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誰說三國志戰略版無將可出?——魏,吳陣容篇

2020-08-26 三國志小屁民

曹魏畢竟是三國時期第一強國雄居北方,魏陣營的優秀將領貫穿三國前中後期,可以說層出不窮。

戲志才「 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這個名字可能會讓大家感到陌生,但不得不說他的才能是不低於五謀臣的,就是死的太早了

田豫「二計並行,奪敵先聲」田豫常年鎮守北疆,從徵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

滿寵「 不震不動,鯁骨磐石」滿寵勇而有謀,有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祭遵之風,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將軍。

文鴦「鼠輩,何不惜命?!」文鴦可以算做三國後期第一勇將了,憑藉自己一人之力擊退8000敵軍。

王雙,身長九尺,面黑睛黃,熊腰虎背。使六十斤大刀,騎千裡徵宛馬,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在三國前期可能排不上名號,但在三國後期可以說少有的猛將了。

羊祜(hu),杜預,王濬(jun)三人在三國志的屬性面板與名氣都當之無愧可以算成名將行列。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真正身居高位的時候已經是西晉了。

辛憲英審時度勢,保全家族;王異在驅逐馬超中出了大力,此二女的智謀在三國中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更何況我前文曾說過策劃給女角色出橙將是不需要理由的

  • 接下來再說說吳陣營

諸葛恪「可知我諸葛一氏,家學淵源」在東吳由盛轉衰時期,諸葛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孫權託孤之重,成為首席重臣,其重要性不低於輔佐劉禪的諸葛亮。

孫桓「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小屁民覺得孫桓的實力其實距離橙將還差一些,但是確實找不出來了,就抓他來湊數吧。而且他可以成為吳陣營的第三個S盾。

總結,這樣看來其實遊戲還遠遠不到無將可出的地步,那麼出SP卡到底是為了什麼?從出第三兵書,到典藏多2%,再到紅點越多治療效果加強,這就可想而知了。要是老版卡能給SP卡進階,相信玩家的接受度會高一些。如果SP卡和老版卡是完全獨立,那就只能說吃相太難看了……算了,不吐槽了。小屁民和大家一樣一邊對遊戲狂噴,一邊又對三國志戰略版戀戀不捨,這可能就是三國的魅力吧!最後祝大家武運昌隆!拜了個拜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三國志·戰略版》裡的弱小勢力,生存法則差距咋就這麼大
    中國首檔遊戲玩家記錄片《我的盟友你是誰》自9月12日開播以來,已經邀請了五期嘉賓,他們分別是熱播劇男演員李乃文,網文界大神煙雨江南,電競大神MLXG,毒舌有趣編劇鸚鵡史航,以及金庸武俠大V六神磊磊。在節目中,他們以真實玩家的身份,分享了自己近一年來在《三國志·戰略版》裡的體驗。尤其是史航和六神磊磊,他們在遊戲裡同樣都是弱小勢力,生存法則卻有著天壤之別。
  • 史航帶你走進他心中的《三國志·戰略版》
    《我的盟友你是誰》在第四期邀請到的嘉賓是知名編劇、策劃人史航,筆者小時候最愛看的那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就是他編劇的。而且有趣的是,他算得上是個怪咖,愛較量,重體驗,愛唱反調。但他自我定位是:夢在三國、命在三國,從未變心。
  • 三國志戰略版:S3賽季很吃香的程昱,一組程昱三勢陣陣容推薦
    在三國志戰略版中,程昱也是諸多演員中的表現非常突出的一個演員將,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那種不靠譜的將,讓人又恨又愛的一個將。在S1和S2賽季中,魏騎也一直是給人感覺非常菜的那種隊伍。但是到了三賽季,騎兵突然崛起,包括但不限於三勢呂、魏法騎、三勢賈等騎兵隊伍。主要是得益於一些新的將領和新的戰法出現,讓騎兵變得非常給力。
  • 陸導竟在《三國志·戰略版》裡慘遭爆打
    中國首檔遊戲玩家記錄片《我的盟友你是誰》終於迎來了第六期節目,這一次節目組邀請到的是知名導演陸川。作為《三國志·戰略版》的資深玩家,陸川在遊戲裡看到了人生的千奇百態。那是冷兵器時代,成千上萬的人絞殺在一起,而在絞殺之中,又飽含了謀略,思考,以及各個軍事家、君主之間對於戰爭的戰略設定,是最極致的戰爭藝術的一種呈現。
  • 《三國志:戰略版》簡評:方寸三國,指尖戰場
    即使到了今天,三國文化依舊是遊戲廠商眼裡的明珠,不論是國內國外,對於三國題材的創作數不勝數,從國產的《傲世三國》、《三國群英傳》,到國外的《真三國無雙》、《三國志》。恨不生亂世的男兒盡可在遊戲裡滿足自己的英雄夢。
  • 三國志・戰略版蔡文姬 - 前期開荒滴神
    在《三國志·戰略版》中,蔡文姬是一位具有醫療能力的輔助武將。在屬性成長上,蔡文姬的智力、速度屬性成長很棒,戰鬥中可以為團隊治療減傷。但是其兵種適性較差,不過3點統御讓她可以和其他統御較高的武將任意搭配,蔡文姬低額的統御在開荒期會十分受用,可以和多個高御武將組合。角色的靈活程度非常高,這對前期開荒來說極為重要,但是很多玩家忽視了她的開荒作用。
  • 三國志戰略版:還讓甄姬身兼數職?選對這些副官,尋訪練兵都不愁
    上一期給大家分享了一些有關三國志戰略版主政官的最佳人選,這一期村夫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其他副官的最佳人選都是誰。司馬徽的政治和智力屬性都是比較高的,其自帶戰法水鏡先生會讓他自身擔任尋訪使時,最高提升9%尋出高階獎勵的機率
  • 三國志戰略版:最厲害的3位文將,荀彧第二,第三一般見了就拆
    之前經常會給大家做一些武將及戰法的盤點,重點會放在教大家如何配將上,但是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在問有關政官的問題,所以今天這一期村夫想給大家分享一點不一樣的內容,盤一下三國志戰略版中都有哪些最好用的主政官。
  • 三國志14諸葛亮:多智近妖算什麼,直接封神吊打司馬懿
    光榮在今年公布了《三國志14》即將發布的消息,並於10月份在steam公布了試玩版,目前按照歷史慣例:還處於每日公布一位武將情報的階段。作為一個從小喜歡三國,抱著書追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忠實粉絲,筆者是從三國志7開始接觸《三國志》系列遊戲的。多年來一直遺憾:為什麼這麼膾炙人口的大眾Ip,在國內只有無限圈錢的頁遊手遊,而沒有一款形成傳承的系列大作。
  • 有人說諸葛亮是被三國演義神化的人,看三國志對諸葛亮評價如何
    也許陳壽在正史《三國志》中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諸葛亮。》中的諸葛亮傳,陳壽為諸葛亮這個臣子單獨作了一傳,整本三國志中享受這個待遇的,只有蜀漢丞相諸葛亮與東吳丞相陸遜,除此之外,只有帝王或者君主才有資格獨立一傳,比如曹魏方面曹操、曹丕、曹叡三位帝王單列一傳,蜀漢方面先主劉備與後主劉禪單列一傳,而東吳方面只有吳主孫權單列一傳,換句話說,整個三國人物,陳壽認為:除了魏、蜀、吳三國正式君方之外,最突出的就是諸葛亮和陸遜,這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地位的認可。
  • 三國中,那些相當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
    看過或讀過《三國演義》,知道一些歷史的人都知道,《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為劉備做的戰略規劃,然而,在那個謀士如雲,計謀百出的時代,類似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又何止一個,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其他版本的《隆中對》。
  • 三國志11的最大贏家是誰?到處都是我的人,司馬懿只能望洋興嘆
    以上這些可都排不上號。其實結合《三國志11》不難發現,琅琊諸葛氏才是整個三國的最大贏家,因為不管是在哪方勢力,諸葛家族的人才都佔據著主導地位,缺一不可。最後要說的諸葛誕雖然沒有那麼大名氣,但論能力一點也不比兩位哥哥遜色,不然又怎會官至徵東大將軍
  • 三國志11手機版,諸葛亮舌戰群儒,真能贏得很輕鬆麼?
    雖然諸葛亮很輕鬆的擊敗了所謂的「江東豪傑」但要是在三國志11中,還會有這麼容易嗎?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徵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諡曰忠武侯。
  • 光榮的即時戰略絕唱《水滸傳2 天導一零八星》
    光榮公司的創始人襟川洋一就是一位中國歷史的瘋狂迷戀者,尤其喜歡中國的三國時代,一口氣製作出了14部《三國志》,稱得上歷史遊戲旗艦級作品。其實除了三國志,光榮還推出過西遊記、水滸傳、甚至成吉思汗的遊戲。尤其是《水滸傳》,光榮連續出過兩部,製作都十分精良,還對歷史戰略遊戲做出了實驗性探索。水滸傳和三國志的玩法完全不一樣,以收集和建設為主,成就感更大。
  • 深度 | 陷在《三國志》裡的打工人
    今天,「散關」的主角換成了劉世賢和他的」下屬「們——他們在《三國志 · 戰略版》(以下簡稱《三國志》)這款遊戲裡集結成了一個同盟。正如其名所示,這是一款基於「三國歷史」的戰略遊戲。人們在這裡扮演著三國的各路英雄,互相廝殺,縱橫結盟。
  • 三國志11手機版,三大君主,劉備≥曹操>孫權?
    俗話說得好「學武不學文,妄為中國人」,你讓一個文弱書生上陣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三人不能說武力無雙吧,但起碼不會是手無縛雞之力,在光榮三國志中三人的武力都有著精確的數字。尤其是在老版三國演義的開頭,關羽張飛比試,劉備以一人之力終止兩人的纏鬥,可謂是震驚了所有人。當然曹操也不差,隻身獻刀刺董卓肯定是對自己的實力有很大的自信才能做出這種事情,並且僅憑一人殺害呂伯奢一家十幾口人,放到現在讓你殺十幾頭豬你也殺不完,天子打獵不中,而曹操卻箭無虛發等等。
  • 數說三國
    有段時間心情低落,玩了下久違的三國志PC版,花了不少的夜晚將某一條故事線通關,加上最近不知從哪又看了幾篇關於三國的文章,例如《為什麼劉備總是打敗仗,又每次都能絕地求生》、《關羽之後有關興,張飛之後有張苞,趙雲之後有誰?》
  • 《白話三國志系列二》:江東小霸王殘酷的十八歲
    凡事有利有弊,傳播度如此之廣的背後也透露出我們對正史的疏遠,正如網友稱:一部《三國演義》讓多少人成了諸葛亮的配角。 直面三國那段歷史,除了通俗的《三國演義》,陳壽的《三國志》與裴松之的注也是繞不開的。 演義中虛構的較多,著重對人物和情節的描寫,尤其是人物和情節的戲劇化描寫多,比較吸引人。
  • 不懂裝懂之《三國志》中周瑜大都督死亡背後
    龐統在建安十五年左右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在《三國志》本傳中晦暗不明,他在周瑜取蜀戰略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由一本地方志揭示的。《太平御覽》引《荊州先德傳》佚文記載:「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裡所信,乃逼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