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匯集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常見的動物,而貓作為早就被馴化的家養動物,卻很奇怪的沒有被列入,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貓被老鼠騙了。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幹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出後,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34;老鼠連聲道:&34;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
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雲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著兩隻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裡。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黑狸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34;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
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牆角的老鼠卻鑽了出來,提出抗議。它說:&34;於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34;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34;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扑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於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後排了老牛。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漁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34;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隻角送給了蒼龍。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後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34;
蒼龍一聽大怒,說:&34;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說:&34;
狗和雞素來不和,它見雞討好龍,便想藉機捉弄它們一下,它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裡對兔說:&34;它給兔子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比賽開始了,蒼龍騰雲駕霧,片刻間就飛到了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時角就被樹藤掛住了,怎麼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個壠,一口氣跑到了終點。
黑豬不顧眾動物的反對,把兔子排在了蒼龍之前老虎之後。
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兔賣好說:&34;野兔正捧著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狗的話,撇著三瓣嘴說:&34;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說:&34;野兔傲慢地說:&34;說著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樣地追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攆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說:&34;
為這事,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後頭。
蒼龍比賽失敗後,經常背地裡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了又後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龍說:&34;龍狡猾地說:&34;說完,便一個猛子紮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大海呼叫:&34;
從此,公雞失去了兩隻角,也被排在後頭。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的排位沒有確定了。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34;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間測驗,進行雜技表演。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幹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去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紅馬雙從腹下颳了一層油脂塗在龍衣上,使龍衣非常滑膩。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子的幫助不那麼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34;山羊不高興地說:&34;猴子沒辦法,只好仍舊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槓子、蕩鞦韆,也贏來不少喝採,當表演到&34;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34;人們都大聲鬨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聽&34;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
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後頭。
給眾動物排完座次,黑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裡說:&34;還不到時候嗎?&34;早過了,咱還爭了第一呢!&34;我再三跟你說過,你怎麼不叫我一聲呢?&34;你自己沒長耳朵?我叫你去,你還興搶了我的位置呢!"貓一聽,氣得長鬚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
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以上純屬民間杜撰,科學點兒的說法是這樣的:
原來十二生肖產生時,貓(即今日之家貓)還未加入「中國籍」呢。
我國的幹支紀年法,傳說產生於夏。這個傳說是否正確,無史可證,但它最遲也不會晚於商,因為甲骨文中已有記載。
從生物進化史來看,貓的歷史比人類要長,但漢以前,我國只有野貓,即《禮記》中所說的山貓,或許《詩經》中「有熊有羆,有貓有虎」之豹貓等。我國今天的家貓,據考,來源於的沙漠貓。
印度貓進入中國大約始於漢明帝後,因為那時,中印交往才通過佛教而頻繁起來。這離幹支紀年法的產生,已是相去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