帶來兩種結果,有人有錢後傾向於守住財富,擔心財富溜走;有人因為少年貧窮,有錢後定要彌補以前的窮苦。
  • 《平凡的世界》:對田曉霞之死的默認,也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一根細細的黑色皮帶將雪白的襯衫束在裙中。臉龐在六月的陽光下像鮮花般絢麗。」路遙為何將田曉霞寫死?讓後來無數喜愛《平凡的世界》的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在進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創作的時候,路遙已經身患肝病,這部書寫得很吃力,可謂路遙嘔心瀝血之作。有一天,正在洛川縣採訪的王天樂突然接到兄長路遙的電話,讓他趕緊去榆林一趟。
  •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一根細細的黑色皮帶將雪白的襯衫束在裙中。臉龐在六月的陽光下像鮮花般絢麗。」沒想到,一別竟然成了永訣。1983年的那場洪水,捲走了田曉霞的生命,也捲走了農村青年孫少平的愛情和理想。同時捲走的,還有無數喜歡《平凡的世界》的讀者流下的真摯的眼淚。路遙為何將田曉霞寫死?讓後來無數喜愛《平凡的世界》的讀者百思不得其解。
  • 路遙手握如椽巨筆,為什麼要把《平凡的世界》寫成悲劇?
    這兩天在老家,父親除了吃飯,其它時間都在追劇,看的是《平凡的世界》,那個片頭片尾曲我太熟悉了,因為前幾年經常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書,尤其在校大學生愛看。我小時候表哥徹夜看《平凡的世界》,上初中物理老師監考,都手不釋卷看路遙的大作。
  • 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後,為何年紀輕輕,就不幸去世了
    自此,王衛國這個名字漸漸不為人所知,而隨著他的作品的影響力,路遙則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1973年,路遙得到了一個上大學的機會。可是由於他曾當過紅衛兵,沒有學校肯接收他。最後,還是延川大學冒著政治風險接收了他,這樣他才圓了上大學的夢。此時,一個北京知青出現在了路遙身邊,她就是林達。林達是個很有才情的姑娘,她愛慕路遙的才華。
  • 「用生命寫小說」路遙:《平凡的世界》曾被拒稿,他一生是如何?
    一、童年被父親拋棄,晚年被妻子拋棄路遙,原名為王衛國,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王衛國的童年是悲慘的,在六歲那一年,他被父親帶著,從自己的老家開始討飯吃,一直走了五十公裡,走到了伯父家。相戀期間,路遙獲得了一個招工名額,這是一個唯一能夠讓他脫離農村、走向大城市的機會,但是路遙卻放棄了這個招工名額。將這個名額給了自己戀人林紅,林紅在拿到這個工人指標之後,卻寫信和路遙分手。招生指標沒有了,自己的女朋友也離自己而去,路遙為此失聲痛哭。
  • 孫少平的原型是路遙三弟王天樂,感情至深的兄弟倆為何會反目?
    王天樂是路遙的三弟,他是《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原型。路遙說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天樂,就很難完成這本書。更是表白弟弟:有關我和天樂的故事,那是需要一本專門的書才能完的。為了表達對天樂的感激之情,路遙將《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副標題定為: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
  • 女兒說就算我坐牢也不會去給母親去養老,母親把女兒告上了法庭
    丫丫和老公雷鳴有三個孩子,生的前兩個都是女兒,最後一個還是女兒,丫丫年輕時長的特別漂亮,美麗大方,走在大馬路上很多人都想多看幾眼的女人,就因為自己長的好看雷鳴心裡更有幾分不安。有一天雷鳴在工地上做指揮時一不小心從樓上掉下來,摔成了終生癱瘓再也站不起來了,當時整個家庭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也就吃起了老本在過日子了,但日子還長死水怕一舀,再多的錢也會有用完的時間。於是丫丫就從心裡感覺到如果再在這個家裡待下去也就對自己沒什麼意義了,她想了很久以後就把家裡所有的資金全部拿上連夜跑了,不久後就跟外面的人私奔了,把家裡的所有的錢全都捲走了。
  • 《平凡的世界》: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體兩面
    ——路遙《平凡的世界》重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好像在觀看路遙為我們描繪的黃土高原農村宏偉畫卷,其中主人公少安、少平的成長、奮鬥和愛情,是黃土高原上平凡人的一生,也折射出這個平凡世界裡和他們相似的芸芸眾生,你我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